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逛了一天街,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眼光总是直勾勾地钉在一些介于桃红粉红酒红朱红浅玫瑰红之间的颜色上――不不,本文不是要探讨新中年心态,不是要揭示老黄瓜刷绿漆背后的心理原因。只说现象就好了,现象就是发现自己对颜色的嗜好也是一阵一阵的。去年的时候迷上了一种橙色,弱水三千,非他不可,大街小巷地找衣服配件。手头没有色版,自己也不会描述,颜色之间名字仿佛,观感却千差万别。我一直对各种同学录心理测验之类的,总出现“最喜欢的颜色”这样的问题头疼不已,你也是红,它也是红,那能是一回事吗?即使加上一个修饰成分了,几千种玫瑰都是玫瑰红,哪一朵又是谁的心水呢?人家爱斯基摩人弄出成百上千的词汇来描绘雪和白色,这才是好样的。我不行,我只会看到了之后说,不不,太深了,太浅了,这种太泛红,那种黄得厉害。有时候色调差不多了,光泽又不对。还有时候颜色正点到九十五分了,可是没法往自己身上披挂,比如领口太低,尺码不全,或者鞋跟太细手袋只够装钥匙钱包,或者做裙子能压得住披在身上就麻麻地(请依次用第三声第二声第二声发音)。最气人一次是在家具店看中了人家作隔间用的墙板,那真是我的梦中色彩。

在店里转完两圈好容易鼓足勇气问有没有同样颜色的货品,被人家上下打量完扔了两个卫生球――总不能把人家的墙板扛在背上当表演行为艺术吧?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气哼哼把两个卫生球转给身边出现的第一个人。
写到这里,必须澄清,本人在美术和设计上完全没有才能,各位看官千万不要误会。

倒是我的老板早前发表过一个观点,说女性对颜色普遍比较敏感。基于“老板永远是对的”原则,我想这个理论虽不中亦不远矣。他的论据是自己精心制作的一个令全场惊艳的ppt,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动画奇招迭出又毫不凌乱,色彩调和,全场观众

之余,马仔如我亦觉与有荣焉,热泪盈眶。据说最后配色就是出动了太座亲自审定。太座也不亲手操作,也不给建设性意见,也没有理论根据,只是随手指这里不妥那里唔得,这样反复修订直到她最后点头认可,还就是麻雀变凤凰,凤凰又飞上了枝头。
可惜事实虽然胜于雄辩,个体的经验却不能随便推广到群体。我扭头看看自己枉费了不少时间精力的报告,各种颜色自说自话,指东打西,不堪谬赞,无可辩解,羞惭地低下了头。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