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食品节
Posted: 2013-09-28 23:17
奥克兰有两个声名,一个是治安不好,一个是吃的好。Eat Real Festival从星期五下午开始一直到星期天(就是明天!想去的同学赶紧的)结束。 原先叫做real food festival,这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日,强烈推荐!
如果不是真吃节我还不会特地跑到奥克兰城中心来,声名狼藉的奥克兰城中心相当地漂亮。



吃真节是个真正专门严肃认真对待吃的节日,讲究吃本地,吃特色,吃好喂。没有两把刷子,不凹点造型的餐馆轻易不会去参加的。里面的摊位水准非常之高。我吃得极度兴高采烈,该节日真正做到了用路边摊的价位与方式吃顶级味道的这个目前美国时髦饮食文化的这个主旨。来吃的群众也都是讲究吃的吃货,一边吃一边偷听边上人讲话感觉非常地不美国,很让吃货感觉宾至如归。吃真节在奥克兰的杰克伦敦广场,这是个漂亮的港口。今天风和日丽,气温非常高(,奇怪,一到这种群众节日气温就会忽然非常高起来),港口里停满了帆船。我们到的早,11点钟。一进去,我还想,这个节人不多,在这样明媚的海港,这么嬉皮放松稀疏了人流里吃食品节可真舒服啊。

结果很快,在一个小时之内,这里就变得摩肩接踵,people moutain people sea起来。
一进门之间只见第一个摊位上两条大汉从一个顶上铺满灰白色煤球的炭火盒子里,小心翼翼地端出一只皮色油亮的整只烤乳猪。我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这是AB最喜欢的吃的。两人把烤乳猪抬到后面的凉棚里,开始放在案板上切小块儿。凉棚前面马上从空无一人立马变出一条长队,全都是识货的人哪。凉棚上写这chop bar,炭火盒子上特地写着中式的。看着地上好几只炭火盒子,我不免流着口水想到每个盒子有一只烤小猪在里面。我们马上去买了来吃,肉质嫩得不得了,没放佐料,全凭肉香。他们给准备让顾客自己浇上的沾酱也味道淡而可口。缺点是他们居然把烤乳猪的皮都给片了扔了。我看着小孩也不方便特地去要皮。我尝了一口大加赞赏,这是我在美国吃到的最好吃的烤乳猪!又香又嫩,马上又指挥某人再去买一碟子专门给宝宝吃。吃货妈妈生吃货宝宝,这俩孩子就把那碟子烤乳猪加发糕全给抓着吃了。嗯,配的玉米面发糕也味道不错。这个烤肉的箱子很眼熟,我一定在美食节目里看过。所以回来我就替大家查过了,亚马逊上有卖。所以大家在自家后院也可以吃到这样可口的烤乳猪哦。如果你能搞到合适的小猪崽的话,如果你能把小猪崽清理干净的话,如果你能搞到足够的煤炭球的话。




我们都吃得精神一振。嗯,然后我们又吃了一个越南食品车的几样小食。其中有一碗蒜粉炒出来的面着实好吃,面上的烤鸡块味道也相当不错。

当然并不是每家摊位都味道这么好,我们吃到的日本面与cajun 的都实在乏善可陈。这时候就显出来,到这种食品节来,带的肚皮实在太小是多么令人焦虑的一件事情了。无数的摊位在热烈的太阳底下,阴凉的大厅里摊开,无数好吃的可能,但是却吃不进去了。很多饭馆的摊位甚至贴出自己的二维码让大家扫描,真是个智能手机时代。嗯,有个softcraft卖的spicy ginger水非常好喝。最后我们看到一个摊位用剪影的方式画着一只鸡站在一只羊身上,羊又站在一只猪身上,猪又站在一头牛身上。名字写着:The Whole Beast - The Art of Whole Animal Cooking. 做为两名肉食动物,我们就好象烤肉散发出来的气息一样在摊位前转来转去,久久不去。这种把一只动物从鼻子吃到尾巴连内脏都想办法做了吃下去的吃法,其实我们亚洲人,他们欧洲人南美人从来都是这么吃的。拜托地球总共就可以养这么多人好不好,不省着点吃怎么养得起,到了北美洲忽然成为需要前卫大厨们举大旗引领大家的时髦吃法了。湾区跟很多海岸城市一样,这些年有不少年轻的厨师要么在自己或朋友家中开地下餐馆,要么索性不再租固定地址的商铺担心灯烛开销,而是选择开车到处走,或者临时租用某些地点租一个晚上。粉丝群需要在社交网络上或者是他们自己的网址上随时跟踪他们的活动,追着吃。The Whole Beast 的John Fink就是这样的一位厨师。传说The Whole Beast 是当天屠宰,当天吃完的。
The Whole Beast摊子拉得很大,独个儿占了三个摊位。先在最右边的摊位签名排队,然后等待作出一批来之后,在最左边的摊位叫名字。一大窝人就这样在周围像蜜蜂一样等候。我们签上名字,也不走远了。我趴在摊位边上看了看做宣传给人玩的临时纹身,写着我爱羊肉。嗯,美国人连吃个羊肉也觉得很异国情调地得意。这时一个面色焦黑态度和善的妇女走上前来跟双胞胎热情打招呼。这不稀奇,双胞胎出门总有人来打招呼,不过她上前跟我攀谈,原来是给自己的幼教课做广告的。我正详细问问情况,一个壮行从我身后推出一只大桶,桶里插着几只涂满白浆的生腿肉。看大小像是羊腿。一溜就给推到The Whole Beast的摊子后面。该幼师皱起脸跟我说:“真恶心。”看我没应和接着问:“你不觉得吗?那是羊肉。”我想傻瓜一样跟着重复道:“是羊肉?”她肯定地说:“是羊肉,我认识。”我其实很想问:是生肉恶心,还是羊肉恶心,还是上面抹白浆恶心?但那实在是不礼貌。只是凌空抓起一只黑笔重重地在她脸上画了个大交叉。她太主流了,在这个食品节里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终于一批新的羊排出炉了,开始叫名字,叫到最后终于叫到我们的名字。哇!边上沙拉切飞薄片,加了点石榴子,拌得非常细致好吃,羊肉香、嫩。两样都是那种味道复杂我的舌头只能觉得好吃但说不出是什么配料的那种复杂的好吃,并且配料绝对不压过肉与菜的原味。这真是时髦馆子才有的精致味道。我立马决定成为John Fink的粉丝。


风和日丽,整个港口的气氛非常的雅皮, 走在海边的食物摊前,不免全身每条肌肉都放松下来。这里跟南面湾里的紧张激励、谨小慎微的氛围完全不同。路上大桥下面,有个行乞者,手中举着个纸牌,上书:
饿,
嬉皮,
...
我看到第二行,一呆:这样也可以啊?我们湾底的都写没工作,没希望之类的。我这一呆第三行还没来得及看就过去了。
前面路边上的一辆食品卡车上面有标语大声疾呼:支持你们的本地鸡!我们一看都乐了,支持本地鸡的意思就是把它们都吃掉咯。

跟在我们后面走的一排人正在讨论要不要去吃菲律宾的食品。那个餐车我看见了,就在门口。某人曾经去菲律宾出过差,跟我介绍过一点情况。我也很好奇。只听得一个比较胖一点的姑娘说道:“嗯,应该味道还不错吧。我在菲律宾待了一年半,那是我生命中的转折期。我爸爸当时中风,我每天跑医院。每天开车堵在一条隧道里。后来我自己也查出tube stone。”
“也许你就是因为每天开隧道才得的tube stone。”
“也可能吧。”
塞满了肚子,我们开始准备打道回府。带着两个小家伙就是不方便。下午,真食品节才正开到酣处。音乐还没起来,还有飞刀屠宰比赛以及传说中一些烹调讲演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得回家给两个小家伙吃下一顿了。她们总是在吃。回去路上看到一对。男的白人,穿着松身薄料子的有领T恤,灰色帆布及膝短裤,头戴灰色鸭舌帽。女的黑人,身材浮凸,穿姜黄色紧身连衣短裙上面加一件白色牛仔布荷叶袖的小外套,短发做一缕缕往后梳。男的是最白人雅皮的时髦样子,女的是最黑人的时髦样子,两个人手牵手走在奥克兰的街上分外悦目好看。
如果不是真吃节我还不会特地跑到奥克兰城中心来,声名狼藉的奥克兰城中心相当地漂亮。
吃真节是个真正专门严肃认真对待吃的节日,讲究吃本地,吃特色,吃好喂。没有两把刷子,不凹点造型的餐馆轻易不会去参加的。里面的摊位水准非常之高。我吃得极度兴高采烈,该节日真正做到了用路边摊的价位与方式吃顶级味道的这个目前美国时髦饮食文化的这个主旨。来吃的群众也都是讲究吃的吃货,一边吃一边偷听边上人讲话感觉非常地不美国,很让吃货感觉宾至如归。吃真节在奥克兰的杰克伦敦广场,这是个漂亮的港口。今天风和日丽,气温非常高(,奇怪,一到这种群众节日气温就会忽然非常高起来),港口里停满了帆船。我们到的早,11点钟。一进去,我还想,这个节人不多,在这样明媚的海港,这么嬉皮放松稀疏了人流里吃食品节可真舒服啊。
结果很快,在一个小时之内,这里就变得摩肩接踵,people moutain people sea起来。
一进门之间只见第一个摊位上两条大汉从一个顶上铺满灰白色煤球的炭火盒子里,小心翼翼地端出一只皮色油亮的整只烤乳猪。我的第一个反应居然是这是AB最喜欢的吃的。两人把烤乳猪抬到后面的凉棚里,开始放在案板上切小块儿。凉棚前面马上从空无一人立马变出一条长队,全都是识货的人哪。凉棚上写这chop bar,炭火盒子上特地写着中式的。看着地上好几只炭火盒子,我不免流着口水想到每个盒子有一只烤小猪在里面。我们马上去买了来吃,肉质嫩得不得了,没放佐料,全凭肉香。他们给准备让顾客自己浇上的沾酱也味道淡而可口。缺点是他们居然把烤乳猪的皮都给片了扔了。我看着小孩也不方便特地去要皮。我尝了一口大加赞赏,这是我在美国吃到的最好吃的烤乳猪!又香又嫩,马上又指挥某人再去买一碟子专门给宝宝吃。吃货妈妈生吃货宝宝,这俩孩子就把那碟子烤乳猪加发糕全给抓着吃了。嗯,配的玉米面发糕也味道不错。这个烤肉的箱子很眼熟,我一定在美食节目里看过。所以回来我就替大家查过了,亚马逊上有卖。所以大家在自家后院也可以吃到这样可口的烤乳猪哦。如果你能搞到合适的小猪崽的话,如果你能把小猪崽清理干净的话,如果你能搞到足够的煤炭球的话。
我们都吃得精神一振。嗯,然后我们又吃了一个越南食品车的几样小食。其中有一碗蒜粉炒出来的面着实好吃,面上的烤鸡块味道也相当不错。
当然并不是每家摊位都味道这么好,我们吃到的日本面与cajun 的都实在乏善可陈。这时候就显出来,到这种食品节来,带的肚皮实在太小是多么令人焦虑的一件事情了。无数的摊位在热烈的太阳底下,阴凉的大厅里摊开,无数好吃的可能,但是却吃不进去了。很多饭馆的摊位甚至贴出自己的二维码让大家扫描,真是个智能手机时代。嗯,有个softcraft卖的spicy ginger水非常好喝。最后我们看到一个摊位用剪影的方式画着一只鸡站在一只羊身上,羊又站在一只猪身上,猪又站在一头牛身上。名字写着:The Whole Beast - The Art of Whole Animal Cooking. 做为两名肉食动物,我们就好象烤肉散发出来的气息一样在摊位前转来转去,久久不去。这种把一只动物从鼻子吃到尾巴连内脏都想办法做了吃下去的吃法,其实我们亚洲人,他们欧洲人南美人从来都是这么吃的。拜托地球总共就可以养这么多人好不好,不省着点吃怎么养得起,到了北美洲忽然成为需要前卫大厨们举大旗引领大家的时髦吃法了。湾区跟很多海岸城市一样,这些年有不少年轻的厨师要么在自己或朋友家中开地下餐馆,要么索性不再租固定地址的商铺担心灯烛开销,而是选择开车到处走,或者临时租用某些地点租一个晚上。粉丝群需要在社交网络上或者是他们自己的网址上随时跟踪他们的活动,追着吃。The Whole Beast 的John Fink就是这样的一位厨师。传说The Whole Beast 是当天屠宰,当天吃完的。
The Whole Beast摊子拉得很大,独个儿占了三个摊位。先在最右边的摊位签名排队,然后等待作出一批来之后,在最左边的摊位叫名字。一大窝人就这样在周围像蜜蜂一样等候。我们签上名字,也不走远了。我趴在摊位边上看了看做宣传给人玩的临时纹身,写着我爱羊肉。嗯,美国人连吃个羊肉也觉得很异国情调地得意。这时一个面色焦黑态度和善的妇女走上前来跟双胞胎热情打招呼。这不稀奇,双胞胎出门总有人来打招呼,不过她上前跟我攀谈,原来是给自己的幼教课做广告的。我正详细问问情况,一个壮行从我身后推出一只大桶,桶里插着几只涂满白浆的生腿肉。看大小像是羊腿。一溜就给推到The Whole Beast的摊子后面。该幼师皱起脸跟我说:“真恶心。”看我没应和接着问:“你不觉得吗?那是羊肉。”我想傻瓜一样跟着重复道:“是羊肉?”她肯定地说:“是羊肉,我认识。”我其实很想问:是生肉恶心,还是羊肉恶心,还是上面抹白浆恶心?但那实在是不礼貌。只是凌空抓起一只黑笔重重地在她脸上画了个大交叉。她太主流了,在这个食品节里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终于一批新的羊排出炉了,开始叫名字,叫到最后终于叫到我们的名字。哇!边上沙拉切飞薄片,加了点石榴子,拌得非常细致好吃,羊肉香、嫩。两样都是那种味道复杂我的舌头只能觉得好吃但说不出是什么配料的那种复杂的好吃,并且配料绝对不压过肉与菜的原味。这真是时髦馆子才有的精致味道。我立马决定成为John Fink的粉丝。
风和日丽,整个港口的气氛非常的雅皮, 走在海边的食物摊前,不免全身每条肌肉都放松下来。这里跟南面湾里的紧张激励、谨小慎微的氛围完全不同。路上大桥下面,有个行乞者,手中举着个纸牌,上书:
饿,
嬉皮,
...
我看到第二行,一呆:这样也可以啊?我们湾底的都写没工作,没希望之类的。我这一呆第三行还没来得及看就过去了。
前面路边上的一辆食品卡车上面有标语大声疾呼:支持你们的本地鸡!我们一看都乐了,支持本地鸡的意思就是把它们都吃掉咯。
跟在我们后面走的一排人正在讨论要不要去吃菲律宾的食品。那个餐车我看见了,就在门口。某人曾经去菲律宾出过差,跟我介绍过一点情况。我也很好奇。只听得一个比较胖一点的姑娘说道:“嗯,应该味道还不错吧。我在菲律宾待了一年半,那是我生命中的转折期。我爸爸当时中风,我每天跑医院。每天开车堵在一条隧道里。后来我自己也查出tube stone。”
“也许你就是因为每天开隧道才得的tube stone。”
“也可能吧。”
塞满了肚子,我们开始准备打道回府。带着两个小家伙就是不方便。下午,真食品节才正开到酣处。音乐还没起来,还有飞刀屠宰比赛以及传说中一些烹调讲演没有看到。但是我们得回家给两个小家伙吃下一顿了。她们总是在吃。回去路上看到一对。男的白人,穿着松身薄料子的有领T恤,灰色帆布及膝短裤,头戴灰色鸭舌帽。女的黑人,身材浮凸,穿姜黄色紧身连衣短裙上面加一件白色牛仔布荷叶袖的小外套,短发做一缕缕往后梳。男的是最白人雅皮的时髦样子,女的是最黑人的时髦样子,两个人手牵手走在奥克兰的街上分外悦目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