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白痴(缓慢更新)
Posted: 2018-02-12 12:53
正在慢慢地看这本书,大家都知道它不是一本短书,所以别催我。
Part 1 的后半段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在女主角 Nastasia 的客厅里上演,这个调调跟我看过的所有“古典名著”都不一样。我越看越觉得眼熟得不得了,为啥呢?
想起来了。妈蛋这不就是毛姆的“刀锋”吗?!好吧不是完全照抄,但可以说“刀锋”是对于“白痴”的中心人物的一种诠释。
开头没什么,所谓“当时社会的一幅画像”,把各色人等以及拜金气氛描述了一下而已,kind of amusing and sarcastic. 直到我们进入了 Nastasia 的客厅后,人物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才火花四溅。
白痴据说最早是连载发表的,还真挺有连载味儿,从悬念一步一步推上高潮。发表时间是 1868-69年,早于弗洛伊德发明精神分析学近三十年。从后精神分析学时代倒着看过去,白痴里的很多内容都如光天化日一般的清晰,但在前精神分析时代,这样赤裸裸地揭露人类本性的文字,震撼力肯定超强甚至爆炸性的。
在 Nastasia 的客厅里,女主角提出让每个人出来说个故事,说啥呢?自己干过的最坏的事儿。天主教徒从小就隔三差五地跑去神父那里做 talk therapy,不,confession。不知道俄国的东正教有没有这套仪式。然后三四个男人出来 confess 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我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偷了钱/骂了人/整了人只为自己爽一把,结果害到了别人。虽然有人表示后悔有人表示无所谓,实际上这些统统都是关于 guilt 的意义。这里的 guilt 不是客观意义上被上帝自上而下审判的罪,而是被自己内心审判的主观罪恶感,包括那个看似无所谓没良心的家伙。我一边看一边想,妈呀这就好像在读弗洛伊德的病例笔记嘛!然后作者很狡猾地没让梅斯金公爵忏悔告解,因为这个人物是耶稣基督,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耶稣是生而无罪的,因为他不是凡人。所以 one can assume he's never done anything bad and therefore has never felt guilt.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如果他不是人,也没啥好说好分析的了;如果他是个人,那么一个无法感受到 guilt 的人是不正常的,他怎样能够同其他正常人沟通和共情呢?不知道,我只能慢慢看下去。
男人们忏悔了一阵子(我就不逐个分析病例了),美女 Nastasia 拍着桌子嚷嚷着要告解自己的罪恶了。她的罪恶是什么呢?她的故事现在看过去就是典型的大叔萝莉养成系。大叔从小养着孤儿的她,养到十几岁就养到了自己床上,改成情妇身份;养了五年情妇玩腻了,拿出七万五卢布要把她脱手嫁给财迷青年。这时罗果静不识相地冲上来喊“我出十万买下来!” 哇,这是我见过的最赤裸裸的描写买卖女人的经典名作。现实是女人时刻都在被买卖,有时自己还参与到交易之中作为半个卖主,不过大家都很不好意思地用文明的遮羞布盖着表达,这个遮羞布上的画包括两个大字是浪漫。啧啧作者咋这么不文明这么不浪漫咧?
这时候白痴公爵就上场了,拉着 Nastasia 要救赎她。不过他的救赎的口号是:你是清白的,你没罪,所以让我来救你吧。
但是这里有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后精神分析学时代的观众马上能看出来:这里的 guilt 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Nastasia is guilty, as in she feels guilt. 旁人抓着她的肩膀说,你没罪。但这不是她认知上的 truth,公爵的认知与她的认知是不兼容的。所以她肯定拒绝公爵拒绝被拯救啊。
N: I'm a whore. I deserve to be sold to Rogozhin.
M: You're innocent. You're perfect. You're a goddess.
N: Fuck off. I'm a whore.
You see the problem.
(TBC)
Part 1 的后半段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在女主角 Nastasia 的客厅里上演,这个调调跟我看过的所有“古典名著”都不一样。我越看越觉得眼熟得不得了,为啥呢?
想起来了。妈蛋这不就是毛姆的“刀锋”吗?!好吧不是完全照抄,但可以说“刀锋”是对于“白痴”的中心人物的一种诠释。
开头没什么,所谓“当时社会的一幅画像”,把各色人等以及拜金气氛描述了一下而已,kind of amusing and sarcastic. 直到我们进入了 Nastasia 的客厅后,人物发生正面冲突的时候才火花四溅。
白痴据说最早是连载发表的,还真挺有连载味儿,从悬念一步一步推上高潮。发表时间是 1868-69年,早于弗洛伊德发明精神分析学近三十年。从后精神分析学时代倒着看过去,白痴里的很多内容都如光天化日一般的清晰,但在前精神分析时代,这样赤裸裸地揭露人类本性的文字,震撼力肯定超强甚至爆炸性的。
在 Nastasia 的客厅里,女主角提出让每个人出来说个故事,说啥呢?自己干过的最坏的事儿。天主教徒从小就隔三差五地跑去神父那里做 talk therapy,不,confession。不知道俄国的东正教有没有这套仪式。然后三四个男人出来 confess 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我在毫无必要的情况下偷了钱/骂了人/整了人只为自己爽一把,结果害到了别人。虽然有人表示后悔有人表示无所谓,实际上这些统统都是关于 guilt 的意义。这里的 guilt 不是客观意义上被上帝自上而下审判的罪,而是被自己内心审判的主观罪恶感,包括那个看似无所谓没良心的家伙。我一边看一边想,妈呀这就好像在读弗洛伊德的病例笔记嘛!然后作者很狡猾地没让梅斯金公爵忏悔告解,因为这个人物是耶稣基督,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耶稣是生而无罪的,因为他不是凡人。所以 one can assume he's never done anything bad and therefore has never felt guilt.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定,如果他不是人,也没啥好说好分析的了;如果他是个人,那么一个无法感受到 guilt 的人是不正常的,他怎样能够同其他正常人沟通和共情呢?不知道,我只能慢慢看下去。
男人们忏悔了一阵子(我就不逐个分析病例了),美女 Nastasia 拍着桌子嚷嚷着要告解自己的罪恶了。她的罪恶是什么呢?她的故事现在看过去就是典型的大叔萝莉养成系。大叔从小养着孤儿的她,养到十几岁就养到了自己床上,改成情妇身份;养了五年情妇玩腻了,拿出七万五卢布要把她脱手嫁给财迷青年。这时罗果静不识相地冲上来喊“我出十万买下来!” 哇,这是我见过的最赤裸裸的描写买卖女人的经典名作。现实是女人时刻都在被买卖,有时自己还参与到交易之中作为半个卖主,不过大家都很不好意思地用文明的遮羞布盖着表达,这个遮羞布上的画包括两个大字是浪漫。啧啧作者咋这么不文明这么不浪漫咧?
这时候白痴公爵就上场了,拉着 Nastasia 要救赎她。不过他的救赎的口号是:你是清白的,你没罪,所以让我来救你吧。
但是这里有一个本质上的问题,后精神分析学时代的观众马上能看出来:这里的 guilt 不是客观的而是主观的,Nastasia is guilty, as in she feels guilt. 旁人抓着她的肩膀说,你没罪。但这不是她认知上的 truth,公爵的认知与她的认知是不兼容的。所以她肯定拒绝公爵拒绝被拯救啊。
N: I'm a whore. I deserve to be sold to Rogozhin.
M: You're innocent. You're perfect. You're a goddess.
N: Fuck off. I'm a whore.
You see the problem.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