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1 8:04
by Knowing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新老福迷掐起来了!

(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神探夏洛克》(Sherlock),或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基本演绎法》(Elementary)等) ...项目,利润丰厚,不仅带来源源不断的钞票,还注入一批福尔摩斯的新粉丝。——他们对福尔摩斯猎鹿帽的兴趣,远不及对其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的爱,从Tumblr网上各种以该演员为主题的博客和帖子即可见一斑。

(贝克街小分队) 组织成立于1934年,其宗旨,正如编辑克里斯托弗·莫利(Christopher Morley)写的,是要“延续‘福尔摩斯不是神话’这一神话”。这个神话,将福尔摩斯看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于各种错综复杂且备受争议的作品里;将这些作品,按会员们亲切的称呼,看作“伪学术”。而流行文化中各种版本的福尔摩斯,以及小分队的女会员们(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女会员才获准入会),则经常被视作这些“伪学术”的始作俑者。

但是小分队中如今有许多老牌成员却为“新血”鼓掌称好(他们年度聚会时还欢迎非会员参与)。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贝克街宝贝团”(Baker Street Babes)的一批年轻女福迷,她们不仅在网上主持一个长期固定的“播客”,而且今年年度聚会时还组织了一场人数众多的晚宴。

然而,据大量福迷反映,不大参加这项活动的莱伦伯格却和一小批异见人士为伍。他们不仅过去几年都没有参加小分队官方年度周末聚会,还自行组织“特别会议”,小众聚餐.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 ... 1sherlock/

New York Times China
2013年04月11日

为争夺版权,福尔摩斯迷内斗升级
JENNIFER SCHUESSLER 报道

福尔摩斯的一众信徒素以狂热痴迷而闻名。126年前,柯南·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向人们介绍了他笔下那位头脑冷静的侦探。从那以后,伴随着诸如《福尔摩斯探案之蓝宝石案》(The Adventure of the Blue Carbuncle)的小说故事,在真实世界中也有大量阴谋诡计供他们思索品评。

关于柯南·道尔遗产掌控问题,及其生前位于英国萨里郡(Surry)旧宅的维护问题,历来纷争不断——而且,2004年曾拍卖过一批柯南·道尔的书信文件,颇具争议。就在拍卖前不久,一位知名福尔摩斯研究学者被人以鞋带勒颈,神秘死亡,因此而展开的各种异想天开的推测,就更不消提了。

但是,今年1月,当“贝克街小分队”(Baker Street Irregulars)在纽约齐聚一堂,举办年度周末聚会时(该文学俱乐部只能靠邀请加入),几乎没人预料到他们可能会卷入一场显然属于21世纪的奇案——也许可以称之作《福尔摩斯探案之社交媒体驱动下的版权纠纷案:附对福迷性别歧视与文学信仰本质的注解》(The Adventure of the Social Media-Driven Copyright Debate, With Annotations on Sherlockian Sexism and the True Nature of Literary Devotion)。

数星期后,一位牵头的福尔摩斯研究学者兼“小分队”老队员,起诉柯南·道尔产权会,称夏洛克·福尔摩斯及其小说世界中的基本元素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法院因此立案,之后,各种福尔摩斯秘密集会之类的组织就在网上爆发了。

贝琪·罗森布拉特(Betsy Rosenblatt)在维迪法学院(Whittier Law School)担任助教,她也是小分队的会员,她说“这起诉讼引发了一场浩劫”,并指出因此在推特上还展开了一系列“放开那个福尔摩斯”(#freesherlock)的话题讨论。

这起诉讼,源起柯南·道尔产权会一项授权许可计划。莎拉·派瑞斯基(Sara Paretsky)、迈克尔·康奈利(Michael Connelly)等几位当代作家新著有一批与福尔摩斯相关的故事,产权会试图就此向他们收取许可费。原告的观点很简单:柯南·道尔原著60部长、短篇作品,或按福迷所称叫“正典”(the Canon),其中只有10部是1923年后在美国率先发表,所以只有这10部还受美国版权法保护。因此,诉讼者声称:产权会因创作者使用角色而征收的大量费用,并无必要。

然而,如一位博友所称,这起诉讼也逐渐发展形成一场“福迷内战”。一方面是莱斯利·S·克林格(Leslie S. Klinger),来自加州马里布的一位知名律师,同时也是近3000页的三卷大部《新注版福尔摩斯故事集》(New Annotated Sherlock Holmes)主编,以及上文提及新著福尔摩斯相关故事集的编辑。另一方面是乔恩·莱伦伯格(Jon Lellenberg),一位退休的前美国国防部战略专家,此人30年来为柯南·道尔产权会担任美国代理,作风一贯精明务实。

假如说,双方都还没准备好,不准备将对方视作福尔摩斯的死敌——詹姆斯·莫里亚蒂教授(Professor Moriarty)——对待的话;那么福迷们的同情,目前正如潮水般汹涌地奔向克林格。

达琳·赛普斯尔(Darlene Cypser)说:“他们听说过产权会到处仗势欺人的行径。”达琳是一位丹佛的律师,她著有一套关于少年福尔摩斯的三部曲,并自费出版。产权会曾就此向她索要许可费(她说自己并没有支付)。她说:“这事也已经有一阵子,不算新鲜了。我很高兴,莱斯(克林格先生昵称——译注)决定着手处理这件事。”

另有几位以福尔摩斯为创作背景的作者和相关出版商声称也从产权会手里收到了许可费索取函,但信函措辞比克林格在诉讼中所引述的“威胁信”更为友好。莱伦伯格在信中称:产权会长期与“亚马逊(Amazon)、邦诺(Barnes & Noble),及类似零售商”固定合作,以“淘汰未经许可就使用的福尔摩斯(作品)”,且针对克林格编辑的那本新著故事集,也将毫不犹豫采取同样手段处理。

2011年,克林格曾在他前出版商的坚持下,就另一本类似合集向产权会支付了许可费;但这一次,他认为产权会在虚张声势。“这件事就是‘皇帝新衣’的终极案例,”克林格的代理出版律师乔纳森·基尔希(Jonathan Kirsch)说,“每个决定支付许可费的人,其实根本都不需要支付,但他们决定要付,只是为了避免法律诉讼相关的费用和风险。”

与此同时,产权会则立场坚定。产权会的一位律师,本杰明·埃里森(Benjamin Allison)说:“福尔摩斯这个角色受版权法保护。”他还补充道:“福尔摩斯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文学人物,直到原作者最终搁笔时,才算创建完全。”

克林格的诉讼案,正好还陷入了另一项纷争中间,即更为广义的关于“福尔摩斯到底归谁”的新卫派与守旧派之争。很多人都说,莱伦伯格在这个争论中扮演了分裂的角色。

作为产权会的代表,他曾帮助产权会将“福祉”赐予华纳兄弟电影专营,也赐予了不断更新的电视连续剧,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神探夏洛克》(Sherlock),或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基本演绎法》(Elementary)等。这些项目,利润丰厚,不仅带来源源不断的钞票,还注入一批福尔摩斯的新粉丝。——他们对福尔摩斯猎鹿帽的兴趣,远不及对其扮演者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的爱,从Tumblr网上各种以该演员为主题的博客和帖子即可见一斑。

然而,作为一位与贝克街小分队疏远的会员,莱伦伯格其实曾担任该组织的官方历史学家。许多人都说他领导了一场守旧派的行动,目的就在于把这些新粉丝边缘化。

该组织成立于1934年,其宗旨,正如编辑克里斯托弗·莫利(Christopher Morley)写的,是要“延续‘福尔摩斯不是神话’这一神话”。这个神话,将福尔摩斯看作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他的方方面面,都存在于各种错综复杂且备受争议的作品里;将这些作品,按会员们亲切的称呼,看作“伪学术”。而流行文化中各种版本的福尔摩斯,以及小分队的女会员们(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女会员才获准入会),则经常被视作这些“伪学术”的始作俑者。

但是小分队中如今有许多老牌成员却为“新血”鼓掌称好(他们年度聚会时还欢迎非会员参与)。这其中最突出的当属“贝克街宝贝团”(Baker Street Babes)的一批年轻女福迷,她们不仅在网上主持一个长期固定的“播客”,而且今年年度聚会时还组织了一场人数众多的晚宴。

“参加的人,有传统福尔摩斯迷,只对改编作品感兴趣的粉丝,年轻人,老人,相当老的人,”罗森布拉特女士说,“这感觉相当具有革命性。”

然而,据大量福迷反映,不大参加这项活动的莱伦伯格却和一小批异见人士为伍。他们不仅过去几年都没有参加小分队官方年度周末聚会,还自行组织“特别会议”,小众聚餐(莱伦伯格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今年的小分队官方聚会上,人们传阅了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着针对小分队“大型企业”式“触手化”运营的抨击言论。这些批评,有的比较含蓄,有的就不那么含蓄了,有的还特别针对小分队接纳“宝贝团”一事。小册子的编辑名单中就有莱伦伯格的名字。

菲利普·施雷弗勒(Philip Shreffler)曾担任小分队内部期刊的编辑,他在一篇文章中,明确指出了“精英爱好者”与区区“粉丝”的区别。他认为区区“粉丝”,只是从宝贝团的播客媒体中获得精神刺激而已,他将这些播客的内容比喻为“在小棚屋的木板墙上乱涂乱画几笔涂鸦”。

这篇文章被贝克街宝贝团转载到了她们的Tumblr上,吸引了数以百计的转发和讥讽评论,以及对莱伦伯格的“指控”,称其参与此事真是虚伪。

琳赛·菲(Lyndsay Faye),今年32岁,是一位“贝克街宝贝”,最近刚被小分队征召入伍。她说:“有人从你身上揩了点油你就恶意中伤诋毁他,这行径真是恶劣得令人发指。”(她2009年曾发表小说《尘与影》[Dust and Shadow],小说中福尔摩斯对决开膛手杰克。她因此向产权会支付了约占稿酬10%的许可费。她在本次诉讼案中一直直言不讳对林格的支持。)

莱伦伯格则在他的博客上预测:施雷弗勒,以其“冷静、闻名、分析透彻的”辩词,面对“推特呀汤博乐呀什么的那上面叽叽喳喳夸夸其谈的狂热回应”,一定会笑到最后。

克里斯托弗·罗登(Christopher Roden),柯南道尔协会(Arthur Conan Doyle Society)的创始人,以及小分队老队员,表示无法赞同。他说:“那是猪头的偏执和愚蠢。”

有人说,一旦涉及推广非传统福尔摩斯系列产品,产权会的态度还是挺开放的。“贵兽”(Noble Beast)是一家多媒体出版公司,出版有《蒸汽朋克福尔摩斯》(Steampunk Holmes)。这是一部多媒体互动作品,以进入公版领域的《福尔摩斯探案之布鲁斯-帕廷顿计划》(The Adventure of the Bruce-Partington Plans)为蓝本创作。该公司经理理查德·蒙森-哈斐尔(Richard Monson-Haefel)说他向产权会支付了许可费,称他在支付之前了解到,其实产权会还为福尔摩斯这个角色申请了注册商标保护,而这与版权保护不同,是可以永续注册权的。

“产权会在很多地方都为我们起到一些小推动的作用,”蒙森-哈斐尔先生的公司在《蒸汽朋克福尔摩斯》项目网页上挂有产权会的官方授权许可印,他说,“我对现在的情况很满意。”

然而,这个合家欢的大结局,可能持续不了太久。因为,除了版权诉讼,克林格表示,他还计划要告产权会的注册商标保护。

©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1 9:31
by CAVA
必须承认我对BC和原著的感情比较不均衡 :mrgreen:

这两天有不少第三系列拍摄的新闻,The Empty Hearse, The Sign of Three, 亏他们想得出来。花生莫非终于要喜结良缘了 ?Jun最不喜欢的编剧Steve Thompson还在继续写着。。。

以下摘自Radio Times:
Sherlock creators Mark Gatiss and Steven Moffat have revealed the title of the second instalment in the new series as The Sign of Three, adding fuel to the idea that this could be the season in which John Watson finally meets his love match.

The title is a play on that of Arthur Conan Doyle novel The Sign of Four, which sees Dr Watson encounter the enchanting Mary Morstan, who he later marries.

Speculation that viewers might see John wed in series three began last August with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three words – “rat”, “wedding” and “bow” – that Gatiss and Moffat say could define the episodes. And it resumed a fortnight ago after news broke that Freeman's real-life partner Amanda Abbington had joined the cast.

When asked today whether the new title was confirmation that Abbington would indeed be playing Freeman’s onscreen love interest, Gatiss and Moffat simply repeated the official quote circulated two weeks ago, that Abbington's is “a role that significantly impacts upon the lives of John and Sherlock”.

Fans of the original Sherlock Holmes stories will know that Watson’s marriage sees him moving out of the Baker Street rooms he shares with his friend. But they will also be well aware that clues dropped by Gatiss and Moffat can be deliberately misleading…

The Sign of Three is written by Steve Thompson, who penned series one episode The Blind Banker as well as the dramatic season-two finale The Reichenbach Fall.

Last month, Gatiss revealed the title of episode two of series three as The Empty Hearse, a possible hint at one of the elements that helped the detective fake his death.

Filming is currently under way on the first two episodes of series three, and is set to resume for the final instalment after a summer break.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1 10:44
by dropby
居然到现在还有版权问题吗?版权不是有时效吗?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1 10:47
by dropby
BC老了好多了,我痛心地说。

当然还是很帅。比第二集又胖了,吐血说。

Image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1 15:01
by Knowing
还行,胖了看着白嫩了些。这个帽子他戴就那么好看,HC 的说。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2 4:48
by Knowing
Image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2 11:52
by dropby
看不见图。

Re: zz 贝克街小分队/贝克街宝贝团

Posted: 2013-04-12 12:02
by 笑嘻嘻
我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