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KGB如何对付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Posted: 2010-11-03 7:59
by Knowing
史料权供我党英鉴,切切不可气急败坏,用出太过露骨直接的败着,给CNN 等美帝喉舌落下把柄笑料!
http://commentshk.blogspot.com/2010/11/ ... st_03.html

KGB逾30项行动打击沙卡洛夫

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是苏联氢弹之父兼人权分子沙卡洛夫(Sakarov)。沙卡洛夫的特殊地位一直令KGB头痛不已,最多只能够派出特工渗透沙卡洛夫和同是人权分子的妻子邦纳(Bonner)的生活圈子,蒐搜集他们与「反动帝国主义势力和西方情报特工勾结」的罪证。当诺贝尔委员会把1975年的和平奖颁予沙卡洛夫后,安德罗波夫数年内授权KGB展开30几项行动和措施打击这个「苏联第一号公敌」,包括:

1. 企图影响外地社会舆论,揭发和平奖如何密谋破坏美苏和谈的进程;

2. 在外地社会组织文章和舆论宣传攻势,抗议诺贝尔和平奖颁予沙卡洛夫;

3. 有组织地披露沙卡洛夫跟欧美情报机关的往来;

4. 争取更多外地舆论抨击诺贝尔和平奖的决定;

5. 挑拨离间,特别是製造沙卡洛夫与索尔仁尼琴争名逐利的负面消息;

6. 製造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恭贺沙卡洛夫的假消息,诱使智利人权分子质疑沙卡洛夫的操守;

7. 动员阿拉伯世界反以色列、反犹太人的舆论来攻击沙卡洛夫;

8. 假冒沙卡洛夫去信支持美国同志组织,企图製造双方「交往」的证据;

9. 向外地传媒提供沙卡洛夫「精神有问题」的健康报告;

10. 拘捕其他活跃分子,杀一儆百,孤立沙卡洛夫;

11. 向沙卡洛夫寄出大量来自苏联各地的「求助信」,进行疲劳轰炸;

12. 苏联官方加强针对沙卡洛夫的妻子邦纳,向她进行人格谋杀、揭发各式各样的「丑闻」、散布关於她的谎言,进而打压其餘家人的生活、逼使他们的家人离开苏联;

13. 沙卡洛夫因反对苏联出兵阿富汗,於1980年被捕后与邦纳遭长期软禁在戈尔基镇,直至苏联解体前夕才获得自由。

Re: KGB如何对付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Posted: 2010-11-03 8:09
by Jun
争取更多外地舆论抨击诺贝尔和平奖的决定
:worthy:

Re: KGB如何对付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Posted: 2010-11-03 8:24
by Knowing
我其他我还能想到,疲劳轰炸真是比较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