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for the road
Posted: 2009-10-19 11:24
星期天早晨5点被闹钟叫醒,还没梳洗完就接到出租车电话,说已经等在门口了。我打着哈欠谢了他,随便梳了两下头发就算打扮好了,衣橱里摸出皮夹克套上,出门之前看了看阿土仔---这小子1点钟醒了就一直拧来拧去不肯安分睡觉,到两点钟被他妈吼了一嗓子小脸团成一团哭了两嗓子才让他妈安生睡觉,这会儿倒是缩在被子里一团睡得安安稳稳,暖和又软和。阿土仔妈叹了口气,穿好鞋,拎起包,一头扎到外面的冷空气里。果然一辆车停在门口,我跟司机打了个招呼,钻进客座,系好安全带,跟司机说去拉瓜迪,一时突然迷惑,说等等让我确认一下儿,抓出来订机票确认书,上面果然写着拉瓜迪,跟司机点头说:恩,就是拉瓜迪。司机两撇长八字胡,笑咪咪的,貌似我的迷糊很娱乐。我以抱怨代解释说:天!太早了!司机应了一声,开车上路。
早的好处是路上空旷,那两天纽约天气全情演绎凄风苦雨,街头尽是经不起考验的雨伞的遗骨;可是天黑的时候出来,马路路面黑黝黝亮晶晶,反射着路灯灯光,居然是安详的气氛。司机貌似是个球迷,收音机音量低低的放着棒球美国足球的评论。高速路上很空旷,到了从来都塞车的那段儿才遇见成串儿的鲜红尾灯,没一会儿,或者是好一会儿,高速路边的指示牌知会过往车辆各航班应该去哪个口。司机问我哪个公司?我说美国。不一会儿,出租车就停在了票大厅门口。我斜挎着我的皮书包进了门,大厅里空荡荡,我看了看,决定排队找真人换登机牌。排到我也不过两分钟,票台后面坐的是个西裔女性,跟相连票台的另一个西裔女性讲什么呢,站在相连票台前的是个中年男子,貌似中东人,个子很高,头发胡子都花白,穿着灰色的西装。这两个西裔女性交流了一下儿,相连票台的那个西裔女性告诉该人说:你来错机场了。中东人不置信,说:不可能!西裔女性貌似能跨机场给他check in,打了他的登机牌出来,说:看,这里,jfk! 这时候我的登机牌已经打出来了,我拿了去安检,一边儿模糊的好奇该人能不能赶上那班在另一个机场的飞机。
安检的队也很短,在我前面是一个犹太家庭,面目模糊中年两口子带着面孔粉红的两个男孩儿---都戴无色镜框的圆眼镜。大点儿的那个看看围出来的曲折的走廊,拖着箱子从绳子底下钻了过去;我看了看成年守法公民需要走的路,看了看面前的空间,想了一分钟,跟守法小朋友一样,从绳子下面钻了过去。小朋友的爹娘喘吁吁的拉着箱子过来,跟我笑说我们是一起的。我笑着点头,侧身让他们站到我前面去。那家人一个一个过安检的时候,大的那个男孩儿跟机场安全人员兴奋的说他们去参加他哥哥的婚礼。马上轮到我,包儿,外套和鞋放在一个框里单人举着登机牌和驾照过安全门,过了以后在把鞋外套穿好,驾照和登机牌收起来,掏出手机来看时间,还有几乎一个半小时要杀掉。乃解决第一需要,咖啡,黑。咖啡在手以后,照顾了下儿书店生意,买了本儿connelly的小说。出我意外,这杯机场咖啡居然很不错;对着机场大窗,喝着咖啡看着小说以及慢慢亮起来的天色,消磨一个非战斗的早晨。坐上飞机以后,发现同排乘客居然都是去开神经大会的:过道对面的小姑娘带着一个装poster用长筒,而隔壁(疑似)国人乘客一坐下来就掏出来一沓子论文来研读。看看标题,知道我们同行不同领域。飞机都快装满了的时候,那犹太一家人上来了,当妈的打头,走到我这排的时候停下来说:我们得把行李放在这儿,我们座位上的的行李架都满了。大男孩儿眼睛里闪着愤怒的火花,说:他们怎么敢!然后举起来自己箱子,在他妈妈你要小心不要把箱子掉到这位(dragon) lady的提示下,把箱子给掖了进去。
芝加哥阳光明媚,走在机场大厅里明显感觉比纽约暖和多了。我绕了两个圈儿,终于找到出租车站,钻进一辆,说去会议中心,司机有点儿地中海秃,操东欧口音的英文反问我说是哪一个?我自拍肩膀赞扬我OCD的查过这个信息,他听了该名字表示知道,开车上路。芝加哥的skyline也是亮晶晶的玻璃大楼映在蓝天下那种,可是芝加哥总让我感觉有些旧钱堆出来的尊贵,虽然一路上也不过是best buy,target,kohl's而已。会议中心造在密歇跟湖边儿,如果我对建筑有审美的话,应该有很多可以说的;可是有鉴于我只是个讲实际的科学中青年,我只能苦涩的说这个会议中心是一个不认为上万人聚集的一个大会场的那一层需要洗手间的天才设计的。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会议中心,随着鼓点儿喷水的现代艺术喷泉都挽救不了这个名誉。
下午一点钟,把我的poster贴好,趁着还没有人来先去看几个我感兴趣的poster。有个浙大来的小姑娘明显是第一次开会,不知道虽然大会说只要几点到几点站岗就行,但是一般有趣的poster会从头到尾吸引观众。看完了我要看的poster,回到我的版面前。凄凉的只有两张图而已。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一个东西于去年做完了,之后的新计划没有成型儿的。其实今年本来不想来开会,但是,被人告知说开会是知会本领域人士你还在这个地方做,乃改主意来了。这人真没说错。这两年明显每年都有熟面孔来看poster,食物链上各个位置的都有,想想这些大牛每年都还真人亲自出现一下儿,就算只是因为我老板,也还是挺鼓励人的自尊自信的。不过这个下午过的比较慢,还是因为东西做的不够多,怪不好意思出来现的。
差15分钟5点的时候,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会议中心门口有个很不合理的出租车站,或者说这个出租车站只适合只有5个人的队。不过这只是大会正式开始第二天而已,所以这个队真的只有五个人。我排队等到了一辆车,告诉司机我去哦海而国际机场,他就很快乐的踩着油门上了路。我就想起来良人抱怨黑人开车好像他们在非洲草原/沙漠上跑路一样,不管不顾的。这个司机是喜欢聊天那种,先问我是否中国人,我说是,然后自报家门说是肯尼亚人,然后就开始说自由民主等等等等,我笑,心说,碰上一个肯尼亚愤青。乃告诉他说我们有言论自由,爱说啥说啥,等等;他说:可是你们是共产党.... 我说:那又怎么样?制度只是制度而已,得看人。当然这个肯尼亚人没有被我说服,总结说:你们中国人爱念书,好事!我说:这是我们的传统。一路无话,直到离机场很近问我是哪家航空公司。
进了机场大厅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安检漫长的队,排在前面的一个小娘不知道是否机票上名字有typo,罗嗦个没完没了...... 终于穿过了安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招牌,上书马各利他。我立刻马上穿过排队等桌的老两口,坐进吧台仅存的一个位置,招呼吧台小娘说:gin and tonic。小娘冲我一笑,说:我得看ID。我点头,她已经去给我配酒了,端回来的时候我把驾照冲她晃了晃,她灿烂笑容冲我一点头儿,在我面前铺张纸巾,再把我的gin and tonic杯放在纸巾上。第一口下去,暖流隐隐的在肚皮里流动起来,我忍不住粗鄙的赞叹:f*cking f*ck!慢慢喝完,感觉肢体轻盈,精神愉快,冲小娘一招手,指指我面前的杯子,她误会了,又拿了一个杯子出来,我赶紧摇手,她才会意,红指甲在电脑屏上并并并的敲击,把帐单儿放在我面前。我旁边儿的中年男子也要帐单儿,小娘跟他调笑说:哦,你离开我了?!该男说:是啊,你对15%的小费有何意见?我掏出来两张五刀票子,扔在我的帐单上面,跳下椅子,去找我的登机口儿了。
到了我的登机口才发现那里就有个吧台,我犹豫了一下儿要不要再来一杯,决定算了。其实只需要踏上回家路前这一杯而已---昨天晚上,回家的路好长,本来定中部时间7点40的飞机,因为拉瓜迪天气状况给推到了9点登机,登机以后被机长告知其实10点才能飞,机场需要我们那个登机口儿。回家又碰上了个出身非洲草原的出租车司机,从机场到家才开了半个小时---虽然我很庆幸我英明的坐在了后排中间,不然他强行猛拐的时候,我的脑袋会撞门上---我很赞赏他的速度,给他的小费多到他跟我道晚安。
the end
早的好处是路上空旷,那两天纽约天气全情演绎凄风苦雨,街头尽是经不起考验的雨伞的遗骨;可是天黑的时候出来,马路路面黑黝黝亮晶晶,反射着路灯灯光,居然是安详的气氛。司机貌似是个球迷,收音机音量低低的放着棒球美国足球的评论。高速路上很空旷,到了从来都塞车的那段儿才遇见成串儿的鲜红尾灯,没一会儿,或者是好一会儿,高速路边的指示牌知会过往车辆各航班应该去哪个口。司机问我哪个公司?我说美国。不一会儿,出租车就停在了票大厅门口。我斜挎着我的皮书包进了门,大厅里空荡荡,我看了看,决定排队找真人换登机牌。排到我也不过两分钟,票台后面坐的是个西裔女性,跟相连票台的另一个西裔女性讲什么呢,站在相连票台前的是个中年男子,貌似中东人,个子很高,头发胡子都花白,穿着灰色的西装。这两个西裔女性交流了一下儿,相连票台的那个西裔女性告诉该人说:你来错机场了。中东人不置信,说:不可能!西裔女性貌似能跨机场给他check in,打了他的登机牌出来,说:看,这里,jfk! 这时候我的登机牌已经打出来了,我拿了去安检,一边儿模糊的好奇该人能不能赶上那班在另一个机场的飞机。
安检的队也很短,在我前面是一个犹太家庭,面目模糊中年两口子带着面孔粉红的两个男孩儿---都戴无色镜框的圆眼镜。大点儿的那个看看围出来的曲折的走廊,拖着箱子从绳子底下钻了过去;我看了看成年守法公民需要走的路,看了看面前的空间,想了一分钟,跟守法小朋友一样,从绳子下面钻了过去。小朋友的爹娘喘吁吁的拉着箱子过来,跟我笑说我们是一起的。我笑着点头,侧身让他们站到我前面去。那家人一个一个过安检的时候,大的那个男孩儿跟机场安全人员兴奋的说他们去参加他哥哥的婚礼。马上轮到我,包儿,外套和鞋放在一个框里单人举着登机牌和驾照过安全门,过了以后在把鞋外套穿好,驾照和登机牌收起来,掏出手机来看时间,还有几乎一个半小时要杀掉。乃解决第一需要,咖啡,黑。咖啡在手以后,照顾了下儿书店生意,买了本儿connelly的小说。出我意外,这杯机场咖啡居然很不错;对着机场大窗,喝着咖啡看着小说以及慢慢亮起来的天色,消磨一个非战斗的早晨。坐上飞机以后,发现同排乘客居然都是去开神经大会的:过道对面的小姑娘带着一个装poster用长筒,而隔壁(疑似)国人乘客一坐下来就掏出来一沓子论文来研读。看看标题,知道我们同行不同领域。飞机都快装满了的时候,那犹太一家人上来了,当妈的打头,走到我这排的时候停下来说:我们得把行李放在这儿,我们座位上的的行李架都满了。大男孩儿眼睛里闪着愤怒的火花,说:他们怎么敢!然后举起来自己箱子,在他妈妈你要小心不要把箱子掉到这位(dragon) lady的提示下,把箱子给掖了进去。
芝加哥阳光明媚,走在机场大厅里明显感觉比纽约暖和多了。我绕了两个圈儿,终于找到出租车站,钻进一辆,说去会议中心,司机有点儿地中海秃,操东欧口音的英文反问我说是哪一个?我自拍肩膀赞扬我OCD的查过这个信息,他听了该名字表示知道,开车上路。芝加哥的skyline也是亮晶晶的玻璃大楼映在蓝天下那种,可是芝加哥总让我感觉有些旧钱堆出来的尊贵,虽然一路上也不过是best buy,target,kohl's而已。会议中心造在密歇跟湖边儿,如果我对建筑有审美的话,应该有很多可以说的;可是有鉴于我只是个讲实际的科学中青年,我只能苦涩的说这个会议中心是一个不认为上万人聚集的一个大会场的那一层需要洗手间的天才设计的。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个会议中心,随着鼓点儿喷水的现代艺术喷泉都挽救不了这个名誉。
下午一点钟,把我的poster贴好,趁着还没有人来先去看几个我感兴趣的poster。有个浙大来的小姑娘明显是第一次开会,不知道虽然大会说只要几点到几点站岗就行,但是一般有趣的poster会从头到尾吸引观众。看完了我要看的poster,回到我的版面前。凄凉的只有两张图而已。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一个东西于去年做完了,之后的新计划没有成型儿的。其实今年本来不想来开会,但是,被人告知说开会是知会本领域人士你还在这个地方做,乃改主意来了。这人真没说错。这两年明显每年都有熟面孔来看poster,食物链上各个位置的都有,想想这些大牛每年都还真人亲自出现一下儿,就算只是因为我老板,也还是挺鼓励人的自尊自信的。不过这个下午过的比较慢,还是因为东西做的不够多,怪不好意思出来现的。
差15分钟5点的时候,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会议中心门口有个很不合理的出租车站,或者说这个出租车站只适合只有5个人的队。不过这只是大会正式开始第二天而已,所以这个队真的只有五个人。我排队等到了一辆车,告诉司机我去哦海而国际机场,他就很快乐的踩着油门上了路。我就想起来良人抱怨黑人开车好像他们在非洲草原/沙漠上跑路一样,不管不顾的。这个司机是喜欢聊天那种,先问我是否中国人,我说是,然后自报家门说是肯尼亚人,然后就开始说自由民主等等等等,我笑,心说,碰上一个肯尼亚愤青。乃告诉他说我们有言论自由,爱说啥说啥,等等;他说:可是你们是共产党.... 我说:那又怎么样?制度只是制度而已,得看人。当然这个肯尼亚人没有被我说服,总结说:你们中国人爱念书,好事!我说:这是我们的传统。一路无话,直到离机场很近问我是哪家航空公司。
进了机场大厅就是人山人海的景象。安检漫长的队,排在前面的一个小娘不知道是否机票上名字有typo,罗嗦个没完没了...... 终于穿过了安检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招牌,上书马各利他。我立刻马上穿过排队等桌的老两口,坐进吧台仅存的一个位置,招呼吧台小娘说:gin and tonic。小娘冲我一笑,说:我得看ID。我点头,她已经去给我配酒了,端回来的时候我把驾照冲她晃了晃,她灿烂笑容冲我一点头儿,在我面前铺张纸巾,再把我的gin and tonic杯放在纸巾上。第一口下去,暖流隐隐的在肚皮里流动起来,我忍不住粗鄙的赞叹:f*cking f*ck!慢慢喝完,感觉肢体轻盈,精神愉快,冲小娘一招手,指指我面前的杯子,她误会了,又拿了一个杯子出来,我赶紧摇手,她才会意,红指甲在电脑屏上并并并的敲击,把帐单儿放在我面前。我旁边儿的中年男子也要帐单儿,小娘跟他调笑说:哦,你离开我了?!该男说:是啊,你对15%的小费有何意见?我掏出来两张五刀票子,扔在我的帐单上面,跳下椅子,去找我的登机口儿了。
到了我的登机口才发现那里就有个吧台,我犹豫了一下儿要不要再来一杯,决定算了。其实只需要踏上回家路前这一杯而已---昨天晚上,回家的路好长,本来定中部时间7点40的飞机,因为拉瓜迪天气状况给推到了9点登机,登机以后被机长告知其实10点才能飞,机场需要我们那个登机口儿。回家又碰上了个出身非洲草原的出租车司机,从机场到家才开了半个小时---虽然我很庆幸我英明的坐在了后排中间,不然他强行猛拐的时候,我的脑袋会撞门上---我很赞赏他的速度,给他的小费多到他跟我道晚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