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其中最大的nerd,叫做 Sheldon Cooper,也是影评公认为该剧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该角色为扮演者 Jim Parsons 赢得了两个emmy 奖和一届金球奖。Sheldon 12岁上大学,16岁博士毕业。在加州理工研究理论物理,上知天文下通地理,除了人情事故,啥都懂,当然也就毫不谦逊地认为自己一贯正确,并死不认错。事儿事儿的OCD数都数不清楚,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居然最让大家代入。


第二男主角 Leonard Hofstadter,研究应用物理,个儿矮,是四个人中最接近正常人的。当然研究理论物理的sheldon瞧不上研究应用物理的,但反正sheldon瞧不上任何人。再一个印度裔尚拿签证工作的天体物理学家,Rajesh Koothrappali,永远穿件不知道哪儿找的古董难看的鸡心领花毛衣背心,(还每集一换的!)里面一件衬衫,外套蓝运动外套。再穿双小球鞋,走路一颠一颠地。最绝的是,不喝酒不能跟女生说话。(实在是对广大亚裔理工科生的实在搔到痒处的漫画。




我有个女友曾经说:所有少年大学生背后都有个强势的妈咪。该剧的编剧显然捕捉到了这一点。Sheldon 出身“地狱一般的”东德州,妈妈是个基督徒,每次出了个人问题,大家都帮不了,就得Sheldon妈妈出场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Leonard 的妈妈是个儿童心理学专家,从小家里不过圣诞节不开生日聚会,把儿子当研究对象。每次他妈妈要出场,Leonard都百般抵挡。Howard 还跟妈妈住。Rajesh 则是老跟在印度的父母skype,非常听话。(难道没有虎妈就没有高学历吗?

这剧我实在喜欢,为此当然很被牵着鼻子走。领衔编剧加制作之一 Bill Prady 是超级nerd电视剧 star trek 的编剧加制作之一。所以剧中当然是大量引用star trek,同时还有大量其他comic-book及其改编电影电视剧的引用。我越看越心痒,不免把几个超级英雄漫画书的改编电影都找来看了看。但我实在是伪迷,因为漫画书实在是敬谢不敏,我真的看不下去。刚买iphone的时候,我正迷The dark knight,不仅买了本蝙蝠侠的漫画纸书,还赶紧买了marvel 的app。这个app做得真好,不仅画面精致美丽,上下左右zoom in, zoom out也做得非常满足阅读需求,效果完全超过纸书。但是,我还是没兴趣看下去。
历史台03年的时候拍过一个纪录片,叫做 Comic Book Superheroes Unmasked,非常好看。youtube 上现在也有了。(早些年一直没有的。)历史台!comic book 原本都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吧?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KT0LLPgSnA

注意30年代十几岁在marvel的前身timeless做助理的 Stan Lee 在里面亲身讲解comic book的历史,他不仅是后来 Spider-Man, the Hulk, the X-Men, the Fantastic Four, Iron Man, 以及 Thor 的创作者之一,后来更成为 marvle 的主席,并在The big bang theory 里友情客串,让Sheldon 满足地微笑着拿了张 restraining order 挂在 Leonard Nimoy 给他的 restraining order 边上。

最早漫画只是报纸为了提高销量每期来个漫画条,单行本漫画书只是把报纸上已经发表的做个集合。1932年俄亥俄两个17岁的犹太小孩Jerry Siegel 和 Joe Shuster 画了一套漫画四处投递无门,被所有的报社给拒了。该套漫画里一个毁灭的星球的唯一幸存者流落到了地球,被一对老夫妇收养,他有了个地球名字叫Clark Kent。直到DC comics的老板有远见地认为漫画书也应该可以单独出品独立的内容。(听着很像金庸写武侠小说嘛。)而一套几分几毛的给儿童买的漫画书,独立内容如何省钱呢?当然得找最穷最年轻最没有经验走投无路的还有犹太人,Jerry Siegel 和 Joe Shuster完全符合上述所有条件。1938年,两个小伙子23岁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创造的超人的被DC comics出版,获得了全面的成功。那时候的漫画书创作,很像现在的start up,十几岁的年轻人充满干劲儿,没日没夜地工作,梦想着功成名就。通常是一个人编故事,一个人画画。(30年代的人开始工作真早啊,这帮人的年龄上看显然都是高中毕业就开始工作了。)而不知道是不是一方面因为漫画书画面小,又一开始是给儿童看的所以逻辑简单粗暴,超级英雄们一定得有套表达形象的服装。
30年代欧洲在打二战,美国国内大萧条。超级英雄漫画书完全迎合人们在困苦中所需的精神安慰。不知道是不是经济危机的时候民族情绪特别高涨。超级英雄们在美国宣战之前,已经主动跑到欧洲战场自动参战,甚至先于日本好久就把战线拉到美国来了。到现在,超级英雄漫画书已经不再流行了。这段曾经辉煌的历史在历史台的纪录片里讲得非常好看,强烈推荐。曾经很繁荣的漫画书行业,当年有十几个公司竞争,现在也只听得到两个振聋发聩的名字:DC comics 和 Marvel。我个人猜测,这两个大公司现在主要的盈利应该是旧漫画故事的电影改编吧。
作为The big bang theory 的粉丝,在剧中人不断提到各个漫画超级英雄时,不停地心痒。漫画书我是看不下去的,改编电影不如就拿来快餐一下。(完全是那种我鄙视的只看文学名著改编电影的人嘛。)不过这些电影要不是大爆炸理论这个剧,我肯定也没兴趣看。我估计这里也不会有什么人会看,下面大量剧透。
第一个看的是波特曼美人儿出演的 Thor。

该漫画书是Stan Lee 与他兄弟 Larry Leiber 和 Jack Kirby在Marvel画的。光从人物造型看非常伪仿古。内容也没什么出彩的。故事嘛,差不多是个反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勤恳的女科学家跟外星王子恋爱上了。王子为了拯救一个曾经到处捣乱又被自己父亲亲手制服的星球的一星球的人的性命,(好长一个句子!)亲手毁坏了能够通往地球的道路。女科学家不信邪地继续满宇宙寻找。那条宇宙旅行的能量道路,如果在大屏幕上看还挺好看地。浪漫点是师太曾经在《绮惑》里说的:将来女孩子找对象,要追外星客。波特曼美人儿最近也在一些无脑电影里出现了。Chris Hemsworth 在star trek里出场没几分钟就英勇献身了,没来得及像这部片子里一样展现他毫无演技,无论什么场景都灿烂一笑的傻样儿。
最难看的是DC comics 的绿灯笼。大爆炸理论里有不少次关于绿灯笼的引用。女主penny 和楼上新女邻居打架的时候,4个nerd走进楼门时讨论的就是绿灯笼。Sheldon 拿了Rajesh的限量版绿灯笼道具才答应跟他同去party做他的吊女郎 wing-man。Leonard 参加除夕漫画书店的化妆比赛时扮的就是绿灯笼。绿灯笼的扮演者是大帅哥 Ryan Reynolds。这个电影烂到我只有一句评论:帅哥真帅真帅真帅,但是他可千万别张嘴说话。一张嘴就暴露出他就是个毫无演技的大花瓶。
最后看了美国上尉。您听这名儿,再看他那一身美国国旗花紧身衣,手上再来个美国国旗圆盾牌,一副美国大兵拯救世界的模样。这片子就算是为了大爆炸理论,我也拖了好久才忍心去看。没想到相当地好看。是我仅仅为了大爆炸理论去看的超级英雄电影里最好看的一部。原本的漫画书就是三十年代的相当yy的美国英雄跑到欧洲打赢二战,这样一部电影居然能够拍好看,我认为新转行的导演 Joe Johnston 功不可没。(说不好他从小就看漫画书。)他完全表现出了早期漫画书作者的个人投影想象形象:瘦小的男生,很可能还是犹太裔。从来打架打不过别人,女生也从不多看他一眼,梦想着如果自己有天有了超能力,第一自己不会欺负弱小,第二对心仪的女生一定是忠贞不二。这种完全出于十几岁小男生的纯良不现实的梦想,让美国上尉这个人物本身就具有了漫画性。花旗紧身衣这个道具,又原来是当他的创造者老犹太科学家被纳粹间谍打死之后,他成为唯一的一个超级士兵,支持项目的议员就把他作为游说民众买战争国债的宣传人物。他的工作变成了整天跟一群姑娘们到处跳舞唱歌,上台表演他一拳打翻希特勒。他一共打了希特勒上千拳。一个满是责任心梦想的瘦弱男孩,有天终于梦想成真成了个超级英雄,结果却是用这个能力去做了马戏团的小丑。这种人物形象在漫画超级英雄电影中算是让人耳目一新。

这电影有些小细节也很有趣,30年代制作的漫画。科技想象上天入地,可是炸弹的计时显示却是小翻页的,没有想到后来都是液晶显示了。电影里忠实地表现这一点,让我琢磨半天才明白那是个炸弹。

那时候的美国军方的独家武器供应商就是,当当当,Stark,钢铁侠的祖先!(我心中的冰火迷跳出来问:岳飞男的后代?还是GRRM也看过漫画书的?)当然当然,钢铁侠与美国上尉都是Marvel出品,创作者都包括了Jack Kirby。但我这个后辈观众,先看过电影里21世纪住在海边豪宅美女环绕的新Tony Stark,再看30年代场景中的老木头Howard Stark还是感觉很“祖孙”地。(虽然说是Howard Stark 是 Tony Stark的老爸,可是这个年龄让我很迟疑。)很逗的是,这两个人物外型上还真有那么点想像。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美国上尉里30年代的Howard Stark
钢铁侠里21世纪的Tony Stark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