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5 13:25
by tiffany
我们今年鸟枪换炮,先换了大电视,然后良人为了配合这个电视的高清晰度,在阿马桑上手疾眼快的抢到个蓝光DVD,性价比那是相当的高啊。然后自然就是把VCD都给扔了,录像带都收在一个口袋里准备去本地图书馆问问收不收捐赠,不然的话,也只好扔垃圾了。本来录像带买的都是需要典藏,随时拿出来看的片子,既然扔了自然就要补充蓝光碟;那我自然又去光顾阿马桑了。在阿马桑的蓝光碟减价区挑到:usual suspect, T2 judement day, 和唯一一部文艺片儿:李安版的理智与感情;原价买了LA Confidential。who framed roger rabbit 一直以来是我的cheer-me-up电影儿,不过我老有了新欢the incredibles,所以还忍着没有下手。下了订单,过了俩星期,居然在我没想着这事儿的时候,它们到了。

最先看的是T2末日审判,施州长瓦新格在该片里真是酷的不能再酷;那个电影儿做的真精致,机器人和小conner去营救他妈的时候,液体机器人从电梯间上面流下去,那个光滑金属表面的镜子样的反光都做的那么的象;后来该机器人的一小块儿金属钉在了三个人,呃,两个人一个机器的逃跑车上,这个机器人站起来走的时候,貌似左手比右手略短。我再次感慨一下儿其实电影要好看,技术有多先进真不是最主要的啊。这次看的时候我老人家已经当了妈,所以对conner妈很不满,在逃跑车里她摸她儿子有没有受伤,然后说他不应该来救她,给出理由不是娃儿会受伤,而是娃儿很重要,人类地球的命运全靠他呢。恩,我说我那么讨厌conner那个救世主调调呢,从小被他娘这么洗脑,他没成一自大狂人或者被对未来的责任压成神经病就已经算一成功故事了。后来查了查,发现那个演小conner的家伙后来演了很多imdb评4,5分的电影儿;这个电影儿的导演居然是james cameron, 难怪啊难怪。

接下来复习的是LA Confidential。这个电影儿再看还是觉得实在是一个成功的复杂小说改复杂电影剧本,虽然那个肉楼所啥啥,Ed Exley给出来的他当警察的原因以及后来Dudley Smith漏馅儿的关键词看来有些,怎么说呢,实在很怎么才能插个啥线索让Dudley漏馅儿,不过也是编的挺圆的一个故事。其实这个电影儿跟书比起来那是太不阴暗了,尤其Jack Vincennes的故事;不过那本书也满童话的,三个男主角都追求并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赎,James Elloy打根儿上还是个浪漫主义。

最后看的乃是the usual suspect。该电影儿开场很好笑,后来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切秘密揭晓的时候,阿土仔突然几歪起来。阿土仔妈把阿土仔给揣怀里拎到电视机前面,跟阿土仔爹解释说这是电影史上最激动人心的10分钟,绝对不能错过!此时阿土仔爹已经猜到kevin spacey演的那个家伙有问题,充满胜利的在电影结束之后说:我那会儿就猜到了!然后我们就讨论了半天这个家伙给那个警察讲的故事有多少是真的。我的意见是除了有纪录的确凿事实,比如谁死了,纽约市警察局确乎把这些人都攒一起让人认,等,都是编的故事。良人持相反意见,认为这些事情都是真的。然后今天早晨起来,告诉我说昨天晚上做梦都是这些事情,并继续我们故事真假的讨论。真是个好电影儿啊! :mrgreen: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5 14:31
by Knowing
你为什么不用netflix 租片?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5 14:34
by tiffany
因为没有账户。且那些片子其实都是需要屯在家里,随时都能看,不管多少遍 :mrgreen: 而且其实我好像也没那么多时间看电视 :mrgreen: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8 13:19
by dropby
你家阿土仔真乖, 居然能让你们看长篇电影. 我们都等欢欢睡了再看, 然后看一次就后悔, 因为第二天总是睡得正香的时候被欢欢拎起来.

再一次葱白小白当妈当得真好, 我看你的生活已经完全回到正轨了嘛. 我们不仅丧失了任何买宝宝东西以外的新东西的愿望, 简直就恨不得把现在的东西都给扔了. 不管如何努力家里都到处是宝宝的东西. 我估计我们家会不会是这里唯一家里没有高清晰电视和蓝光机的了, 而且也不想买, 反正没工夫看.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0:55
by 豪情
我也刚升级,收着的 DVD都不太能看了, 可怜我收藏的全套加长版LOTR. BLU-RAY也没出来. NETFLIX上的BLU-RAY选择不是特别多, 而且有伪BLU-RAY.
不过还是挺高兴可以补看最近错过的电影.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1:28
by dropby
蓝光机都能放DVD吧? 是不是看惯了蓝光碟普通DVD就看不下去了? 
我觉得最倒霉的是当初买了HD DVD的机和碟的人, 没有看清楚潮流. 现在HD DVD是不是也都已经淘汰了?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 我觉得等等还是有好处, 新潮流的东西不定什么时候过时. 我现在就琢磨是不是干脆等到不用戴眼镜的3D电视出来再升级呢? 反正我这几年都不会有啥工夫看.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2:02
by 豪情
大屏幕上看着糊了, 大概我的蓝光机器转换DVD制式的算法不够好.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2:22
by Elysees
呀呀,我们家也是今年新买了蓝光,因为感觉落后时代潮流太远,都没好意思上来说。
然后我们也买了终结者的蓝光,不过是第一部~阿诺那会儿真是太年轻太年轻了!!!
跟着就上了netflix了,一口气看了功夫熊猫,本杰明巴顿,国家宝藏2,还有天使和恶魔。现在netflix还有个好处,可以在线看片,我这些天废寝忘食的,把绝望主妇也给看完了。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2:42
by tiffany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2:46
by silkworm
我们家是大前年底(???)买了一个ps3,带blu-ray,孩子爸偶尔玩儿电子游戏。另外的好处是,网上弄下来的rm电视电影、数码相机照的相、录像,都可以用flash drive或wireless传上去,放在电视上看。

对了,报告JUN和小K,我终于也开始缓慢地看Mad Men了,真好看啊。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3:12
by Jun
Dr. Silkworm... :mrgreen:
Maggie Gyllenhaal身上穿的是我很喜歡的設計師Roland Mouret,上面幾何形狀的細節很別致,但這顏色實在很眼熟,仔細想想,這顏色,這質感,根本就是在超市買的盒裝火鍋肉片肉用完以後墊下面的保麗龍會呈現的顏色啊,感覺這顏色微微冒著一點腥氣(如果她在這裡那裡再黏些保鮮膜就更點題了吧。)
Salmon! I bet he was thinking about salmon.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3:15
by 笑嘻嘻
我自从搬到加州来就再也没有存过 DVD,但是书是又买了不少。要不小k 把那本青衣张火丁买了吧,才399 rmb。说得我跟托儿似的。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3:25
by 豪情
我们宝宝现在在NETFLIX网站上面看电视动画片. 原本的分辨率就差一点, 如果借回来在大屏幕上看, 太糊了看着头晕.
我们落后惯了习惯了.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3:46
by dropby
Elysees wrote:功夫熊猫,本杰明巴顿,国家宝藏2,还有天使和恶魔。
我发现我也不算太过于封闭嘛, 这些电影我都早看过了, 其中功夫熊猫和国家宝藏2还是在电影院看的. 等等, 那时候安宝还没生出来呀, 你怎么到现在才看?

生欢欢前我们啥电影都看, 英明地一口气把一搭子电影票都给用了.

说到攒碟, 我们家的一套印地安那琼斯还是录像带呢, 也应该赶紧捐给图书馆说不定还能被利用一下也说不定. 另外我们家有三台DVD机, 现在几乎一台都没在用, 该拿它们怎么办呢?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3:53
by 豪情
给欢欢玩. 我们家已经玩坏三四个了. 同样的还有像机和摄像机.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3:56
by Elysees
汗,安宝儿出生前太多电影了,赶着看了SATC什么的。
国家宝藏当时忘了看什么的时候(Wall-e?),在电影院看了半截,所以也懒得再专门去看了,囧~~
当然我落后电影院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哎。。。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4:00
by dropby
对了, 欢欢已经玩坏我们家唯一一个portable dvd player了. 那个还得花钱再去买一个, 我小气地心疼说.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5:18
by Knowing
mad men 好看吧!很托儿的说。。。

笑嘻嘻 wrote:我自从搬到加州来就再也没有存过 DVD,但是书是又买了不少。要不小k 把那本青衣张火丁买了吧,才399 rmb。说得我跟托儿似的。
然后我搬家又得倒贴运费送给你。。。。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5:21
by silkworm
好看好看,其实我周末才刚看一集而已 :oops: ,昨天白天看了Avatar,晚上实在看不动别的了。
那个大秘书Joan一上来,强大的气场就把我给迷住了。带着Peggy去见接线员那场,笑死我了。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5:40
by Knowing
是滴,joan 这种女性不小心很容易把她简单塑造成狐狸精,但是这里就把她塑造的很立体很好看,一个把现有规则吃的很透,非常会用自己的本钱,很resourceful 的女人,并不视线短浅见便宜就占见高枝就攀的,恰恰相反,她母性强烈,喜欢照应别人,很会建立关系。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5:46
by 笑嘻嘻
Knowing wrote:mad men 好看吧!很托儿的说。。。

笑嘻嘻 wrote:我自从搬到加州来就再也没有存过 DVD,但是书是又买了不少。要不小k 把那本青衣张火丁买了吧,才399 rmb。说得我跟托儿似的。
然后我搬家又得倒贴运费送给你。。。。
其实你不搬家也可以倒贴运费送给我伍的。。。我继续开拓你的思路地说。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5:50
by silkworm
哎,Knowing你说Joan她算不算 Cosmo Girl的先驱?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6:24
by Knowing
我也想到cosmo girl 了。正宗cosmo girl helen brown 就是貌不其扬没家庭背景也没教育资历的乡下小土豆,在广告公司当秘书然后抓住机会表现了写作能力当了copywriter,然后在六十年代初成为领先广告人。她写的sex and the single girl 就是教姿色普通一无所有的女孩子怎么改进自己怎么利用男人怎么往上爬。joan 是已经发展完善的cosmo girl, peggy 是发展中的cosmo girl.
其实看了mad men 了解了时代背景,觉得还是满同情cosmo girl 们的 :shock: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6:28
by Jun
后面还有个正宗的掘金小娘呢。

哎,这电视剧写得真好,这些看似 cliche 的人物都写得让人又同情又喜欢,没有道德评判,而且细想想也不是照着 stereotype 画出来的。

Peggy 不是 cosmo girl,Peggy 是女版发展中的 Don Draper。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16:54
by Jun
tiffany wrote: 虽然那个肉楼所啥啥,
Rollo Tomasi 。 :wicked: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20:48
by 幻儿
去年我看了《Sex and the Single Girl》也看了Helen Gurley Brown的传记《Bad Girls Go Everywhere》,感觉似乎大家对cosmo girl 有些曲解。

至少在HGB那里,cosmo girl的第一要务是工作--辛勤工作,终身工作,靠工作来体现自我价值;利用男人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工作舞台以及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反过来。这同一些女生读文凭找工作目的只是为了吊金龟婿有本质不同。Cosmopolitan在HGB接管后并没有做市场调查,完全凭借她的直觉来办,可以说是完全体现她个人理念的杂志。HGB坚持让杂志一半介绍针对女性的职场技巧,一半讨论女性的感情生活及性爱。在连续17年销量上升之后,Cosmopolitan的销量开始停滞,HGB于是不情不愿的做了一次市场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是绝大多数读者要求多一些感情方面的文章,少一些职场技巧,还提了其他建议。HGB根据读者要求对杂志做了一些改变,但恨铁不成钢的独裁道:女读者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工作才是女性立身之本,绝不能减少篇幅。HGB是工作狂,不喜party, 很少休假。别人曾经问她如何做优秀的领导,她讲了一大堆之后说最重要的一点是:work harder than everybody else. 她自己就是这样的领导。“Mad Men”里的Joan尽管在工作上长袖善舞,但她的终极追求是嫁得如意郎君生儿育女拥有幸福家庭做高品味主妇。这也许是大众印象中的cosmo girl,但决不是HGB的cosmo girl。

我觉得HGB过时或者偏激的地方还并不是利用男人的手段之类--对于HGB 来说这些是小手腕,愿意用则用,用多用少或者不用随便各人,她本人对此并不特别沾沾自喜(她第一本书《Sex and the Single Girl》里这方面的描写都被媒体大量引用;她之后的书里面这方面内容极少,可是媒体似乎对别的内容并不那么热衷)。她的偏激在于她对工作和性爱的态度之极端。她坚定认为工作高于一切,进而认为女性不能在家庭生活中体现价值,不但不该当家庭妇女,甚至不提倡当妈妈。HGB认为Cosmo girl is working, sexy and childless. HGB自己就没有生过孩子。在她做主编期间,Cosmopolitan上没出现过母亲或者婴儿。另外她为了宣传享受性爱的观点,只表现性爱美好的一面,完全回避可怕的一面。比如80年代媒体对艾滋病的讨论已经如火如荼,她的Cosmopolitan对此却只字不提。她认为社会上反复讨论艾滋病目的只是为了让女性回到禁欲禁性的黑暗旧社会。HGB被迫退休之后(依着HGB,她肯定要死在办公桌前),Cosmopolitan封面立刻出现母亲和婴儿形象,并马上刊登了关于艾滋病的文章,同时有关职场技巧的篇幅也大大减少。只是销量比之HGB时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了。

除了提倡女性“在工作中体现价值”和“享受性爱” 之外,HGB关注的问题还包括:家庭暴力和女同性恋。1965年她写《Sex and the Office》,原稿里她讨论了职业女性应该如何面对家暴以及正面对待女同,但这些文字都被编辑删掉,因为这两个话题在当时还是禁忌。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19 22:36
by Jun
今天在新闻里看见,美国人口普查说,现在的婚姻里,超过一半夫妻学历相当,老婆收入高于老公的搭档占22%,而且男人沾沾自喜地享受老婆收入带来的好处。1970年普查,老婆收入高于老公的婚姻是4%。(这个数据好像限于22-40岁年龄段。)

我心想,这数据其实也作用有限,第一,至少一半的成年女人生活在非婚状态;第二,高收入的老婆们总不见得因为老公拿回家的钱少就不工作了,或者找个收入比老公低的工作来颠倒揩油关系的分配。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0 2:19
by Knowing
Joan尽管在工作上长袖善舞,但她的终极追求是嫁得如意郎君生儿育女拥有幸福家庭做高品味主妇
这恰恰说明时代在变,joan 的追求在现实里碰了壁 -- 她千挑万选的医生丈夫让人失望,不得不回到办公室里去呼风唤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需要这个补偿。
至少在HGB那里,cosmo girl的第一要务是工作--辛勤工作,终身工作,靠工作来体现自我价值;利用男人是为了获得更广阔的工作舞台以及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反过来。
HGB 那个时代,男人开始靠不住了,女人开始通过工作也有出头的机会。她的主要读者是乡下跑到大城市里来讨生活的小土豆,本来嫁的好的希望就渺茫。所以HGB 给这群读者编织的梦想是:通过工作出头,也可以麻雀变凤凰。这相对传统观念非常叛逆,但是跟女性解放先驱比,她侧重点完全不同。HGB 鼓吹的,是及其赤裸裸的,更适应新时代潮流的实用主义。比起女性主义成天讨论“为什么要什么有什么的女人还是不快乐,为什么绝大多数女人不快乐,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自我发掘自我探索,HGB 恨不能直接把自己的一套武器直接发到中下层妇女手里让她们去打世界。她不关心女人到底要什么,因为她很知道自己要什么:往上爬。利用男人是因为当时那个世界上,一个年轻女孩子最容易利用的,就是男人。从他们手里弄到一个电视,几双丝袜,一次出租车钱,都是好的。(我翻完sex and the single girl ,就记得这些令人骇笑的部分。) 比如工作狂,她就是说这社会不平等咱要爬上去得多工作,并不注意疯狂工作是不是女性普遍的愿望。再比如childless 这个要点,她就觉得child 是往上爬的累赘,完全忽视女性自己可能会有强烈的母性想要孩子。她教女性享受性爱,集中在"享受性爱的女性最性感,男人最喜欢"。当然这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但是all and all,我觉得她完全没跟女人说:你要了解你自己,满足你自己,你是个individual, 不是别人说你需要什么你就需要什么。她塑造的cosmo girl 意志如此坚强,可以完全忽视自身的任何需要,坚定的朝目标,使用一切手段前进。也许HGB 的确本人就是这种天赋异秉的超人,但是绝大部分人做不到。但是HGB不在乎她这套东西是不是真有效,她是做广告业出身,最看重什么好卖, 所以抓住了这个cosmo girl wannabe的群体,卖给她们书籍杂志幻想目标,自己也就成功了。但是我看来,觉得换汤不换药的,还不是把"幸福的郊区家庭主妇"神话改成"幸福的女强人"神话压迫女性嘛。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0 12:27
by dropby
综合幻儿和小K的介绍,Cosmo girl就是一心一意往上爬,能利用什么就利用什么,包括男人,自己的身体,努力工作。对往上爬有妨碍的就完全放弃,包括生孩子。生孩子对女性的事业显然只有负面影响。至于身为母亲可能会有的幸福感觉,利用男人可能会有的自尊的丧失,既然和在金字塔往上爬不相干,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任何一件事情,只有两种分类,有利于往上爬,就坚决去做,不利于往上爬,就坚决不做。

我的理解对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且不说绝大多数人做不做得到,即使做得到,不见得人人想做啊。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2:57
by 幻儿
在上面我已经说了,HGB有比较革命性的观点,也有相当偏激的地方,因为她毕竟受到时代和个人经历的局限。先驱者总难免矫枉过正,以为要树立新的理念就必要同旧的彻底决裂。以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默认选择就是结婚生子,HGB提倡出去工作,自然夸大single working girl的亮丽生活。她不提生孩子也是有很多女人去做的,那她干嘛还要提呢?好比白话运动时期,因为要脱离的是古文这个default,也就不提古文的用处单夸白话的优点了。今天的我们当然可以从容客观理智,但不能以此苛求前人,而且也许我们今天的观念也会让后人骇笑呢。

HGB所处的时代是第二波女权运动时期(第一波是争取女性投票权)。主流的女权主义者(例如Gloria Steinem, Betty Friedan)提倡fight against the system, HGB提倡work within the system,水火不容啊。不过HGB总是意识不到这一点, 特别想加入这些女权运动者的行列,结果老是热脸贴冷屁股,人家就是不带她玩,不但报章上对她不以为然,公开场合也给她没脸。

主流女权领袖们受过高等教育,生活优裕不需要工作,她们代表的upper/middle class women认为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完全是因为男权的社会结构,因此她们视男性为敌人,志在颠覆整个社会秩序(当时整个世界都流行运动起来颠覆社会秩序哈)。小k说那时代的女性解放先驱鼓励女性探索和发现自己,这固然不错,但是探索和发现的目的并不是了解自己满足自己,自我探索和发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我所有的苦痛都由男性造成;男人是女人的天敌。具体实践上,凡男性支持的我都反对,凡男性喜欢的我都厌恶。所以“性爱”“性感“都是反女性的价值观,要坚决打倒。 什么?你没有得出这个结论?那请你继续思考和探索吧,正确答案只能是这个。HGB和她代表的working class women出身低微,她们首先得生存,也就不可能不工作,不可能不重视男性心中的女性美标准。她们必须向上爬,否则怎么付房租怎么买食物?她们没有资本同现存制度做斗争,所以感到自己唯一能做的是利用男性利用男权社会。
另外,当时的主流女权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是万恶的因为它以竞争为本,以男性价值观为基础;不少人向往社会主义大同社会,认为这是以sharing, fairness, equality等所谓女性价值观为基础。HGB信仰自由经济理论支持资本主义秩序,因为她相信这个系统能给女性工作,也就是给女性提供改善生活的机会。也因此HGB早期支持共和党,后来才为了支持堕胎权给民主党投票。

那个时代可没有人告诉女性“你是个individual,你自己决定需要什么,” 这太奢侈了,且不能指导实际。比如普遍存在的办公室性骚扰,fight back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否则就是默默忍受甚至同流合污。你早生孩子就影响升职加薪就可能失去工作失去经济独立;你不生孩子就失去为人母的乐趣。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可以既要工作又要家庭,即使工作和家庭之间总还是要有一方牺牲一下,但不是不能承受的。我们几乎可以说everything is the only thing I want。那时候可不行。你做为一个individual想要的基本的自由独立尊严根本不可能同时实现。GS,BF,HGB等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并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她们要全体女性分享她们的思考成果copy她们的生活模式,她们看起来全都独裁而极端,但她们提供了当时女性所需要的答案。就是今天看来这么落后的思潮,对改善妇女地位功不可没,一个是政治的理论的, 一个是经济的实用的。也正是因为她们那代人的努力,现在的我们才可以不听她们的理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90年代兴起的第三波女权运动(即所谓lipstick feminist movement)如此多元化,告诉女性想干嘛就干嘛,几乎不像是个运动了 :-D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3:06
by Jun
主流女权领袖们受过高等教育,生活优裕不需要工作,她们代表的upper/middle class women认为女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完全是因为男权的社会结构,因此她们视男性为敌人,志在颠覆整个社会秩序(当时整个世界都流行运动起来颠覆社会秩序哈)。... ... 但是探索和发现的目的并不是了解自己满足自己,自我探索和发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我所有的苦痛都由男性造成;男人是女人的天敌。具体实践上,凡男性支持的我都反对,凡男性喜欢的我都厌恶。所以“性爱”“性感“都是反女性的价值观,要坚决打倒。
Was that really the principles of "mainstream feminism" in the 60s? I'm not so sure. Anti-family was certainly one of the themes, but I very much doubt anti-sex was.

The movement cannot be viewed without the context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before it and the anti-Vietnam war protests at the same time.

I don't know how all this fits into the Cosmo Girl definition. The only impression I got from all the discussion is that Ms. Brown was a very driven and determined person. Someone with such a strong will is far more likely to succeed in life than idle drifters like me. :cat74: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3:32
by simonsun
说起cosmo阿,新选上的senator,80年代还上过centerfold尼。 :mrgreen:

少儿不宜
http://peoplemagazinedaily.com/?p=4349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3:56
by Knowing
哦!我也看到了!也是弯男朋友发给我看的!哈哈哈!
幻儿你说的我基本都同意,除了“但是探索和发现的目的并不是了解自己满足自己,自我探索和发现的结论只能是一个”。她们探索来探索去结论只有一个,是因为那时候有吃有喝有闲的女性痛苦来痛苦去,基本都是为了没法实现自我,可不就是怪男权社会压迫她们嘛。人是环境产物。
我没否认HGB 的那套理论有市场是因为应和了当时一批妇女的需要。这跟我说那套理论实际不管什么用并不矛盾。HGB 对市场敏感,抓的住新兴女白领阶层需要,又是个工作狂,成功一点也不奇怪。要说是她贩卖的小技巧和工作狂哲学是仙丹,促进了妇女在美国企业里的上升,我觉得很牵强。
弄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保证你就有什么,恰恰相反,是为了排清楚优先级,知道该牺牲什么次要要求。别说今天妇女们不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男人都做不到。越是要have it all 的人越容易焦虑。不说了,不然又扯到幸福感的大坑里去了。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4:01
by simonsun
这个模特议员当选,医疗改革要倒霉。有的好戏看了,可怜的帅哥。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4:05
by tiffany
1?现在政治家选美么 ?我百忙之中透口气儿说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4:54
by Jun
Back to Mad Men -- Clearly, Joan is not a Cosmo Girl. She wants to marry and be a glamorous housewife. Peggy is not a Cosmo Girl but rather a female and 60s' version of Don in development. Jane is a gold-digger and thus also not a Cosmo Girl.

Voila, no woman in Mad Men is a Cosmo Girl. The closest might be Pete Campbell, who used his in-laws to get accounts and tried to brown-nose Don into a promotion in season 1.

So, I'm confused. How is a Cosmo Girl any different from a very competitive and career-driven man? Sure, men don't use sex to climb the social/professional ladder, but that's only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nyone to use sex on. If they could, they would, no?

Oh, no! Did Ms Brown actually just want to be a man?! :wicked: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5:44
by simonsun
Jun wrote:If they could, they would, no?
:mrgreen: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7:29
by dropby
幻儿 wrote:HGB所处的时代是第二波女权运动时期(第一波是争取女性投票权)。主流的女权主义者(例如Gloria Steinem, Betty Friedan)提倡fight against the system, HGB提倡work within the system,水火不容啊。不过HGB总是意识不到这一点, 特别想加入这些女权运动者的行列,结果老是热脸贴冷屁股,人家就是不带她玩,不但报章上对她不以为然,公开场合也给她没脸。
后知后觉地说, 事实早就证明如果系统本身有问题的话, work within the system从来就没有效果. 比如说封建社会如何才能work within the system来消除贪腐呢? 具体到女权运动, 如果不能改变社会把女性视为与男性平等的个体的话, 我看不出Cosmo girl有什么出路. 再怎么出人头地, 也不过是社会允许女性所能达到的高度.

有一部电影我忘了名字了, 是讲当时美国女矿工所受到的性别歧视. 我真不知道HGB对她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如果社会视男性对女性的性搔扰为理所当然, 按照HGB的理论, 女性应该怎么办呢? 如何work within the system? 唯一的出路在我看来只能是fight against the system.

所以我不认为HGB的观点有啥革命性. 已经先承认社会的不合理是无法改变只能利用或者钻空子的存在了, 还革啥命呀?
幻儿 wrote:主流女权领袖们受过高等教育,生活优裕不需要工作,
女矿工显然不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生活优裕不需要工作的范畴,相反,在那样的社会现实下,如果不是实在走投无路,可能根本就不会选择这个职业。可以问问她们是比较倾向于哪种观点?
幻儿 wrote:那个时代可没有人告诉女性“你是个individual,你自己决定需要什么,” 这太奢侈了,且不能指导实际。比如普遍存在的办公室性骚扰,fight back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否则就是默默忍受甚至同流合污。
那么HGB的意见是什么?默默忍受甚至同流合污?如果每个人都默默忍受甚至同流合污, 恐怕到现在办公室性骚扰仍然是普遍现象.
幻儿 wrote:GS,BF,HGB等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并为之提供理论支持,她们要全体女性分享她们的思考成果copy她们的生活模式,她们看起来全都独裁而极端,但她们提供了当时女性所需要的答案。就是今天看来这么落后的思潮,对改善妇女地位功不可没,一个是政治的理论的, 一个是经济的实用的。也正是因为她们那代人的努力,现在的我们才可以不听她们的理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上, 我很怀疑HGB对改善妇女地位有很大的正面影响. 当然我只是道听途说了这么几句,可能根本没真正了解。
幻儿 wrote:90年代兴起的第三波女权运动(即所谓lipstick feminist movement)如此多元化,告诉女性想干嘛就干嘛,几乎不像是个运动了 :-D
为什么这个世界从来不需要男权运动呢?女权运动不象个运动是好事啊。我等着根本没必要搞女权运动的那天呢。 :mrgreen: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7:42
by 笑嘻嘻
这个世界哪有那么黑白分明。人的习惯的惯性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想法。工作妇女人数多了,位子站稳爬高尝到甜头,管你用什么方法呢,当然慢慢迫使男性接受工作妇女这一事实,让他们习惯跟妇女工作,或者习惯女领导。这对改善社会风气当然有巨大的影响。我赌男工作人员通常只敢对比自己级别低的女同事性骚扰。规则在那个圈子里都是强势群体设立的,弱势群体要改变情势也许不止有一条康庄大道。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8:02
by dropby
这个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前提是社会本身已经在慢慢改变.

就好比中国的个体经济当然会慢慢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最终是社会结构, 但是社会首先要改变到允许个体经济的存在.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18:13
by dropby
嗯, 也有例外, 如果能当上武则天或者慈僖太后. :mrgreen: 她们算不算是最成功的Cosmo girl耶?
不过她们也不过是改善了自身的处境而已, 对广大妇女的地位改善没啥作用,和女权运动没啥相干. 我一直怀疑宋朝对女性变本加厉的压制有对武皇反动的因素在内。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1 20:29
by Jun
咳嗽一下,开玩笑归开玩笑,严肃地说一句,想往上爬是正常现象,天然人性,男女都怀有一样的目标。即使是个人奋斗也值得佩服。

好吧,孙同学,你快去勾引帅教授换高分吧,我支持。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1:55
by Knowing
笑嘻嘻 wrote:这个世界哪有那么黑白分明。人的习惯的惯性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想法。工作妇女人数多了,位子站稳爬高尝到甜头,管你用什么方法呢,当然慢慢迫使男性接受工作妇女这一事实,让他们习惯跟妇女工作,或者习惯女领导。这对改善社会风气当然有巨大的影响。我赌男工作人员通常只敢对比自己级别低的女同事性骚扰。规则在那个圈子里都是强势群体设立的,弱势群体要改变情势也许不止有一条康庄大道。
GHB 那种康庄大道,你饶了我把!走那条道的女性睡上一个高层,可以带动一批底下没睡上的WSN们想入非非。你们是没见过一群小WSN 们坐个圈喝着啤酒,色迷迷的挨个讨论女同事:I will do her. I would rather do sarah. 这不是mad men 六十年代的白男,是二十一世纪的德州新青年们。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2:06
by 笑嘻嘻
我们不是也坐在这儿讨论男人嘛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2:29
by IF NOT
同学们,先定义一下work within system是:工作努力+睡上去,还是工作努力without睡。
当系统允许女人工作努力without睡就可以升上去时,哪怕很艰难,work within system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至少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是选的这条路吧。但是如果努力工作就是不够,必须加上和有用的人睡,这个系统听上去就比较令人郁闷了,想推翻它是挺自然的吧。看knowing介绍的,cosmo girl指的应该是“工作努力+睡上去”,是种被环境挤压变形了的女权,我觉得不太好算女权的。
那个时代可没有人告诉女性“你是个individual,你自己决定需要什么,” 这太奢侈了,且不能指导实际。比如普遍存在的办公室性骚扰,fight back就意味着失去工作;否则就是默默忍受甚至同流合污。你早生孩子就影响升职加薪就可能失去工作失去经济独立;你不生孩子就失去为人母的乐趣。应该怎么做?今天我们可以既要工作又要家庭,即使工作和家庭之间总还是要有一方牺牲一下,但不是不能承受的。我们几乎可以说everything is the only thing I want。那时候可不行。你做为一个individual想要的基本的自由独立尊严根本不可能同时实现。
说的人心酸,现在的中国的工作环境、文化有点向这个方向慢慢回潮的意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男女越来越不平等,在海归的高层中,包个local girl已经成了流行笑话,很有些人对办公室里的女同事频送秋波的。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2:30
by Knowing
有本质区别,咱们不是同事,也没把男同事都当做后宫专等咱翻牌子。
你做为一个individual想要的基本的自由独立尊严根本不可能同时实现。
自由独立尊严都有上下文是相对而言的。那时不用听丈夫命令就好算独立自由有尊严了,在办公室里被男同事吃吃豆腐不算啥. 现在的标准看当然不够。那咱天天要八点起床上班算什么自由。资本家叫咱写什么咱就写什么算什么独立。

要问我什么是自由独立尊严的职业,我觉得吧,最好每天睡到自然醒,施施然走进宽敞明亮的厨房里看今天有什么新鲜材料,随意创作几味美味佳肴,被手下年轻英俊的男二厨大力恭维,然后顾客们乌洋乌洋的排队来吃。thomas keller 不就过着这种生活嘛?凭什么社会就觉得我过不上捏?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9:58
by 幻儿
睡不睡的问题:也不是一定要睡上去,而且睡了也不一定上去 :mrgreen: 参见如今娱乐圈的潜规则。大家都说娱乐圈环境不好云云,可也有很多人不跟谁谁睡觉,不反抗制度,也成功了。这也是work within the system. 澄清一点,HGB可不认为跟老板睡觉是爬上去的捷径,她说绝大多数时候睡了也没用的,所以不要妄想靠这个爬上去。 适当暧昧有帮助,但这只是为了让老板看见你,对你有好感,接下来你必须设法让老板看到你有头脑,让他像培养男性下属那样培养你。她说她同一个老板的关系就达到了这种境界。该老板给她很多有用的意见,良师益友型,但两人没有肉体关系。

关于性骚扰,HGB在采访中说,她当年的办公室有男同事追逐女同事脱裙子内裤的游戏(Mad Men第一季里有),不过她从没当过被骚扰对象,并对此深表遗憾。大约是童年阴影造成的,小时候她妈老是羞辱她丑陋,令她一生都对自己的容貌身材深深自卑,后来她坚持节食锻炼也是害怕一旦停下来又变回丑小鸭。 她主编Cosmopolitan期间也不怎么强调反对性骚扰,认为这是夸大了的allegation. 可是在婚内暴力基本被漠视的时代,她愿意写书反对家暴。她这个人身上充满了各种矛盾。

Jun, 你说的没错啊。这世界上除了女人就是男人(其他性别人数太少没法借鉴 :mrgreen:) ;当女人们意识到做社会规范下的“女人”只能有灰暗的生活,她们想要别的选择,很自然的反应就是去试试男人的生活。HGB号召女性穿着性感的像男性那样工作,也就是像Joan那样打扮,像Pete那样工作。其实当时美国的主流女权主义者们也有类似的自然反应,只不过她们强调的是女人要像男人那样穿着。这也不奇怪--她们都有高学历来证明自己跟男人一样有头脑,可以改变的只剩下穿着罢了。欧洲没这些人。所以如今美国女生的穿着比欧洲女生要中性。

至于fight back 还是work within,两种都是有效的斗争手段,都得有人做。比如在中国争取言论自由,得有些high profile的战斗者被迫流亡外,得有人静坐示威上街散步,得有Google这次这样的大新闻;也得有人打着擦边球在体制内一边生存一边战斗,比如韩寒等人;还得有大批群众要求获得更多信息要求自由传递信息,比如翻墙啊,普及同音词代替敏感词等等。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10:14
by Jun
靠 sex appeal 往上爬,这是正常现象,我没觉得是特别没道德的做法,比这不道德的手法多了去了,更不会侵犯个人选择采用此手法往上爬的自由和权利。

问题是这个 approach 没什么革命性,推广性也比较差,而且副作用满大的。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11:54
by dropby
我也没觉得想要出人头地有什么错啊,别说是靠性感迷人了,哪怕是靠跟老板睡吧,反正也没损害任何人的利益,只要当事人OK就好了。

但认为这是进步革命的观点而且要推而广之希望广大女同胞都照做都要心甘情愿地对此OK我就觉得是个问题了,而且不认为这对改善女性地位有啥帮助. 而且就像小K说的,说不定对女权问题有反作用。男同事看到有女同事对自己的尊严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自然会推广认为所有的女同事都可以随便揩油.

极端一点的例子,上山下乡的时候,你如果建议广大女知青都靠跟当地掌权的人睡觉回城,被抽一个嘴巴子我绝不同情。

我也很遗憾HGB从未受到性搔扰, 否则她很可能是另一种观点了.

言论自由的问题, again,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文革的时候既不可能有海外民运也不可能有韩寒,只有张志新和遇罗克。朝鲜人民至今与互联网绝缘,上哪翻墙去啊?

Re: 三个老电影儿

Posted: 2010-01-22 12:10
by Knowing
我虚弱的说,当然没法推广,这不是活活搅乱市场吗。。。。文革时候大家思想要是都那么开放,七八个女知青们一起挤上去跟书记睡,回城名额还只有一个,大家都等于白睡,还不如都不睡。菜场里有一个卖鸡蛋的和有十个卖鸡蛋的,鸡蛋价钱就不一样。有人见到鸡肉便宜鸡蛋贵,写一发财秘诀"养蛋鸡比养肉鸡好!"。农民们傻呼呼买了照做,兴冲冲一群群拿车拉着鸡蛋去赶集,发现行情变成鸡蛋便宜鸡肉贵,只有哭死的份儿啊。唯一挣了的只有卖发财秘诀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