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2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2-22 17:10
by Elysees
今年我看的电影达到安宝出生以来最高数量,到今天除了小李的复仇者还没看,其他被提名了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片子都过了一遍。还顺便看了看动画片头脑特工队和教主小传Steve Jobs,还有之前想看而漏看的Ex Machina。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中年妇女做太久了,虽然都看了,愉悦感却不太高,不少电影看出来都有种,这什么啊的感觉。比起早些年的阿甘正传,肖申克救赎,或是前几年的撞车,都深有不如的感觉。也不知道是我老了文艺细胞不足看不出好来,还是不知不觉中电影变了,讲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手法都是陌生的了,所以我理解不了。
前些天跟弯蜜午饭,两个人就在那说,今年被提名的这些片,几乎都只有一边主角,要么只有男主角(间谍之桥,The Big Short,复仇者,火星人),要么只有女主角(Room,Brooklyn),要么男女主角都没有(Spotlight),比较齐活的也就是Mad Max: Fury Road,而这个故事被提名属于我最最不解的——好吧,Charlies Theron真的很帅很帅很帅,用我弯蜜的话,唯一可以让他变直的女人,我的话则是分分钟可以为她弯成蚊香片;然而,这故事本身实在乏善可陈啊。
当然,现在这么写起来,忽然又觉得,大约一直这样,阿甘正传和肖申克救赎也没有女主,撞车大约也算是没有男女主。
所以一定是我老了。

====================以下全部有剧透==========================

1,The Big Short

Image

这个片是我新年以后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我的感想只有简单的五个字:
完!全!看!不!懂!
真的,我一点没夸张,我如果不是掏钱买了电影票而是电视上看到这个,肯定坚持不了30分钟就得转台。——而且当天是早场电影,整个放映厅里就我一个人在看,一个人!包场!
故事说的是几个金融界的小伙子(或者中年人)在房市最热最高的时候,预见了次贷危机的来临,通过发放保险赚大钱的故事。这就是我静坐看完2个小时得到的梗概,另外一个附加的感想就是Bale真是个好演员,有点虚胖,把那个自闭到有点儿神经质的数学天才演得入木三分。
我看这个电影不懂到什么程度呢,看完当天下午,在微信上抓住小蓝给上课,她连敲字带语音,给我讲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我才算勉强了解了这个电影里各种飞快蹦进蹦出跳来跳去的概念,机构,和各种关系。
为什么不懂呢,最主要的一点,我压根不知道贷款是怎么运作的。在小蓝给我讲之前,我的概念就是买房子贷款就去银行,银行给你钱。至于银行从哪拿钱(因为我觉得银行就是有钱的呀),怎么处理这些贷款,最后又怎么包装了卖到市场上,我从来都毫无概念。
虽然算是经历了09年的金融风暴,我却根本不懂什么叫Sublime/次贷,也不知道影片里里面人兴奋的谈论的什么AAA啊,B啊之类的到底是啥意思,也没看懂那个戴着黑色塑料片的女人说的如果我不给人家就到隔壁去如何如何,也不懂什么叫default,总而言之,不懂概念,不懂相互因果关系,所以完全没有看懂这些人都瞎兴奋个什么劲儿。就只能微弱的根据已知历史推测了Bale演的这个牛人,以及皮特带的两个孩子,还有Steve Carell的那个公司的全部人,大概是在房地产市场一红千里的时候预先看出了房地产市场要泡沫,于是拿这个想法创造了个保险,把保险卖给各大银行金融机构,每月付钱,然而万一泡沫则可以得到巨额赔偿。卖保险的时候人们都觉得他们疯了,因为房地产市场怎会破灭;然而最终破灭的时候他们果然也得到了巨额赔偿,于是发大财了,大概这样?
我觉得我应该不会是唯一一个看不懂的,大概电影也想到了这个,提到某些概念的时候,还安排的漂亮的小姑娘们出来客串名词解释——然而我连名词解释也听不懂,好悲催。
总之我一头雾水的看完出来,除了迷糊,印象比较深的就是Bale塑造的这个人,说话的方式,各种微弱的小动作小习惯,都无一不表现他的神经质和自闭;皮特在这里面扮演的是一个功成名就已退休的牛人,两个小男孩从他那儿听取意见,戏份不多,出来又是一副Alpha男样;Steve Carell大概应该算这个片里的男主了(如果非要说有个男主的话),人物分到的情节和性格都比其他几个人丰满,有悲伤过去(他哥跳楼自杀了),有悲悯之心(对这个信用体系作假的系统十分愤怒),等等等等。
所以,故事因果没看懂,对一众帅哥或兴奋或愤怒或无奈的各种情绪自然也就跟不上,默默然离开了电影院。
回来以后听人说起有这本书,去搜了一下,赫然发现跟Moneyball同一个作者,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照啊,虽然没看懂,我看的时候却一直有种叙事方式有很熟悉的感觉,跟当年看Moneyball一样一样的,只不过我碰巧熟悉棒球所以那个片可以看得很顺。想到这里,赶紧又去搜制片人,果然也是皮特。
原来如此嘛。
当然,感谢小蓝的上课,我觉得我听完以后大概,似乎,是懂了。所以等dvd出来或者会再看一次,也许能看明白点。


2, Room

Image

这个电影,刚看出来我感觉有点莫名:说感动似乎无突出泪点;说紧张也没有特别揪心的地方;说压抑吧也没有,愉悦轻松就更说不上——大概只有短短的一瞬间的快乐释然,然而很快也就过去。
简单的说,两边不着,很困惑。
我之前没有看过书,先在线看了Trailer才去,所以看之前对情节有一点想象,凭这点想象,我认为我会喜欢,甚至预见我说不定会掉眼泪什么的。
我看之前想象是这样:一对母子被禁闭在某一个地方,小男孩从出生就被困小屋,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妈妈在有限的周遭条件里给他创造出一个似乎还算安逸快乐正常的环境,让这个男孩不至于以为自己被幽闭,简单说,有点像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立意。当然结局要是两个人被解救出来,妈妈带着小男孩儿重新认识美丽新世界,大团圆大欢喜。
光想象这个故事仿佛应该是冲突激烈高潮迭起紧张刺激,然而整个电影其实拍得相当淡化,无论是被禁闭的日子里的各种不幸,还是获救以后面对久违的(或从未谋面的)大千世界的冲击。
电影的前大约不到一半是关于母子在禁闭小屋的生活,妈妈怎么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貌似正常的生活环境;大约一半的时候他们被救了出去,然而情况在这里急转直下,儿子出到外面的世界初初虽然震惊,慢慢的却也适应了;倒是妈妈忽然崩溃了,好像孩子有了托付,自己终于可以沉浸到这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中去。
故事有一个小细节,她出来以后发现父母离婚了,母亲跟一个从前家里的朋友在一起了,父亲赶过来跟她见面,却不能直视这个孩子(因为是她被那个囚禁她的人强奸生下来的),女儿强迫父亲看她儿子一眼,父亲做不到,最后两人不欢而散。她母亲及她母亲的先生对这个孩子很好,慢慢的给他时间适应。而这个妈妈,则开始嗑药,沉默不语,易怒,差点丢了命。
应该说其实很符合事实,人在大变故并且失去内心支柱以后,如果无法面对,就是这种一崩千里的状态。
后来有个电视采访,主持人问她,当时生下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把这个孩子送出来,让他有更好的生活的机会。这姑娘顿时迟疑了,说,可是,他有我啊。
于是我有种不甚舒服的幡然醒悟的感觉,这故事,更多的是在说在这个妈妈绝境之中,这个儿子是怎样成为她的精神支柱,以至于她在那七年里没有垮掉,而不是相反;也完全说明了为什么她一旦获救,回到外界以后短暂的清明就迅速崩溃。
大约是个深刻的主题,然而太不符合我想看的了,所以没法感动,就不好评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17:41
by Jun
我早就对奥斯卡毫无兴趣。

看了 Spotlight,真的好极,编辑部的那种灰头土脸的 glamour,啊我最吃这一套了。

Mad Max: Fury Road 确实没啥故事,好在第一三观极正,很 feminist;第二技术太厉害了,很少用 CGI,大部分是真拍的特技。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17:49
by Elysees
Jun wrote:我早就对奥斯卡毫无兴趣。

看了 Spotlight,真的好极,编辑部的那种灰头土脸的 glamour,啊我最吃这一套了。

Mad Max: Fury Road 确实没啥故事,好在第一三观极正,很 feminist;第二技术太厉害了,很少用 CGI,大部分是真拍的特技。
每年电影那么多也不知道该选什么看,大海捞针的,也得有个指南,奥斯卡提名完全可以当个看片指南用嘛。

所以Mad Max那么多好评是因为是基本真拍么?我看到那么多提名感觉非常不解......就似沙漠女性版加勒比海盗嘛。

Spotlight我也还算喜欢,主要是因为当年少女时代也做过做记者的梦,看了以后觉得挺澎湃的,有点儿懊恼随便就放弃了梦想。我今天去电影院看到这个片子标记是R级,还回想了一下为什么,后来想,大概就是因为要报道的主题吧。这个报道影响力真的很大啊,这么多年以后我依然还有点印象,感觉很坍塌——虽然我本来也不信教。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18:03
by Jun
小E一定没看过最早的 Mad Max 系列,是同一编导 George Miller 在澳大利亚拍的,基本没有对话,全是飞车镜头,特别荒蛮原始的感觉很震撼。我来美国后没多久第一次看到 video,简直呆掉了。他后来又拍了两部续集,飞车技术继续升级。最近这一部是二十年后的超升级版。

说实话这年月我看电视剧比较多,电影很少。现在是电视剧好看的比电影多太多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20:31
by 笑嘻嘻
我还是更喜欢电影。电视剧的确细节多,但是因为时间充裕,就没有电影的张力大。Mr. Robot细节多,更丰满,但是fighting club给我的震撼更大,感觉像看烟火。
小e接着写,我正在打算看哪部奥斯卡提名片。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21:24
by dropby
Mad Max很好看,纯感官愉悦。故事当然是傻死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22:53
by putaopi
我喜欢Spotlight,完全没有花头,老实地讲故事。把这样一个容易煽情的话题处理得非常内敛克制,不动声色地震撼观众。联想起大量神父性侵事件曝光后不久拍的Doubt,也是飙演技的一部片子。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22:58
by tiffany
感觉像看烟花

阿大最近老随口写诗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2 23:25
by Jun
笑大那是想起了 Fight Club 里的结尾,全城的高楼一座一座地爆炸,象放焰火一样。那片儿很好笑。

Mr. Robot 跟 Fight Club 固然有重叠之处,但是心理内涵又是另一回事。

Spotlight 看上去特朴素,其实非常精致,在很多地方都一不小心就会流于俗套,而编剧导演非常小心地绕过了每一只地雷,这绝不简单,大多数人看不出的举重若轻。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发现其实几年前就有揭发材料,如果当时 Boston Globe 跟进调查了报道了,就不会让教会继续掩盖这几年。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 message,一眨眼就错过了,这个 message 是整个波士顿城里的 major institutions,都有责任,they are all complicit, knowingly and unknowingly. 波士顿环球报这次爆出来丑闻,跟主编换人有很大关系,主编不是 Boston insider 而是外地来的,否则恐怕还是会象之前那样不了了之。但是,很容易掉入好人坏人的阵营,把以前的主编描绘成坏人,而他们也避免了这种套路。这片儿虽然结局挺正面挺光明的,但是一直给我留下后脖子冷飕飕的感觉 --- 全城的权势结构就是这样彼此关照,看不见又摸不着,受害者有冤无处诉,没法冲破甚至无处下手,只是无形中就把一切不和谐的声音都给闷下来了,并不是几只坏苹果一手遮天造成的,而是大家都习惯了 collusion and corruption。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又岂止是神父伤害儿童这一件丑闻?It has become a system of silence and oppression.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0:36
by 笑嘻嘻
不是不是。不是因为最后一段。是强烈的对比,产生的超现实主义的感觉。比如男主的公寓被错敲掉了一半。电影并不深挖为什么这种心理问题,只是简单展示男主看多了保险公司怎样处理车祸惨祸。皮帅哥这个夸张的人格就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你基本不能从男主本人中找到这个夸张的绚丽的强势的甚至是嗜血的人格,然而这就是他,旁人眼中的他。皮帅哥的表演在此真是不可取代,换个人都不行。这种奇幻感觉很难在一部电视剧长度来维持。观众最终难免会问为什么。是这种夸张的对比的感觉让我觉得在看烟花。Mr. Robot 则肩负起讲述为什么的责任,男主的幻想必须有源于出身历史的根据,不会是一个夸张的超现实的人物,虽然从第一集一开始的独白的声调简直就是fighting club的翻版。但是阴郁有余,没有那么绚丽的感觉。

也同样是因为这种时间不足,必须剪裁的电影时间,让好的电影比电视剧多了一种讲故事的方面的张力。

Spotlight 到处都听到好评,一定会看。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5:40
by 薇琪
间谍之桥和spotlight我都很喜欢。火星人就是一部不错的娱乐片,完全不是一个深度的。mad max这种片子完全不是我的茶,我看了一半就弃了。其它的提名片都还没看过。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11:38
by Knowing
我还觉得big short 拍的不错呢!简明易懂基本把MBS CDS CDO 都讲清楚了,big short 的原书,怎么说呢,michael lewis 对hard facts 经常有点马马虎虎,关键事实上有些戏剧夸张不靠谱,但是抓人物特色抓的准写的很生动,电影拍的基本忠实原著,几个人物都是(华尔街)生活中常见的jerk,反正我看的很亲切。 :mrgreen: 从头笑到尾,最后走出电影院又有一丝凄凉苦涩的回味。
另外这片的cast 是活生生证明people hire people like themselves. brad pitt 把自己搞的巨残不说,当制片就大批的cast 愿意把自己弄丑的帅哥!christian bale, Ryan Gosling, 都神奇的美貌尽失,由里到外的散发不招人喜欢的气息!
Anthony Bourdain 还串了一小脸。 :mrgreen:
我也想看spotlight.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12:43
by putaopi
Spotlight 被定为R级是因为中间采访受害人时有比较Graphic的细节描述,女记者一再强调说不要Sanitizing. 我倒是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应该给Teens看的,多少起到警醒的作用。从五六年级起在学校里就有小朋友谈论sex, blow job 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家长的玻璃心比孩子们来得脆弱。电影里最印象深刻的台词是那个坏脾气律师说的: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it also takes a village to ruin one.

小 K推荐Big Short,要找时间去看看。不过Ryan Gosling 我是无论如果看不出他的美貌啊。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12:55
by dropby
薇琪 wrote:间谍之桥和spotlight我都很喜欢。火星人就是一部不错的娱乐片,完全不是一个深度的。mad max这种片子完全不是我的茶,我看了一半就弃了。其它的提名片都还没看过。
Mad Max这种完全不是我的茶的电影我居然二十分钟之后完全被抓住津津有味地看到了头,所以我很理解为啥拿了那么多提名。不过这个电影如果不是在完全搞不清状况的情况下被某人拉着看了的话我自己是肯定不会主动去看的。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14:48
by 薇琪
老大你没弃就说明还是你的茶吧 :mrgreen: 我看了一半就忍无可忍关掉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15:17
by dropby
我觉得我可能对任何做到极致的东西都挺喜欢的。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2)

Posted: 2016-02-23 15:35
by Jun
笑嘻嘻 wrote:不是不是。不是因为最后一段。是强烈的对比,产生的超现实主义的感觉。比如男主的公寓被错敲掉了一半。电影并不深挖为什么这种心理问题,只是简单展示男主看多了保险公司怎样处理车祸惨祸。皮帅哥这个夸张的人格就像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你基本不能从男主本人中找到这个夸张的绚丽的强势的甚至是嗜血的人格,然而这就是他,旁人眼中的他。皮帅哥的表演在此真是不可取代,换个人都不行。这种奇幻感觉很难在一部电视剧长度来维持。观众最终难免会问为什么。是这种夸张的对比的感觉让我觉得在看烟花。Mr. Robot 则肩负起讲述为什么的责任,男主的幻想必须有源于出身历史的根据,不会是一个夸张的超现实的人物,虽然从第一集一开始的独白的声调简直就是fighting club的翻版。但是阴郁有余,没有那么绚丽的感觉
笑嘻嘻看电影的视角很新鲜。我的视角太 jaded, 只顾哪里有俗套煽情老一套。Fight Club 的主题是讽刺现代男性的 masculinity 以及对此的危机感,挺有心理含义的,不过用一种特夸张的讽刺手法表现出来。小说原著我没看过,据说更好笑。本来导演想找 Russell Crowe 来演,没谈拢,就改皮帅哥了。我倒觉得未必非他不可,只要能代表男人对于阳刚气的幻想即可。

电影的视觉刺激我已经厌倦了(jaded again),从 Mad Men 和 Deadwood 开始就偏爱电视剧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4 2:04
by 笑嘻嘻
Russell Crowe 够阳刚,不够美,不够狂妄得夸张。他演会是个好电影,但不会是个经典电影吧?

我还是更喜欢电影。我就喜欢追求感官刺激。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4 14:33
by putaopi
Fight Club 我是多年前看的,看完电影还买了小说读。彼时我印象深刻的是Edward Norton 和 Helena Bohame Carter 的演技,皮帅哥跟他俩比还是差些。You are cooking my mother! :mrgreen: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5 8:43
by Jun
Ryan Gosling 是加拿大人,因为社会进步立场而被认为是 feminists 最喜欢的男明星。还有人拿他做了科学研究(!)。

http://www.avclub.com/article/ryan-gosl ... -sh-214522
Because feminism is much less threatening when a man explains it, a new stud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 has shown that men are more likely to agree with feminist statements after looking at Ryan Gosling memes.
还有本书:

Feminist Ryan Gosling: Feminist Theory (as Imagined) from Your Favorite Sensitive Movie Dude

http://www.amazon.com/Feminist-Ryan-Gos ... 0762447362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6 1:08
by simonsun
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richar ... redictions

把The Revenant比成Trump真是笑死我了。

尽管是实话,不过笑完了发现这么磨嘴皮子也没什么意思。 :roll: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6 8:09
by 薇琪
昨晚看了brooklyn,很好看,平平淡淡讲了个很家常的故事。我很喜欢里面的配乐,听上去。。。很乡愁。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6 8:18
by Jun
simonsun wrote: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richar ... redictions

把The Revenant比成Trump真是笑死我了。

尽管是实话,不过笑完了发现这么磨嘴皮子也没什么意思。 :roll:
纽约客 NPR 都登了不少关于奥斯卡金像奖的报道,我觉得确实没什么意思,至少在我看来奥斯卡奖真是越来越 irrelevant。Maybe it's just me.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6 14:56
by Knowing
今天看了spotlight. 很赞!给调查报道用电影做样本,给记者行业重新刷金。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7 2:15
by Elysees
我快要没有时间了(什么啊...),简单先摘抄我给每个电影在微博上写的几句,当个大纲先,看完颁奖再慢慢写了。

The Revenant
这片巨血腥,我好几次都得捂着半边脸看。无论是小李还是汤哈迪都无美貌,脸基本看不清,更勿论其他。整个故事就是荒野版的你能怎样死(最后却又不死):群众演员轮着被箭射死被枪打死被火烧死被吊死被刀捅死,主角就轮着被熊咬拍打压而不死,被土埋而不死,被暴风雪笼罩冻而不死,被掉悬崖而不死,被淹湍流而不死。各种不死以后熬出头,之前晕眩重伤骑马飞奔时都能一枪毙一个的神力消失,枪杀不死静站着的仇人最后刀斧招呼把人送给别人结果的故事。除了小李的各种惨,还值得一提的是片里的寒冬荒野风光:大屏幕俯瞰蜿蜒长河那一段太震撼了。小李很拼,祝他好运。#2016片单# #终于把提名片都看完了#

Brooklyn

今年提名片看到现在,终于看哭了一次。小人物的小故事,背井离乡的惶惑感和姐妹情深都很感人,最后的归与不归倒是两面都可以说圆,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2016片单#

Mad Max

花了一晚上在Xfinity上把Mad Max: Fury Road看完了,觉得好茫然,这片好在哪儿?就是漫漫黄沙中打混战,故事情节都不新鲜,人物性格和关系有无发展拓开,就是打/受伤/打/死人,除了塞隆帅得让我不由自主想跪,几个美女在漫天尘土中颇清新,再没看出别的亮点。今年的奥斯卡提名片都好莫名啊#2016片单#

Spotlight

Spotlight我当时看完了居然一个字没写一点感想没发,现在也不知道要讲啥了......总之很不错,我今年要押它。就算押不中也认为这是这几部片里的年度最佳。

Bridge of Spies && Steve Jobs
间谍之桥,又是一部没女主的片(今年奥斯卡提名片有哪部男女主俱全的么?Mad Max?),总算是个主旋律传统型的电影,讲明白了有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的一个故事,还有一个可以明确提炼出来的中心思想,这在今年可太难得了。不过呢,说实话我如果早5-6年看这个片子可能还会挺感动,现在看觉得有点假,有点儿厌烦好莱坞吹捧这种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弘扬美国独立自由民主精神的故事了。

法鲨演的教主传就有点一言难尽了。当然法鲨和温斯莱特的演技都很有亮点,法鲨除了过分的帅,也演出了传说中教主那种吹毛求疵追求完美的强迫症。然而我对电影本身的剧本感觉十分莫名,好莱坞特别爱搞伟大人物的人性化故事这一套,当年我兴致勃勃去看小李演的胡佛传就遭遇过,原要去看胡佛怎么心狠手辣扫除异己创立保留现场证据的刑侦学及一己建立FBI,结果被糊了一脸男秘倾国倾城的bl。这次又来,整个电影的主线变成教主跟他私生女的了解和解过程,并加上与前苹果ceo和百事ceo,还有另一苹果创立者,以及温斯莱特演的市场主管(?)与教主的人事关系大汇总。苹果的产品(以及离开苹果以后Next产品),这些在电影里,都只是作为keynote主题,展示一下时间线。当我看到温斯莱特威胁教主与他私生女和解时说,Fix it, or I quit。我简直无语啊。另外教主又不是只有这一女儿,人家还有正经老婆和孩子的好么,要不要这么削枝剪叶啊。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7 2:32
by Elysees
simonsun wrote: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richar ... redictions

把The Revenant比成Trump真是笑死我了。

尽管是实话,不过笑完了发现这么磨嘴皮子也没什么意思。 :roll:
复仇者作为电影来说真没觉得那么好,风光很美,这是今年少数几个我觉得必须在大屏幕上看的电影(这么说也可能我对mad max的感觉一般就是因为是在家里边叠衣服边看的?),很多风光拍出来真的让人屏住呼吸,但故事真的很简单。小李的表演,我觉得也一般,太用力了,算不上他最好的,不过,哎,还是祝他好运吧,既然他那么想要。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7 5:01
by Knowing
如果不把Steve jobs 当传记片而是当舞台剧看,还是很好的。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8 12:38
by Elysees
在imdb在看到一个人评Steve Jobs,哗,简直像我梦游写的,呃,除了我写不了那么清楚:
When watching the movie, I was reminded of The Iron Lady with Meryl Streep as Margaret Thatcher. Both that film and this center around a famous public figure, but the movies aren't really about them or told as biopics. They are more personalized and experimental. Streep's movie is really about how a woman deals with dementia and her love for her husband. Fassbender's movie really is about how a man deals with narcissism and his love for his daughter. Both films are uneven and messy because the focus is too grounded in emotion, when the audience is more interested in their overall lives and not just these niche moments. Because of this, both movies are not that interesting to watch- but are elevated by strong performances. Streep won an Oscar for her role, and Fassbender will be nominated.
Kate Winslet, with an uneven accent, plays Steve Jobs' assistant who is the only person who can really stand up to him (well, that's a lie- since Seth Rogan and Jeff Daniels also have cat fights). I was a little annoyed with Winslet's personality, and awful hairdo. She starts getting on my nerves when she threatens to quit unless Steve can patch things up with his daughter. Any professional knows not to mix business with personal- and her job is to work for Apple, not be a therapist. Winslet is okay in her scenes, but her character is unlikable. If I were Steve Jobs, I would have fired her.
Then there's the business of Lisa- the daughter, and I guess the TRUE emotional back-story for the movie's purpose. Forget that I'm worth billions of dollars, I better run after my little girl and remind her that I plan to invent the iPod for her songs and that I remembered some dumb painting she made on the Macintosh when she was 5. The daughter is also unnerving because Steve Jobs was paying child support, and didn't love the Mother anymore. He owes nothing to his daughter if he doesn't wish to donate- but he attempts to show he cares, and she eventually folds in the parking lot (which looks just like the parking lot in the Tom Cruise movie Vanilla Sky).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8 12:49
by Elysees
另外我昨晚看了Trumbo,好看,非常喜欢,我其实也是一边叠衣服一边看的,然而看得太入神,我都不由自主停下手,也不舍得离开电视去放。故事讲得好,节奏紧凑,表演也很精彩,如果不是题材有点敏感,我简直要为小李担心。这才是我喜欢看的传记的类型。

Image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8 13:02
by 笑嘻嘻
周末没时间写。上面评论里说的Steve jobs 的短处恰恰是我觉得电影的长处。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9 14:31
by Jun
发奖仪式照例没看,结果今天读了 Anthony Lane 的毒舌文章又有点后悔。 :mrgreen: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9 16:00
by Elysees
啥文章?这篇么?
http://www.newyorker.com/culture/cultur ... 016-oscars
我没太看懂 :f21: :f21: 例如这句啥意思?
A bold plan, and we duly kicked off with the prize for best screenplay, (rather than, as is customary, the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declaration), but, just as we were bracing ourselves for Best Rewrite, Best Hissy Fit by a Leading Actor Who Wants More Lines, and Best Additional Footage Shot Specially for the Chinese Market, the idea quietly died.
Then, there was Leo. At last, he went home happy. Any balanced discussion as to whether his performance in “The Revenant” did or did not deserve to win the award for Best Actor was swept aside months ago; the high priests of Hollywood deemed that it was to be his year, and thus it came to pass, although he—and we—should spare a thought, in the hour of his jubilation, for the great Roger Deakins, who sat in a box, like an operagoer, clustered in solidarity with his fellow cinematographers. DiCaprio scored last night, at the sixth time of asking. Pah! A mere parvenu. Deakins, nominated last night for “Sicario,” now has thirteen Oscar nominations, and nothing to show for his pains. All he can do, I guess, is to carry on making immaculate movies, and to cross his fingers for Oscars yet to come. Don’t tell Chris, but patience rocks.
这段我昨晚也想了一下,倒不是因为他,而是好像还有一个谁也有九个奥斯卡提名,但是第二次得。必须得说演员导演这些奖确实比较受大众关注些,其他类似服装啊最佳剪辑啊这些,除了业内人士,大部分人都不认识。
我昨儿还比较激动的是Ennio Morricone,本来以为肯定是John Williams没跑了呢。很多年前Ennio跟马友友合作了一张CD,非常非常棒,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下。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2-29 17:07
by Jun
这句之前的一句是:
And whatever happened to that exciting suggestion, mooted early on, that the order of awards would from now on mirror the actual process of filmmaking?
大概本来说发奖的顺序按照电影制作过程的顺序,所以,第一个奖是剧本,嗯有理,然后呢?下面不是 rewrite, 主角发脾气要给自己加戏,乃至为了中国市场而重拍的戏份么?

Lane 看着象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喝高了,一边写下来的文章。 :mrgreen: 最狠的是笑话 Stallone 的大红脸,resembling a Mark Rothko on the loose. 捶地。 :lol: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3 19:29
by 笑嘻嘻
今年奥斯卡颁奖,有多少人都是就为了最后几分钟等着的吧?你们看了这个油管的视频了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T-VU0ZIlg粉丝们好带入啊。 :mrgreen:

看了小e写的我今天特地跑去看了the Revenant。看完了感觉是:千万不能去玩野外生存啊!!!小李在里面的表演我觉得比他从前的表演放松很多,不感觉用力过度,表情很自然,但也不能算他最好的表演。好像我无论如何都在等小李子突然爆发神经质一样。我觉得小李子的好基友Tom Hardy在里面的表演更加出彩,我根本认不出这个我心水的大帅哥。另外看到后半截,我实在不禁想到了黑暗森林理论。在电影里面的野外,完全复现了黑暗森林理论,只要看见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的,出现在林子里面,马上先给一梭子再说。直到后面小李子救了酋长的女儿,这算是认识这个人是个好人,那就不杀了。

关于Steve Jobs。我的视角是因为我读了传记。所以对人物历史还算蛮清楚的,那看电影就不耐烦再看一遍已经知道的。而传记作家又想(大概想)客观公正,(当然我还是觉得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一个人,作者不免不自觉地站到他一边。)所以里面的吵架镜头都没有。只是非常提纲挈领地描述Jobs怎样控制别人。我看了不免八卦心丛生,十分想躲在屏幕后面的安全距离看他们怎么吵架。电影时间短,不能全面总结历史,我就很轻松地原谅了。我觉得导演的选择很聪明,1)所有吵架都发生在几次Jobs的新品发布会之前,而不是在研发阶段的。嗯,很可以暗自揣摩导演对人物的观点。嗯,虽然,这样说有点低估Jobs对产品的贡献,但是也的确表现了Jobs本人所经受的压力。我甚至一边看一边想:难道他会生癌。书中虽然说了他在同时担当苹果和Pixar的CEO时,回家之后都没有力气讲话,但是跟直观地看到他在不同的题目之间跳着吵架过活感受还是不一样的。2)电影里选择的几个人物都是Jobs生命中真正比较重要的人:Macintosh的老队伍的人。John Sculley 大概算是他最后一个心目中的父亲偶像,也代表了前面所有的他的父亲偶像最后都受不了/放弃了他。虽然我实在不能相信 Steve Wozniak 会那么当众跟Steve Jobs吵架。Steve Wozniak 这个人这么容易原谅人。Joanna Hoffman 的确是灵魂人物,是Jobs与其他团队成员的桥梁,但是在iMac发布之前她就应该退休了。Andy Hertzfeld 代表研发团队。但是Andy Hertzfeld 与Jobs的感情是真的比较深的,电影里并没有表现出他怎么就是Jobs家的长期朋友了。Jobs与他的私生女的关系的确在他的人格中非常有代表意义。他后面几个孩子,第一孩子妈靠谱,他参与的教育并没有那么多,第二,大概人家就是想保持隐私,在传记书中出现就非常少。而Jobs对他的私生女,虽然他对外宣称了8年这不是我的女儿,但他后来还算是两个家长里比较靠谱的。他女儿的老师跟他说她最好能跟着父亲住,所以搬到他的新家。另一个我猜是主动在电影中隐去的重要人物是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Jobs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传记书的倒数第二章结尾,是盖茨去探望病重的Jobs。两个人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我以为再不能有更优美的结尾了,结果作者又加了一章。还是传记作者更了解Jobs。Jobs当然要在关于自己的话题中有最后的发言。不是Jobs真的表达了这个意思给作者,是作者总结他的性格,特地写了这一章。居然有了一个更加优美传神的结尾。

电影的结尾,我觉得是过于戏剧化了。在新品发布会开始前与私生女和解,说自己存下了她在Macintosh里的画,这个挺不合理的。太好莱坞了。但总的来讲,我看他们吵架看得津津有味,除了Jobs居然没有骂人shithead,没有说人做的东西,生出的想法完全是shit之外,完全满足了我的八卦之心。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7 18:58
by Jun
另外看到后半截,我实在不禁想到了黑暗森林理论。在电影里面的野外,完全复现了黑暗森林理论,只要看见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的,出现在林子里面,马上先给一梭子再说。
That's not 黑暗森林理论。黑暗森林理论是指高级智能生物,为了避免落后的文明生物发展出先进科技,未来对自己造成威胁,而提前消灭掉他们在摇篮里。

在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这本书里,Jared Diamond 对这个现象有十分详细的解释。在 hunter gatherer 的时代,一个部落里的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而任何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都很可能是自己部落的敌人/入侵者/劫掠者,必须严加提防,因为不提防不警惕的代价太高了。这尤其是因为邻居部落之间常常一边互相交换物品一边保持持续不断的 tension,随时可能爆发武力冲突。所以在原始社会里,脱离自己部落的活动范围贸然探险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一不小心进入其他部落的活动范围就很容易打起来甚至死伤惨重。这是原始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别之一。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每天都跟陌生人擦肩而过,随随便便跨越国界,却绝不会怕被干掉。

在书里有个很极端的例子,一个新几内亚的当地人带着作者去荒无人烟的山上观察稀有鸟类,他们在路上发现了一根插在地上的棍子,向导十分惊慌,力劝作者躲开此地到别处去宿营,作者举出很多证据说明其他部落不可能在此地活动,附近毫无人类活动迹象。但是向导坚决反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8 13:15
by 笑嘻嘻
拜托你写下这本书的读后感。都说好久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8 15:36
by Jun
我有在写啊,就是慢点儿 ... :dog001: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8 17:14
by tiffany
Inside out我看了。好看。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8 20:56
by 笑嘻嘻
Zootopia现在都炒疯了。我一定得去看大屏幕了。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8 21:10
by 笑嘻嘻
Jun wrote:
另外看到后半截,我实在不禁想到了黑暗森林理论。在电影里面的野外,完全复现了黑暗森林理论,只要看见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的,出现在林子里面,马上先给一梭子再说。
That's not 黑暗森林理论。黑暗森林理论是指高级智能生物,为了避免落后的文明生物发展出先进科技,未来对自己造成威胁,而提前消灭掉他们在摇篮里。

在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这本书里,Jared Diamond 对这个现象有十分详细的解释。在 hunter gatherer 的时代,一个部落里的每个人都认识每个人,而任何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都很可能是自己部落的敌人/入侵者/劫掠者,必须严加提防,因为不提防不警惕的代价太高了。这尤其是因为邻居部落之间常常一边互相交换物品一边保持持续不断的 tension,随时可能爆发武力冲突。所以在原始社会里,脱离自己部落的活动范围贸然探险是非常危险的做法,一不小心进入其他部落的活动范围就很容易打起来甚至死伤惨重。这是原始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别之一。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每天都跟陌生人擦肩而过,随随便便跨越国界,却绝不会怕被干掉。

在书里有个很极端的例子,一个新几内亚的当地人带着作者去荒无人烟的山上观察稀有鸟类,他们在路上发现了一根插在地上的棍子,向导十分惊慌,力劝作者躲开此地到别处去宿营,作者举出很多证据说明其他部落不可能在此地活动,附近毫无人类活动迹象。但是向导坚决反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嗯,我对黑暗森林理论的接受就是基于人类社会的这种行为,不是刘慈欣的这个解释。所以不是正版的黑暗森林,但是因为我的这种曲解,我还觉得也挺有道理的。我是基于我在美国中部和西部住的经验发现的,人群的有这种趋势:即便是在同一时代,貌似由于咨询发达,貌似世界大同地在发达国家可以达到各地一样。但是中部是一个主要种族加其他少数种族,西部是大家谁都不是主要种族,全都变成少数。人群行为非常不一样。可以说在中部,就是在德州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温馨,但是那是建立在主要种族并不觉得少数族裔会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也没有太多意愿去真的了解少数族裔。在主要族裔心中,少数族裔的文化是如此之遥远美丽。西部,就是加州,大家硬碰硬地争夺各种资源,斗得脸红脖子粗,但是各个族裔之间的了解和容忍其实要比德州高很多。那么真的世界大同,是怎样的?应该光凭网络了解是完完全全不够的。对共同资源的利益之争,貌似帮助了不同人群之间的理解。如此扩大到遥远的,通讯几乎不可能的星系级,社会学是怎样的,真的可能成为一门学问。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9 3:30
by Knowing
回来过说spotlight. 有个不错的访谈。
http://www.onthemedia.org/story/spotlig ... ght-movie/

我读了读当时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些报道,的确不错,真正的报道,花了时间挖下去的。天主教会简直太寒了。John Geoghan 也太变态了。。。。最后他在监狱里被同屋犯人给打死了。。。

正好BBC 在重放Philomena,看了又加深一层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看完以后我深深困惑这个悲催的故事是怎么被拍的还挺温馨的?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9 13:31
by Elysees
电影的结尾,我觉得是过于戏剧化了。在新品发布会开始前与私生女和解,说自己存下了她在Macintosh里的画,这个挺不合理的。太好莱坞了。但总的来讲,我看他们吵架看得津津有味,除了Jobs居然没有骂人shithead,没有说人做的东西,生出的想法完全是shit之外,完全满足了我的八卦之心。
这个是我特别不满意的地方,因为我没有看过传记,而且expectation是这个是传记,但电影本身完全去掉了真正至关重要的情节,只留下一个捏造的情节做主线来发展人物关系,这个父亲和私生女的关系发展,实在太假了,假得我看着尴尬症都要发作。当然法鲨因为非常费行的帅(到底要说几次!),这种尴尬症被他的帅弥补了。
用小k的话,当话剧看,这个电影还可以,然而,“If I want to see a play, i will go see a play”。
而且其实我也对比尔盖茨和Jobs的关系非常好奇,他俩到底是认识的么?

Re: 2016奥斯卡提名电影(2/23)

Posted: 2016-03-09 13:41
by Elysees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来说说前几个礼拜看的Ex_Machina

Image

老实说吧,这个电影其实情节并不出人意外,我几乎是一看开头就意识到后面要发生什么,连那个停电我都猜到是美女所为。
然而还是看得不寒而栗,不知道怎么形容,就是那种心里极度发毛的感觉。贵人phD就是做Machine Learning,AI之类的,刚工作的时候也一直是这个方向,我虽然是个电脑盲,做了这么些年家属,多少也被他熏陶稍微有那么点知识。然而机器可以自我学习到这个地步,想起来却不由自主的害怕。
有时又不免想,为什么害怕呢,因为潜意识里还是觉得机器一旦有了智商,就会伤害人类么?这是基于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排外原则么?所以认为以自己为模本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会自然而然取人类而代之。又因为他们不是血肉之躯,战斗力更强,计算能力更快,于是无法匹敌?
这个电影恐怖的地方不在于机器人的聪明,而在于她manipulate是人的感情,恰恰是我们以为的,机器没法学习的东西。
还有一个,就是人在搜索的时候会怎样不由自主的泄露自己的信息,而拥有这个信息的人,又可以怎么利用它。想想就有点不敢再谷歌。
另外就是,这个姑娘在没有头发的时候我觉得很像龙女,然而放了头发和衣服,又一点也不像了。我并且得知她居然是法鲨的女友,真是......
哦对,还有我在屏幕一闪而过的编程屏上立即认出了那位牛人写的是python。 :f20: :f2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09 13:53
by Elysees
改个名儿,就这么简单写写吧,就算写完了哈。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11 17:50
by 笑嘻嘻
你们看了Zootopia没有?强烈推荐。最近这片到处刷屏,我看了无数评论无数细节透露之后再去看,仍然觉得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动画片。嗯,缺点也是这个:这是动画片吗?用动画片这么简单手段讲这么复杂的故事,合适吗?小朋友大概看不懂吧?或者像不少影评说的小盆友看到了萌萌小动物就好开心了?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喜欢这个故事,技术细节再好,故事不行,电影也不好看。不过这个电影好像就没有弱点。下面这个链接讲的是技术上的。难怪我觉得这几年迪斯尼的电影越来越好看,而Pixar的质量都平平呢。前些天,Pixar公开在电台里招聘,希望能找跟他们不一样的人,aka. 白男们,大概自己也觉得很紧迫吧?
为什么说「疯狂动物城」让中国动画绝望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11 18:25
by Jun
看了 Zootopia,挺好看的,老少咸宜。但是链接里的评论也太夸张了吧?

Inside Out 不是 Pixar 做的吗?我还没看但是口碑超过 Zootopia.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11 20:24
by tiffany
Inside out很好看。我都看到泪下了。不过我还是觉得Pixar最高水平还是the incredibles.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11 20:54
by 笑嘻嘻
Inside out,我觉得我听了导演访谈之后再看,就觉得除了背后的理念比较新之外(就是完全被剧透了,虽然没有剧情,就是告诉我了这是个帮助儿童面对心理问题,这句就足够剧透了。)剩下的,特效,视觉效果,情节推动,都没有什么特别,尤其是情节推动,我觉得处处都很老套,因为预先知道了这是个帮助理解心理变化的动画,这点创新,我看电影的时候觉得很是bored。但这已经是近几年pixar很拿得出手的作品了。剩下的很有些敷衍之作。Pixar我最喜欢的是finding Nemo.
我的个人感觉zootopia好太多了。我给的链接,写的人貌似是个动画行业的人,他都是在说zootopia的动画效果超越所有前人,然后花钱居然不多。这个我就完全不懂了。不过因为看了这篇文章,我特地看的时候注意了一下,最后一场演唱会,最开始老虎的背上的毛上有喷泉散落的少量水珠。这个的确真是在好不是注意点的地方花大力气。zootopia的好处是我看了这么多剧透的文章,再去看,仍然觉得调动我所有兴奋点,仍然觉得非常好看。

看贴在知乎的同一篇文章,知乎这里的这篇贴子里还放了很多评论其它动画制作的热链接。应该是专业人士吧?
http://daily.zhihu.com/story/795660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11 23:32
by Jun
看见一篇超专业超 nerdy 的动物学分析鉴定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jA ... lmCC1bmEAp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ed: 2016-03-11 23:40
by 笑嘻嘻
我第一看的评论是一篇类似的,没有这篇这么全,这么好,这么细致。那篇里说里面的大小动物的比例完全正确,而且习性也全都对,角色都是按照动物的习性来设计的。什么为什么那个天体馆的那个满头苍蝇的是瑜伽大师,为什么我已经忘了。 哦,还有一篇吐槽,说这是史上第一部动物的耳机正确插进每个动物的耳朵里的动画片。从前兔子总是带着人类的弧形耳机,耳筒对着脸颊,而不是脑袋顶上的长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