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3-12-31 14:22
by Jun
没什么我就是恶趣味一把,转来让大家笑笑。

http://www.douban.com/note/322629546/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记得夏志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讲过,有一回,他在旅次中无书可读,发现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幕》,就拿起来读,可是过不了几页,就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早早上床睡觉了。类似的经验,我也有。2010年,《1Q84》第一卷的中译本出版,我特意找了来,读了几十页,就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丢到一边去了。今年,读《里斯本夜车》([瑞士]帕斯卡·梅西耶著,赵英译,重庆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同样如此,读了几十页,就丢到一边去了。这种“看不下去”,不是因为小说文字艰深,也不是因为情节枯燥,而只是觉得有股庸俗的气息,令人不能不掩鼻而已。
对我来说,一部小说,是属于大众文学,还是属于所谓“纯文学”,是一个嗅觉系统的问题。
具体说来,“庸俗”体现在哪里呢?若只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应该是这样:凡屈“现实”以从己的,便是庸俗。不照“现实”本来的样子去观察、体会、描摹、评判,而总是一厢情愿地捏造出一个假的、好像物理定律全要失效的世界来,这便是庸俗。一厢情愿,有许多表现,比如在劳伦斯·布洛克的小说里,没看出男主角魅力在哪里,美女却串成串儿地投怀送抱;在松本清张的小说里,人的贪婪与狰狞,比哈哈镜里反映出的还要夸张扭曲。等而下之的更多,不必说了。
在这里,“现实”是加了引号的,因为我们得强调,现实,并不只有一个。卡夫卡的,是现实,博尔赫斯的,也可以是现实,这些之所以仍可以被视为“现实”,是因为我们从中可以辨认出自己,甚至,它们比似乎更真切的这个现实更像现实。
忠于“现实”——且不管它是属于哪一层次的现实——需要勇气。我有一个武断的划分:写大众文学的人,每有一种“内心的卑怯”;而写“纯文学”的人,需有一种“内心的凛然”。“现实”,是一种壁立万仞的东西,它对你形成一种威慑。卑下与怯懦,就是不敢直视;凛然,就是“来吧,哪怕是千军万马从我身上踏过去,也请来吧”。特别加上了“内心的”三个字,是想说,卑下、怯懦有时在外在表现上刚好是张大其事、煞有介事的,而凛然亦不妨表现为温柔、软弱、放荡、颓废等等。
现在中国翻译出版的日本当代小说,保守一点估计,百分之九十都是大众文学。我不知道人们读这些东西能得到什么。假如有人以这些作品作为评估人性的依据,那就太可悲了。
幸好,极偶然地,我们还能读到一点日本当代的“纯文学”。矶崎宪一郎的《最后的居所》(李征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或许可以看作一个代表。2009年,这篇小说获得了第141届芥川奖,日本批评界对它的评价也很高。先不管它的艺术成就究竟到了哪个份儿上,单从嗅觉上,就能分辨出它是“纯文学”了。
“纯文学”,就是对“现实”的尊重。“现实”是光怪,就把它写成光怪;“现实”是平庸,就把它写成平庸。《最后的居所》就是写当代的平庸,写当代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夫妻沟通不灵,就写这个,没有多少情节,几乎毫无波澜,只有心境的点染,但有些地方真写得惊心动魄,让人感叹是“大手笔”。
写自卫队的直升机在水面上方轰鸣的段落,是隐喻,是幻觉,还是角色的真实经历?我们不知道,只感到轰鸣就在我们耳畔。写在游乐场的观览车里俯瞰东京,那一刻的醒悟,既是私人的、似乎微不足道,同时又像黄钟大吕,震撼人心。这些都无法在此引用,只选一段简短的景物描写:
“沐浴着秋日里澄净的夕照,院子里已枯萎变色的草坪,放射出火焰一般的金晖。日荫底下正睡懒觉的小狗也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腾地撑起四腿站立起来,不过并没有出声吠叫,只望着太阳慢慢往下落。小狗的影子在金色草坪上拖得老长。”
这段景物描写与情节并无紧密联系,就像我说的,只是“心境的点染”。可自有一种浩荡之气,有生命那既壮丽又无望的美。什么是“纯文学”?我觉得,这就是“纯文学”了,是“内心的凛然”,既渺小又博大。
上世纪三十年代,川端康成曾写道:“纯文学既是大众文学的故乡,也是大众文学的目的地。没有纯文学,大众文学将不复存在……大凡大众文学所具有的优点,无一不包含在纯文学之中。即使有一天大众文学横行天下,纯文学的精神还将继续存在下去。就是说,一部分大众文学将不得不变成纯文学,纯文学绝不会消亡。”八十年过去了,这段话依然是对的。但,我想补充说,不能就此认为一部分大众文学会自动地、自然而然地变为或升为“纯文学”。出于“内心的卑怯”而写出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是“纯文学”,对此,我颇有把握。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3-12-31 18:51
by Elysees
这个人是谁?
读庸俗得不能再庸俗的文学的我,冷汗森森惭愧掩面啊。。。。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3-12-31 19:15
by Jun
国内一个小有名气的文艺知识分子吧。我觉得这说话口吻真是太逗了。。。神马?这不是怕若狄?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1 9:33
by helenClaire
掩着鼻子学习了。。。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1 9:59
by tiffany
他不看原著的吗?原著才真正纯粹纯文学,翻译作品都再加工过了,不纯了。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1 11:01
by Jun
他的说法其实不新鲜,其他人早就提过了,即纯文学是“直面惨淡的现实”而俗文学是编好听的话喂给你。

且不说这种标准是真的假的,有没有道理。(答:扯淡。)我就是想说,这样的人跟我来讲什么现实,还惨淡的现实,真是太搞笑了!老娘没在街上要过饭,但是经验的现实也比那些看个村上春树还要掩鼻子的人多太多了。大白菜多少钱一斤?十块钱能做几个菜?你还没资格告诉我什么是现实。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1 13:11
by helenClaire
看到夏志清去世的消息,是刚刚的事儿吗?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1 16:57
by Knowing
是啊。刚刚去世。九十三岁,高龄了。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2:17
by Knowing
我不觉得人生那么悲惨,面对一下都得要凛然的勇气。
纯文学的定义先不谈,什么是现实呢?流水帐很现实,我是不要看的。我最喜欢读的<纽约客>报道,按说非常现实,算不得纯文学。现实是四维的,要剪裁成一篇可读的文章,绝非把事实拉杂到纸面上那么简单,记者在背后要花多少工夫,筛掉多少不需要的材料,才能理顺成型,画龙点睛,跃然纸上。richard price 算不上通俗作家吧?他的纽约城现实对我来说等同爱丽丝漫游仙境,是我平时看不到的角落。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他们身边的现实都不同,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拿自己的现实当标准衡量文学中的现实,不知道别人,我是没那么大把握的。其实我对别人的现实好奇的很呢。读书不就是为了体验现实中来不及一一体验的人生么?读书是借别人眼里看世界的角度。要是光为了印证自己的观感,甚至永远看的是自己的一方角落,有什么意思。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2:21
by 豪情
纯文学有作协养,不纯的没有?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2:43
by Jun
Richard Price 当然是俗文学!!被豌豆公主评论家看见还不把隔夜饭都呕出来。别忘了村上春树都纯度太低。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3:03
by Knowing
说明光直面现实还不够资格当纯文学嘛。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3:11
by tiffany
Knowing wrote:读书不就是为了体验现实中来不及一一体验的人生么?读书是借别人眼里看世界的角度。要是光为了印证自己的观感,甚至永远看的是自己的一方角落,有什么意思。
可不是这就是读书的原因么。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4:02
by putaopi
好搞笑的文字。这人好像是个网路文艺青年的小偶像,不过年轻一代起来了,不买账的多了。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一到冬天就想读阿加沙克里斯蒂和简奥斯丁的人,完全没有自卑的压力。 :mrgreen: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4:30
by Elysees
我疑惑的是,连阿加莎都读几页读不下去的人,平常得读什么能读下去呢。——当然,也许我这是完全俗人之心了,上次是谁说的(白博?),说眼下看故事10页之内没有人死没有人上床就看不太下去什么的,我之前看达芬奇密码觉得丹布朗深谙此道啊,开头半本恨不得每10页死一个人,我在书店里拿起来就放不下去,只好买回家快马加鞭3天看完了。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7:12
by Jun
Elysees wrote:我疑惑的是,连阿加莎都读几页读不下去的人,平常得读什么能读下去呢。
小E看文不仔细,读得下去的纯文学已经被引用了,即睡懒觉的小狗跳起来默默地望着夕阳下落,这种。其他都是令人掩鼻的庸脂俗粉。
“沐浴着秋日里澄净的夕照,院子里已枯萎变色的草坪,放射出火焰一般的金晖。日荫底下正睡懒觉的小狗也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腾地撑起四腿站立起来,不过并没有出声吠叫,只望着太阳慢慢往下落。小狗的影子在金色草坪上拖得老长。”
这段景物描写与情节并无紧密联系,就像我说的,只是“心境的点染”。可自有一种浩荡之气,有生命那既壮丽又无望的美。什么是“纯文学”?我觉得,这就是“纯文学”了,是“内心的凛然”,既渺小又博大。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7:19
by tiffany
Elysees wrote:我疑惑的是,连阿加莎都读几页读不下去的人,平常得读什么能读下去呢。——当然,也许我这是完全俗人之心了,上次是谁说的(白博?),说眼下看故事10页之内没有人死没有人上床就看不太下去什么的,我之前看达芬奇密码觉得丹布朗深谙此道啊,开头半本恨不得每10页死一个人,我在书店里拿起来就放不下去,只好买回家快马加鞭3天看完了。
我一抹脸坚决不承认我说过这话 :mrgreen: :mrgreen: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2 18:41
by 笑嘻嘻
我凭着我的记忆指证这话就是你说的,不过我只记得死人那部分。 :mrgreen: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3:31
by Knowing
什么书读的下去什么书读不下去都是很私人的事情,跟心情经历都有关系,我反正是没有冲淡的心境去读小狗望夕阳。。 但是也不爱看死人。对我来说,一本书看的下去,要剪裁得当控制节奏,有短转折抓注意力,又有长情节使我放下的时候还有惦念,主题人物不能太家常,又不能陌生到让人完全失去好奇心。
你们喜欢死人多的都应该喜欢看luther 嘛。乘机推销新男神。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9:31
by Jun
Knowing wrote:什么书读的下去什么书读不下去都是很私人的事情,跟心情经历都有关系,我反正是没有冲淡的心境去读小狗望夕阳。
嗯,想起来了,说到底这是一个阶级的问题呀。欣赏得来小狗望夕阳就必须有闲阶级,ie, 上流社会。下流社会才要看十页杀一人,而且畅销书有那么多人要看,可见一定是大众的,大众必然不能成为上流社会,必须撇清。上流社会才是“内心的凛然”,下流社会是“内心的卑怯”。内心的凛然,加外表的掩鼻子,即高阶级。

纯文学作者们在中国被作协养着,在欧美被大学养着,他们写出来的现实,必定是好的。我忍不住想,如果一边被养着一边写惊憟畅销书,不知道会不会被开除呢。

高明的娱乐小说,除了我不了解的 romance 类型,据我观察,重点在于 plot 和 pacing。把这两样搞定,基本可以卖出去。如果再加上逻辑和悬念和人物便可畅销。别小看 plot and pacing,每天都有乌泱乌泱大把的业余和专业的作者在尝试,竞争之激烈,淘汰率之高,岂是“纯文学”界可比?物竞天择下来的畅销书都是万里挑一厮杀出来的产品。纯文学作家未必掌握这两样必杀技,因为他们既不学又不练这功夫,大多罗罗嗦嗦写了一千字儿的大部头,里面什么情节也没有。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10:25
by helenClaire
Jun wrote:
嗯,想起来了,说到底这是一个阶级的问题呀。欣赏得来小狗望夕阳就必须有闲阶级,ie, 上流社会。下流社会才要看十页杀一人,而且畅销书有那么多人要看,可见一定是大众的,大众必然不能成为上流社会,必须撇清。上流社会才是“内心的凛然”,下流社会是“内心的卑怯”。内心的凛然,加外表的掩鼻子,即高阶级。

纯文学作者们在中国被作协养着,在欧美被大学养着,他们写出来的现实,必定是好的。我忍不住想,如果一边被养着一边写惊憟畅销书,不知道会不会被开除呢。
从今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以凛冽的态度,读凛然的书。。。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10:52
by tiffany
romance 也在于plot 和 pacing :mrgreen: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13:04
by Elysees
笑嘻嘻 wrote:我凭着我的记忆指证这话就是你说的,不过我只记得死人那部分。 :mrgreen:
我颤巍巍的说,幸好还有笑大帮我证明,我昨天看白博脸一抹差点儿以为我居然自己想出来这么精炼概括的理论了。

我看了小狗的例子,其实还是没明白他说的纯文学到底是哪一种,没有情节的?散文类?那直接说散文游记不就好了嘛,可是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也算纯文学(自拍肩膀,我也看过纯文学啊!),这俩凛然在哪儿?
按那个什么现实不现实分类的话,大仲马算俗文学,小仲马算纯文学?这么说来我看红楼估计也够不上纯文学,一群姑娘围一个娘宝玉,这太不现实了!LOTR能不能算?
我是认真的想搞清楚!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13:14
by 笑嘻嘻
简单!就是炸弹文学奖的标准。太流行的就不行!比如《红》就不符合要求。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15:02
by dropby
这什么人啊?谁听他的谁倒霉。

先别纯不纯,就说好的文学,写的应该是真实的人生和人性,这我完全同意。但是,人生和人性除了惨淡的一面,还有很多其他面啊。人生除了惨淡还可以温暖也可以搞笑也说不定很寂寞,人性除了卑微或者凶残或者狠毒还可以有勇敢有善良有悲悯。否则人类早自杀死光了。

其次,真实和现实不是一码事好不好?一边说卡夫卡和薄尔赫斯是纯文学,一边说纯文学要现实,他脑抽了?真实的人性在非现实的背景里有时候可以得到更好的表现,之所以卡夫卡和薄尔赫斯是大师。

欢欢叫妈妈了,懒得再批了,这么牛头不对马嘴的东西,不值得我牺牲陪娃的时间。

Re: [zz] 为什么非读“纯文学”不可 by 乔纳森

Posted: 2014-01-03 18:51
by 豪情
No bell prize is for people who don't have a b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