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抬头一看,外面已是一片雪国。我傻了。赶紧看天气预报,京都雨夹雪,小雨, 阴天。下雪也罢了,雨夹雪。。。 我一直喜欢谷崎润一郎的细雪,春夏秋冬为节奏,结尾就是细雪菲菲,想来人家也知道怎么过日子,就心安了。春夏秋冬,风花雪月,各有各好,既来之则安之。
我定的是和风旅馆,http://yuzuyaryokan.com/车站出来我本来是看了狗狗地图要搭公交,看看天气,打车。行李倒是不多。我到东京就一个登机箱一个电脑包,把背包留东京酒店了。司机也不识路,给他看狗狗地图。他开到八坂神社停车场就把我放下了,我出来转一圈,没看到什么和风房子。只有八坂神社自己的茶寮。给旅馆打电话,他们说讲英语的人下午两点才来。我只好到茶寮里去问路,然后漫无头绪地找。最后发现就在八坂神社正门旁边,只有一个一米半宽一人高的栅栏,另一边是门户窄小的各种铺子,太难找了。栅栏后小路拾级而上,曲径通幽,枫叶茶花掩映,里面别有洞天。


这是一家著名的怀石料理店,顺带提供住宿。叫做柚子屋,到处弥漫着浓郁温馨的柚子香。进门就要换鞋,又要换鞋! 我在日本就不停在换鞋,我本来冬天就只穿长靴,太痛苦了。换了夹趾木屐上楼梯,我吧嗒就把木屐从楼梯板之间掉下去了,幸好下面没人。进了房间,玄关之后全部是榻榻米,很宽敞,有电视和工作室,和高一点的茶室。餐桌和睡觉在最大一间。浴室是风吕。提供日式家居衣,还有厚厚的外褂。我换了衣服倒是非常舒服,镜子里看看很女侠。撩起下摆坐风吕边上泡脚,一边上网。我是坐在风吕盖板上,打滑,扑通整个人就和衣掉了进去。幸好手提电脑举着,没掉进去。附庸风雅,装模作样的下场。

电话叫他们来送一件替换的衣服,我换好了慢慢泡茶喝。他们每天送一套茶具,茶叶,一壶开水, 一壶冰水。自己用铜具磨碎茶叶,倒进一人份的小小陶壶的滤网里,泡好倒到茶碗喝。我每天早晚餐都吃得太撑,冬天白天时间又短,所以往往中午下午就自己泡茶吃点茶果子。茶叶非常好。自从出国,就很少喝到这么好的绿茶了。绿茶没法放,我改喝乌龙普洱了。小小陶壶握在掌心,光润温暖,冬天里跟抱个汤婆子似的,茶香漫溢,慢慢观赏墙上的书法和每天新插的花,人放得很空。


早晚餐是和前台说好时间,到时间下去吃,大家都穿着饶有古风/和风的旅馆家居服,不少就是日本人来度假的。幸好可以换衣服。在东京有次穿着窄裙坐榻榻米,吃喝完腿都麻了。第一晚的怀石料理太exotic了,不如东京酒店那么改良,实在有点吃不消。第一道是柚子挖空蒸蟹肉。

第二道看着像个脑,和白萝卜泥白煮。滑滑的,有点腻,有点鲜腥。翻译菜谱,发现是鱼白,就是河豚鱼的精巢。就吃不完了。。。 而且河豚内脏比河豚肉更危险,最近日本一个著名艺人在著名料理店吃河豚肝死掉了。。。 我家附近有家日本老夫妻开的小店,号称全美仅有拿到河豚执照的几十家之一,我常常当食堂去,但是也没敢试过。

然后是河豚刺身,非常清淡,就放点葱丝和微辣的萝卜泥。河豚鱼白都吃了, 这个就没有心理障碍了。

然后是烤三件,涂了味增的莲藕爽脆,hamachi肥美,但是最好的是柿叶包的A5级近江牛。和一个打结的日本大葱同烤。一进口就彻底融化。近江牛是日本三大神牛中最古老的品牌,我没吃过A5的和牛,这下彻底拜倒。以后都疯狂找牛肉吃,在东京最后一晚点了一大盘,光吃牛排配酒。

然后是冷菜,金桔,熏鱼籽,萝卜夹熏鱼,tatar 生鱼。

然后是炸河豚颈,我觉得比刺身鲜美。然后是火锅,煮豆腐,然后给我烫片得极其薄的鱼片,这个很像我们冬天的菜式。日本的豆腐细腻浓香,近乎brie那种软奶酪的口感,煮起来,好吃到顾不上吃鱼。最后一道是他们看家主食,罐子里沸腾的大米粥,煮一个柚子,打一个生鸡蛋,把柚子压破。这么好吃的粥吃不动了,实在令人气急败坏。然后是时令水果和mochi,加一碗抹茶。嗯, 幸好穿的宽大的家居服。

然后到汤池,分南汤女汤。修的像桑拿房,全部是柚木,水里飘着半沉半浮的是柚子,压破了就沉到底。进门的传统日本厨房,煮的就是柚子粥,所以到处弥漫暖暖的柚子香。

回到房间,他们已经把睡榻在地上铺好了,很厚的羽绒被,床头一盏夜灯。我就在纸隔外传来的风雪声中睡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