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外籍以后,今年发生比较大的一件事便是一月份的洲选举了。因为是第一次投票,某早早七点多便来到现场,门口已是排起一溜队,不消说,各政党的拉票人马亦早已拉开横幅,四出派传单,作最后一把冲刺努力。还有卖咖啡的,卖早餐的,募捐的,都在现场纷纷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
各方拉票人马,各穿各的衣服,发各自的传单,宣传各自的理念,彼此虽非朋友,却也不是敌人,即使站在一起亦可相安无事。有意思的是,拉票者们尚且和平相处,可是选民们却不一样。大伙儿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龙蛇混杂,却在今天为了一个共同 的目的来到一个地方。总的来说工党选民的脾气比较大,不少人在进门 时便以看都不看对方一眼,更拒收传单昂首直过来表明立场,意思是我也表明了一种态度。我前面是一名老妇,坚定的工党支持者。当自由党想把传单发到伊手里 时,伊严正拒绝了,并宣布,“我今天就是要投工党的!”再前面,是位老公公,身材干瘪瘦小,但精神矍铄。显然排队是件无聊的事情,老公公试图与伊搭讪,不幸两人政见不同,该次搭讪以失败告终。少倾伊的电话响起,伊开始向朋友抱怨自己来得多么早,这里多么热,来得这样早却前面已经排起一条长龙了,The queue is one mile long!伊向电话里宣布。我看了看前方不到30米的龙,深感人与人的追求就是不一样


话说某今天可是做足了准备而来的。事前一群同事知道某是第一次投票,便主动给科普了一遍投票系统,叫做顺位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又鉴于某人那实在捉急的智商,不知是谁还特意打印出一份投票考拉的漫画放在某的桌子上。该漫画把顺位投票制这项有点绕的制度解释得深入浅出,让人瞬间掌握其中心思想。简单来说,洲选举的话,每个选区通常会有三到五名候选人不等,每名候选人代表一个党派,工党,自由党,绿党等等,以及无党无派的独立候选人。尽管传统意义上工党与自由党是多数党派(major parties),但在任何一场选举中,每名候选人机会均等,每人一个格子,不多也不少。顺位投票制的精髓,在于下面这样一个故事。假设我本人在这一期不想投票给两个主流党派的任何一个,但比较支持小清新绿党。于是我在绿党候选人那里写下我的选择,标 记为1。然后看着觉得某独立候选人也不错,ta是我的第二志愿,于是在ta的格子里标记为2。然后开票时不幸地,我的绿党候选人在第一轮唱票中位列末位,那么该名候选人出局,但为他投下的选票会被重新捞出来, 找标记为2的人,选票流向该人,也就是由独立候选人获得我这张选票。然后再唱一轮票,若该人落败,则ta的选票又被捞出来,继续流向标记为3的候选人,依此类推。任何一轮唱票,只要有人率先获得超过半数以上的选票,则唱票终止,直接宣布该人当选。这是一项被精心设计的投票制度,于六十年代始为英联邦多个国 家引用。它的精妙之处在于,尽管一人一票,但这一票的影响可以绵长深远,尤其是在选情微妙的时候,选民的意向可以得到最精确的反映。
投票考拉告诉大家,顺位投 票制的好处是这么三条,第一,给少众党派人士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目前全澳范围内每个洲都有独立人士在选举中成功获取洲议席;第二,由于选票的流向是完全公开的,最后即使由主流党派当选,如该次当选是由小众党派选票分流而得,那么该执政党施政时会适当向这小众党的理念倾斜;第三,也是最有实际意义的一条。任何党派在第一轮唱票中如获票4%以上,那么有一票算一票,每票能获一笔钱,作为下次选举的经费。选票的价钱待时而沽,从1984年的三毛六厘一票开始,到2010年,该价码涨到了两块三毛一分,今年则涨到了每票两块六毛。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好处。最近有议员动议,这个票价还得继续涨,最好能涨到四块。素来针尖对麦芒的两大党在这件事情上取得了空前的一致,人人举手赞成,但是少数派多投反对票。原因显然易见。
下图,选场随手拍。红色为工党阵营,蓝色为自由党,绿色自然是绿党




投票考拉帮大忙:




昆省封相记 (二)
这顺位投票制虽然设计精妙,但由于“太复杂”据同事说经常有智商和我差不多的普通民众搞不清,白白浪费了选票,或者错投了与自己意愿相反的票。这就形成了一块阵地,选前被各 家激烈争夺。具体做法是,各党都会印制自己的投票指引How To Vote Card,发放到每家每户的信箱里。投票指引被巧妙地设计成和真正选票长得一模一样,上面列有候选人的格子,自家候选人不消说被填上个1,然后主要竞争对手往往被填上一个狂大的数字比如4或者5。不少人漫不经心的,看到是指引,投票当天神差鬼使地便会真的按该指引来填。还真有不少人上这种当的,因为选举制度 在这个国家显然并不是一项被普及教育的知识,比如入籍考试的20题中,连托雷斯原住民的旗帜颜色都有一题,但投票制度可能因为太艰深,是既不考,也不教。
少顷票场开张了,某随着人流向前挪动,不一刻便进了场。里头其实并无神秘,这是一所小学礼堂,顺墙摆开一溜儿课桌,每张课桌后面都坐一名工作人员,排到队的人走上前表明身份,工作人员核实一下,然后发张空白选票,便各自走开填写,完了扔到 正中央的一个纸箱子里,便完事了。
话说该日平安无大事,至六点钟投票截止开始唱票。九点多某在澳足夺冠的欢呼声中打开电视,但见选情已呈明朗化了,原执政的自由党铁定下台,但工党命运尚不清晰,因为离能够主力组阁的45席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最劲爆的新闻却是,原洲长,自由党领袖牛金宝(Campbell Newman, 我翻译,非官方,下同),由于得票率太低,已然丧失了自己选区的议席。我来到电视前的时刻,正好是他领着太太上台向支持者承认落败的一幕。这个身材瘦小, 目光炯炯有神的男人,按照西方国家的选举传统向公众承认败选(to concede defeat),与太太十指紧扣站在台上,面向镜头不徐不疾清晰说道,“本人政治生涯至此终结”,当台下呼声此起彼伏时,“不!”“不要!!”,又再语气坚定地重复一遍,“本人政治生涯已告终结”。
其实金宝并不是自由党史上第一位在自己选区里失守的党魁。上一位是赫赫有名的总理霍华德,彼于07年联邦大选中失却自己选区席位,并带领自由党走向全面溃败。是次大选自由党丢失大量国会议席,工党籍此成功以多数党组阁。但素很不幸地,工党执政以来,澳洲经济连年下跌,只需两届政府,便成功将霍华德留下的108亿国库盈余捅穿一个大窟窿。短短六年时间,国债毫不客气地翻了三番。当然工党以及舆论都一般认为,这也不能全怪在工党头上,08年不是GFC了咩,还有10年和12年的大水灾,洪水滔天,这都是一捅一个大洞也。不管怎么说,在13年的大选中,大家觉得再这样下去大事不好也,于是又七手八脚把自由党拱了上台。为了照顾不在澳洲生活的童鞋,这里来简单科普一下。澳洲自由党是个偏右翼的政党,老牌政党,有点类似于英国保守党的意思。用大白话来说,自由党施政上更偏向于“富人”,而由劳工运动 起家的工党则中间偏左,“穷人”党的意思。一般认为,自由党搞经济很在行,工党则派福利最拿手。历史上,澳洲人一向有,在经济见难时选自由党,让其帮忙弄钱,待经济见宽时选工党,让他们领着大伙儿花钱,的传统。这次昆洲选举的背景,是这样的。在昆省执政的自由党,上次大选是以超过六成的支持率上台的,具体到洲议席,更是史无前例疯狂的78比7(工党为7),足见民众对自由党赶紧搞好经济的热望。于是自由党执起政来真真大刀阔斧非常激进,开源又节流,这里裁一下,哪里削一刀,各项新政在一边倒的内阁推行起来畅通无阻。自由党零阻力执政,中下阶层自然叫苦不迭,许多原来享受着的医疗交通育儿种种福利说砍就砍了,这真是每个月切肉一般的痛。
最后一图是当天的早餐。虽然有投票考拉帮忙,弄懂投票机制还是杀了某些人不少脑细胞,得赶紧补回来




昆省封相记(三)
军人出身的金宝并不是一个热衷公关的人,也是自由党在洲议会的压倒性势力,公关以争取支持并不是一件必须的事情。金宝的信条是乱世用重典,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出手快准狠,要命的是不解释,不公关。执政三年,金宝民望不断下跌,在一系列重拳措施中,包括意图向私营企业出租公营设施的经营权,如电水力等等,租期99年。此举目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降低前任政府留下的巨额公债利息,带领昆省迅速走出这一波经济低潮。工党绿党成功将该项租赁议案巧妙包装成“出售”,将选举办成一场从独裁者手上夺回“我们的”公营设施的战争。出售公营设施,哇,那还了得,一石激起千层浪,新仇加旧恨,一瞬间民间反弹强烈,很多选民的意思是,我们并不反感自由党,但就是反感金宝这个人,所以得投票给敌人的敌人,就是工党绿党或者其他党,于是有了前文投票现场的选民众生相。可以说最后自由党的失守,此议案无疑是拖垮骆驼的最重一根稻草。
金宝父母俱为国会议员,并双双官至国家部长,其母更从1986年起一直服务至2002年的霍华德朝代,在任期间经历丧夫之痛,成功击退癌魔,耄耋之年依然健在。从小生长于塔省的金宝,18岁入读皇家军校,四年后22岁毕业时,军衔中尉。此后一直服役于皇家陆军,十三年后以少校军衔退役,并修得新南威尔士大学土木工程荣誉学士(拿过的人会知道,将英联邦学制的工程学位修成荣誉学位,那是得下真功夫 才办得到的事情,而且是持续地下真功夫——与其他学位不同,荣誉工程学位并不另占一年,而是在毕业时回顾每门功课的成绩)。其后金宝移居昆省,步入政坛前还到昆大修下个MBA。04年始金宝当选布里斯班市长,11年,金宝发起党内弹劾,推翻当时的自由党领袖朗约翰,自己取而代之。次年,不仅将长期固若金汤的某工党议席成功扳至自己名下,更带领自由党以大比数当选。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以致金宝成为唯一一位未入联邦议会便成洲长的洲长,风头一时无两。这名小个子男人,他在政坛上扶摇直上的这几年,恰好是我完成学业步入社会的几年。不时会在各种场合见到这个人,有时候是在电视上,有时候是本人。真人比电视上瘦小得多得多(每回在电视上有他的镜头,都觉得摄影师真厉害,能够把他拍得和身边人差不多一样大小只。我研究出来只要把镜头稍微摇低一点往上shoot就可以了,该人只要头和其他人差不多大小,注意身体不要入镜 那么多,就可以了)。有次出席某个有他的场合,当天他披挂一件属于市长大人专属的硕大华丽礼服,坐在背景里平淡无奇。可是一轮到他出场,站到唛前一开口,那气场瞬间就撑起来了,真是浑然天成。这是一个气场强大的男人。亦舒说,一个有能力的男人,穿什么都还是有能力的男人。我想说,一个有气场的男人,无论多矮都还是一个有气场的男人。一个人,能够有机会将自己的治世经纶在几年时间内按照自己的想法一一展开,无论成败,在我看来都是一件极度了不起的事情。当中需要承受的高压、质疑,起伏跌宕以及内心动摇,那都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上届政府不易为,于深度财政赤字中上台。下狠手裁出去的,有很多是政府公务员,可以想象内部压力有多大,然后才是公众的。金宝无疑是一个富有能力的领袖,虽已宣布退出政坛,但最新消息是,维多利亚维省正积极与其接洽,力邀过档,后续令人期待。
话说这个周六真是过得Sensational,澳足亚洲杯夺冠了,威廉姆斯于澳网第19次大满贯了,昆省政府换届了。结果,到了下一周,更刺激,总理差点儿被赶了下台,用阿宝总理自己的话来说,获得了濒死体验(near death experience)。



昆省封相记(四)
但是要说总理的濒死体验以前,必须按时间顺序来先说说另一个首脑死而复生的体验。是次昆省政府换届,实在是给四面八方的自由党都造成了冲击波。选前预测,如果金宝未能连任,将会给上层的阿宝总理带来沉重打击,但是再也没想到,昆省变天,造成的不仅仅是纵波,原来纵波前面还有横波。邻洲北领地的洲长高亚当,是乡村自由党的领袖。这个乡村自由党(Country Liberal Party),是那个正经国家自由党(Liberal National Party)的附属党派,而高亚当亦是澳洲历史上唯一一位拥有原住民血统的洲长。这边昆省大选的票还没数利索呢(最后直数了两个礼拜才尘埃落定),只两天,北领地的内阁便翻了天。
该党在3号凌晨1时紧急召集记者招待会,宣布高亚当已在党内不信任 动议中被弹劾下台,换上新领袖冯威廉,其并将出任北洲新洲长。有意思的是,也不知是谁报的案,还有谁三更半夜不睡觉,维基,神通广大的维基,在该消息发布不到一小时内,就把冯威廉和高亚当的profile更新了,一切都好像真的马上要发生了。可是当太阳升起的次日,问题来了,所有人满世界挖地三尺找都找不到高亚当。原定冯威廉于早上11时的就任洲长宣誓仪式,也因为找不到高亚当来辞职,而不得不被推迟了。由于篇幅关系,高亚当的故事便不再展开了,但是他下台的原因,舆论普遍认为与金宝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记者有想抓眼球,又会用这个词的话,是刚愎自用四个字。Anyway,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当局宣布将采取行政手段强行解除高亚当职务,这时,高亚当露面了,并且又召集了一次党内会议。没有人知道这会议是怎么开的,只知道,数小时后,当会议室大门打开,高亚当走出来宣布自己依然是北领地洲长,并且委任冯威廉 为副手(有没有角斗士的画面感)。Phew,这个,也太戏剧了吧!贵党真是~~

这里插播一首小插曲。高亚当的前任,米德瑞,是用同样方式被高亚当赶下台的,只是手段更加无情。当时刚上任还不到七个月的米德瑞,正在日本商谈国是呢,高亚当发动突然袭击,发起不信任动议,成功以11:5驱逐米德瑞,可怜的米德瑞还是在电话里头被通知fire的。这次高亚当被弹劾,米德瑞顿感乐不可支,第一时间在推特上转发了该项利好消息,并配上自己开怀畅快大笑的照片。这则推特立即被金睛火眼的媒体捕捉,并争相转发。谁知这高亚当居然只是晃荡了两下却没倒,米德瑞估计要郁闷坏了吧。
北领地的高层动荡动静虽然大,但只花了短短两天便完全平息了,谁承想没过几天总理阿宝那边又后院起火了,而且动静更大。
配图:高亚当、高亚当小时候、开心米瑞德



昆省封相记(五)
现年57岁的阿宝出生于伦敦,三岁时随父母移居澳洲。少年时期的阿宝是名真正的学霸,纳入囊中的学位涵盖了经济、法学,美学,哲学、神学、政治学,并曾以罗德学者的身份负笈牛津求学,修下来一个艺术硕士--罗德奖学金被誉为全球最难申请的奖学金,有着本科生诺贝尔奖的美誉。少年时期的阿宝已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在大学校园一边倒的左派思潮里,非常高调地宣扬自己的右倾理念,以致有次还被同学在公开场合暴揍了一顿(大学生,真暴力!谴责校园暴力!!

在联邦国家共同遵守的西敏系统里,领袖权重选是非常常见的事情。无论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历史上都有多次领袖权重选的纪录。如果执政党的最高长官在动议中落败,那么国家的最高元首也就是总理必须换人,换上新领袖。理论上,党内任何人,不必是高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发起领袖权重选的动议,尤其是本党民望连连下跌的时候,往往很快便会出现一次领袖权重选。历史上亦有由领袖本人主动发起重选动议的例子,为的是清君侧,正视听,让孩儿们好好看清谁才是真正的爷。澳洲近代最 瞩目的领袖权重选,莫过于工党始于2010年的数次动荡,概括起来是陆克文换朱娇娜换陆克文,也就是说从10年到13年,短短三年间国际社会看见的澳洲总理是这样的:陆克文––>朱娇娜––>陆克文––>三个月后,自由党阿宝
昆省选前预测,如若金宝未能连任,那么阿宝也会有危险。这两人的领导风格如出一辙,政令先行,即使在党内亦毫无民主可言,破坏了政治这盘游戏的规则。阿宝肯定是个智商特别高的人,但不知为何在其短短一年半的总理任期内,就接连闹出不少像小布什那样级别的笑话,其中一次包括在与加拿大总理会面时,不小心将对方国家说成了“加拿大利亚”Canadia。那加拿大总理却是厚道人,不计较,还帮忙掩饰。

配图:阿宝正装vs阿宝裸照;朱娇娜vs陆克文;朱娇娜近距离vs陆克文




(各位不好意思,知道大家希望看大图,但网上新闻图片它就是这样小,么办法

昆省封相记(六)
还有一次,上电台节目,call in,一名性工作者打进电话来,说现在生意变得难做了,行业成本太高(在澳洲卖淫是门正当职业)。阿宝一边与对方应答,一边也不知怎的,居然另外对着镜头不无俏皮地睒了睒眼,可怜的当天就上了新闻头条。又有一次,是在视察出征阿富汗军队时,一名士兵向其报告自己失去战友的经过,彼时还未当上总理的阿宝,面容特别坚毅地对该士兵说,嗯,有时候,人就是会踩到狗屎的!(Sh*t happens)


所谓领袖权重组,并非总是二选一,单纯对现任不满先把他选下来,也是可以的,大家此举表达的是一种“情怀”。但影影灼灼的下任人选总是有的,如今是财长周鹤奇、副总理毕茱莉以及通讯部长茂金谭宝三个人。在这件事情上,周鹤奇和毕茱莉的态度都比较清晰,明确表达了将坚定不移团结在宝核心周围的立场,周鹤奇更表态说如果阿宝不干了,那么老子也不干了


配图: 阿宝、谭宝



昆省封相记(七)
谭宝的下台是这样子的。09年,总理工党领袖陆克文响应哥本哈根协议精神,于国内推行减炭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要企业为环境污 染付费。当然这种成本范畴的调整最后不免还得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但是这种明显挖资本主义墙角的事情,代表“富人”的自由党自不免得反对,但是出人意表地,当时的党领袖谭宝,却勒令全体党内议员必须为议案投赞成票,此举引发不满,不满之下于是又领袖权重组,谭宝与阿宝PK,最后谭宝以一票之差落败。得胜以后的阿宝,在自己的影子内阁里安排谭宝当了个通讯部长,而至关重要地位仅次于总理的财长一职,则安排给能力明显不如谭宝但是对自己死忠死忠的周鹤奇。这次领袖权纷争,大伙儿的呼声是换谭宝重新出山,尽快挽回民望。哪怕谭宝不当总理,那至少是不是可以调职成财长,澳洲经济如此不景气,大伙儿选自由党不就是为了这一件事咩,周鹤奇上任许久,成绩单上一片空白,好该换上财经小达人谭宝了。谭宝对此事的态度十分暧昧,不愿说好,也不说不好,为了逃避媒体,投票会前的一个周末,还神秘失踪24小时,媒体在他家蹲点守候,却无论如何捕不到他。谭宝本人的能力自是一等一,这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的,民望也没有问题,减碳投票事件,让他在选民中大获好感,甚至包括工党选民。用数据说话就是,最新一期民调显示谭宝民望高达64%,与之对比的是阿宝的25%。然而问题正出在这里,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以右翼成员为主的自由党里,谭宝显得太左,“too left to be right”。这是一场博弈,党员们必须想好了,是要把与自己政治理念向左的谭宝重新请回来,还是继续跟定阿宝,直至下次大选落败,大家重新变回在野党坐冷板凳,左手理想右手面包。从昆省大选到领袖重选,中间不过短短两周时间,谭宝根本来不及谋划布局拉票什么的,自然不敢大喝一声跳出来造反,只好搓着手耍太极,说如果阿宝被大家请下台了,那么这个位置自然是能者上吖呵呵呵。谭宝没有必胜的把握,阿宝也没有,但是明白时间不在他这边,于是突然宣布将投票会提前24小时举行,速战速决赌一把。结局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澳洲总理并没有换人,但是被狠狠地凿了一记脑门

这边厢北领地失而复得,总理坐上过山车,那边厢昆省大选的事儿还没完呢,夜长梦必多,果然又闹了好几出新戏。
昆省封相记(八)
正当满世界领袖权重组组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昆省人民还在另一边没日没夜地埋头数票呢。是次选举工党势头强劲但还不够强劲,早早把自由党拱下台,但是剩下的最后几个选区却没法以大比数拿下来,选票直数了将近两个礼拜,却怎么数都数不清,too close to call,自由党/工党/绿党/其他党,比数太接近了,可见这一期民意着实微妙。
情况是这样的。在一共89席的昆省议会中,政党必须获45个议席以上才有资格执政,低于此成绩,便只能组个少数党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一般来说,少数派政府是不稳定的政府,因为各在野党随时可以联合起来发起不信任动议导致内阁长官下台。因此少数派政府的任期一般都比较短,例如加拿大,少数派联邦政府的寿命平均只得18个月。另外由于少数派政府势力不够强大,议事时便往往需因应不同的议题,于议会中寻求不同派别的支持,以确保法案的通过,这使得少数派政府在预算和法案上遇到不少困难,也令整个民主制度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悬持议会(Hung Paliament)是大家都希望避免的状况。出现悬持议会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各政党自行筹组联合政府,如未能成功筹组出少数派政府,那么在更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只能解散议会。上一次在澳洲出现悬持议会,是2010年的联邦大选,工党与在野党联盟取得相同议席,于是出现了70年来首个悬持国会。最终,工党依靠三名独立议员和一名绿党议员的支持,以险胜一席的优势得以继续执政。
工党在选情明朗的区域很快便取得 了42席,然而那最后关键的3席,却怎么数也数不上去。眼看要出现悬持议会,工党领袖鲍安娜赶紧四出活动张罗筹组联合政府,此时就显示出小党派的重要性了。这一期获得议席的小党人士共有三位,两位来自天主教背景的猫之澳人党(猫之是建党人的姓氏),一位是独立候选人卫彼得。由于争取右派支持希望不大,工党准确地找上了自己的老朋友卫彼得。
昆省封相记(九)
点解卫彼得是工党老朋友捏?原来在98年的昆省大选中,情形一模一样,各党获票平均,险些又要出现悬持议会。卫彼得考虑良久,宣布支持工党,该党由此险胜,获资格组建少数派政府。历史上,与自由党相较的话,工党的廉政纪录处于劣势。执法人员出身的卫彼得性格疾恶如仇,黑白分明。当年他宣布自己的立场,同时附加了一项条件,便是只要工党政府被发现有任何腐败渎职行为,任何蛛丝马迹,便会立即撤回自己的支持。这等于给工党头上悬了一把龙头铡,时刻警醒着,等于包大人一样,非常酷。
七年后历史重演,工党再次找上门来,自由党也找上门来。这次的决定似乎更为艰难,经过多日思量,卫彼得最后宣布自己支持工党。原因,他解释到,是钦佩于工党领袖鲍安娜的个人魅力,坚信她能带领昆省人民重建对民主政府的信心。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认为独立人士卫彼得是工党外挂,那就错了。事实上在卫彼得进入议会的七年间,其为工党议案投下的赞成票是六百多票,此数字可相较于为自由党投下的九百多次赞成票。每个人都一定有政治立场,或左或右,能够做到不以一己好恶行事,在大尺度国是问题上以大局为重,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非常让人钦佩的政客,可以想象其执法人员背景在当中起了重要作用。
从卫彼得这边搞到一席,于是工党离可以组阁又前进了一步。票不是还没数利索吗,正当大伙儿在热烈讨论工党能组个少数派政府呢,还是多数派政府呢的时候,又出了一件拍案惊奇事。
便是有个选区叫做蕨树林的,这选区有五名候选人之多。其中一名候选人覃马克来自前文提过的有钱佬柏楷夫自己创的党(下文细八)。蕨树林就是选票怎么数也数不清的一个区。正当大伙儿数票数得如火如荼的节骨眼,突然咣当一声爆出新闻,覃马克居然是个破产鬼。原来根据英联邦的西敏制法令,但凡经法庭宣布破产或没收财产的臣民,均没资格参选议员。现年30岁的覃马克胆子非常大,经营餐饮业失败,欠下税局一百多万,登记在案的资产是自己一台05年的马自达,价值三千,说是无力偿还欠款跑去打工当厨子,八月才宣布的破产,半年不到便大摇大摆走出来竞选议员。这档子事被揭露出来后,现在属于覃马克的选票无疑全得作废。然而问题来了,鉴于顺位投票制的机理,一张选票不是一张选票不是一张选票,而是好几张选票,那应该怎么办呢?这下子连选举委员会都傻了眼,唯一的办法是上报选举法庭,等官判。可能的结局有好几种,众人议论纷纷,认为最可能的结局是立即进行补选,即是累大伙儿排队再投一次票,这样对各家都公平。如此扰攘了好几天,最后选举法庭裁定,属于覃马克的选票全数作废,由覃马克流过去的选票也顺次作废,但是选举结果继续有效。于是大伙儿七手八脚又再数一遍,结果发现蕨树林这边由工党获胜。
正义卫彼得:

狡猾覃马克:

幸好有你蕨树林:

昆省封相记(十)
此刻十分有必要八一八柏楷夫党,当然人家真正的名字Palmer United Party不完全是这样,但我觉得直接叫柏楷夫党也八九不离十了。前文说过,柏楷夫党是由矿业大亨柏楷夫自己创的党,就创立于2013年。该党基本依靠柏楷夫的个人财富运作,没有明晰的政纲,基本遵照柏楷夫本人的喜好行事,公布政纲时常前后矛盾,语焉不详。该党最关心的利益就是柏楷夫所经营的企业利益,也就是矿业主们的利益。这样的政党在其他国家的生存状况会怎样暂不清楚,但在实行顺位投票制的澳洲,当选民要利用手中的选票表达对两大党派的抗议时,小众党派往往能成功分流不少选票,渐成一方气候。目前澳洲第三大党绿党,便是这样慢慢起家的。一般来说,由极左派绿党,分流左派工党的选票,或由极右派柏楷夫党,分流右派自由党的选票,靠着这种方式,新晋党派有希望慢慢做大做强,逐渐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完全代表某个阔佬个人意志的柏楷夫党,还不算是最离谱的一个党。民主选举制度高度发达的澳洲政坛上并存着各种不可思议的奇葩政党。比较值得一提的是为四驱及摩托车主争取停车自由的车迷党(Australian Motoring Enthusiast Party),提倡大伙儿都该积极参与运动的运动党(Australian Sports Party)(不是政治运动的运动,是体育运动的那个运动),还有维基解密党(The WikiLeaks Party)(但是这个党不能再扯了,不然又不知扯到哪里去了。总之这是一个超微型党,党纲只有一个,便是要拱维基解密的总编,目前流亡于厄瓜多尔英国使 馆的昂朱利安,上台当议员的,有兴趣请自行放狗)。但是可别小看这些有的没的党,比如车迷党,就真的在2013年联邦大选中,在自身得票极少的情况下,巧妙利用顺位投票制的原理,联合一系列其他微型政党通过互相拨票的办法,奇迹般地在参议院获取一席,这使得自由党阿宝都得不时看他们的脸色,真是感谢郭嘉! 感谢民主!

然而更精彩的事情还在后头。该次选举柏楷夫狠砸十亿刀参选,预先在各省通过吸收现任议员火线入党的方式直接获得数个洲议席,到联邦大选时更于全国范围广泛提名候选人,买下大量广告时间,并要求柏氏企业内所有员工必须投票给该党。一轮扰攘后,柏楷夫党终于成功赢取一个众议席,三个参议席。然而此事还没完,那边车迷党不是还有一席吗,机灵的柏楷夫用力拍出钱袋买下该党,使得车迷党议员一上任便立即宣布将在议会内完全跟随柏楷夫党投票,相当于柏楷夫党的外挂。比较戏剧性的事情是,这些火线入党的柏楷夫议员们,由于粘合度不够,不时出现退党行为,截至刚刚过去的上一周,柏楷夫共折损了五名洲议员,两名参议员,并且每个人退党时都说了一些不好的话,比如声明此举是因与柏楷夫的团队理念不和等等。鉴于这帮人走都是带着议席走的,这让柏楷夫非常愤怒,隔空喊话,人走可以,议席留下,但好像效果并不明显。
在柏楷夫目前在国会里剩下的最后一个参议席,便是西澳任上的参议员,80后华裔议员王振亚。王议员1981年出生于南京,东南大学土木工程本科毕业后,于03 年负笈澳洲,09年入籍,2014年代表柏楷夫党在西澳参选,并成功获取参议席,尽管王议员获选的过程有点点曲折(前后三次计票:行–>不行,因为很多选票不见了–>高等法院判选举结果无效–>选民们二次投票–>终于行了),最后王议员成功当选,也成为澳洲华人圈子里一件不大不小 的新闻。
配图为柏楷夫,王振亚议员(左一)。


柏楷夫开议会至睡着,可见让胖子午餐后坐那儿议政确是十分残忍的事情。

昆省封相记(十一)
既然说到了华人参政的题目,那么可以从个人视觉大致总结一下当代的情况。在澳洲讨生活的第一第二代华人,其主要命题还是求生存(第一代,淘金修路工人,第二代,九十年代前后出国的访问学者),第三代,大致就是第一二代在本土生下的小孩,或者带出来时还比较小的小孩,第四代,千禧年前后出国的年轻留学生,或者有相当家底,变卖了国内资产远渡重洋而来的中国新中产,第五代是从小在国内出身富裕,宠命优渥的九零后。这一群目前还比较年轻,但是思路活,手头资源多,敢做敢表达,第六代,是第四代在本土根基稳定,成家立业后的小孩,目前年纪尚幼。澳洲华人到了第四代,其实不少人已经有能力把自己的生活弄得非常好了,融入本地的社区文化程度也算高,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华人参政意识还不强烈,当然加入轮子每个周末摆摊招呼人退党那肯定不能算参了政的。澳洲华人的参政史开始得比较晚, 98年扬州移民陈之彬成功当选首位华裔联邦参议员,才正式开启了澳洲华人参政议政的新篇章。近十年来曾经出来参选的华人,有维省邹慧心(80后香港移民,维省年度杰青),新洲李逸仙,昆省林俊宏,以及前文提到的成功当选的西澳王振亚。
另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是工党首席议员黄英贤。黄议员是华澳混血儿(父亲为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华商),幼年时跟随父母回到澳洲生活。曾在工党内阁多次出任要职的黄英贤议员,履历十分强劲,学历大幅涵盖了化学、物理、数学、医学、文学以及法学,并曾在工党执政时期成为排名第三的党内领袖(第一二名为总理与副总理),是澳洲历史上民望最高的华裔政客。值得一提的是,黄议员也是党内首位出柜的参议员。2011年,女友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为她诞下一漂亮的女婴。
配图:陈之彬议员,维省邹慧心,新洲李逸仙,昆省林俊宏,黄英贤议员的三口之家







昆省封相记(十二)
最后剩下的篇幅应该来说说同样备受华人关注的一族党领袖韩宝莲。韩议员得以在华人社区名噪一时,是因为其长期种族倾向强烈的言论,不时发表的辱华言论,让大家牙痒痒。韩宝莲的反亚反移民理论,概括起来便是,所谓欧美白种人优越,亚裔、非裔及土著裔劣等外来移民抢了当地人的饭碗等等。这种论调在以平等思想为social norm的西方国家不太可能获得高调赞同,然而因其既有历史渊源,亦有现实依据,还是有其市场,至少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如此。而一族党在98年的全盛时期确实表现不俗,拥有11个议席,以接近一成的实力成为洲内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韩议员本人更成功进驻国会。伊在国会发表的处女演说(Maiden Speech),甫一发表便获得澳洲甚至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报道。韩议员尖锐指出,亚洲人来到澳洲,只顾自己的社区,形成贫民区,不与本土人同化。韩议员甚至提出,政府应暂时停止移民政策,以免英语不利索,没有生产技能的新移民只一味吃福利,成为社会寄生虫。这样的演讲不肖说自然惹来各方不满,韩议员本人亦应声被扣上种族主义者这顶大黑帽子。然而,这篇演说里头是否包含一些具有价值的东西呢,还请朋友们各自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世界亚洲社群对此自然是不以为然,然而澳洲本土却有不少人视之为民族英雄,作为极右派的一族党,历年得票率并不算低,甚至以提倡自由公平为理念的左派工党支持者,也有转投一族党的。而韩议员本人更在06年被《时代》杂志选为100位最具影响力的澳洲人之一。
说起来,韩议员个人的履历并不算出色,从小在父母的鱼薯店里打工的伊,15岁辍学逃家,16岁结婚生子,21岁结束该段婚姻,然后又火速再结再生再离,最后和父母一样在昆省郊县的Ipswich开个鱼薯店,雇上几名亚洲难民为其打工。韩议员原来也想和柏楷夫一样,来个韩宝莲一族党的,可惜战绩不大好,最后只叫一族党,One Nation Party(嗯,我还是觉得,后者对该党好处大些,至少听起来比较大气)。
现年60岁的韩议员,近况并没有太好,2003年,韩议员被控选举舞弊,罪成获狱三年。已宣布退出政坛的韩议员于03、04、07、13、15年(亦即是次昆省大选),反复游走于昆省新洲两地竞选,均铩羽而归。宣布对澳洲完全失去兴趣,想卖房移居英国又顺利卷入与穆斯林移民冲突,韩宝莲最后愤而撤下广告,宣布宁可不卖也不让穆斯林落户昆省。同年去欧洲度假两个月,又发现英国并不是梦想中的纯种白人天堂,于是又得出来宣布由于当地移民太多而打消了移居英国的想法。实在也是不消停,忙得很。
配图:大打民族牌并获成功的韩议员,告诉我们民族主义这种门槛较低的主义在哪个国家都容易找到市场。


(又:说到脸谱化这件事情,其实这里提到的每个人物,无论角色忠奸,只要能够找到比较好看的图,我都尽量用上他们本人状态最好看的图,所以大伙儿在这里看到的已经是经过筛选过后“比较好”的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