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my 50 cents'
Posted: 2011-06-12 10:27
艾未未采访五毛党,全文在http://xinlinyang.com/?p=256,节选一点。
艾未未:请说一件具体的、典型的“引导舆论”的过程。
五毛:这个其实没什么典型不典型的,因为太多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随便给你举几个,你就明白了。国家的事情比如汽油涨价这个事,每次油价要涨的时候我们就会接到通知了,“稳定网友情绪,转移公众注意力”等等,然后第二天新闻一出来,跟帖的肯定都是在大骂国家,大骂中石油、中石化,所以我们这时候就要出现了,像油价房价这种新闻,跟一些事件新闻不同,本身就不存在传言或辟谣什么的,所以遇见这种情况时,我们大部分都是采取模糊焦点和转移大众注意力的方法。
举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有一次油价大涨,在腾讯新闻的评论里大家都在愤怒的骂政府,骂中石油。这时候我登陆了一个ID上去,发了条评论大概是这个意思:“涨吧,随便涨,哥不在乎。最好涨到50块钱一升,活该你们这些没钱的穷人开不起车。正好不用出来占道路,以后马路就应该有钱人才能在上面开车……”等等,这类这种听起来就非常欠打的话,目的就是要去激怒这些网友,把大众对油价的愤怒和注意力转移到我的身上。
结果那次我发完这条评论之后效果真的很好,我先换了几个马甲上去引用我的话然后开始骂我自己,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然后慢慢的就有很多人看到后就开始直接攻击我,然后你引用一下,他引用一下,慢慢的整个评论页面就都变成我所说的那些话,大家讨论的内容也从油价变成了我所说的那些话。而我的目的其实也就达到了。
艾未未:能否列举你通常所做的评论内容?
五毛:直白的说政府好,直白的说谁谁卖国,那种没技术含量的评论网友现在见的太多了,一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评论一般遵照的原则是:绝对不正面的去赞美政府或批评一些负面新闻。而且说话的语气、身份,说话的立场一定要是网民,一定要看起来像是最不明真相的那类群众,这样才能引起网友的共鸣。总之就是要从侧面去引导网民,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就把重点给转移了。
比如我说过的油价问题,“油价就应该很高,让开不起车的穷鬼都坐地铁是应该的”,这个评论就可以造成混乱大众注意的效果。
或者在我们当地的BBS上我评论关于“当地房价涨幅第×”的问题,当时我就是引用了一些数据又举了个例子,大概意思是:“房价涨幅第×和房价排名第×是两个概念,以前一斤鸡蛋几分钱几毛钱,现在一斤鸡蛋几块钱,你们算算涨幅多少?算下来比房价的涨幅高了不知道几十倍,怎么没有人说买不起鸡蛋,要杀了老母鸡呢?要我看,这新闻就是故意演给我们老百姓看的,告诉我们抓紧时间买房,弄不好明年就赶上北京房价了。我看搞不好还是地产公司耍的花招骗我们快点买房呢。”当时我是这么评论网站上大众对当地房价新闻的不满。
艾未未:请说一件具体的、典型的“引导舆论”的过程。
五毛:这个其实没什么典型不典型的,因为太多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随便给你举几个,你就明白了。国家的事情比如汽油涨价这个事,每次油价要涨的时候我们就会接到通知了,“稳定网友情绪,转移公众注意力”等等,然后第二天新闻一出来,跟帖的肯定都是在大骂国家,大骂中石油、中石化,所以我们这时候就要出现了,像油价房价这种新闻,跟一些事件新闻不同,本身就不存在传言或辟谣什么的,所以遇见这种情况时,我们大部分都是采取模糊焦点和转移大众注意力的方法。
举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有一次油价大涨,在腾讯新闻的评论里大家都在愤怒的骂政府,骂中石油。这时候我登陆了一个ID上去,发了条评论大概是这个意思:“涨吧,随便涨,哥不在乎。最好涨到50块钱一升,活该你们这些没钱的穷人开不起车。正好不用出来占道路,以后马路就应该有钱人才能在上面开车……”等等,这类这种听起来就非常欠打的话,目的就是要去激怒这些网友,把大众对油价的愤怒和注意力转移到我的身上。
结果那次我发完这条评论之后效果真的很好,我先换了几个马甲上去引用我的话然后开始骂我自己,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然后慢慢的就有很多人看到后就开始直接攻击我,然后你引用一下,他引用一下,慢慢的整个评论页面就都变成我所说的那些话,大家讨论的内容也从油价变成了我所说的那些话。而我的目的其实也就达到了。
艾未未:能否列举你通常所做的评论内容?
五毛:直白的说政府好,直白的说谁谁卖国,那种没技术含量的评论网友现在见的太多了,一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的评论一般遵照的原则是:绝对不正面的去赞美政府或批评一些负面新闻。而且说话的语气、身份,说话的立场一定要是网民,一定要看起来像是最不明真相的那类群众,这样才能引起网友的共鸣。总之就是要从侧面去引导网民,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就把重点给转移了。
比如我说过的油价问题,“油价就应该很高,让开不起车的穷鬼都坐地铁是应该的”,这个评论就可以造成混乱大众注意的效果。
或者在我们当地的BBS上我评论关于“当地房价涨幅第×”的问题,当时我就是引用了一些数据又举了个例子,大概意思是:“房价涨幅第×和房价排名第×是两个概念,以前一斤鸡蛋几分钱几毛钱,现在一斤鸡蛋几块钱,你们算算涨幅多少?算下来比房价的涨幅高了不知道几十倍,怎么没有人说买不起鸡蛋,要杀了老母鸡呢?要我看,这新闻就是故意演给我们老百姓看的,告诉我们抓紧时间买房,弄不好明年就赶上北京房价了。我看搞不好还是地产公司耍的花招骗我们快点买房呢。”当时我是这么评论网站上大众对当地房价新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