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8:43
by CAVA
管它股市动荡,街头骚乱,继续及时行乐,正津津有味地慢读Dear Francesca一书。
爱丁堡的Valvona & Crolla食品店兼咖啡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店堂的一角有个小书架,摆了些关于爱丁堡和意大利的书籍,其中最醒目的,是Dear Francesca。作者Mary Contini是经营该食品店三代以上的Crolla家族的媳妇,Francesca是她的大女儿。Mary不但录下了代代相传的食谱,而且叙述了女儿的曾祖父母如何从意大利移民到苏格兰的家族史,意大利的平民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维持温饱。书里甚至列出了建立一个厨房需要购置的锅碗瓢盆,采购蔬果和油盐酱醋的窍门,堪称母亲给女儿的最佳嫁妆。看多了外国人对意大利的理想化文章,Dear Francesca显得特别朴素而真实,菜谱也都实用而不花哨。
百年前意大利农民的穷困是今天蜂拥而去的游客们难以想象的。Francesca家的祖先靠放牧和种地生活,除了自给自足的粮食,唯一能换钱的是山羊奶酪pecorino,家里每年养一口猪,春夏天给孩子们当宠物,秋天宰杀后被做成肉肠、熏肉、咸肉,一丝一毫也不浪费,听着实在象中国过去的农民生活。因为穷而没有卫生设施,女性的长裙下并不穿内衣。孩子们直到七、八岁都打赤脚。有个男孩子八岁生日带着一块珍贵的pecorino去山下的村镇赶集换双鞋穿,清晨出发直到天黑也没有回来。大人们心急如焚找了两天,直到第三天,孩子才又累又饿又兴奋地回家来了。原来他对这双新鞋无比自豪珍惜,又不懂拴着两只鞋的绳索是必须剪掉的,所以一步步慢慢地挪了回来。这故事再有想象力的作家也编不出来!
为了摆脱世代的贫穷命运,大批大批的意大利人离乡背井,去海外寻找新生活。Francesca的曾祖父兄弟因为付不起旅费,从意大利中部一步一步走到了苏格兰,这在当时是毫不稀奇的现象。在爱丁堡周围落下脚后,他们日夜苦干,存够钱又把家里人接了出来,从冰激凌店的伙计做起,最后才有了Valvona & Crolla这家店,成为爱丁堡人生活中精彩的一部分。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9:05
by tiffany
这个鞋带儿细节真是,唉。
我娘老说小时侯生活苦都不觉得,真的也。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9:16
by Knowing
他们是塔斯肯尼人吗?因为pecorino主要是南边撒丁岛西西里特产,中部就只有塔斯肯尼的一块儿有。塔斯肯尼难道不是物产挺丰富所以比较富裕的吗?我一直以为等同中国江南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9:29
by CAVA
好象是那波里附近,大概算南方?他们祖先的两个村子都在山上,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可能因此更穷些。书里说pecorino有不少种类,应该只要养羊就能自己做吧。面包是一星期做一次,每家的主妇轮流用村里的公共烤炉自己烘。等到最后两天面包硬得象石头,得泼水上去软化才能吃,或者掰开放在汤里。
他们在苏格兰安定下来就经常寄钱回家乡,那边又寄家制pecorino和香肠来,读着真亲切。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9:35
by Jun
听上去是本好看的书,不知道美国这边有没有得借。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9:39
by CAVA
纠正一下,pecorino应该是绵羊奶(sheep milk)做的,不是山羊奶酪。
这本书菜谱的比例很重,不纯是叙述。但她的菜谱写法我很喜欢,不是冷冰冰的多少克多少分钟那种,比较跟着感觉走。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9:49
by dropby
好像每个国家都是山区的人比较穷?我小时候一直以为四川是天府之国,后来才发现四川山区的人民非常非常穷,盆地的人民才比较富裕。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1:11
by Knowing
那就是了,南方一直比工业发达的北方生活苦,那波里是出名穷地方,有出去讨生活的传统。养猪这细节看着真亲切。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1:20
by 星光
飞快地跑去amazon买了一本二手的。谢谢分享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1:24
by 笑嘻嘻
这书图片多吗?电子版会不会不够好看?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1:47
by CAVA
图片全是些黑白的家庭照,电子版没有的话也不影响阅读。我的观感是,并没有俊男美女,错过不特别可惜
另外,刚听完一本I Capture the Castle,活象《傲慢与偏见》的轻松愉快变奏曲,妙趣横生。第一人称叙述的女主角聪明幽默又有点小糊涂,描写的一群人物虽然无用却也好玩,还会半调侃地讨论如果有选择,女孩子会愿意生活在奥斯汀还是勃朗蒂的小说里。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1:56
by Knowing
当然是勃朗蒂!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2:04
by CAVA
我的答案是neither。《我的秘密城堡》(奇怪的译名)写于1940年代,女性的选择实在太少。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2:11
by 笑嘻嘻
为什么是勃朗特?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2:13
by Knowing
嗯,当然都不是理想人生,现在的生活强多了。只是我对简爱的感情远远超过各位守礼明慧美貌活泼的奥斯汀女主角。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2:31
by CAVA
奇怪,我对简爱和呼啸山庄无论如何产生不了感情。这感情大概得从小培养起?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2:51
by 笑嘻嘻
可能。我都有深刻感情,还包括简奥斯汀。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2:56
by tiffany
间爱,我是无论如何培养不出感情来;呼啸山庄那是有的章节能背得出来得,前阿土仔时代

;其实呼啸山庄里上代几个男人都是有情有义的人物,那真是浪漫小说。不过话说奥斯汀是我到了美国之后才开始看的,其中几本儿还是挺好看的,说教味道太重的比如满似非儿得庄园就不那么喜欢了。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09 13:24
by Knowing
是吧,简爱是我的启蒙读物,感情很深。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0 10:33
by Elysees
新鞋的故事真是再有想象力的作家都想不出来,好的情节,都来自生活呀。
简爱也是我的启蒙读物,当然现在回头看,很多典型的小言情节,穷苦不美的主角,高大英俊又富裕的男主,甚至男主还有一个美丽的备选(不是说他老婆)来引起女主嫉妒,完完全全是如今小言模式。可是我始终还是喜欢哎,正在audible上挑版本呢,简爱的有声书有个4,5版,都不知道挑哪个好?谁有建议阿?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0 14:30
by Judy
简爱也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爸还有一个有声的电影配音版,可就是爱不起来,小孤女的境遇不合我少女时代的口味,倒是喜欢奥斯丁中产阶级的鸡零狗碎。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0 15:33
by 笑嘻嘻
奥斯丁中产阶级的鸡零狗碎。
这个形容真准确,我发现我看书就喜欢细节丰盛的。这鸡零狗碎看来从小就对我的胃口。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0 16:42
by Judy
我看了下现在提倡的所谓绿色生活,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生活,买菜拎着菜篮子,洗澡就是冲一下,饭菜都是买原料自己烧起来的,当然我喝的还是自来水(院子里收集的雨水好像只是养鱼浇花),也没有自己种菜。
我从小生活在宁波杭州上海,物质上还是丰富的,火腿蒸鱼也算是家常菜,杭州人讲的“弄个甲鱼蒸蒸”也不时有,接触到的不管是渔民还是山里的农民,生活都是过得去的,和城市比,缺乏的多半是教育机会和精神上的东西,所以对真正的穷困还是无法想象。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1 2:20
by CAVA
Elysees wrote:正在audible上挑版本呢,简爱的有声书有个4,5版,都不知道挑哪个好?谁有建议阿?
反正有试听,挑个自己听着对味的好了。
如果audible美国站有Jenny Agutter读的
I Capture the Castle,小E也能习惯英音,我要强烈推荐给你,应该很适合你的口味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1 10:59
by Elysees
啊,这本书美国的audible倒是有,但是是缩写版,也不是你说的这个人读的,好讨厌。。。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1 14:33
by dancelord
CAVA wrote:奇怪,我对简爱和呼啸山庄无论如何产生不了感情。这感情大概得从小培养起?
是的,我对这2者的感情都是从小学开始培养的。。。有了比较独立思考后遇到的更好的书,印象也不如以前的深刻。。。不过即使这样,我也不愿意看屏幕上容貌非常非常平凡的简。。可以长得不好看,但一定要有魅力。。。可见没得到书的精髓。。。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1 14:55
by silkworm
我最开始读的全本的英文小说是三本儿,说出来大家会笑的,多喜欢谈不上,但毕竟有sentimental reason,很难忘:
简爱,爱情故事(我们家大人居然没阻止),再一本儿是动物庄园,还算凑合。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1 14:57
by tiffany
Love Story? 我看的那是洁版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2 2:27
by 星光
我第一次读的英文小说是LOTR :) 那会儿都大学了都。
简爱倒是中学读的,但是没什么感觉,呼啸山庄则不同,至今记得是高二时半藏在抽屉里、在一个雷雨大作的夜晚开始看的,看得一颗小心灵荡气回肠。感情很深。
Re: 嫁妆书
Posted: 2011-08-12 9:46
by 幻儿
星光 wrote:我第一次读的英文小说是LOTR :) 那会儿都大学了都。
简爱倒是中学读的,但是没什么感觉,呼啸山庄则不同,至今记得是高二时半藏在抽屉里、在一个雷雨大作的夜晚开始看的,看得一颗小心灵荡气回肠。感情很深。
握手握手。我也是这个感觉。《简爱》好像太用力了,不自然似的。《呼啸山庄》原始的浪漫与激情非常打动我。《傲慢与偏见》聪慧狡黠,但轻飘飘的,仿佛不够真心。
我看的第一个全本英文书是《愤怒的葡萄》。。。没把我累死

好处是培养出我对斯坦贝克的深厚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