说废话:那时的围城
说废话:那时的围城
百无聊赖把电视剧《围城》拖出来消磨时间,看到“奈是好人”和李梅亭们用方言吵架笑得东倒西歪之余,攒了些废话:
原来90年代初外滩还是颇有几棵树的,后来才‘改进’成如今这般光溜溜。南京路的霓虹灯亮度远不如现在闹猛。
剧组煞费苦心找了好多老房子:苏文纨家是殖民气派的花园洋房,大得不象话;周经理家的风格象是艺术装饰派,从流线形的窗户造型和楼梯间可见一斑。当时看木知木觉没觉得啥,谁会想到现在某些小资报纸就靠炒这些‘文化冷饭’标榜自己呢。
那时的花束当真难看,永远是菖兰打底子,再鼓捣几朵康乃馨,颜色复杂而造型单调。方鸿渐去苏家作客带的那束花好比鸡毛掸子,苏文纨结婚时捧的几乎是同一束。对比如今的象牙白粉红香槟色玫瑰百合花球,哎呀。
女人的衣服真容易过时,唐晓芙的‘天然去雕饰’就是一身水手领的裙子,穿起来甚至不合身,飘来飘去跟蚊帐似的,其他洋装啦婚纱啦都土气。方鸿渐的那些西装看着挺顺眼的,是否30年代的款式就另说了。赵辛楣的白衬衫白西装白皮鞋搁现在看多少有些滑稽。
编剧的水平还是很看得过去的。个别演员不太称职,比如唐晓芙的言谈举止,很难让人相信她会是钱钟书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想当年我们学校女生楼还贴出告示征求扮唐晓芙的演员呢,那时真是很久以前了。
原来90年代初外滩还是颇有几棵树的,后来才‘改进’成如今这般光溜溜。南京路的霓虹灯亮度远不如现在闹猛。
剧组煞费苦心找了好多老房子:苏文纨家是殖民气派的花园洋房,大得不象话;周经理家的风格象是艺术装饰派,从流线形的窗户造型和楼梯间可见一斑。当时看木知木觉没觉得啥,谁会想到现在某些小资报纸就靠炒这些‘文化冷饭’标榜自己呢。
那时的花束当真难看,永远是菖兰打底子,再鼓捣几朵康乃馨,颜色复杂而造型单调。方鸿渐去苏家作客带的那束花好比鸡毛掸子,苏文纨结婚时捧的几乎是同一束。对比如今的象牙白粉红香槟色玫瑰百合花球,哎呀。
女人的衣服真容易过时,唐晓芙的‘天然去雕饰’就是一身水手领的裙子,穿起来甚至不合身,飘来飘去跟蚊帐似的,其他洋装啦婚纱啦都土气。方鸿渐的那些西装看着挺顺眼的,是否30年代的款式就另说了。赵辛楣的白衬衫白西装白皮鞋搁现在看多少有些滑稽。
编剧的水平还是很看得过去的。个别演员不太称职,比如唐晓芙的言谈举止,很难让人相信她会是钱钟书心目中完美的女性形象。想当年我们学校女生楼还贴出告示征求扮唐晓芙的演员呢,那时真是很久以前了。
随手找来一段:
“陈道明、葛优、吕丽萍……这些从《围城》剧组走出的明星如今都是中国影视界响当当的人物。从“部级演员”到“业余演员”,如今再也不可能有一个剧组拥有当年拍摄时《围城》的豪华阵容,说起当年的《围城》剧组,黄蜀芹导演戏称有“七十二贤人”。
首先是方鸿渐,选择陈道明是因为黄蜀芹觉得他在《末代皇帝》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落魄的气质很适合这个角色,后来陈道明又在《一地鸡毛》里成功扮演了一个在机关里窝窝囊囊,回到家又委委屈屈的“丈夫”,留下一段佳话。
对整个剧组举荐演员贡献最大的大概是扮演赵辛楣的英达,当时他刚刚留学归来,生活轨迹与赵辛楣相仿。他的父亲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是钱钟书先生的学生,也欣然出演了剧中三闾大学校长的角色。还是通过英达,黄蜀芹找到了最适合演李梅亭的葛优。
剧中两位女主角孙柔嘉和苏文纨人选也有一段波折,当初吕丽萍看完剧本后觉得孙的妩媚难度太大,而原定演苏文纨的李媛媛更喜欢孙柔嘉这个角色,结果还是黄导用“命令”压服了她俩,她们的表演都受到了钱钟书先生的肯定。
除了部长亲自上阵,黄蜀芹导演更想到了一些“业余演员”,比如演“四喜丸子”的是剧作家沙叶新,导演吴贻弓更是全家上阵,演活了银行行长的一家人。”
银行行长的儿子是那个16岁花季的韩小乐。
英达演得真好,他之前在谢晋的《最后的贵族》里演过一个留学生,那戏里一群人就数他演得好。
“陈道明、葛优、吕丽萍……这些从《围城》剧组走出的明星如今都是中国影视界响当当的人物。从“部级演员”到“业余演员”,如今再也不可能有一个剧组拥有当年拍摄时《围城》的豪华阵容,说起当年的《围城》剧组,黄蜀芹导演戏称有“七十二贤人”。
首先是方鸿渐,选择陈道明是因为黄蜀芹觉得他在《末代皇帝》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落魄的气质很适合这个角色,后来陈道明又在《一地鸡毛》里成功扮演了一个在机关里窝窝囊囊,回到家又委委屈屈的“丈夫”,留下一段佳话。
对整个剧组举荐演员贡献最大的大概是扮演赵辛楣的英达,当时他刚刚留学归来,生活轨迹与赵辛楣相仿。他的父亲时任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是钱钟书先生的学生,也欣然出演了剧中三闾大学校长的角色。还是通过英达,黄蜀芹找到了最适合演李梅亭的葛优。
剧中两位女主角孙柔嘉和苏文纨人选也有一段波折,当初吕丽萍看完剧本后觉得孙的妩媚难度太大,而原定演苏文纨的李媛媛更喜欢孙柔嘉这个角色,结果还是黄导用“命令”压服了她俩,她们的表演都受到了钱钟书先生的肯定。
除了部长亲自上阵,黄蜀芹导演更想到了一些“业余演员”,比如演“四喜丸子”的是剧作家沙叶新,导演吴贻弓更是全家上阵,演活了银行行长的一家人。”
银行行长的儿子是那个16岁花季的韩小乐。
英达演得真好,他之前在谢晋的《最后的贵族》里演过一个留学生,那戏里一群人就数他演得好。
我的意见是苏文纨选的不最合适。李媛媛长相上,演苏文纨已经嫌稍美了一点。主要是在妩媚上超出了无穷多个级别。苏在书里写的:
李媛媛则身段柔软,五官柔和,说话行事自然就带着娇媚之意,虽然是大方的娇媚。反正,没人会觉得她不能让男人动心。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
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
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苏小姐有不少小孩子脾气,她会顽皮,会娇痴... 可是不知怎样,他老觉得这种小妞儿腔跟苏小姐不顶配。...只能说是品格上的不相宜
女朋友跟情人事实上绝然不同。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分,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非常同意Knowing,李媛媛演苏小姐太好看了点。
。
途中精彩之处太多了,苏州寡妇(一,我怎么惦记着她不忘),还有王美玉。我每次看到赵对方说:“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就怪心疼方的。CAVA wrote:五人去三闾大学途中那段最出彩外,我还特别喜欢看陈道明与英达的对手戏,到后来确是好友的样子。俩人摇摇摆摆去汪家赴宴,走路的姿态都一致。
我的感觉是,男的之间讨论自己和女朋友的事情,可以接受的界限和女的不一样。因而女方会对“知情”的男方朋友面前不自在。举例可见,方和孙在香港的虚惊,方跟孙说了赵的建议,孙气坏了。另外,赵对孙的底细都很了解,可能也是孙不舒服的地方? 我瞎说说CAVA wrote:我常揣测孙柔嘉为何对辛楣有敌意,或许她最早是看中他,却落个流水有意,落花无情。:?:

knowing说的有道理。
李媛媛演苏文纨的确外形跟小说中差别比较大, 可是她演得太好, 搞得我看完电视浑忘了小说里苏文纨该是什么样子乐, 完全被李媛媛的苏文纨给征服。 撇去外形, 她演得确实可圈可点(她的那个发型很有创意, 把她和老处女的形象一下子拉近不少)。我现在一看到苏文纨这几个字, 立刻浮现的是李媛媛的苏文纨形象。
说真的, 围城里那些配角像陆子潇什么的也都个个出色。 真是精品,
李媛媛演苏文纨的确外形跟小说中差别比较大, 可是她演得太好, 搞得我看完电视浑忘了小说里苏文纨该是什么样子乐, 完全被李媛媛的苏文纨给征服。 撇去外形, 她演得确实可圈可点(她的那个发型很有创意, 把她和老处女的形象一下子拉近不少)。我现在一看到苏文纨这几个字, 立刻浮现的是李媛媛的苏文纨形象。
说真的, 围城里那些配角像陆子潇什么的也都个个出色。 真是精品,
Knowing wrote:我的意见是苏文纨选的不最合适。李媛媛长相上,演苏文纨已经嫌稍美了一点。主要是在妩媚上超出了无穷多个级别。苏在书里写的:李媛媛则身段柔软,五官柔和,说话行事自然就带着娇媚之意,虽然是大方的娇媚。反正,没人会觉得她不能让男人动心。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
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
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
苏小姐有不少小孩子脾气,她会顽皮,会娇痴... 可是不知怎样,他老觉得这种小妞儿腔跟苏小姐不顶配。...只能说是品格上的不相宜
女朋友跟情人事实上绝然不同。苏小姐是最理想的女朋友,有头脑,有身分,态度相貌算得上大家闺秀,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我很久以前看过一个采访,李媛媛自己似乎也这么认为,她说她刻意的减了减肥,把自己弄得憔悴些,而且几乎没有上妆来接近苏文纨的感觉。我的意见是苏文纨选的不最合适。李媛媛长相上,演苏文纨已经嫌稍美了一点。主要是在妩媚上超出了无穷多个级别。
关于唐晓芙这个角色,老实说实在很难演好啊。这个姑娘几乎好说是个钱老或者知识分子的反特西,小姑娘未经风霜毫无个性,连调情都调得青涩,从头到尾就是温室里的花朵儿,什么都顺,吃吃饭,收收情书,打打球,最有个性的场景是跟方鸿渐分手,在那里硬梆梆的说,我希望我的男朋友,在遇见我以前是一张白纸(大意,原文忘了),整个人就跟画在纸上的一样~~实在是很难看出她出彩的地方


小EElysees wrote:我记得好像是子宫癌或者子宫颈癌。
蚕宝哪里去了?

我就顺坡下驴贡献一个八卦吧:lol: :李媛媛很年轻的时候,上戏毕业分配在上海工作,和焦晃有过交往。焦晃比李年长些,近年因为演清朝皇上,忽然为大众喜闻乐见,其实在上海戏剧届早有成就。
http://yule.sohu.com/60/08/earticle165460860.shtml
李媛媛后来结婚了,不太幸福。再婚生了孩子,很快生病过世了。
http://www.grassy.org/View/CNContent.as ... wsID=16489
Last edited by silkworm on 2004-09-02 16:09,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有两个人说好了
我看的后半集,片尾的米女是很米啊,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看蒙古秘史的一大感慨就是男女大大地有别。他们征服那些有过节的部族以后都是男的喀嚓喀嚓杀掉,小孩也不留,女的就不杀,连好几十岁的都留下分给自己人――并不是地位特别低的那种,窝阔台和拖雷(?)的正妻都是这么抢来的寡妇。人家女的也都是肩负国恨家仇啊,父亲兄弟丈夫都s了,好象也没听说谁找机会复仇,互相都当成自己人了。――不知电视剧里会怎么演。

我看的后半集,片尾的米女是很米啊,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
我看蒙古秘史的一大感慨就是男女大大地有别。他们征服那些有过节的部族以后都是男的喀嚓喀嚓杀掉,小孩也不留,女的就不杀,连好几十岁的都留下分给自己人――并不是地位特别低的那种,窝阔台和拖雷(?)的正妻都是这么抢来的寡妇。人家女的也都是肩负国恨家仇啊,父亲兄弟丈夫都s了,好象也没听说谁找机会复仇,互相都当成自己人了。――不知电视剧里会怎么演。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