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巴黎(11/9)
Posted: 2004-10-21 13:45
这儿那么多的人儿都写了巴黎,我也来凑一把热闹罢。不过时间久远,又是风湿性脑瓜,细节已无从回忆,就大概地讲讲心中感想罢。
是去年九月去的巴黎。旅游旺季已经过去,天气也非那么炎热,一句话,刚刚好。美中不足是时间太少。去之前,简直不知道要在那么点时间内逛多少城市为好,贪心不足啊。也并非不知道走马观花,不得其味,可是难得去一次欧洲,明知俗蜡,也要象个饥饿的人似的,尽量塞各种美味,尤其是你在一个buffet上的时候。
夜车到巴黎,晨车离开,连头带尾,也就是三天。三天里我都舍不得怎么睡。该逛的,好象都逛过了(我以为,后来当然知道不是)。找到青年社,放下行李,转头就去找铁塔。沿途看见颇多中国小餐馆。铁塔在巴黎,是怎么都不可能看不见的,可是道路阻隔,弯弯曲曲,歪歪扭扭,还是颇费了一阵功夫才到得铁塔下,自下忘上看,因为离得太过近,真有土老帽帽子看掉的危险。
唉写的太干巴巴,象豆腐干。随便说说当时印象罢。
1 早前听多了法国人不爱讲英语,心中惴惴。不过第一天出去找铁塔不得法时,不得已找的第一个人,倒是挺和善的。所以以后和路人的对话也就心安许多。
TIPS:和法国人讲英语,一定要理直气壮。那样对方就不好不甩你了。
2 铁塔。登铁塔有两条道,电梯或楼梯。我记得当时看旅游书,还是听别人说的,因为电梯分三(两?)截,比较合算的是爬第一截,然后坐电梯。本人从善如流,依计而行。爬梯是累的,但是心情是愉快的。等到塔顶,四处看巴黎全景,那天天气很好,光线充足,看到十分尽兴。塞纳河在强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我第一天去铁塔踩点,最后一天登铁塔。在铁塔顶,环顾全巴黎,对照上面的图示,知道自己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来得及看,不由叹气。
TIPS:既要充分享受,又要量力而行。当然这点对荷包兼时间无限制涨满的不适用。
3 卢浮宫。卢浮宫最大的三个特点:很大、很大、很大。如果时间并不很充裕,建议还是在总览全景图后,勾画出重点,细加观赏为好。不然,就会沦为我般的卢浮宫暴走族,在无数精美的艺术品间仓皇、迫不及待、没有明天似的左冲右突,疲于奔命。
神秘女郎蒙娜丽莎从来不寂寞。从清晨到日暮,永远有操不同语言、具不同肤色的人群簇拥周围。高高林立的是大小不一,品牌各异的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得以前看过一片文章,作者忘了,说他(她)看蒙娜丽莎很多次(不知是否在真品前),从不感动。然后有一天,它再站在蒙娜丽莎面前,忽然无名感动,热泪盈眶。我想说的是,在今天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前,置身于嘈杂的人群中,待上一百天,泪也流不出来。你最想的是,不要挡到别人拍照取景了。
在我之前,有朋友去过英国,告诉我他们在博物馆里相靠而眠,且睡得很香。当时觉得很诧异,并且取笑。当我在卢浮宫里行走若干钟头后,瞄准维纳斯身后长座的眼光,是如此深情款款。说不得了,一屁股坐下,稍试调整姿势,就睡过去了。并且吾道不孤,左右有的是同眠者。维纳斯本身,在我睡足后,精神饱满的欣赏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确实不错。不过最吸引我的倒是它上面满布的岁月积痕。
你读所有的旅游指南,所有的几乎都会跟你说,卢浮宫三样东西不可不看:神秘的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和无头的胜利女神。有人曾经吹嘘过,5分钟零多少秒总览卢浮宫精华,就是指的这三处。胜利女神,胜在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创造者极尽能事,将其衣袂的流动,肌肉的线条,当然还有双翅的张扬刻划的淋漓尽致,在如许多年后,依然生动。当然,不得不承认,头颅的缺失令其更增几分神秘气息,引人致胜。都说维纳斯的重头戏在断臂的缺憾美,愚钝如我,却觉着胜利女神在这方面更胜一筹。我几乎怀疑是创造者自己将其敲去的。一笑。
卢浮宫太大,要将其好好逛玩,不是旅游团的半天,一天,甚或两天行程能达到的。最好当然是住在左近,是不是来逛一逛,领略一番其中的一角余香。可惜呀。
4 香榭丽舍
第101次承认自己愚钝,当初临出发前,去本地的银行HSBC兑换一些欧元以备登陆后的不时之需。他们告我,若是不够,在某某街上就有其分支,提取方便。当时唯唯诺诺,只想,法国人的街名就是古怪。要到很久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噢,那就是香榭丽舍啊。
香榭丽舍挺长的。然而你并不觉得,因为街两旁满是商店,并且高大的广告牌林立,热热闹闹,无形间抽走了距离上的概念。能在香榭丽舍上开的店,当然不一般。因为对品牌的陌生,所以当时并没有望着一个个店门惊叹。要到我回来后,才偶尔想起,噢也许那个店是LV什么的。进那个店一逛,发现自己的不和群。首先大多是衣衫亮丽的女性,其次人家都在正而八百地挑货,只有我一个人吊儿郎当,头象波浪鼓似的乱转,却也看不出所以然来。我这儿外行地说一句,有时我真的不明白,明明那么普通,甚至有些俗气的包,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趋之若骛。当然肯定会有人告我“子非鱼”。
现在回想起来,香榭丽舍上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要supersize 我的麦当劳,盖因我在那儿吃了几顿。要知道我在美国可是对它很少光顾的。不知为啥,在当时当地撞见,居然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一头撞进去了。现在很有点后悔,应该多多尝试法国当地的风味的。
法国街头的露天座真是悠闲。不论什么样的餐厅,也不管怎样规模,好象一定都有一些座位特定安排在外面,顾客可以自选罢(是否?) 我在麦当劳买了套餐,也同样试试然端将出来,找它外面的空座坐下,一边吃,一边欣赏街头风物和被欣赏
是去年九月去的巴黎。旅游旺季已经过去,天气也非那么炎热,一句话,刚刚好。美中不足是时间太少。去之前,简直不知道要在那么点时间内逛多少城市为好,贪心不足啊。也并非不知道走马观花,不得其味,可是难得去一次欧洲,明知俗蜡,也要象个饥饿的人似的,尽量塞各种美味,尤其是你在一个buffet上的时候。
夜车到巴黎,晨车离开,连头带尾,也就是三天。三天里我都舍不得怎么睡。该逛的,好象都逛过了(我以为,后来当然知道不是)。找到青年社,放下行李,转头就去找铁塔。沿途看见颇多中国小餐馆。铁塔在巴黎,是怎么都不可能看不见的,可是道路阻隔,弯弯曲曲,歪歪扭扭,还是颇费了一阵功夫才到得铁塔下,自下忘上看,因为离得太过近,真有土老帽帽子看掉的危险。
唉写的太干巴巴,象豆腐干。随便说说当时印象罢。
1 早前听多了法国人不爱讲英语,心中惴惴。不过第一天出去找铁塔不得法时,不得已找的第一个人,倒是挺和善的。所以以后和路人的对话也就心安许多。
TIPS:和法国人讲英语,一定要理直气壮。那样对方就不好不甩你了。
2 铁塔。登铁塔有两条道,电梯或楼梯。我记得当时看旅游书,还是听别人说的,因为电梯分三(两?)截,比较合算的是爬第一截,然后坐电梯。本人从善如流,依计而行。爬梯是累的,但是心情是愉快的。等到塔顶,四处看巴黎全景,那天天气很好,光线充足,看到十分尽兴。塞纳河在强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我第一天去铁塔踩点,最后一天登铁塔。在铁塔顶,环顾全巴黎,对照上面的图示,知道自己还有那么多东西没来得及看,不由叹气。
TIPS:既要充分享受,又要量力而行。当然这点对荷包兼时间无限制涨满的不适用。
3 卢浮宫。卢浮宫最大的三个特点:很大、很大、很大。如果时间并不很充裕,建议还是在总览全景图后,勾画出重点,细加观赏为好。不然,就会沦为我般的卢浮宫暴走族,在无数精美的艺术品间仓皇、迫不及待、没有明天似的左冲右突,疲于奔命。
神秘女郎蒙娜丽莎从来不寂寞。从清晨到日暮,永远有操不同语言、具不同肤色的人群簇拥周围。高高林立的是大小不一,品牌各异的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得以前看过一片文章,作者忘了,说他(她)看蒙娜丽莎很多次(不知是否在真品前),从不感动。然后有一天,它再站在蒙娜丽莎面前,忽然无名感动,热泪盈眶。我想说的是,在今天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前,置身于嘈杂的人群中,待上一百天,泪也流不出来。你最想的是,不要挡到别人拍照取景了。
在我之前,有朋友去过英国,告诉我他们在博物馆里相靠而眠,且睡得很香。当时觉得很诧异,并且取笑。当我在卢浮宫里行走若干钟头后,瞄准维纳斯身后长座的眼光,是如此深情款款。说不得了,一屁股坐下,稍试调整姿势,就睡过去了。并且吾道不孤,左右有的是同眠者。维纳斯本身,在我睡足后,精神饱满的欣赏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确实不错。不过最吸引我的倒是它上面满布的岁月积痕。
你读所有的旅游指南,所有的几乎都会跟你说,卢浮宫三样东西不可不看:神秘的蒙娜丽莎,断臂维纳斯,和无头的胜利女神。有人曾经吹嘘过,5分钟零多少秒总览卢浮宫精华,就是指的这三处。胜利女神,胜在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创造者极尽能事,将其衣袂的流动,肌肉的线条,当然还有双翅的张扬刻划的淋漓尽致,在如许多年后,依然生动。当然,不得不承认,头颅的缺失令其更增几分神秘气息,引人致胜。都说维纳斯的重头戏在断臂的缺憾美,愚钝如我,却觉着胜利女神在这方面更胜一筹。我几乎怀疑是创造者自己将其敲去的。一笑。
卢浮宫太大,要将其好好逛玩,不是旅游团的半天,一天,甚或两天行程能达到的。最好当然是住在左近,是不是来逛一逛,领略一番其中的一角余香。可惜呀。
4 香榭丽舍
第101次承认自己愚钝,当初临出发前,去本地的银行HSBC兑换一些欧元以备登陆后的不时之需。他们告我,若是不够,在某某街上就有其分支,提取方便。当时唯唯诺诺,只想,法国人的街名就是古怪。要到很久之后,才突然意识到,噢,那就是香榭丽舍啊。
香榭丽舍挺长的。然而你并不觉得,因为街两旁满是商店,并且高大的广告牌林立,热热闹闹,无形间抽走了距离上的概念。能在香榭丽舍上开的店,当然不一般。因为对品牌的陌生,所以当时并没有望着一个个店门惊叹。要到我回来后,才偶尔想起,噢也许那个店是LV什么的。进那个店一逛,发现自己的不和群。首先大多是衣衫亮丽的女性,其次人家都在正而八百地挑货,只有我一个人吊儿郎当,头象波浪鼓似的乱转,却也看不出所以然来。我这儿外行地说一句,有时我真的不明白,明明那么普通,甚至有些俗气的包,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趋之若骛。当然肯定会有人告我“子非鱼”。
现在回想起来,香榭丽舍上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要supersize 我的麦当劳,盖因我在那儿吃了几顿。要知道我在美国可是对它很少光顾的。不知为啥,在当时当地撞见,居然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一头撞进去了。现在很有点后悔,应该多多尝试法国当地的风味的。
法国街头的露天座真是悠闲。不论什么样的餐厅,也不管怎样规模,好象一定都有一些座位特定安排在外面,顾客可以自选罢(是否?) 我在麦当劳买了套餐,也同样试试然端将出来,找它外面的空座坐下,一边吃,一边欣赏街头风物和被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