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
Posted: 2015-04-13 9:54
迫不及待读完黄永玉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掩卷(其实是Kindle)满足地长叹一声:今人是再也写不出这种胸襟气度的文章了。1991年黄永玉到巴黎和意大利居住了大半年兼绘画创作,最后在托斯卡纳买了套房子!从书里的文章也可以看出,他对意大利和意大利人的喜爱远远超出巴黎。Kindle版包括的插画肯定没有纸版书的精美,但文字已经让我爱不释手了,录入/摘抄几段特别喜欢的与大家分享。
翡冷翠情怀之司都第奥巷仔(片断)
大教堂左侧有一条非常窄的巷仔,名叫司都第奥街,实际上和英文画室的读法只是拧着一点腔,好像山西人说北京话,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艺术工作室或画室的街。
深究起来,这条街可能还有许多古仔好讲。给一条街取个名字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眼前,它的著名时由于一间一两百年 —— 听说可能更早的卖美术用品的铺子。
巷仔不长,一百米吧?那一头是条名叫柯尔索的稍大些的横街;这一头就是环绕大教堂的热闹马路。
这家美术用品店真是令人一踏进门就舍不得离开。有关艺术的工具材料无所不包,画布,纸张,颜色油料,毛笔刷具,画板画架,凿子刻刀,以及13、14、15、16、17、18、19、20世纪各种不同时代壁画颜料及底子材料都分门别类地罗列有序。售货员的模样长得很有古意,他们细心地介绍,仿佛带领着我一世纪一世纪往后推移,脑子里出现美术史上用这些颜料画出的一幅幅逆时针流转的经典壁画。
铺子里人山人海。外国附庸风雅的游客喜欢攀谈,顺势自我介绍也是热心的美术爱好者,这类每天发生的事是终能原谅的,万里迢迢来到翡冷翠,不抒发一点艺术气质,回国如何面对乡里?美术学院的年轻男女更是川流不息,东摸摸、西捏捏,一待半个钟头,看看价钱,冷笑一声走了;大不了应付面子,买一小盒木炭,或是两支铅笔。。。来是要来的,真正要用工具材料时,他们自有便宜的去处。
。。。。。。
我喜欢翡冷翠,喜欢与我安身立命的职业有关的美术用品店。第一次踏进这家铺子我就倍感亲切。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
翡冷翠情怀之婀娜河上的美丽项链(片断)
老桥很老了,不晓得是哪年建立的,只听说1333年给一场大水冲走,原来是座木桥。十二年后改建成结识的石桥直到如今。
桥两边各有一排房子,原来是摆卖牛羊猪肉档口,后来梅蒂奇大公下命令该为金银珠宝首饰的买卖街,这才使得老桥的身价一下子飞升起来。
马可波罗1324年逝世,活了七十岁。他老人家在中国元世祖那里做了二十多年官,却还没福气见到这座木桥变成石桥哩。
每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游客。为了翡冷翠,为了这座桥,全世界绅士淑女、流氓阿飞无比都要到这儿来站一站,照张相;买不买铺子里的东西倒在其次。
铺子里的东西不是随便说买就买得。你得有胆量走进去,还得有脸皮走出来。听说玉婆伊丽莎白泰勒从这里买走一粒钻石,四颗蚕豆加起来那么大小。
有时我从桥上经过时,免不了也朝橱窗里望望。停下来自我对话:
怎么,买不买一两件送给老婆?
这个人不喜欢这类玩意!
可以假定她喜欢嘛
喜欢,我也没有这大笔闲钱!
假定有这笔闲钱。
你认为我真有吗?
为什么不可以假定?
哈!哈!有这闲钱,干嘛买这类东西?
说老实话,我比老婆还喜欢欣赏首饰,但不一定在老桥。老桥的首饰只是质料名贵,为着旅游人的胃口,创意方面胆子较小。翡冷翠是有好创意的首饰店,在小巷里头的一些幽暗的作坊里,人都长得比较清秀或古怪,男女参半,脾气与常人有别;看尽管看,可别希望她或他对你有殷勤的招呼。他们的作品全系手工,见到不经意或粗糙的地方,这正是妙处,有如中国大写意水墨画的挥洒。
在老桥上散步,是在体会和享受一种特殊的情调。古桥上,蜂拥着诗意满面的现代人。人可以从不读诗做诗,到某种时候,居然脸上会出现诗的感应。历史悠久的桥上或者好山好水间,人的善良愿望找到了归宿。再恶的人也游山玩水,油然而生诗情时,也会来两句诗。这和信教的上教堂礼拜、忏悔是一样的意思,只是花样多一点而已。
老桥更适宜远看与回味。早晨,阳光最初一瞥的灿烂;晚上,满眼梦境的光闪。冬天,下了雪的桥上的夸张的热闹;春天桥上花;秋天被风吹起的衣裾;夏天,一个赤裸粗犷的澡堂...
翡冷翠情怀之名人纪念馆(片断)
在中国,想古人的时候,翻书而已;在翡冷翠,"上他家去好了"。乔托、米开朗基罗、莱奥纳多达芬奇、但丁、薄伽丘……的家,有的就在城里,有的离城不过30分钟汽车。
他们的家,跟活着时候一模一样,穷就穷,富就富。两百年、三百年、五百年,纹丝不动,用不着今天的子孙来做不伦不类的擦脂抹粉。
前些年我特地和好朋友们到绍兴去欣赏鲁迅故居。万里迢迢,没进门就打了转身。为什么?
既歪曲历史又缺乏文化素养。原来鲁迅那么阔气呀!辉煌的大理石柱,高玻璃窗,大理石地面,现代化照明。简直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宫殿嘛!”
沿着塞纳河之是画家的摇篮还是蜜罐(片断)
我从历史的角度发现,巴黎和意大利诸城的艺术环境很像一个装蜜糖的大缸。收藏之丰富,艺术之浓稠,原是千百万蜜蜂自己酿出来的。但人们却常在大缸子里发现被自己的蜜糖淹死的上百只蜜蜂。
一般的观众和爱好者欣赏名作时,是无须担心给“淹死”的。从事艺术者却不然。他每天和艺术的实际性东西接近。年深月久,欣赏水平远远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水平抛在百里之后。眼光高了,先是看不起同辈的作品,评头品足;最后连自己的劳作也轻蔑起来,干脆什么也不做,粘住手脚,掉进缸里淹死完事。
艺术的蜜罐里,不知淹死过多少创造者。
蜜蜂原是在花间、在蜂房里工作的成员,固然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到蜂蜜缸边走走,欣赏历来劳动的成果,壮壮自己的声势;然而站在缸边活动的工作终究不是分内的事。艺术工作之可贵原就在一口一口地酿出蜜来,忘了这一口一口,忘了那来回奔忙的任务,已经不像是一只正常的蜜蜂了。
我有时还自觉不太像一只蜜蜂。虽然,不怕晒太阳,不怕走远路,经得起一坐七八个小时,忍得饥饿、干渴,虽然后腿窝囊里的花粉——自己食用的粗粮采得满满的;至于高质量的蜜糖,却未必一定够格。这就是自己对自己和历代高手以及当代能人相比较而产生的思想。
走在塞纳河边,背着沉重的画具,一边走一边嘲笑自己,甚至更像一只蚂蚁。
不过蚂蚁比我好,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都比我强。
我是一只孤独的蚂蚁。世界上有独居的蚂蚁吗? 请问!
沿着塞纳河之巴黎 –– 桥的遐思(片断)
世上所有的大桥小桥都是难忘的。
当人不高兴、忧伤的时候,你问他,你喜欢桥吗?你一生走过多少好看的桥?他情绪会舒展开来...
桥跟人的微妙的情绪末梢连在一起,桥跟人的微妙的情绪末梢联在一起,个人的玄想,爱情的始末、甚至绝望,如果有一座桥就好了。桥时常跟人商量事情,帮你作一些决定。
... ...
巴黎桥上没有相同的灯。
桥是巴黎的发簪。
翡冷翠情怀之司都第奥巷仔(片断)
大教堂左侧有一条非常窄的巷仔,名叫司都第奥街,实际上和英文画室的读法只是拧着一点腔,好像山西人说北京话,意思是完全一样的—— 艺术工作室或画室的街。
深究起来,这条街可能还有许多古仔好讲。给一条街取个名字总不是无缘无故的。眼前,它的著名时由于一间一两百年 —— 听说可能更早的卖美术用品的铺子。
巷仔不长,一百米吧?那一头是条名叫柯尔索的稍大些的横街;这一头就是环绕大教堂的热闹马路。
这家美术用品店真是令人一踏进门就舍不得离开。有关艺术的工具材料无所不包,画布,纸张,颜色油料,毛笔刷具,画板画架,凿子刻刀,以及13、14、15、16、17、18、19、20世纪各种不同时代壁画颜料及底子材料都分门别类地罗列有序。售货员的模样长得很有古意,他们细心地介绍,仿佛带领着我一世纪一世纪往后推移,脑子里出现美术史上用这些颜料画出的一幅幅逆时针流转的经典壁画。
铺子里人山人海。外国附庸风雅的游客喜欢攀谈,顺势自我介绍也是热心的美术爱好者,这类每天发生的事是终能原谅的,万里迢迢来到翡冷翠,不抒发一点艺术气质,回国如何面对乡里?美术学院的年轻男女更是川流不息,东摸摸、西捏捏,一待半个钟头,看看价钱,冷笑一声走了;大不了应付面子,买一小盒木炭,或是两支铅笔。。。来是要来的,真正要用工具材料时,他们自有便宜的去处。
。。。。。。
我喜欢翡冷翠,喜欢与我安身立命的职业有关的美术用品店。第一次踏进这家铺子我就倍感亲切。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
翡冷翠情怀之婀娜河上的美丽项链(片断)
老桥很老了,不晓得是哪年建立的,只听说1333年给一场大水冲走,原来是座木桥。十二年后改建成结识的石桥直到如今。
桥两边各有一排房子,原来是摆卖牛羊猪肉档口,后来梅蒂奇大公下命令该为金银珠宝首饰的买卖街,这才使得老桥的身价一下子飞升起来。
马可波罗1324年逝世,活了七十岁。他老人家在中国元世祖那里做了二十多年官,却还没福气见到这座木桥变成石桥哩。
每天从早到晚都挤满了游客。为了翡冷翠,为了这座桥,全世界绅士淑女、流氓阿飞无比都要到这儿来站一站,照张相;买不买铺子里的东西倒在其次。
铺子里的东西不是随便说买就买得。你得有胆量走进去,还得有脸皮走出来。听说玉婆伊丽莎白泰勒从这里买走一粒钻石,四颗蚕豆加起来那么大小。
有时我从桥上经过时,免不了也朝橱窗里望望。停下来自我对话:
怎么,买不买一两件送给老婆?
这个人不喜欢这类玩意!
可以假定她喜欢嘛
喜欢,我也没有这大笔闲钱!
假定有这笔闲钱。
你认为我真有吗?
为什么不可以假定?
哈!哈!有这闲钱,干嘛买这类东西?
说老实话,我比老婆还喜欢欣赏首饰,但不一定在老桥。老桥的首饰只是质料名贵,为着旅游人的胃口,创意方面胆子较小。翡冷翠是有好创意的首饰店,在小巷里头的一些幽暗的作坊里,人都长得比较清秀或古怪,男女参半,脾气与常人有别;看尽管看,可别希望她或他对你有殷勤的招呼。他们的作品全系手工,见到不经意或粗糙的地方,这正是妙处,有如中国大写意水墨画的挥洒。
在老桥上散步,是在体会和享受一种特殊的情调。古桥上,蜂拥着诗意满面的现代人。人可以从不读诗做诗,到某种时候,居然脸上会出现诗的感应。历史悠久的桥上或者好山好水间,人的善良愿望找到了归宿。再恶的人也游山玩水,油然而生诗情时,也会来两句诗。这和信教的上教堂礼拜、忏悔是一样的意思,只是花样多一点而已。
老桥更适宜远看与回味。早晨,阳光最初一瞥的灿烂;晚上,满眼梦境的光闪。冬天,下了雪的桥上的夸张的热闹;春天桥上花;秋天被风吹起的衣裾;夏天,一个赤裸粗犷的澡堂...
翡冷翠情怀之名人纪念馆(片断)
在中国,想古人的时候,翻书而已;在翡冷翠,"上他家去好了"。乔托、米开朗基罗、莱奥纳多达芬奇、但丁、薄伽丘……的家,有的就在城里,有的离城不过30分钟汽车。
他们的家,跟活着时候一模一样,穷就穷,富就富。两百年、三百年、五百年,纹丝不动,用不着今天的子孙来做不伦不类的擦脂抹粉。
前些年我特地和好朋友们到绍兴去欣赏鲁迅故居。万里迢迢,没进门就打了转身。为什么?
既歪曲历史又缺乏文化素养。原来鲁迅那么阔气呀!辉煌的大理石柱,高玻璃窗,大理石地面,现代化照明。简直是‘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宫殿嘛!”
沿着塞纳河之是画家的摇篮还是蜜罐(片断)
我从历史的角度发现,巴黎和意大利诸城的艺术环境很像一个装蜜糖的大缸。收藏之丰富,艺术之浓稠,原是千百万蜜蜂自己酿出来的。但人们却常在大缸子里发现被自己的蜜糖淹死的上百只蜜蜂。
一般的观众和爱好者欣赏名作时,是无须担心给“淹死”的。从事艺术者却不然。他每天和艺术的实际性东西接近。年深月久,欣赏水平远远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水平抛在百里之后。眼光高了,先是看不起同辈的作品,评头品足;最后连自己的劳作也轻蔑起来,干脆什么也不做,粘住手脚,掉进缸里淹死完事。
艺术的蜜罐里,不知淹死过多少创造者。
蜜蜂原是在花间、在蜂房里工作的成员,固然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到蜂蜜缸边走走,欣赏历来劳动的成果,壮壮自己的声势;然而站在缸边活动的工作终究不是分内的事。艺术工作之可贵原就在一口一口地酿出蜜来,忘了这一口一口,忘了那来回奔忙的任务,已经不像是一只正常的蜜蜂了。
我有时还自觉不太像一只蜜蜂。虽然,不怕晒太阳,不怕走远路,经得起一坐七八个小时,忍得饥饿、干渴,虽然后腿窝囊里的花粉——自己食用的粗粮采得满满的;至于高质量的蜜糖,却未必一定够格。这就是自己对自己和历代高手以及当代能人相比较而产生的思想。
走在塞纳河边,背着沉重的画具,一边走一边嘲笑自己,甚至更像一只蚂蚁。
不过蚂蚁比我好,集体观念和组织纪律性都比我强。
我是一只孤独的蚂蚁。世界上有独居的蚂蚁吗? 请问!
沿着塞纳河之巴黎 –– 桥的遐思(片断)
世上所有的大桥小桥都是难忘的。
当人不高兴、忧伤的时候,你问他,你喜欢桥吗?你一生走过多少好看的桥?他情绪会舒展开来...
桥跟人的微妙的情绪末梢连在一起,桥跟人的微妙的情绪末梢联在一起,个人的玄想,爱情的始末、甚至绝望,如果有一座桥就好了。桥时常跟人商量事情,帮你作一些决定。
... ...
巴黎桥上没有相同的灯。
桥是巴黎的发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