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甜贴:卢瓦河谷游记(完)
Posted: 2016-08-22 10:03
从法国度假回来我就低潮了!!!!脚痒,还想出门,然而严酷的事实是,现在出个门,得至少跟五个人排一遍日程表。过程是这样的,先跟素食男排工作日程表,然后跟老板初排,老板回家问他老婆他们打算啥时候度假,他老婆再去问她妈啥时候准备访问啥时候准备接待他们去访问,全通过了回来跟我表示同意,我再跟保姆确认,跟素食男确认,跟老板确认。自由自在拔腿就走的时代已经过去,只好写写游记止痒!
莫奈的花园
法国之行第一站是看莫奈的花园。作为莫奈粉丝,十五年前第一次来法国就想看这个花园的玫瑰拱门,睡莲,池塘,垂柳,日本木桥,季节不对没开,这次终于夙愿得偿。第一感想是,真。。。。大。。。。。。。。。。。
莫奈年轻时候很穷,频频出镜的第一个老婆卡繆健康被贫穷毁灭,三十二岁就死了,丢下两个儿子。几乎同时他的朋友兼金主兼同屋,百货商店小开Ernest Hoschedé ,经常买印象派画,生活奢侈,把自己搞破产,比利时逃债去了。Hoschedé的老婆爱丽丝,带着六个孩子,继续跟莫奈家住在一起,帮他带孩子。随后莫奈的大儿子娶了爱丽丝的大女儿,爱丽丝等老公一死也嫁给了莫奈。爱丽丝是富家女,貌似是有点嫁妆的,老公破产的时候怎么回事具体一团糊涂帐,反正这一大家子拉拉扯扯的过得还不错但也不是特别有钱,先在诺曼底小镇GIVERNY租了个带大花园的房子,等莫奈的画儿开始卖的动有点钱把房子买了下来, 然后更有钱以后把边上一块带池塘的地也买了下来.他特别爱好捯饬花园,一直指挥园丁扩建.这个花园,我一直以为是小巧玲珑,院子后面有个小水塘,睡莲盛放, 小桥边几颗垂柳,一道玫瑰拱门,小路边鸢尾盛放通向房子. 结果进去的时候震惊了,巨大! 房子后面的花园得有一亩多地, 但是还是搞得茅屋式,乱糟糟的什么花都有,看的人眼花缭乱.荷塘根本看不见,要通过一个地下通道,走到马路另一边,然后吭哧吭哧走半天才能绕到荷塘正面.里面乌泱乌泱的全是各国游客,站在小桥上留影.我以为自己穿越回到童年国庆节花港观鱼乐....拍出来的照片味道跟画完全不一样啊. 当然花园还是挺美的,就是人太多了.
房子倒是蛮惊喜.长寿的好处是死的时候已经成名了, 故居被保留的非常好,卧室和客厅里挂了很多同时期印象派画作, 都是当时还没出名的穷朋友拿来换点救济的.还有很多日本浮世绘,非常精彩. 周围挂着好几千万的画.小绿盯着一个电风扇看个没完. 工作室里满满当当的挂了很多原画,尽量保留他工作时的样子. 我愉快地发现很多作品虽然非常模糊,我都能认出来,因为我去过了! 如果是十五年前, 一定做不到.这也算是长进吧。
花园

一大家子的黄色餐厅

日本浮世绘对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神奇印象,一半听说,一半想象。

荷塘



鲁昂玫瑰窗
回来的路上在鲁昂停留.鲁昂的大教堂也被他画过很多次.

实物的大教堂非常美。看到就会理解为什么莫奈不画细节,只扑捉光影印象。画不下来!这是一个从十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不断被修建增补扩展损毁再修补的重要教堂,哥特式早起中期晚期的风格都有,超级繁复!光尖塔就有三个,还都不一样。画细节得画多久啊还怎么养活家里八个娃。。。能一画三十多幅么。我们坐在外面喝了杯咖啡欣赏,然后进去细细观看美丽的拱顶和染色玻璃玫瑰窗,叹为观止。读了些介绍才知道二战期间这里受损非常严重--慢着,别不分青红皂白责怪德国纳粹,他们没干什么,都是盟军空袭狂轰乱炸。
诺曼底登陆后解放鲁昂的时候战斗非常激烈,德军想撤退都撤退不了,因为桥被炸了。所以电游call of duty 里就有以二战时期鲁昂为背景的巷战。这个大教堂里还埋着英王狮心查理的心。这位同学我以后还要介绍。




鲁昂还有个老教堂也在二战中被盟军炸塌,有先见之明的是玫瑰窗已经被拆下来保护在别处,得以幸存。这个教堂就在当年圣女贞德被英国军队当作异教徒烧死的的广场边。七十年代修建了风格很现代的圣女贞德教堂,但是用了不少老教堂的瓦片砖头,还把玫瑰窗嵌了进去,效果非常美貌时髦。照片都不是我拍的,没这么广角的镜头哈,盗图。


教堂外形像一条倒扣的维京长船又像一条鱼,非常童话,花园安排的美丽又适于儿童玩耍,周围一圈都是餐馆酒吧,明媚的蓝天下人们舒适的吃饭喝酒,顺便带眼看着点在花园疯跑的孩子,真是十分松弛宁静。如果不说,谁也不会想到几天前这个城市刚被恐怖分子袭击,劫持杀害了一位老牧师,明天就是他的葬礼。多事之夏,我却宁愿看见法国人都继续着正常生活,拒绝被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下。
相逢在希农, 分离在鲁昂



我们第二周住在很安静的小城希农,跟狮心理查和圣女贞德都有很深的渊源。
希农要塞最早成型就是十二世纪,以打仗和防守功能为主,高高耸立在山顶,分成三层,外堡如果被打出缺口失陷,军队撤到内堡,仍然可以继续防守个一年半载。城堡里存够食物,跟外面围困的军队对峙,谁先吃光粮食供应不上谁就输了。那时这块地方叫安努公国,跟诺曼底一起属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老头生了三个儿子,把土地分了,然后呢,又生了一个儿子约翰。他就在开会跟儿子们说,看你们的小兄弟没地多可怜,把希农堡给他吧。三个儿子怒了,老婆也怒了,内战!零零碎碎打了十来年,各种排列组合后,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只剩狮心理查和无地约翰。亨利二世看儿子死了一半了,自己身体又不太好,就想和解。这时候,无地约翰,一看爹不行了,倒戈倒向他哥。他爹气的,绝食只求速死。狮心王理查继承了英国和法国诺曼底安努,但是他不爱治国只爱打仗,马上又出门带十字军东征,无地约翰密谋造反。理查听到风声赶紧回来,路上被德国人抓了。约翰跑到巴黎,跟法兰西王菲利二世说,我把老婆甩了,娶你姐阿丽丝。阿丽丝以前跟狮心理查定过婚,却当了老子亨利二世的情妇,理查就没娶她。菲利二世说好。约翰遂发动兵变,被忠于理查的大臣打败。这时理查交了赎金回来,约翰立即投降,被赦免。理查接着出去打仗,被箭射中肩膀死了,没孩子。。。无地的约翰登基,成为了....king john!从这里开始他干的破事儿都在莎剧king john 里。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性呢?因为他人品差,打仗也面,丢掉了大部分在法国的领地,诺曼底安努都被菲利二世攻占,英法之分初步成型。
时间快进到十五世纪,英国跟法国还在打百年战争。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很不幸,是疯子。王后是德国公主巴伐利亚的伊萨博,生活又奢侈又淫荡,等查理六世发疯以后,作为摄政王掌握大权,手下三个执政公爵争权夺利,爆发内战,伊萨博被要求进修道院来反悔她淫荡的生活。但是伊萨博顽固反抗,不肯当修女。她因此被紧密看押在巴黎。这时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趁机进攻,大胜。伊萨博的两个大点的儿子在战争中死了,幼子查理被立为王太子,母子关系很差。王太子指责母亲淫荡,把她放逐到图尔。内战继续,巴黎被亲王后的势力攻陷,王太子逃跑,来到了希农。伊萨博宣布王太子是她私通产物,不是查理六世亲生,逼着疯王跟英格兰签约,把女儿和法兰西继承权同时签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
大家记得亨利五世是谁吗?对,就是莎剧亨利四世里的王太子哈利,爱跟福斯塔夫鬼混的放荡孩子,一登上王位把脸一抹就英明神武的抛弃了老头儿。
英明神武的亨利五世取得巨大的军事胜利,身兼两国继承权,娶了法国十九岁的公主,两年没到麻溜的得伤害死了,历史充满神转折。但是他已经麻溜的留下一个九个月大的儿子,亨利六世!中国人一定会觉得这娃命硬,克死父亲后两个月把外公也克死了,不到一岁身兼两国王位。当然法国人不承认他。
话说法国那时候基本已经被打得不行了, 被他妈剥夺了继承权的王太子查理,灰头土脸逃到希农。遇到了一个重要人物,圣女贞德。她在芸芸众生中一眼就看出装成平民的他是王者,鼓励他!这个相遇被历史上大肆吹鼓成贞德受上帝旨意的证据。其实那时候,农民和贵族真的很容易分出来。农民吃不饱营养不良,个头矮小。贵族从小吃的好长的又高又壮,批了农民衣服也是鹤立鸡群。被打了狗血的查理振作起来,当时奥尔良已经被围了五个月,贞德一去助攻,九天内攻克.前面我们说过,那时候攻打城堡是持久战,经常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围着围着,看天气和供给, 谁先跟不上谁认输,她一来就战胜是个小小的奇迹. 英法战争本来是一帮子堂表舅甥抢地盘的混战, 圣女贞德硬是把它宣传成了宗教信仰的圣战,大大鼓舞了士气. 获得一大串胜利之后,贞德被亲英的法国势力勃艮第公爵抓住,查理七世没费劲营救,她被交给英国人在鲁昂当巫婆烧死。英法之分从此定型。
说说我们都吃了什么
我不算很喜欢法国菜,一直嫌有点油腻,这次夏天去倒觉得不错,看来法国人夏天也吃的清淡点。卢瓦河谷是法国中部,菜非常肉。我常叫个色拉,上面满满点缀某种肉类,一般是功封鸭肉,或者是腌猪腿肉,或者是熏猪肠Andouillette。猪肠非常好吃!一圈一圈像千张卷起来,熏过后,大概吃前煮熟,切片拿上来还是微温,味道很鲜美,略有点嚼头,有大肠味但是不臭不膻,好好吃。清爽的前菜经常是gazpacho 或者蜜瓜薄荷打碎的汤,生牛肉或者鱼肉carpaccio, 不过一定会法国特色的放上几块鹅肝,我就默默的推到边上不吃.


农业大国美食大国,蔬菜水果鱼肉质量就是高,厨师也很有sense, 任何乡下小馆子,色拉端上来都清脆新鲜,浇汁不多不少平衡和谐, 蜜瓜桃杏都是香甜熟美,超市里比英国农贸市场的还好, 农贸市场更是甩英国好几条街. 总之就是平均生活水平高, 不服不行.




带着小绿旅行的巨大变化之一是几乎没法去正经餐厅吃晚饭,我们尽量寻找愿意接受带孩子夫妇的餐厅,吃了几顿好中饭。其它时候就常常是cafe 或者creperies 便餐。第一周住在一个农场上,晚上基本是做饭吃,农产品质量高下厨也很愉快。第二周在希农城中心,babymonitor 范围内就有三个餐馆,其中一家是米其林推荐餐厅,订下离下榻公寓最近的室外桌子,揣着监视器享受了美好晚餐。希农似乎流行某个品种的攀缘玫瑰,中心粉红到边缘颜色渐渐变白,香味迷人,大家不约而同到处都种,走几步就有一株,回首长巷看起来特别浪漫美丽。这家餐馆的室外棚子上有株特别大的,开的好美,我就是路过停下看玫瑰才注意到菜单去定了座。


我的红酒煨梨煎鸭胸非常赞,这个配菜并不是随机配出来的,煎鸭胸上浇的是酒炖梨干收出略甜的酱汁,鸭肉不膻不臊但是非常有鸭味,跟梨味酒味都重的酱汁极其相衬。这个菜真不容易做好,不但原料要好,平衡掌握更要精准才能和谐美妙,吃到一次好的可以回味好久。

菜单上照例没有素食的主菜。素食男得到一个法式煎蛋饼。第二次去他羞怯的要求能不能在蛋饼上加点奶酪,女主人听了顿时被英国人的异端邪说惊呆了,但出于职业道德还是勉为其难表示可以跟大厨商量一下,但是具体还得大厨看着办,他不一定同意。过了一会儿回来,面露喜色的报告大厨愿意为你这么做。果然中间放了极其薄薄的一片奶酪。素食男抱怨这不是煎蛋饼是一床羽绒被,又厚又松毫无味道。

这里海产少些,但是大虾很不错。

fusion 的影响无处不在,这道牛排外面卷了紫菜,牛排味道非常好,又是质量极高的原料加完美技术。


半甜点是奶油状的山羊奶酪

薰衣草冰淇淋配巧克力慕斯,我们每次来都点,小绿吃的不肯松嘴。


希农没有米其林星级餐馆,只有四家推荐餐馆,我们试了两家,第二家不知为什么颇失水准。就不多说了。





安布瓦堡amboise 人人都爱意大利
时间快进到十五世纪末期,安布瓦堡闪亮登场。这里的著名君主是查理七世的孙子查理八世。他出生于此,又意外在这里头撞在门框上撞死。安布瓦是第一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的城堡。那时候意大利经济繁荣,查理八世好喜欢,亲自带着军队去侵略。 一开始颇为成功的占领了那不勒斯,高兴的把自己加冕为那不勒斯王。那时候意大利也不是一个统一国家,而是一堆公国,教皇,威尼斯,米兰,阿拉贡一看不好,赶紧联合打法国人,同时法国军人胜利后忙着在那不勒斯乱搞,一大半染上了梅毒,就失败的回家了。以前cava 推荐过的纪录片<威尼斯的魅惑> 里讲历史曾讲到外来入侵军队到了威尼斯染上梅毒大败而归. 除了梅毒, 查理八世还带回来建筑师,把童年家园安布瓦扩建成意大利风文艺复兴同款。
注意安布瓦堡出现了很多装饰性强,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元素,已经开始失去防守功能, 但仍然是建在山上, 残留着它扩建成型前曾经具有防守功能的痕迹. 航拍图里城墙边右面巨大的圆塔是一个螺旋上升圆坡, The Minimes Tower,方便马车上山.



当时布列塔尼公国还没有牢固的属于法国版图,两国当时继承制度不同,法国只有男性继承权,布列塔尼实行长女也可继承. 一直想把布列塔尼公国统一过来的法王开启了前仆后继的联姻努力.当时布列塔尼公国的公爵只有一个女儿继承人, 布列塔尼的安妮,跟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订婚。查理八世一看安妮跟别人结婚会导致布列塔尼公国从法兰西,也就是他手下,分裂出去,加入罗马帝国,愤然带兵去把布列塔尼给打下来了,逼安妮悔婚,自己也悔婚,两人结婚。两人婚后六年,安妮生了七个孩子,没有一个活下来。他撞破头死掉之后,继承人是他堂叔路易十二。路易十二一看安妮如果改嫁,布列塔尼公国又要分裂出去,急忙请教皇解除了自己的婚姻,娶了安妮。两人生了两个女儿,安妮继续以十二年九次的速度怀孕流产,只活了两个女儿,精疲力竭的死了。大女儿克洛德继承了布列塔尼公国,眼看历史就要重演,路易十二赶紧给她和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弗朗索瓦订了婚。这次成功了!路易十二续弦娶了亨利八世的妹妹但是没生出孩子就死了,法兰西王位正式落到弗朗索瓦身上,他又跟克洛德生了儿子,布列塔尼公国永远留在了法兰西。有志者事竟成。
弗朗索瓦一世也喜欢意大利,不过他比较有文化,没有开启喜欢谁就侵略谁的霸道总裁模式,而是大力模仿学习引进购买,从此文艺复兴来到法国。他大量收集画作和雕塑,买了一大堆米开朗基罗、提香以及拉斐尔。枫丹白露是他开始兴建。卢浮宫里的收藏就从他开始。他力邀大师达芬奇来玩,老年达芬奇带着一堆名画,包括蒙娜丽莎。弗朗索瓦一世自己住在安布瓦堡,把达芬奇安置在不远的克洛吕斯城堡,两城堡之间还有地道,然后每天晚上他都幸福的过去跟达芬奇聊天,生活上无微不至,达芬奇是素食者,所以给他专备一个厨娘。三年后达芬奇死在他怀里。蒙娜丽莎就归了法国。嗯,说的好像有点暧昧。总之,这就是为什么达芬奇埋在安布瓦堡的小教堂里。



克洛吕斯城堡Clos Luce也蛮有意思,因为达芬奇地位崇高,当时他的工作室就被完好保存了下来,很多他设计的机器和桥梁模型图纸俱全,都有展览,在花园里还有不少按实物比例建造的大模型演示,水闸,吊桥,坦克,直升机螺旋桨,等等。寓教于乐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



弗朗索瓦一世喜欢打猎,所以决定开建一个新城堡, 香波堡. 达芬奇为香波城堡设计贡献很多,包括著名的双螺旋楼梯。
香波堡 Chambord
这是所有卢瓦河谷城堡里最大的,最大的,最大的。弗朗索瓦一世超级爱意大利,所以这个城堡式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城堡的主塔中央有个神奇的双螺旋楼梯,兩座不同入口的螺旋式階梯環繞同一空心石柱,交錯盤結貫穿城堡的三層樓。据说此一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國王的皇后及情婦即使在同一時間上下楼也不会碰面。但是楼梯上一串窗户,互相完全可以对望,所以我很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所有的照片里都有它倒映在水面的美妙图景,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在维修,水抽干了,颜值损失百分之五十. 香波堡据说是迪斯尼童话美女与野兽里野兽的城堡的原型.那一大堆塔尖是在让人头晕.走上去看其实每个都是很美的, 那天很热,我和素食男轮流背着小绿上下楼梯看完这个硕大的城堡,完全累趴了,出来在边上的草地树荫下铺开野餐毯,吃了些三明治冰淇淋,我倒头就昏睡过去。醒来简直有在世为人的感觉。远远听到锣鼓号角声,眺望马廊似乎有中世纪马术和猎鹰表演,过去看热闹,发现只剩半个钟头就没买票进去,在外面逗了一会马,可以听见里面孩子们兴奋的尖叫。





香农索Chenonceau
这次看了得有七八个城堡,我最喜欢,是香农索. 去以前素食男说你看到了准能认出来,香农索是法国城堡的代表, 出现在各种明信片海报旅游广告上。香农索脱离了意大利影响, 是一款非常法国的城堡带典型的法国花园..我看多了也能模糊分类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款嘛,就是一堆大圆塔上面一堆尖顶的外面围一圈护城河的.法国式城堡吗,就是长方形两层楼外面一堆长窗带个整齐对称没有树荫几何形状花园的..简单! 到了地方推着童车吭哧吭哧走了好长一段林荫道,城堡越来越近,我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到得跟前, 往右手花园一转,回头一看,哗的一声, 这个妹妹我见过的.独一无二的长廊波光滟潋倒印在谢尔河上, 像真正的美人,不但美貌而且气质特别, 过目不忘.

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娶妻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但是爱的是情妇比他大二十多岁的普瓦捷的戴安,送给她香农索。香农索的城堡主体仍然是文艺复兴式, 黛安是一个奇女子,头脑清楚精明过人, 扩建了河上长桥,黛安的花园,整个庄园运转的欣欣向荣,她还参政, 公开的权倾朝野.

不幸的是年方四十的亨利二世在女儿婚礼庆典上参加比武被断矛刺穿头部,死了。美第奇的凯瑟琳立马把贱人撵出去,香农索自己住,还在黛安的花园对面修了一个凯瑟琳的花园, 并且在长桥上加盖两层的画廊长厅, 美第奇的凯瑟琳不是不让我想起慈禧太后的.虽然姿色平平, 夫妻感情不好,头十年没生出孩子一度有被废的谣言, 但她终于奋力生了十个孩子(活了七个), 三度垂帘听政. 作为一个美第奇, 凯瑟琳艺术品位高超,热衷奢华派对, 爱好建筑, 法国标志建筑由一个意大利女人主持完成, 生活真奇妙.


长廊内部也非常赞, 大块黑白方砖地面, 两侧长窗打开,宽敞明亮, 河上清风徐来, 似乎走在光明之路上,通往无穷无尽的未来. 平时是散步的最佳地点, 有乐队可以通宵举办盛大舞会也不会气闷拥挤, 摆上桌子可以大宴宾客. 真是美第奇家族太后才配拥有的空间啊.
一战时这里被改成医院,治疗伤兵.二战时谢尔河是自由区和敌占区的分界线, 所以这条长廊名副其实是抵抗组织偷偷帮助人逃离敌占区通向自由的通道,

接着讲讲历史吧. 大儿子继位成为弗朗索瓦二世从小跟跟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订婚,十四岁完婚,十五岁继位,十六岁病死。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的苏格兰的玛丽遂回到苏格兰,从此跟表妹伊丽莎白一世开展了一串斗争。(美第奇的凯瑟琳小儿子安诺公爵后来曾一度和伊丽莎白一世订婚,不幸的是死的太早)下一个儿子才十岁,登基成为查理九世,倒是活到二十七岁,可惜据说非常软弱,政事全有太后母亲做主。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死了。美第奇的凯瑟琳再下一个儿子登基,成为亨利三世。亨利三世据说比两个哥哥都强,优雅聪明,能言善辩,上马勇敢打仗,下马鉴赏艺术,深的母亲欢心。但是,谣传他爱穿女装是个同性恋!另一派谣传是他有很多情妇,同性恋是造反的敌人抹黑他的谣言。总之,他活到三十七被暗杀,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到此为止,凯瑟琳终于run out of 儿子,法兰西王位落到她前小女婿亨利四世手里。这个小女儿,就是著名的大美女玛戈皇后. 亨利四世跟玛戈结婚时还是夹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小国纳瓦尔的国王,法国是天主教,纳瓦尔主要是新教徒,婚礼的第六日,凯瑟琳突然屠杀前来祝贺婚礼的新教徒,史称“巴黎的血腥婚礼”。亨利本人被抓住,被迫改信了天主教。玛戈与亨利虽无感情,却拒绝接受母亲和哥哥的摆布与亨利离婚,婚礼后,两人被囚禁在卢浮宫。玛戈的情人想将玛戈从她的哥哥控制之下救出来,然后没有成功,被亨利三世处死。玛戈悲痛万分,买通了刽子手拿回了情人的头颅。又偷偷放走了亨利。亨利活得长,登基当了亨利四世, 著名花花公子, 夫妻关系奇差,各有各玩,政治上时而联合时而斗争,最后离婚。另外几个女儿也基本嫁了国王,所以宫殿里有间卧室叫五后卧室,是五个皇后住过的,每个皇后都要在天花板上加自己的标记, 这个天花板比较拥挤.
两个博物馆
有两个博物馆值得一提。一个是Le Grand Pressigny史前博物馆,在一个已经半塌的城堡下发现史前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痕迹,考古挖掘收获很大,遂把这里建成史前博物馆。要把中世纪废墟融合进现代博物馆,建筑师很花心思,取材设计处处呼应这里原有风格,抽象的致敬,非常现代明亮却毫无违和感,是我看过最美丽别致的博物馆之一。









silex 是燧石,这里考古最大发现之一,难得法国人这么有幽默感的编出整套童书。我看的微笑,很想买一套,但是发现全是法文就算了。

另一个博物馆那是截然相反啊。一丁点设计感都没有。粗鲁直接的就是一排仓库。这就是素食男念叨了无穷次的Saumur 坦克博物馆。 丑的要死贴张图大家感受一下。但是,据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坦克博物馆,收集多而全,从一战到当代,按国家分类,走的腿都酸了,感想就是:哎嘛,坦克越造越大。中学同学里有个军事迷,每次我贴张有坦克的照片他都要跳出来型号年代历史如数家珍。这次也不例外,他精准的指出我们的所在地点,还热情推荐我一定不要错过很多一战到二战期间小批量法国坦克,在别处都看不到!素食男斥五元巨资买了一张拍照许可,咔嚓咔嚓把每个坦克都照了下来。我就提供一下信息,也许对你们说服家里某人来玩有些价值。

带娃游
小绿还小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眼睛瞪的溜圆,无需特别给她找娱乐。但是我们打算着以后可能再来,处处会留意一下什么地方有什么节目适合儿童。这里就顺便讲讲方便准备带娃出游的同学。法国旅馆一般都免费提供cot或者加一点钱提供小床,订的时候可以问一下。餐馆一般都有高椅。 baby change 则没有那么普遍, 除非是家庭型餐馆不会提供.博物馆城堡则设施比较齐全,都有baby change, 不少还贴心的有热奶热孩子食物的bottle wamer 和微波炉, 野餐区和给孩子疯跑的PLAYGROUND. 虽然野餐桌很多,强烈推荐带一块野餐毯, 坐在草地上很舒服.愿意自己带食物比较节约也省了排队买.
城堡区离巴黎很近,如果只想看香农索或者香波堡,一天来回没有问题。如果想开车过去住几天,法国出租乡下度假屋,叫gite, 多的很,有厨房和洗衣机,比较方便家庭。 chinon, amboise 都是非常迷人的小镇,坐火车住镇里的公寓,购物吃饭都不必开车,再用公交去附近城堡玩也可以。小镇上商店周日经常不开门,面包店中午后就没有面包,事先要筹划好。去城堡游玩的家庭居多,所以都有面对孩子寓教于乐的节目,专门针对孩子的trail, 收集盖印,马狗猎鹰表演之类。不怕他们闷到。
莫奈的花园
法国之行第一站是看莫奈的花园。作为莫奈粉丝,十五年前第一次来法国就想看这个花园的玫瑰拱门,睡莲,池塘,垂柳,日本木桥,季节不对没开,这次终于夙愿得偿。第一感想是,真。。。。大。。。。。。。。。。。
莫奈年轻时候很穷,频频出镜的第一个老婆卡繆健康被贫穷毁灭,三十二岁就死了,丢下两个儿子。几乎同时他的朋友兼金主兼同屋,百货商店小开Ernest Hoschedé ,经常买印象派画,生活奢侈,把自己搞破产,比利时逃债去了。Hoschedé的老婆爱丽丝,带着六个孩子,继续跟莫奈家住在一起,帮他带孩子。随后莫奈的大儿子娶了爱丽丝的大女儿,爱丽丝等老公一死也嫁给了莫奈。爱丽丝是富家女,貌似是有点嫁妆的,老公破产的时候怎么回事具体一团糊涂帐,反正这一大家子拉拉扯扯的过得还不错但也不是特别有钱,先在诺曼底小镇GIVERNY租了个带大花园的房子,等莫奈的画儿开始卖的动有点钱把房子买了下来, 然后更有钱以后把边上一块带池塘的地也买了下来.他特别爱好捯饬花园,一直指挥园丁扩建.这个花园,我一直以为是小巧玲珑,院子后面有个小水塘,睡莲盛放, 小桥边几颗垂柳,一道玫瑰拱门,小路边鸢尾盛放通向房子. 结果进去的时候震惊了,巨大! 房子后面的花园得有一亩多地, 但是还是搞得茅屋式,乱糟糟的什么花都有,看的人眼花缭乱.荷塘根本看不见,要通过一个地下通道,走到马路另一边,然后吭哧吭哧走半天才能绕到荷塘正面.里面乌泱乌泱的全是各国游客,站在小桥上留影.我以为自己穿越回到童年国庆节花港观鱼乐....拍出来的照片味道跟画完全不一样啊. 当然花园还是挺美的,就是人太多了.
房子倒是蛮惊喜.长寿的好处是死的时候已经成名了, 故居被保留的非常好,卧室和客厅里挂了很多同时期印象派画作, 都是当时还没出名的穷朋友拿来换点救济的.还有很多日本浮世绘,非常精彩. 周围挂着好几千万的画.小绿盯着一个电风扇看个没完. 工作室里满满当当的挂了很多原画,尽量保留他工作时的样子. 我愉快地发现很多作品虽然非常模糊,我都能认出来,因为我去过了! 如果是十五年前, 一定做不到.这也算是长进吧。
花园

一大家子的黄色餐厅

日本浮世绘对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神奇印象,一半听说,一半想象。

荷塘



鲁昂玫瑰窗
回来的路上在鲁昂停留.鲁昂的大教堂也被他画过很多次.

实物的大教堂非常美。看到就会理解为什么莫奈不画细节,只扑捉光影印象。画不下来!这是一个从十世纪到十八世纪之间不断被修建增补扩展损毁再修补的重要教堂,哥特式早起中期晚期的风格都有,超级繁复!光尖塔就有三个,还都不一样。画细节得画多久啊还怎么养活家里八个娃。。。能一画三十多幅么。我们坐在外面喝了杯咖啡欣赏,然后进去细细观看美丽的拱顶和染色玻璃玫瑰窗,叹为观止。读了些介绍才知道二战期间这里受损非常严重--慢着,别不分青红皂白责怪德国纳粹,他们没干什么,都是盟军空袭狂轰乱炸。





鲁昂还有个老教堂也在二战中被盟军炸塌,有先见之明的是玫瑰窗已经被拆下来保护在别处,得以幸存。这个教堂就在当年圣女贞德被英国军队当作异教徒烧死的的广场边。七十年代修建了风格很现代的圣女贞德教堂,但是用了不少老教堂的瓦片砖头,还把玫瑰窗嵌了进去,效果非常美貌时髦。照片都不是我拍的,没这么广角的镜头哈,盗图。


教堂外形像一条倒扣的维京长船又像一条鱼,非常童话,花园安排的美丽又适于儿童玩耍,周围一圈都是餐馆酒吧,明媚的蓝天下人们舒适的吃饭喝酒,顺便带眼看着点在花园疯跑的孩子,真是十分松弛宁静。如果不说,谁也不会想到几天前这个城市刚被恐怖分子袭击,劫持杀害了一位老牧师,明天就是他的葬礼。多事之夏,我却宁愿看见法国人都继续着正常生活,拒绝被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下。
相逢在希农, 分离在鲁昂



我们第二周住在很安静的小城希农,跟狮心理查和圣女贞德都有很深的渊源。
希农要塞最早成型就是十二世纪,以打仗和防守功能为主,高高耸立在山顶,分成三层,外堡如果被打出缺口失陷,军队撤到内堡,仍然可以继续防守个一年半载。城堡里存够食物,跟外面围困的军队对峙,谁先吃光粮食供应不上谁就输了。那时这块地方叫安努公国,跟诺曼底一起属于英国国王亨利二世。老头生了三个儿子,把土地分了,然后呢,又生了一个儿子约翰。他就在开会跟儿子们说,看你们的小兄弟没地多可怜,把希农堡给他吧。三个儿子怒了,老婆也怒了,内战!零零碎碎打了十来年,各种排列组合后,三个儿子死了两个,只剩狮心理查和无地约翰。亨利二世看儿子死了一半了,自己身体又不太好,就想和解。这时候,无地约翰,一看爹不行了,倒戈倒向他哥。他爹气的,绝食只求速死。狮心王理查继承了英国和法国诺曼底安努,但是他不爱治国只爱打仗,马上又出门带十字军东征,无地约翰密谋造反。理查听到风声赶紧回来,路上被德国人抓了。约翰跑到巴黎,跟法兰西王菲利二世说,我把老婆甩了,娶你姐阿丽丝。阿丽丝以前跟狮心理查定过婚,却当了老子亨利二世的情妇,理查就没娶她。菲利二世说好。约翰遂发动兵变,被忠于理查的大臣打败。这时理查交了赎金回来,约翰立即投降,被赦免。理查接着出去打仗,被箭射中肩膀死了,没孩子。。。无地的约翰登基,成为了....king john!从这里开始他干的破事儿都在莎剧king john 里。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性呢?因为他人品差,打仗也面,丢掉了大部分在法国的领地,诺曼底安努都被菲利二世攻占,英法之分初步成型。
时间快进到十五世纪,英国跟法国还在打百年战争。法国国王查理六世,很不幸,是疯子。王后是德国公主巴伐利亚的伊萨博,生活又奢侈又淫荡,等查理六世发疯以后,作为摄政王掌握大权,手下三个执政公爵争权夺利,爆发内战,伊萨博被要求进修道院来反悔她淫荡的生活。但是伊萨博顽固反抗,不肯当修女。她因此被紧密看押在巴黎。这时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趁机进攻,大胜。伊萨博的两个大点的儿子在战争中死了,幼子查理被立为王太子,母子关系很差。王太子指责母亲淫荡,把她放逐到图尔。内战继续,巴黎被亲王后的势力攻陷,王太子逃跑,来到了希农。伊萨博宣布王太子是她私通产物,不是查理六世亲生,逼着疯王跟英格兰签约,把女儿和法兰西继承权同时签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
大家记得亨利五世是谁吗?对,就是莎剧亨利四世里的王太子哈利,爱跟福斯塔夫鬼混的放荡孩子,一登上王位把脸一抹就英明神武的抛弃了老头儿。
英明神武的亨利五世取得巨大的军事胜利,身兼两国继承权,娶了法国十九岁的公主,两年没到麻溜的得伤害死了,历史充满神转折。但是他已经麻溜的留下一个九个月大的儿子,亨利六世!中国人一定会觉得这娃命硬,克死父亲后两个月把外公也克死了,不到一岁身兼两国王位。当然法国人不承认他。
话说法国那时候基本已经被打得不行了, 被他妈剥夺了继承权的王太子查理,灰头土脸逃到希农。遇到了一个重要人物,圣女贞德。她在芸芸众生中一眼就看出装成平民的他是王者,鼓励他!这个相遇被历史上大肆吹鼓成贞德受上帝旨意的证据。其实那时候,农民和贵族真的很容易分出来。农民吃不饱营养不良,个头矮小。贵族从小吃的好长的又高又壮,批了农民衣服也是鹤立鸡群。被打了狗血的查理振作起来,当时奥尔良已经被围了五个月,贞德一去助攻,九天内攻克.前面我们说过,那时候攻打城堡是持久战,经常半年一年甚至几年,围着围着,看天气和供给, 谁先跟不上谁认输,她一来就战胜是个小小的奇迹. 英法战争本来是一帮子堂表舅甥抢地盘的混战, 圣女贞德硬是把它宣传成了宗教信仰的圣战,大大鼓舞了士气. 获得一大串胜利之后,贞德被亲英的法国势力勃艮第公爵抓住,查理七世没费劲营救,她被交给英国人在鲁昂当巫婆烧死。英法之分从此定型。
说说我们都吃了什么
我不算很喜欢法国菜,一直嫌有点油腻,这次夏天去倒觉得不错,看来法国人夏天也吃的清淡点。卢瓦河谷是法国中部,菜非常肉。我常叫个色拉,上面满满点缀某种肉类,一般是功封鸭肉,或者是腌猪腿肉,或者是熏猪肠Andouillette。猪肠非常好吃!一圈一圈像千张卷起来,熏过后,大概吃前煮熟,切片拿上来还是微温,味道很鲜美,略有点嚼头,有大肠味但是不臭不膻,好好吃。清爽的前菜经常是gazpacho 或者蜜瓜薄荷打碎的汤,生牛肉或者鱼肉carpaccio, 不过一定会法国特色的放上几块鹅肝,我就默默的推到边上不吃.


农业大国美食大国,蔬菜水果鱼肉质量就是高,厨师也很有sense, 任何乡下小馆子,色拉端上来都清脆新鲜,浇汁不多不少平衡和谐, 蜜瓜桃杏都是香甜熟美,超市里比英国农贸市场的还好, 农贸市场更是甩英国好几条街. 总之就是平均生活水平高, 不服不行.




带着小绿旅行的巨大变化之一是几乎没法去正经餐厅吃晚饭,我们尽量寻找愿意接受带孩子夫妇的餐厅,吃了几顿好中饭。其它时候就常常是cafe 或者creperies 便餐。第一周住在一个农场上,晚上基本是做饭吃,农产品质量高下厨也很愉快。第二周在希农城中心,babymonitor 范围内就有三个餐馆,其中一家是米其林推荐餐厅,订下离下榻公寓最近的室外桌子,揣着监视器享受了美好晚餐。希农似乎流行某个品种的攀缘玫瑰,中心粉红到边缘颜色渐渐变白,香味迷人,大家不约而同到处都种,走几步就有一株,回首长巷看起来特别浪漫美丽。这家餐馆的室外棚子上有株特别大的,开的好美,我就是路过停下看玫瑰才注意到菜单去定了座。


我的红酒煨梨煎鸭胸非常赞,这个配菜并不是随机配出来的,煎鸭胸上浇的是酒炖梨干收出略甜的酱汁,鸭肉不膻不臊但是非常有鸭味,跟梨味酒味都重的酱汁极其相衬。这个菜真不容易做好,不但原料要好,平衡掌握更要精准才能和谐美妙,吃到一次好的可以回味好久。

菜单上照例没有素食的主菜。素食男得到一个法式煎蛋饼。第二次去他羞怯的要求能不能在蛋饼上加点奶酪,女主人听了顿时被英国人的异端邪说惊呆了,但出于职业道德还是勉为其难表示可以跟大厨商量一下,但是具体还得大厨看着办,他不一定同意。过了一会儿回来,面露喜色的报告大厨愿意为你这么做。果然中间放了极其薄薄的一片奶酪。素食男抱怨这不是煎蛋饼是一床羽绒被,又厚又松毫无味道。

这里海产少些,但是大虾很不错。

fusion 的影响无处不在,这道牛排外面卷了紫菜,牛排味道非常好,又是质量极高的原料加完美技术。


半甜点是奶油状的山羊奶酪

薰衣草冰淇淋配巧克力慕斯,我们每次来都点,小绿吃的不肯松嘴。


希农没有米其林星级餐馆,只有四家推荐餐馆,我们试了两家,第二家不知为什么颇失水准。就不多说了。





安布瓦堡amboise 人人都爱意大利
时间快进到十五世纪末期,安布瓦堡闪亮登场。这里的著名君主是查理七世的孙子查理八世。他出生于此,又意外在这里头撞在门框上撞死。安布瓦是第一所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的城堡。那时候意大利经济繁荣,查理八世好喜欢,亲自带着军队去侵略。 一开始颇为成功的占领了那不勒斯,高兴的把自己加冕为那不勒斯王。那时候意大利也不是一个统一国家,而是一堆公国,教皇,威尼斯,米兰,阿拉贡一看不好,赶紧联合打法国人,同时法国军人胜利后忙着在那不勒斯乱搞,一大半染上了梅毒,就失败的回家了。以前cava 推荐过的纪录片<威尼斯的魅惑> 里讲历史曾讲到外来入侵军队到了威尼斯染上梅毒大败而归. 除了梅毒, 查理八世还带回来建筑师,把童年家园安布瓦扩建成意大利风文艺复兴同款。
注意安布瓦堡出现了很多装饰性强,意大利风格的建筑元素,已经开始失去防守功能, 但仍然是建在山上, 残留着它扩建成型前曾经具有防守功能的痕迹. 航拍图里城墙边右面巨大的圆塔是一个螺旋上升圆坡, The Minimes Tower,方便马车上山.



当时布列塔尼公国还没有牢固的属于法国版图,两国当时继承制度不同,法国只有男性继承权,布列塔尼实行长女也可继承. 一直想把布列塔尼公国统一过来的法王开启了前仆后继的联姻努力.当时布列塔尼公国的公爵只有一个女儿继承人, 布列塔尼的安妮,跟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订婚。查理八世一看安妮跟别人结婚会导致布列塔尼公国从法兰西,也就是他手下,分裂出去,加入罗马帝国,愤然带兵去把布列塔尼给打下来了,逼安妮悔婚,自己也悔婚,两人结婚。两人婚后六年,安妮生了七个孩子,没有一个活下来。他撞破头死掉之后,继承人是他堂叔路易十二。路易十二一看安妮如果改嫁,布列塔尼公国又要分裂出去,急忙请教皇解除了自己的婚姻,娶了安妮。两人生了两个女儿,安妮继续以十二年九次的速度怀孕流产,只活了两个女儿,精疲力竭的死了。大女儿克洛德继承了布列塔尼公国,眼看历史就要重演,路易十二赶紧给她和自己的王位继承人弗朗索瓦订了婚。这次成功了!路易十二续弦娶了亨利八世的妹妹但是没生出孩子就死了,法兰西王位正式落到弗朗索瓦身上,他又跟克洛德生了儿子,布列塔尼公国永远留在了法兰西。有志者事竟成。
弗朗索瓦一世也喜欢意大利,不过他比较有文化,没有开启喜欢谁就侵略谁的霸道总裁模式,而是大力模仿学习引进购买,从此文艺复兴来到法国。他大量收集画作和雕塑,买了一大堆米开朗基罗、提香以及拉斐尔。枫丹白露是他开始兴建。卢浮宫里的收藏就从他开始。他力邀大师达芬奇来玩,老年达芬奇带着一堆名画,包括蒙娜丽莎。弗朗索瓦一世自己住在安布瓦堡,把达芬奇安置在不远的克洛吕斯城堡,两城堡之间还有地道,然后每天晚上他都幸福的过去跟达芬奇聊天,生活上无微不至,达芬奇是素食者,所以给他专备一个厨娘。三年后达芬奇死在他怀里。蒙娜丽莎就归了法国。嗯,说的好像有点暧昧。总之,这就是为什么达芬奇埋在安布瓦堡的小教堂里。



克洛吕斯城堡Clos Luce也蛮有意思,因为达芬奇地位崇高,当时他的工作室就被完好保存了下来,很多他设计的机器和桥梁模型图纸俱全,都有展览,在花园里还有不少按实物比例建造的大模型演示,水闸,吊桥,坦克,直升机螺旋桨,等等。寓教于乐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



弗朗索瓦一世喜欢打猎,所以决定开建一个新城堡, 香波堡. 达芬奇为香波城堡设计贡献很多,包括著名的双螺旋楼梯。
香波堡 Chambord
这是所有卢瓦河谷城堡里最大的,最大的,最大的。弗朗索瓦一世超级爱意大利,所以这个城堡式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城堡的主塔中央有个神奇的双螺旋楼梯,兩座不同入口的螺旋式階梯環繞同一空心石柱,交錯盤結貫穿城堡的三層樓。据说此一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國王的皇后及情婦即使在同一時間上下楼也不会碰面。但是楼梯上一串窗户,互相完全可以对望,所以我很怀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所有的照片里都有它倒映在水面的美妙图景,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在维修,水抽干了,颜值损失百分之五十. 香波堡据说是迪斯尼童话美女与野兽里野兽的城堡的原型.那一大堆塔尖是在让人头晕.走上去看其实每个都是很美的, 那天很热,我和素食男轮流背着小绿上下楼梯看完这个硕大的城堡,完全累趴了,出来在边上的草地树荫下铺开野餐毯,吃了些三明治冰淇淋,我倒头就昏睡过去。醒来简直有在世为人的感觉。远远听到锣鼓号角声,眺望马廊似乎有中世纪马术和猎鹰表演,过去看热闹,发现只剩半个钟头就没买票进去,在外面逗了一会马,可以听见里面孩子们兴奋的尖叫。





香农索Chenonceau
这次看了得有七八个城堡,我最喜欢,是香农索. 去以前素食男说你看到了准能认出来,香农索是法国城堡的代表, 出现在各种明信片海报旅游广告上。香农索脱离了意大利影响, 是一款非常法国的城堡带典型的法国花园..我看多了也能模糊分类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款嘛,就是一堆大圆塔上面一堆尖顶的外面围一圈护城河的.法国式城堡吗,就是长方形两层楼外面一堆长窗带个整齐对称没有树荫几何形状花园的..简单! 到了地方推着童车吭哧吭哧走了好长一段林荫道,城堡越来越近,我还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到得跟前, 往右手花园一转,回头一看,哗的一声, 这个妹妹我见过的.独一无二的长廊波光滟潋倒印在谢尔河上, 像真正的美人,不但美貌而且气质特别, 过目不忘.

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亨利二世,娶妻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但是爱的是情妇比他大二十多岁的普瓦捷的戴安,送给她香农索。香农索的城堡主体仍然是文艺复兴式, 黛安是一个奇女子,头脑清楚精明过人, 扩建了河上长桥,黛安的花园,整个庄园运转的欣欣向荣,她还参政, 公开的权倾朝野.

不幸的是年方四十的亨利二世在女儿婚礼庆典上参加比武被断矛刺穿头部,死了。美第奇的凯瑟琳立马把贱人撵出去,香农索自己住,还在黛安的花园对面修了一个凯瑟琳的花园, 并且在长桥上加盖两层的画廊长厅, 美第奇的凯瑟琳不是不让我想起慈禧太后的.虽然姿色平平, 夫妻感情不好,头十年没生出孩子一度有被废的谣言, 但她终于奋力生了十个孩子(活了七个), 三度垂帘听政. 作为一个美第奇, 凯瑟琳艺术品位高超,热衷奢华派对, 爱好建筑, 法国标志建筑由一个意大利女人主持完成, 生活真奇妙.


长廊内部也非常赞, 大块黑白方砖地面, 两侧长窗打开,宽敞明亮, 河上清风徐来, 似乎走在光明之路上,通往无穷无尽的未来. 平时是散步的最佳地点, 有乐队可以通宵举办盛大舞会也不会气闷拥挤, 摆上桌子可以大宴宾客. 真是美第奇家族太后才配拥有的空间啊.
一战时这里被改成医院,治疗伤兵.二战时谢尔河是自由区和敌占区的分界线, 所以这条长廊名副其实是抵抗组织偷偷帮助人逃离敌占区通向自由的通道,

接着讲讲历史吧. 大儿子继位成为弗朗索瓦二世从小跟跟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订婚,十四岁完婚,十五岁继位,十六岁病死。年纪轻轻就当了寡妇的苏格兰的玛丽遂回到苏格兰,从此跟表妹伊丽莎白一世开展了一串斗争。(美第奇的凯瑟琳小儿子安诺公爵后来曾一度和伊丽莎白一世订婚,不幸的是死的太早)下一个儿子才十岁,登基成为查理九世,倒是活到二十七岁,可惜据说非常软弱,政事全有太后母亲做主。只生了一个女儿就死了。美第奇的凯瑟琳再下一个儿子登基,成为亨利三世。亨利三世据说比两个哥哥都强,优雅聪明,能言善辩,上马勇敢打仗,下马鉴赏艺术,深的母亲欢心。但是,谣传他爱穿女装是个同性恋!另一派谣传是他有很多情妇,同性恋是造反的敌人抹黑他的谣言。总之,他活到三十七被暗杀,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到此为止,凯瑟琳终于run out of 儿子,法兰西王位落到她前小女婿亨利四世手里。这个小女儿,就是著名的大美女玛戈皇后. 亨利四世跟玛戈结婚时还是夹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小国纳瓦尔的国王,法国是天主教,纳瓦尔主要是新教徒,婚礼的第六日,凯瑟琳突然屠杀前来祝贺婚礼的新教徒,史称“巴黎的血腥婚礼”。亨利本人被抓住,被迫改信了天主教。玛戈与亨利虽无感情,却拒绝接受母亲和哥哥的摆布与亨利离婚,婚礼后,两人被囚禁在卢浮宫。玛戈的情人想将玛戈从她的哥哥控制之下救出来,然后没有成功,被亨利三世处死。玛戈悲痛万分,买通了刽子手拿回了情人的头颅。又偷偷放走了亨利。亨利活得长,登基当了亨利四世, 著名花花公子, 夫妻关系奇差,各有各玩,政治上时而联合时而斗争,最后离婚。另外几个女儿也基本嫁了国王,所以宫殿里有间卧室叫五后卧室,是五个皇后住过的,每个皇后都要在天花板上加自己的标记, 这个天花板比较拥挤.
两个博物馆
有两个博物馆值得一提。一个是Le Grand Pressigny史前博物馆,在一个已经半塌的城堡下发现史前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痕迹,考古挖掘收获很大,遂把这里建成史前博物馆。要把中世纪废墟融合进现代博物馆,建筑师很花心思,取材设计处处呼应这里原有风格,抽象的致敬,非常现代明亮却毫无违和感,是我看过最美丽别致的博物馆之一。









silex 是燧石,这里考古最大发现之一,难得法国人这么有幽默感的编出整套童书。我看的微笑,很想买一套,但是发现全是法文就算了。

另一个博物馆那是截然相反啊。一丁点设计感都没有。粗鲁直接的就是一排仓库。这就是素食男念叨了无穷次的Saumur 坦克博物馆。 丑的要死贴张图大家感受一下。但是,据说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坦克博物馆,收集多而全,从一战到当代,按国家分类,走的腿都酸了,感想就是:哎嘛,坦克越造越大。中学同学里有个军事迷,每次我贴张有坦克的照片他都要跳出来型号年代历史如数家珍。这次也不例外,他精准的指出我们的所在地点,还热情推荐我一定不要错过很多一战到二战期间小批量法国坦克,在别处都看不到!素食男斥五元巨资买了一张拍照许可,咔嚓咔嚓把每个坦克都照了下来。我就提供一下信息,也许对你们说服家里某人来玩有些价值。

带娃游
小绿还小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眼睛瞪的溜圆,无需特别给她找娱乐。但是我们打算着以后可能再来,处处会留意一下什么地方有什么节目适合儿童。这里就顺便讲讲方便准备带娃出游的同学。法国旅馆一般都免费提供cot或者加一点钱提供小床,订的时候可以问一下。餐馆一般都有高椅。 baby change 则没有那么普遍, 除非是家庭型餐馆不会提供.博物馆城堡则设施比较齐全,都有baby change, 不少还贴心的有热奶热孩子食物的bottle wamer 和微波炉, 野餐区和给孩子疯跑的PLAYGROUND. 虽然野餐桌很多,强烈推荐带一块野餐毯, 坐在草地上很舒服.愿意自己带食物比较节约也省了排队买.
城堡区离巴黎很近,如果只想看香农索或者香波堡,一天来回没有问题。如果想开车过去住几天,法国出租乡下度假屋,叫gite, 多的很,有厨房和洗衣机,比较方便家庭。 chinon, amboise 都是非常迷人的小镇,坐火车住镇里的公寓,购物吃饭都不必开车,再用公交去附近城堡玩也可以。小镇上商店周日经常不开门,面包店中午后就没有面包,事先要筹划好。去城堡游玩的家庭居多,所以都有面对孩子寓教于乐的节目,专门针对孩子的trail, 收集盖印,马狗猎鹰表演之类。不怕他们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