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孔雀》观后感

Posted: 2005-03-11 18:43
by 笑嘻嘻
我在国内的时候看了一个访谈节目,嘉宾是《孔雀》的编剧。这人长得很秀气,特别会讲故事。该节目是个少儿节目,该编剧都不用主持提问,把少年时代的大小事情讲得绘声绘色,一听就是个天生该写故事的人。某人为此对该编剧的蛋《孔雀》大表兴趣,回来之后从网上当下来,对我大做宣传:《孔雀》得了银熊奖;《孔雀》被称为平民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张艺谋的御用摄影师导演的第一部片子;等等等等。我就看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讲的方式。故事一开始我完全不能明白“我”的姐姐,觉得这人古怪透了。做的事情,事事违背常理。一副和自己为敌的样子。到了三兄妹都讲完了,故事结束的时候,我终于非常了解了这个“姐姐”。无数白色伞兵从天而降的那一天的确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一天之一。
从摄影、道具上讲,这个片子做得很精细,从当时的小墨水瓶子,结婚时穿的稍大德蓝外套。没有人穿得脏或者破,我觉得是提纲携领地美化了当时的社会服装。为什么我会对一个电影的服装较真儿呢?因为这个故事看上去感觉太真实了。我并没有见过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的故事超乎常规但是又合情合理。看完电影之后,我整整郁闷一整天不能恢复。只好对着某人大声咆哮:这个电影的point是什么?!蔡康永在《la流浪记》中说他们电影系教学生要拍主角受苦的戏。好让观众觉得自己生活得好。《孔雀》够苦的了,看完了之后让我觉得生命完全是一种浪费,不停地走错路,再回到从前,这样的犯错过程中,故事的主角甚至没有从中得到快乐。有一些人错过了一些机会之后,再也跟不上周围其他人的步子,我找来找去甚至找不到是社会的错。我对着某人继续打声咆哮:蔡康永的老师说的不对!我花了门票看电影不是为了看这样的无可奈何的生活,我活我自己的无可奈何的生活就够了,我上电影院是为了娱乐的!
我们不是看了访谈《孔雀》编剧的节目嘛。这个编剧是个长得很秀气的男的。在《孔雀》里刻画得最让人代入的是老三,“我”。1/3的电影长度,把晦涩的少男心理清楚地表达出来。最不清楚的是二姐,看的时候就是一种旁观的感觉,最终是通过了解了弟弟,“我”,而了解了姐姐。我总结:这个编剧纵然观察入微,记忆力超强,少女的心理当年他没理解还是不一样啊。
这个电影最让我郁闷的地方是,当年的学校里总有一些男同学学习不好,相貌不佳,衣着不整洁,让老师嫌弃。老师的当众嫌弃,给了其他同学对该同学歧视的权利。这个老三让我直接联想到当年的这些同学,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到目前为止,我已经花了一个星期来痛苦地回想和反省我当年是以什么姿态站在这个大多数的人群中的。某人跟我说这个电影本来是3个小时的,砍掉了很多,其中有更多的老三内容,问我想不想看?我急忙抓住他说:不,我不想知道了。我只对那个二姐后来怎么就嫁了个带头巾的广西人感兴趣。他又说,当初拍完请一些人看要砍掉哪儿,王朔等都说在二姐对着西红柿哭就可以结束了。我深表赞同,要么你就告诉我后来二姐怎么嫁给了那一个人,要么你就别让我远远看一眼二姐嫁了那么个人,充分让我发挥想象力。你为啥要用孔雀为名我已经不在乎了。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郁闷的电影。我郁闷完了,本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态度,我推荐该电影给非常愿意郁闷一下的朋友们。

Posted: 2005-03-11 19:01
by Elysees
笑大的空往往等于3-4行

Posted: 2005-03-14 18:23
by 笑嘻嘻
写完啦。自己提上来。

Posted: 2005-03-14 18:28
by tiffany
如此说来,这个电影而从开头到结尾都没有死人?很8符合我老人家开片5分钟要死人的选择电影条件么,你独乐乐吧,我老不打算众乐了。 :-P

Posted: 2005-03-14 18:29
by 笑嘻嘻
死了,死了。三兄妹的爸爸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死了。

Posted: 2005-03-14 18:35
by tiffany
我说的是开头五分钟,84结尾大高潮 :-D
文艺的说,我现在很怕看这种电影儿,把一个人如何一步走错-----甚至当时看是正确的一步,就再也跟不上趟,从一个祖国的花骨朵,变成了尴尬的无处容身的不知道是什么,只知道不是什么的过程展现给你看,一边还暗地里配音说你看你看,所有的人都没有错,这个人也没有希望,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对某些人来说,你确认你不是这类人么?

Posted: 2005-03-14 18:42
by 笑嘻嘻
不,我不确认。所以我不是说了:“我活我自己的无可奈何的生活就够了,我上电影院是为了娱乐的!”
这是在过去一年的时间内看得最郁闷的一个电影,比看完hotel rwanda要难受。我看完了《孔雀》,几乎需要心理辅导。

Posted: 2005-03-14 18:50
by Knowing
??? 那我死也不看。你看hotel rwanda 哭了么?

Posted: 2005-03-14 18:57
by 笑嘻嘻
哭啦。

Posted: 2005-03-15 8:51
by DeBeers
那我也不看,还不如再看一遍功夫 :lol:
我连pianist都不敢看现在。

Posted: 2005-03-15 9:10
by tiffany
或者天下乌贼------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P
这个片子看的影评太多了,都说如何得没有逻辑,结果我老一看,就觉得还是有逻辑的么。刘偶像德华真是老了,我感叹地说。

Posted: 2005-03-15 9:12
by Knowing
tiffany wrote:刘偶像德华真是老了,我感叹地说。
过去十年你一遍遍发着同样的感慨。

Posted: 2005-03-15 9:14
by tiffany
哪有十年!小k你也把我给说老了!

Posted: 2005-03-15 10:03
by 笑嘻嘻
我也觉得天下无贼很好看。刘白金偶像德华还挺有演技的在里面。

Posted: 2005-03-15 10:07
by silkworm
DeBeers wrote:我连pianist都不敢看现在。
我也是,还加上《鬼子来了》。

Posted: 2005-03-15 11:12
by Elysees
我某一次差点儿看了pianist,是去bf那边过周末,已经去店里租回来了,然后临时有事儿要回来,就走了。他自己一个人看了,看完以后说,太郁闷了,幸好你没看.....于是把这个片子从单子上划掉.......

鬼子来了,我是看了的。开头还有点儿娱乐性(就是教说中国话那段儿),后来越看越难受...居然也坚持看完了。

这孔雀我看看我也不用看了,同样的道理,我决定也不看百万英镑宝贝 8)

Posted: 2005-03-15 11:26
by silkworm
《孔雀》我还是想看的。
综合好几个渠道的观后感,片子看完后的后效应短则半天,长则两三天,且基本没有再次观赏的勇气。
所以,我计划找个合适的时间---把后效应的时间也打在里面---再看。

Posted: 2005-03-15 12:57
by DeBeers
鬼子来了我看了一半,后来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勇气。
天下无贼里面几个女生都很好看。领导看到那个女便衣,说眼熟,冥思苦想半晌,才想起来是一地鸡毛里的那位 :lol:
现在我最喜欢看喜剧片,白痴爱情片,那种看时候傻乐,看完了心情很愉快的片子。

Posted: 2005-03-15 13:12
by icefire
深度啊深度啊同学们! 我痛心疾首地说 :mrgreen:

顺提:我现在的favorite是南方公园 :action077:

Posted: 2005-03-15 20:10
by 笑嘻嘻
好啊,总算有一个想看的了。 :-D 《孔雀》的故事和人物都处理非常好。故事出人意表但又在情理之中,人物非常鲜明,多少天了,我睁着眼睛三兄妹就一直在我眼前晃。
我非常喜欢pianist,喜欢到想过收藏DVD呢。看的那天是星期天上午,回家路上我和某人半天都没说话。我看着道路两边整齐清洁的房子感觉非常奇怪,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电影里面到处都是被炮弹轰得残破的市容。某人忽然跟我说我们搬去欧洲吧?
pianist和《孔雀》都在看完后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pianist还是离得远。而且看完之后,会想:“人类真愚蠢,千万不要再打仗了”之类还算有建设性的想法。相比《孔雀》连hotel rwanda都感觉离得远。看完hotel rwanda,我有点自私地庆幸还好中国有个毛泽东,没有成为殖民地。靠别人来救赎真是要不得。看完《孔雀》就觉得you can do nothing about it。而且真实得太接近了,为此极为难受。

Posted: 2005-03-15 20:16
by silkworm
笑嘻嘻 wrote:多少天了,我睁着眼睛三兄妹就一直在我眼前晃。
这这这,我预算的半天一天,还不够。

Posted: 2005-03-15 23:26
by Elysees
笑嘻嘻 wrote:看完《孔雀》就觉得you can do nothing about it。而且真实得太接近了,为此极为难受。
就凭这句话,我就坚决不看....汗....生活本身够让我真实得难受了,我还去电影院里受这罪....我,我,我就爱生活里没有的, 浪漫的,皆大欢喜的,好人最后关头战胜坏人的,梦想成真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等等,等等,等等:oops:

Posted: 2005-03-16 0:18
by 狸狸
我兴奋滴跳出来说,白金的签名档我认识!可惜还不大完整 8)

讲你又不听~听你又不明~明你又不做~做你又做错
错你又不认~认你又不改~改你又不服~不服你又不讲

特别喜欢那个粤语版的,用我非常蹩脚的模仿兴奋滴侮辱家长。

Posted: 2005-03-16 5:37
by
笑嘻嘻的反应可能比一般人强烈点。我在国内看的,刚好是得奖的第二天,好像得奖还没来得及反映到票房上,电影院里坐了不满三分之一。
郁闷是郁闷的,但是不至于闷得透不过气来。我看着,反而觉得缺点什么,不知道是剪辑给剪散了,还是导演的功力不足,反正就是老觉得还有一点点就到那个地方了,可是就是死活到不了。就好比喝酒,能喝得出来,本来是上等好酒,可是就是兑了点水,然后一边喝一边使劲得想从这淡酒里品出原来的味道来

Posted: 2005-03-16 9:27
by 洛洛
和狸狸握手,最近一次看这个是在《江湖》里面,刘德华跟张学友说的。
你们说的那些我都不看,我是一个很容易动感情的人,我厚颜无耻的说。

Posted: 2005-03-16 9:35
by tiffany
1?我是听一首歌儿,男的唱的,莫文蔚好象,给插的一段儿rap。笑死我了。听的。
我看bourn supremacy看得很感动。呵呵。我也很容易动感情。

Posted: 2005-03-16 10:15
by 笑嘻嘻
我听的是一首完全莫文蔚的歌。

Posted: 2005-03-16 15:15
by icefire
和莫文卫合唱的好象是黄品源。他深情款款的唱完一大段,莫文卫紧接着就是RAP,击打得人起混八宿的呵呵

Posted: 2005-03-16 18:37
by barb
这个歌叫,那么爱你为什么:-)

Posted: 2005-03-16 20:48
by dropby
孔雀我看了小笑的影评准备从名单上划掉了. 嫌我的生活还不够无可奈何么? 坚决不看.
战争片如果是西方的再难受我都可以看的, 就是因为小笑说的觉得离自己远. 可是鬼子来了我没有勇气看, 因为这个战争离自己太近了.
Million Dollar baby我看了, 不会郁闷的. 理由同上. 不具有普遍性. 距离很远. 谁没事非得去玩拳击阿. 就算是过三十了还一无所成也可以干别的吧? 某人的头就是三十多了才从种树的变成计算机系大学生. 玩拳击的又有几个伤成那样? 总的来说, 我觉得这电影非常煽情地老套, 非常地好来乌. 看一看没关系的.

Posted: 2005-03-17 0:15
by 海岸
dropby wrote:嫌我的生活还不够无可奈何么? 坚决不看.
:-( 犹豫着要不要看,如果压抑感挥之不去的话,找BJ2复习平衡一下罢.
一想到那个就笑了,我发现休个烂特尽演的是浪漫爱情喜剧. :lol:

Posted: 2005-03-20 15:15
by 大水
这么说我也不看了. 我也很怕看这种电影.

Posted: 2005-03-20 16:03
by Elysees
我跟这儿热闹了半天,才醒悟过来原来孔雀是顾长卫的片子啊..........

海岸这个看BJ2冲喜的观点跟我一样,我通常看恐怖片都是跟浪漫轻喜剧片一起的,看完恐怖片再看一个浪漫爱情故事,正好睡觉 :-P

Posted: 2005-03-23 8:20
by look
因为获奖的原因,售票窗口前排了老长的队。排队的功夫我们讨论起这两天关于孔雀的新闻,直接影响到我对片子的观感。
我看到的新闻是:蒋雯丽为了支持老公的导演工作,经常到剧组探班,蒋自己的话说,怕顾的脾气与剧组演员产生沟通方面的问题,所以常常会去提醒顾。
朋友看到的是:导演顾长卫与剧中饰演姐姐的演员张静初之间一些负面消息。
我们就尽力的回忆影片得奖以及回国后的宣传活动,希望从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直到电影开始放映。这种思想活动让我们对这部原本严肃而郁闷的片子产生了不严肃不郁闷的联想,所以没能像笑大这样郁闷(我们原本是做好了郁闷的思想准备的),在某些部分还笑出来了(比如姐姐让弟弟买《性知识手册》,比如妈妈带老大相亲),所以也推荐大家看一看,真正众乐乐。
孔雀反映70-80年代的城镇平民生活(大概在河南吧),其中包括情感、欲望、婚姻、家庭教育、家务劳动、工作劳动、娱乐活动等等等等方方面面。这一家极普通,既没有比别人不幸,也没有比别人幸运(只有老大不够聪明,老大还似乎是最幸福的)。
孔雀,既不会尖叫也不会狂奔,既不会对着西红柿哭,也不会拖着降落伞笑,只会缓慢的,安静的生存下去。它不容你问“生存的乐趣是什么?”它展开尾屏的时候,在别人的眼中那么美丽。

Posted: 2005-03-23 8:38
by look
因为获奖的原因,售票窗口前排了老长的队。排队的功夫我们讨论起这两天关于孔雀的新闻,直接影响到我对片子的观感。
我看到的新闻是:蒋雯丽为了支持老公的导演工作,经常到剧组探班,蒋自己的话说,怕顾的脾气与剧组演员产生沟通方面的问题,所以常常会去提醒顾。
朋友看到的是:导演顾长卫与剧中饰演姐姐的演员张静初之间一些负面消息。
我们就尽力的回忆影片得奖以及回国后的宣传活动,希望从中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直到电影开始放映。这种思想活动让我们对这部原本严肃而郁闷的片子产生了不严肃不郁闷的联想,所以没能像笑大这样郁闷(我们原本是做好了郁闷的思想准备的),在某些部分还笑出来了(比如姐姐让弟弟买《性知识手册》,比如妈妈带老大相亲),所以也推荐大家看一看,真正众乐乐。
孔雀反映70-80年代的城镇平民生活(大概在河南吧),其中包括情感、欲望、婚姻、家庭教育、家务劳动、工作劳动、娱乐活动等等等等方方面面。这一家极普通,既没有比别人不幸,也没有比别人幸运(只有老大不够聪明,老大还似乎是最幸福的)。
孔雀,既不会尖叫也不会狂奔,既不会对着西红柿哭,也不会拖着降落伞笑,只会缓慢的,安静的生存下去。它不容你问“生存的乐趣是什么?”它展开尾屏的时候,在别人的眼中那么美丽。

Posted: 2005-03-24 20:47
by 小林
看?还是不看?这真是个问题

Posted: 2005-03-24 21:37
by look
看吧看吧,看完以后告诉我,二姐为什么不嫁给果子?

Posted: 2005-04-01 11:16
by helenClaire
DeBeers wrote:鬼子来了我看了一半,后来就没有继续看下去的勇气。
咦,我是从你那里借来看的,你自己倒没有看完? :shock: 这部片子我强烈推荐,艺术性和可观性(不敢说娱乐二字)都极好。
<<孔雀>>我还是不要看了,近来看什么文艺片都没感觉。 :roll:

Posted: 2005-04-01 12:31
by DeBeers
这充分说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 :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