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印度改编版三莎剧

Posted: 2015-05-03 19:30
by Jun
Image

根据王子复仇记改编的印度电影,编剧兼导演 Vishal Bhardwaj 把背景放到种族争端白热化的九十年代的喀什米尔地区。Haider/Hamlet大学毕业回家发现当医生的爸爸失踪了,妈妈跟叔叔打得火热,家乡到处是荷枪实弹的印度驻扎军,以及大量的失踪穆斯林人口。我只能找到网上的盗版视频,丢三落四的英文字幕也不影响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个改编的难度甚大,因为男主角并非王子地位,随时有被干掉的危险。Bhardwaj 巧妙地把原作的主要因素放进剧本里但是不会让人觉得生硬,他的重点还是在描绘当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冤冤相报的困境。其实冤冤相报的主题在莎剧里并不罕见,例如 Titus Andronicus,所以并没有违和感,甚至更加深了莎剧的普遍感和现实感。影片外景基本全在喀什米尔取景,摄影非常漂亮,感觉非常真实。

剧本对于印度官方在喀什米尔地区采取的暴政镇压手段持很强的批判态度,考虑到印巴边境的常年局势和印度国内对此话题的敏感度,能拍摄出这样的片子也是很难得了。片子发行的时候在国内也引发一些争议,不少人觉得太同情敌方丑化了己方。

让我最震撼的地方还不是政治和改编剧情,而是编导对于女性人物的处理。Hamlet 大概是重大莎剧里面女性人物最弱的一部了,让人意外的是强化了女性人物的改编竟是一部印度电影。其中的 Ophelia 和 Gertrude 都比原剧中的形象更丰满更微妙,Ophelia 更独立更自主,而这里的 Gertrude 很可能是我见过的最迷人最复杂最深刻的版本。剧本里对于她跟丈夫的裂痕,跟小叔的关系,特别是跟儿子的暧昧,都花了很大笔墨细细描绘,心理层次又多又深,原剧中的 Oedipus subtext 被挑出来更直接地讨论。演员 Tabu 一上来给人感觉是长得太美,但后面完全靠演技把人镇住了。在一部政治和批判意味很强的片子里,仍然把重心保持在人物关系和心理冲突,我觉得也是莎剧的精髓。

考虑到影片冷峻真实的风格,我以为肯定不会象传统宝莱坞那样插进歌舞段落了,没想到还真有两段,而且插得非常巧妙,例如一段嫁接王子复仇记中 Hamlet 找戏班子表演叔父害死老国王的段落,以歌舞形式表现出来,挖太合适了。后来一翻发现音乐是 Bhardwaj 自己写的,这人也太有才了简直不像话!

Image

http://www.dailymotion.com/video/x2ektg ... shortfilms

Re: [电影]Haider (2014)

Posted: 2015-05-04 2:44
by CAVA
这位Gertrude看去很知性,受过高等教育的样子。

按照Hamlet改编的电影应该颇有几个?

Re: [电影]Haider (2014)

Posted: 2015-05-04 7:51
by Jun
现代改编版比较有名的是 Ethan Hawk 主演的,挺老了。我没看过。另外 The Lion King 的剧情也是跟 Hamlet 近似的。哦对了,我听说黑帮电视剧 Sons of Anarchy 里第三季的剧情也是 Hamlet。

Vishal Bhardwaj 之前还改编过 Macbeth 和 Othello.

Hamlet 其实不太好改编成现代版,他并不是一个容易让观众产生同情的人物。所以我觉得 Bhardwaj 的改编设定很好。

Posted: 2015-05-09 21:04
by Jun
我去把 Vishal Bhardwaj 改编的另外两部莎剧也找来看了:Maqbool (2003) 改编 Macbeth,Omkara (2006) 改编 Othello。三部都很好看,我喜欢!

Image

Image

Macbeth 背景设定改成孟买黑帮火拼,有种奇异的贴切感。在这里 Vishal Bhardwaj 做了一个重要的改变,把 Lady Macbeth 改成大佬/国王 Duncan 的情妇,勾引 Macbeth 除掉老头,占据帮里头把交椅,当然自己也成了他的人。这个桥段本身并不新,小弟打大嫂的主意。放在这里产生有趣的效果,象 Hamlet/Haider 的改编,二者都强化了女主角的作用和戏份。在原剧里,Macbeth 是个可怕的野心家,有点象理查三世,谁挡路就把谁一下喀嚓了,连一起打天下的兄弟 Banquo 也不放过,他身上最大的亮点是跟老婆夫妻情深。Bhardwaj 自己本来就擅长拍女主戏感情戏,抓住这个重点狠狠地发挥了一把,看得好过瘾。有点讽刺的是,莎剧里不论好人坏蛋,没几对幸福的夫妻(罗密欧朱丽叶还没过上日子不算),除了欢喜冤家 Antony and Cleopatra 之外一时想不出还有谁,就 Macbeth 夫妻俩了。听到老婆死讯之后,Macbeth 长叹余生失去了意义,说了一段极动情的哀悼独白 ---
Life's but a walking shadow, a poor player,
That struts and frets his hour upon the stage,
And then is heard no more. It is a tale
Told by an idiot, full of 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
这个 Macbeth 篡位的动机属于自身野心与被诱惑掺半的诠释,在暴君感方面有点弱。虽然也保留了一些原剧的神秘巫术,但恐怖气氛大大减弱了。三个女巫被改成两个插科打诨神神叨叨的老警察,没事儿算算星相什么的。

Tabu 显然是 Bhardwaj 的 muse,03年时还年轻,演个极妩媚诱惑不可抗拒的 Lady Macbeth,在影片里有两段勾引 Macbeth (Irrfan Khan) 的戏,哇,简直太精彩了!把我都看呆了。她真是又美貌演技又好简直让人倾倒。演 Macbeth 的是宝莱坞实力演技派 Irrfan Khan,长相很有特点,两只大眼袋,曾在多部英美片里出现过,眼熟。Irrfan 跟 Tabu 之间很有化学作用。全剧最有看头的是两个人之间危险紧张、充满 libido 的情欲关系。Love and death, sex and power,都是最基础的本能和最普遍的人性,果然是不管放到哪个时代和环境都贴切适用的主题。因为 Lady Macbeth 一开头不是他太太而是 Duncan 的情妇,导致篡位结婚之后,她不知道肚子里怀的孩子到底是 Duncan 的还是 Macbeth 的,在他们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心理冲突。

Image

Othello 的背景被挪到印度外省的腐败的地方枪杆政治。这三部电影的外景和摄影都很漂亮,很有当地的独特感觉。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似乎不应该喜欢 Othello 这个杀妻凶手,而且还是出于嫉妒和占有欲而犯下罪行。现在没人敢写这种题材的故事了。但是这部戏非常打动我,因为感觉很理解 Othello 的心理。作为一个从内到外都跟环境格格不入的 outsider,虽然靠赫赫战功得到了社会主流的承认和仰慕,但 Othello 的内心仍是自卑的。即使 Desdemona 自愿地爱上了他,他的内心深处总是充满怀疑,对她的忠贞的怀疑,实际是对自己是否可能/应该被爱的怀疑,投射到别人身上。所以他立刻就相信了 Iago 的谎言挑拨,因为 Iago 只是证实了他潜意识里早已想象出来的恐惧。

在三部改编中,这一部是最接近原著的处理。让我非常满意的是有几段我特别喜欢的台词被基本直接挪了过来,例如开头岳父大人 Brabantio 想把女儿拉回来失败了,临走前对女婿恨恨地说,我女儿骗了他爹,你以为她会对你诚实吗?例如结尾时 Othello 知道自己错杀了老婆,先说了那句著名的 "loved not wisely but too well",然后忽然提起,当年血气方刚,当街捅死了一个人 ... 然后捅死自己,倒在 Desdemona 旁边。这段也被保留,感觉贴切得不得了。原剧里这句奇怪的忆旧,让我浮想联翩,显然 Othello 曾经是个火爆的青年,有过刀头舔血的生涯。

影片里最主要的改动是淡化了 Othello 被歧视的身份,虽然定位为半个低贱种姓的 half-caste,但是多数人似乎对他的身份没有什么鄙视。另外强化了 Desdemona 和 Emilia 之间的姐妹情,这样结尾颠倒一下情节,让 Emilia 砍死丈夫 Iago,而不是反过来,就合情合理,而且总是让观众痛快一把。其他改动都在忠于原剧的情况下相当巧妙合理的处理。

Image

Saif Ali Khan 演个跛脚的 Iago。

Image

Ajay Devgan 和 Kareena Kapoor 分别演 Othello 和 Desdemona。编导的主要改动之一是将 Othello 的战斗力和二者的恋爱,加戏具体化了,效果还挺不错的。

Bhardwaj 的改编让我再次意识到几部主要的莎剧其实是充满了血腥暴力的故事,死人又多又快,移植到黑帮血拼或者种族冲突的环境里正合适。

Re: 印度改编版三莎剧(TBC)

Posted: 2015-05-10 16:31
by Jun
If you're curious about Irrfan Khan, here's a clip of his performance in the HBO series In Treatment, Season 3 (he's not as old as the charact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7doXCNa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