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Kill Time
Posted: 2004-09-17 7:20
by icefire
很久没有这么早起来了,除了出游时
头晕晕地去上recitation. 因久不作TA的缘故,这学期第一次recitation,还是颇为紧张,生怕搞砸。这两天老在揪着心备课,连自个儿的research work也暂且不顾了。
可能因为时间太早的缘故,来上的学生挺少的。:-) 自我感觉准备的挺充分,可是一到讲台上,就觉得时间过的贼慢,看来满满的内容一下子讲掉过半,偷偷看表,才过了几分钟:shock:。此时深切体会到《围城》里方鸿渐讲课时感觉空余的时间象白茫茫大水过来,无处躲避。
不过要说他在课上那招还真好用

事前我曾跟另一个TA商量,是放slides还是板书,他说他会板书。当时还想笨,那多累。临到头,我也有滋有味地开始板书起来。胳膊是真个酸麻,似乎能听到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背后也渐渐濡湿,不过都不管了,杀时间要紧:-)
终于将将讲完,一看表,还有10分钟左右,属于正常的范围内,老怀大慰

觉得以后就这么办。不过现下最紧要的是回家补个大大的回笼觉

Posted: 2004-09-17 7:54
by 狸狸
老一辈的经验就是管用啊
Posted: 2004-09-17 8:01
by icefire
可不咋的

Posted: 2004-09-17 9:00
by tiffany
没有投影仪么?98用举着胳膊写了
Posted: 2004-09-17 9:08
by silkworm
动辄停下来问他们:有嘛问题吗?---不过这一招儿容易惹火上身,如果班里有矫情人的话。
Posted: 2004-09-17 10:17
by 笑嘻嘻
小白,写板书是用来杀时间的。用了投影仪,胳膊是不用酸痛了,多余的时间象茫茫大水一样涌过来,用什么来抵挡阿?
Posted: 2004-09-17 10:20
by tiffany
投影仪也是可以写板书的啊。
Posted: 2004-09-17 10:22
by CAVA
从前上语文或英语课时老师往往领读一遍,再点个学生念一遍,解释意义时每句再念一遍,杀时间非常有效。这法子后来在我短暂的教书生涯里也用上了。可惜在别的科目上不太管用。

Posted: 2004-09-17 14:24
by icefire
silkworm wrote:动辄停下来问他们:有嘛问题吗?---不过这一招儿容易惹火上身,如果班里有矫情人的话。
不瞒各位说,我还真用了,当时不知怎么想的,鬼使神差似的。

结果学生们太过腼腆,没人捧场。我只好象伸出的手收回来挠挠自己的后脑勺
比较恶的是,这次的内容是两人合作,另一个TA提供的例子,我在讲解到一半时突然发现有问题,只好急中生智,说这个解法固然对,不过其实还有更有效的路径。下面有人忙不迭的点头,看来我要没看出来,就会有学生跳出来踢场子了。

Posted: 2004-09-17 14:26
by icefire
tiffany wrote:投影仪也是可以写板书的啊。
投影仪是可以板书,可写起来比在黑板上可又快多了。
上课讲的是争分夺秒啊,当然是争分夺秒地拖延时间。

Posted: 2004-09-17 14:46
by tiffany
没事儿,多带几根儿笔,各种各样的颜色,画画示意图什么什么的,时间过的会比较得快。----就是有点儿热,给那个大灯一烤。
Posted: 2004-09-17 14:51
by icefire
看来拜金经验多多啊

Posted: 2004-09-17 15:04
by tiffany
哎,在久远的过去,我教了3个小时的课程。如此而已。

Posted: 2004-09-17 15:16
by easy
long long time ago i taught GMAT when i was in china. when i was student, my teacher only went over 1 sample exam per class. i had time left even after 2

Posted: 2004-09-19 19:41
by look
讲话也要慢,写字也要慢,关键是内容准备充分些。最好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多讲。真佩服那些一上来就与学生沟通良好的老师,这大概就叫个人魅力。
Posted: 2004-09-19 20:33
by qinger
看到这个话题忍不住跳进来。
自己教过课才知道什么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有次讲的seminar是自己用惯了的东西, 就随便准备了一下, 结果学生提出种种细节问题我就蒙了:“1, 我怎么从来没碰上/想到过这个问题?”。 只好慢腾腾地说:“This is a really good question...”。 好在班上有个优秀中国学生, 经常跳出来替我回答问题。 搞得我感激之余, 又有些惭愧。 后来再讲课就不敢大意, 事先都花很多时间认真准备过。
Posted: 2004-09-20 9:44
by silkworm
每次我对付提问,自然先说“Good question”,给自己定神的工夫。后来读了王小波下面这一段,再说“Good question”,心里就暗暗想笑。
王小波《苏东坡与东坡肉》
我在美国上学时还遇见过一件类似的事:有一回在课堂上,有个胖乎乎的女同学在打瞌睡,忽然被老师叫起来提问。可怜她根本没听,怎么能答得上来。在美国,不但老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老师。万一老师被问住,就说一句:问得好!不回答问题,接着讲课。这位女同学迷迷糊糊,拖着长声说道: This is a good question、(问得好)……差点把大家的肚皮笑破。
Posted: 2004-09-20 9:55
by helenClaire
<<赵宁留美记>>里有一篇专门讲应付学生提问的。最后一招才是“好问!好问!”六十年代留学生前辈的经验,到今天还有用啊。
我听教授讲课,最好笑两个答案。一个是”Good question! I don't know." 另一个是"Yes and no."(也是也不是?)
Posted: 2004-09-20 12:01
by qinger
我刚来时选了个很受大家推崇的教授的课, 课上学生问他回答不出的问题他就很神气地说:“Who knows?”"Who cares?"
我就想, 难怪是名教授, 真牛!
Posted: 2004-09-20 12:10
by helenClaire
"Who cares?" 问得好,科学研究里,为啥想知道往往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Posted: 2004-09-20 12:12
by Knowing
以前教密码学的教授说过:“我有好多解决方案,就等著找到能应用上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人。”
Posted: 2004-09-20 13:17
by icefire
我以前上过的一个课,事后和同学总结到:该教课老师应对提问有两种答案:1)This is a good question 2)
.
.
.
.
.
.
.
.
.
.
.
.
.
.
.
This is a really good question.

Posted: 2004-09-20 19:33
by look
为啥我就不能心安理得地回答“好问”呢?如果有回答不上来的,一定回去恶补,下次课来回答上,已经被学生笑了去,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