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心一笑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海岸
Posts: 281
Joined: 2003-12-30 0:23

会心一笑

Post by 海岸 » 2004-10-25 20:22

(被蚕的天书奇谭招出来的)

休息日下午电影台有《佐罗》,我和先生一起看,你一句我一言,上世纪80年代看电影的记忆碎片满屋乱飞。
他还记得那个主题歌,哼个没完。讨论下来每部经典电影我们都瞧过两次以上,那年头电影多么少,可是真觉得好看呀,印象永远抹不去。
然后我们就开始对《虎口脱险》的台词了,自和他认识以来从来没谈起过这个,可是成长的烙印是相同的,两个人说的眉飞色舞。

闹完了,他问我要果汁喝,递给他,灵机一动
掐起嗓子问:猴头儿,滋味如何?
他呆了一呆,也学的很象:好凉快,好舒服~~~~

后来去家乐福,我捏着一只桃子,正端详呢。
他忽然用一个熟悉的语调说: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

逛街回家的时候两个人手上袋子都很重,我嘀咕几声:就重那么一丁点儿,就重那么一丁点儿,就重那么一丁点儿。 他没听懂,哈。

昨天他下班居然熬了一锅鸡汤。
我到家很高兴,无意识地哼起来:
今天好运气,老狼请吃鸡,鸡哟鸡哟肥哟肥哟,正好填肚皮!
结果两只鸡腿都归了我。
:wink:

qinger
Posts: 5805
Joined: 2003-12-24 15:09

Post by qinger » 2004-10-25 21:38

海岸的日子过得很滋润阿。
我要是哪天回到家猪炖好了香喷喷的鸡汤我恐怕要热泪盈眶了。
家猪苦孩子出生, 家里没有喝汤的传统, 自然也不会炖汤。我教导过数十次如何炖汤, 效果甚微。周末去lab, 详细交待他炖排骨萝卜汤的过程, 晚上回来见到一大碗黑乎乎的萝卜排骨。跟我解释说怕不放酱油排骨没味道,结果又不记得盖锅盖, 把汤熬干了, 做成了红烧排骨。安慰我说:“不过,这汤特别鲜, 你尝尝。”
废话, 那么多排骨熬了小半碗汤能不鲜?跟气锅鸡的汤也差不多了。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狸狸
Posts: 1347
Joined: 2003-12-08 20:50
Contact:

Post by 狸狸 » 2004-10-25 21:48

“就重那么一丁点儿”是啥典故哈? :-P
真甜蜜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

海岸
Posts: 281
Joined: 2003-12-30 0:23

Post by 海岸 » 2004-10-25 22:00

就重那么一丁点儿,《西岳奇童》木偶片,只有上集的那个。沉香背着师傅爬山,结果师傅就念这句咒,越来越重,变成了一石头人。以前的配音演员塑造人物惟妙惟肖,很用心。

青儿过奖,只要能吃到猪煮的汤你就是幸福的呀。
有次看曾无艳的专栏“这不过是我曾经滥情的向往,其实有男人肯为你下厨,管他是不是高个子,而且,哪怕他煮出猪食来,那也幸福啊!这才是我如今绝望的心声,一个整天围着 灶台转的女人的心声。”

icefire
Posts: 983
Joined: 2004-01-17 13:40

Post by icefire » 2004-10-25 23:59

这《西岳奇童》的下集是不是上帝也没指望看见了?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4-10-26 1:28

《西岳奇童》是我妹妹的最爱,我居然没有看过,明年一定补课去。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4-10-26 7:54

我竟然看过原版的佐罗! 在本地一个很小很乱很不连锁的音像店里看到一满架的盗版邵氏武打片, 是用很烂很可笑的英文配音出来的那种, 好奇地翻了翻, 却发现了一盒佐罗, 要不是有写Alain Delon,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很便宜地买回去一看, 发现原片是英文拍摄的, 大家都说得挺溜, 也不知是否有人被配音过. 最后打斗的那段好象被剪过. 也不知那时在美国是否公开发行过.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4-10-26 8:03

原版的佐罗好看吗?我常cynically地怀疑小时候被允许放的电影搁到今天客观地评估,剔除了感情因素后,有多少真正让我们喜欢。比如从前一到暑假就放《刘三姐》,也就这么看了,后来同学父亲说这是一部不公正地讽刺知识分子的作品,哈哈。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4-10-26 8:12

后来同学父亲说这是一部不公正地讽刺知识分子的作品,哈哈。
我当年兴致勃勃地看的时候,我爸爸就说只有知识分子骂知识分子才这么厉害,这些歌肯定都是知识分子写的。 :?: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4-10-26 8:20

可不,乔羽算知识分子吧?
代表作品:《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曾担任中国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创作员。1977年后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Post by Jun » 2004-10-26 8:28

佐罗还可以,挺有娱乐价值的,跟后来那个版本差不多,反正都是一个套路的。去年重看追捕,发现小时候根本就没看懂。那个剧本还是很不错的。还是原版同期录音的声道比较自然,中国演员受的都是舞台剧训练,配音演员也是如此,所以表演比较夸张。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4-10-26 8:48

不太理解配音这种制度,打字幕不好吗?又减低成本,观众还能学外语。我在瑞典看的Friends和SATC前几季,捎带从字幕里学了两句瑞典话。瑞典人的英语水平普遍高,跟喜欢看电视不无关系。:-D

上回看了集讲德语的Carrie Bradshaw,很不般配的感觉。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4-10-26 9:17

你要知道从前很多人是不识字的。就算识字追看字幕也是很辛苦的。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Post by CAVA » 2004-10-26 9:20

笑嘻嘻说得是,我又武断了。我最近讲话且功利性十足,一定是年纪大了的缘故。:oops: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Post by 笑嘻嘻 » 2004-10-26 9:25

你讲话那么客气干吗? :-D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4-10-26 10:59

我也不喜欢配音, 不仅表演夸张, 还把好好的原来的音效制作破坏了. 还时时把很多对话略去不译.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4-10-26 11:23

CAVA wrote:后来同学父亲说这是一部不公正地讽刺知识分子的作品,哈哈。
这同学父亲太有趣啦。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4-10-26 11:27

<<渴望>>什么的肯定是.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Post by dropby » 2004-10-26 11:59

中国电视剧到现在为止一直有反智倾向. 一般电视里的知识分子都是反角比较多. 或者不能说知识分子吧, 应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 基本上都是比较虚荣啦, 比较向上爬不择手段啦, 日常生活中总是板着脸一本正经非常不可爱啦. 如果是女的多半要嫁老外或华侨啦. 我看过或者知道的有限几部都是这样. 从渴望开始. 一年又一年我很喜欢, 可是里面的三个大学生两个比较反角一个比较正角. 很多人喜欢的空镜子, 姐姐是大学生比较反面, 妹妹是工人非常正面. 浪漫的事, 三姐妹中唯一不是大学生的老二和三女婿中唯一不是大学生的老二女婿最生动可爱.
我肯定不算知识分子, 但是好歹算上过大学的吧, 看这些东西每次忍不住腹诽怎么那么假啊.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Post by 豪情 » 2004-10-26 12:07

大概知识分子看电视的相对少. 我不是说我不看电视就是知识分子啊. :wink:
这也是对早些年知识分子把自己独立为一个精英阶层的反动吧. 王朔王晓波都讽刺得很利害. 慢慢这么个阶层分化再和其它融合, 讽刺也不存在了.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Post by silkworm » 2004-10-26 12:31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连续剧《潘汉年》,特别好看,可是总要夜里十点以后才播,熬人。我父母的一个老同学老朋友家也是天天全家人一起追看,他们总结出一句:“群众喜闻乐见的8点播,知识分子/右派们爱看的节目都得半夜才播呢。”

影视作品里的stereotype又何止知识分子。昨晚上看《浪漫的事》DVD,有一场戏是二姑娘心正烦,偏在公共汽车上遇见一个不相干的男乘客喋喋不休数落踩了他脚的小姑娘,二姑娘恶从胆边生,上去就打了那男乘客。

那男乘客神马形象?拿脚后跟也想得出:戴眼镜,南方口音,知识分子。

我当场 :twisted: :您说这南方男人招谁惹谁了,好不泱泱地就被人拿来说事儿?!最恶心的是,巩汉林明明一东北男人,就是瘦小枯干点儿,老捏着嗓子装南方男人 :x

园心
Posts: 483
Joined: 2003-12-11 3:24

Post by 园心 » 2004-10-26 20:41

前一阵不大觉得反知识分子,比较地反贪官,后来广电部发了个文儿,不让说太多贪官的事儿,现在就开始讽刺家里有超大房子并用大理石铺客厅的了。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