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巴黎(法国行流水帐之一)
Posted: 2004-10-13 19:01
走在法国路上, 常有曾经相识的感觉. 比如塞纳河沿岸象珠江, 巴黎许多街道象上海, 枫丹白露的园林象苏杭, 地中海岸边的SAINT TROPEZ的港口象蛇口. 但最有这感觉的时候是当我滔滔不绝向在法国的朋友抱怨时, 忽然觉得这场景象我回国在家里向父母抱怨时, 那种因为期待而失望,以及在外面看着里面的人热热闹闹过日子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复杂情绪. 走过的这些地方都有烟火气, 多面多层和多变, 匆匆而过的游客只能偶尔捕捉到一个碎片, 却难以拼出一个画面. 刚到法国头两天我可以哗哗啦啦说出一大串带总结归纳的感受, 呆得越长反而不那么肯定起来, 现在我的回忆完全淹没在互相矛盾无主题的碎片中.
其实我去的时间旅游旺季已经将近结束, 只是赶上了巴黎人度假归来, 学生返校, 大型国际商务展览频繁. 说白了也就是这个大都市自己正常运作而已. 走在外面, 除了标志全部只有法语, 满眼各种种族国籍, 满耳各种语言, 常常会忽然觉得走错了时空, 异常困惑. 只好老实接受了外地傻游客的身份, 做符合身份的傻事.
第一件事情是参观卢浮宫. 按旅游指南说呢, 开门前十五分钟就要去排队, 还要直奔重要展品先占住位置. 有某人在当然是想都不要想. 某人想的当然也没错: 我是来度假的, 先得睡够了, 再舒舒服服吃顿热乎乎的丰盛早餐才能出门. 可是我不是失眠么, 干脆早起,他看我等得不耐烦,打发我去瞧瞧旅馆有什么早餐供应. 我满怀希望地走到旅馆漂亮的花园里, 没发现有住客光顾. 8元一位的早餐, 只有冷面包和几种类似飞机上吃的果酱和罐头水果. 等某人慢慢收拾好了出去街角找早餐, 发现楼下街边那么多咖啡座和餐厅, 除了咖啡没有任何热的东西. 不甘不愿地转了许多地方, 最后我点了个冰箱里的蛋糕, 咖啡是EXPRESSO那种, 才拇指大, 虽然香,实在不足以驱散秋天早晨的寒意.
十一点才到卢浮宫,要先钻到地底下才一层层往上爬. 里面真大呀, 不光总的建筑群大, 每个房间过道台阶都极其高大开阔,有最好的自然和人工光照,号称由最先进的自动系统控制调节, 永远保持在最优状态. (和电影里的美女塑造方法一个道理) 那么多人在外面排队, 一进去就给巨大的宫殿吸收掉, 走过的许多展厅都人迹稀少, 安静得我都要压低声音说话. 当年的市民每天挤在小房间里, 见到这种气魄不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渺小如尘蚁才怪. 不是对帝王畏如神明, 就是起了革命念头. 第二就是多, 全世界独一件的名品应有尽有,许多在其他地方甚至本国, 大概都是珍贵文物, 这里不仅有, 还有数件数十件类似的展出, 还有最珍贵的正修复的没有拿出来.每个展室标上主题和年代和古地图, 非常清楚, 可惜只有法语标签, 偶尔有多种语言说明书, 英文那份也要翻半天才能找到.再就是霸道, 各古国的神庙坟墓宫殿通通挖了过来, 砌进墙里, 成为建筑不可分的部分.
穿过放满法国人晚了一百年模仿文艺复兴雕塑的中庭, 觉得阳光真好, 这院子真舒服, 放这些崭新得可耻, 完美得没生气的雕塑真可惜. 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中亚, 阿拉伯和埃及收藏,殖民这么多年, 好东西肯定收罗不少. 我觉得最趣致的是古代工具展览, 古波斯的一套天平连珐码大大小小都在一个类似我们今天的工具箱里, 最小的小得不可思议,大概是贩珠宝的, 让我神往天方夜潭那样的繁华.
不小心走入一个庭院, 发现环绕着我, 守着层层拱门过道的是许多硕大无比的人面鹰翼牛身像,光人面就有一两米长, 表情威严, 连卷曲的头发和胡须都完整无缺, 整个身体就是整面墙. 院里没有展品, 所有这些古亚速雕塑就砌在宫墙里, 或前视, 或侧身, 或回头, 所有的眼睛都隔着上千年的时光瞪着我.
转入希腊展区冷门的地方, 是瓶具展.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收藏, 数百件曲线优美的古瓶古瓮,上面精致的绘画, 题材都是当时的生活, 战争, 农耕, 社交, 活泼泼有人间气. 正如年轻浪漫的诗人歌唱的:
Heard melodies are sweet, but those unheard
Are sweeter; therefore, ye soft pipes, play on;
Not to the sensual ear, but, more endear'd,
Pipe to the spirit ditties of no tone:
Fair youth, beneath the trees, thou canst not leave
Thy song, nor ever can those trees be bare;
Bold Lover, never, never canst thou kiss,
Though winning near the goal yet, do not grieve;
She cannot fade, though thou hast not thy bliss,
For ever wilt thou love, and she be fair!
诗人已经长眠, 昔日颂读这首诗的少年已经老去, 只有这些古瓶依旧完整无缺, 色彩依旧鲜艳, 树冠依然丰满,葡萄依然晶莹, 少男少女依然青春娇艳, 那个夏日午后依然凝固在画面上.
希腊雕塑和意大利油画区是仅有的拥挤的展区, 也只限于最出名的米罗的维纳斯和蒙娜丽纱附近. 我和某人走散了, 待要找他, 满眼都是中国人面孔, 人声鼎沸, 都是普通话. 也不着急, 围着米罗的维纳斯转了两圈欣赏平衡, 但没有初见大卫的那种震撼,胜利女神那呼呼鼓满风声的裙裾更打动我. 电视新闻报道达芬奇密码现象, 号称吸引了更多的人去拜访蒙娜丽纱, 所以小号展厅挤的水泄不通, 闪光灯狂闪.不仅小小的画藏在防弹玻璃后面, 栏杆也拉得特别远.我需要穿过那房间, 不得不从众挤过去, 只远远瞧了一眼. 其实隔壁大展厅一眼就可以看到好几幅他老人家同时期的大幅作品, 前面空无一人, 可以耐心揣摩. 有一幅是圣安娜, 圣马利和圣婴, 三人的形体交叠成一个不平衡充满张力的构图, 有点米开朗期罗<<圣家庭>>的味道(达芬奇的人体素描也是非常非常高明的) 而人物温柔的微笑,微妙的光影,背景中的自然风光, 和蒙娜丽纱如出一辙. 喜欢的另一幅是俯视角度,一个妇女的脸和上身在黑暗中浮现, 光与黑暗交界处的微妙变化给人物表情姿态增添许多深度和层次. 在意大利几个城市看到他的作品加起来都没有这里多, 据我TWIN说是因为他受到教皇迫害而寻求法王的庇护.
然后才看到某人坐在中间的座位上等我.
我们出来吃了晚了的午饭, 阳光很好, 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呼应的三角型水池, 波光粼粼倒映出周围环境, 舒舒服服地就望到无所不在的埃菲尔铁塔. 这才有时间研究地图和说明, 发现6点钟就要关门, 这对游客来说也太早了, 可是人家不理你, 想要下班就下班. 还得赶快研究漏了啥,还有啥要看.
回来路上天色已暗,开阔的街道上车流人流如潮水, 夹杂摩托马达声和尖锐的刹车声.白日的肮脏杂乱为夜色掩盖, 路边糕点店肉店水果菜市上了灯, 照得货物分外温暖诱人.身边行人都面无表情, 匆匆赶向他们的目的地. 跟在拥挤的人流中一时恍惚, 仿佛转过街角就能看到一盏熟悉的灯. 在水果店买了串晶莹透亮的葡萄, 入口软滑芬芳, 再到FAUCHON买合手掌大的糕点, 里面有九个各不相同的小小点心. 暮色中的巴黎在松子蛋糕的清香中变得温柔起来.
其实我去的时间旅游旺季已经将近结束, 只是赶上了巴黎人度假归来, 学生返校, 大型国际商务展览频繁. 说白了也就是这个大都市自己正常运作而已. 走在外面, 除了标志全部只有法语, 满眼各种种族国籍, 满耳各种语言, 常常会忽然觉得走错了时空, 异常困惑. 只好老实接受了外地傻游客的身份, 做符合身份的傻事.
第一件事情是参观卢浮宫. 按旅游指南说呢, 开门前十五分钟就要去排队, 还要直奔重要展品先占住位置. 有某人在当然是想都不要想. 某人想的当然也没错: 我是来度假的, 先得睡够了, 再舒舒服服吃顿热乎乎的丰盛早餐才能出门. 可是我不是失眠么, 干脆早起,他看我等得不耐烦,打发我去瞧瞧旅馆有什么早餐供应. 我满怀希望地走到旅馆漂亮的花园里, 没发现有住客光顾. 8元一位的早餐, 只有冷面包和几种类似飞机上吃的果酱和罐头水果. 等某人慢慢收拾好了出去街角找早餐, 发现楼下街边那么多咖啡座和餐厅, 除了咖啡没有任何热的东西. 不甘不愿地转了许多地方, 最后我点了个冰箱里的蛋糕, 咖啡是EXPRESSO那种, 才拇指大, 虽然香,实在不足以驱散秋天早晨的寒意.
十一点才到卢浮宫,要先钻到地底下才一层层往上爬. 里面真大呀, 不光总的建筑群大, 每个房间过道台阶都极其高大开阔,有最好的自然和人工光照,号称由最先进的自动系统控制调节, 永远保持在最优状态. (和电影里的美女塑造方法一个道理) 那么多人在外面排队, 一进去就给巨大的宫殿吸收掉, 走过的许多展厅都人迹稀少, 安静得我都要压低声音说话. 当年的市民每天挤在小房间里, 见到这种气魄不从心底里觉得自己渺小如尘蚁才怪. 不是对帝王畏如神明, 就是起了革命念头. 第二就是多, 全世界独一件的名品应有尽有,许多在其他地方甚至本国, 大概都是珍贵文物, 这里不仅有, 还有数件数十件类似的展出, 还有最珍贵的正修复的没有拿出来.每个展室标上主题和年代和古地图, 非常清楚, 可惜只有法语标签, 偶尔有多种语言说明书, 英文那份也要翻半天才能找到.再就是霸道, 各古国的神庙坟墓宫殿通通挖了过来, 砌进墙里, 成为建筑不可分的部分.
穿过放满法国人晚了一百年模仿文艺复兴雕塑的中庭, 觉得阳光真好, 这院子真舒服, 放这些崭新得可耻, 完美得没生气的雕塑真可惜. 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中亚, 阿拉伯和埃及收藏,殖民这么多年, 好东西肯定收罗不少. 我觉得最趣致的是古代工具展览, 古波斯的一套天平连珐码大大小小都在一个类似我们今天的工具箱里, 最小的小得不可思议,大概是贩珠宝的, 让我神往天方夜潭那样的繁华.
不小心走入一个庭院, 发现环绕着我, 守着层层拱门过道的是许多硕大无比的人面鹰翼牛身像,光人面就有一两米长, 表情威严, 连卷曲的头发和胡须都完整无缺, 整个身体就是整面墙. 院里没有展品, 所有这些古亚速雕塑就砌在宫墙里, 或前视, 或侧身, 或回头, 所有的眼睛都隔着上千年的时光瞪着我.
转入希腊展区冷门的地方, 是瓶具展.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收藏, 数百件曲线优美的古瓶古瓮,上面精致的绘画, 题材都是当时的生活, 战争, 农耕, 社交, 活泼泼有人间气. 正如年轻浪漫的诗人歌唱的:
Heard melodies are sweet, but those unheard
Are sweeter; therefore, ye soft pipes, play on;
Not to the sensual ear, but, more endear'd,
Pipe to the spirit ditties of no tone:
Fair youth, beneath the trees, thou canst not leave
Thy song, nor ever can those trees be bare;
Bold Lover, never, never canst thou kiss,
Though winning near the goal yet, do not grieve;
She cannot fade, though thou hast not thy bliss,
For ever wilt thou love, and she be fair!
诗人已经长眠, 昔日颂读这首诗的少年已经老去, 只有这些古瓶依旧完整无缺, 色彩依旧鲜艳, 树冠依然丰满,葡萄依然晶莹, 少男少女依然青春娇艳, 那个夏日午后依然凝固在画面上.
希腊雕塑和意大利油画区是仅有的拥挤的展区, 也只限于最出名的米罗的维纳斯和蒙娜丽纱附近. 我和某人走散了, 待要找他, 满眼都是中国人面孔, 人声鼎沸, 都是普通话. 也不着急, 围着米罗的维纳斯转了两圈欣赏平衡, 但没有初见大卫的那种震撼,胜利女神那呼呼鼓满风声的裙裾更打动我. 电视新闻报道达芬奇密码现象, 号称吸引了更多的人去拜访蒙娜丽纱, 所以小号展厅挤的水泄不通, 闪光灯狂闪.不仅小小的画藏在防弹玻璃后面, 栏杆也拉得特别远.我需要穿过那房间, 不得不从众挤过去, 只远远瞧了一眼. 其实隔壁大展厅一眼就可以看到好几幅他老人家同时期的大幅作品, 前面空无一人, 可以耐心揣摩. 有一幅是圣安娜, 圣马利和圣婴, 三人的形体交叠成一个不平衡充满张力的构图, 有点米开朗期罗<<圣家庭>>的味道(达芬奇的人体素描也是非常非常高明的) 而人物温柔的微笑,微妙的光影,背景中的自然风光, 和蒙娜丽纱如出一辙. 喜欢的另一幅是俯视角度,一个妇女的脸和上身在黑暗中浮现, 光与黑暗交界处的微妙变化给人物表情姿态增添许多深度和层次. 在意大利几个城市看到他的作品加起来都没有这里多, 据我TWIN说是因为他受到教皇迫害而寻求法王的庇护.
然后才看到某人坐在中间的座位上等我.
我们出来吃了晚了的午饭, 阳光很好, 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呼应的三角型水池, 波光粼粼倒映出周围环境, 舒舒服服地就望到无所不在的埃菲尔铁塔. 这才有时间研究地图和说明, 发现6点钟就要关门, 这对游客来说也太早了, 可是人家不理你, 想要下班就下班. 还得赶快研究漏了啥,还有啥要看.
回来路上天色已暗,开阔的街道上车流人流如潮水, 夹杂摩托马达声和尖锐的刹车声.白日的肮脏杂乱为夜色掩盖, 路边糕点店肉店水果菜市上了灯, 照得货物分外温暖诱人.身边行人都面无表情, 匆匆赶向他们的目的地. 跟在拥挤的人流中一时恍惚, 仿佛转过街角就能看到一盏熟悉的灯. 在水果店买了串晶莹透亮的葡萄, 入口软滑芬芳, 再到FAUCHON买合手掌大的糕点, 里面有九个各不相同的小小点心. 暮色中的巴黎在松子蛋糕的清香中变得温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