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1177 BC: The Year Civilization Collapsed; Three Stones Make a Wall
Posted: 2019-06-07 12:11

两星期前我在 Balticon 晃荡,时间表里有个听上去很好玩的讲座:1177 BC:那一年文明崩溃。进去听讲座时有点迟到了,挖,里面座无虚席,standing room only。我只好站在门口伸长脖子听。结果越听越起劲,回旅馆房间里一查,哦,原来 Eric H. Cline 教授三年前就出过一本书讲这个的,怪不得那么多粉丝去听。赶紧下单买了电子书。

这本书很短,才两百多页,但开头感觉忒难啃,进度十分缓慢。这倒不是作者讲得不清楚或太晦涩,一大原因是人名地名太难记了!Amenhotep, Thutmose III, Akhenaten, Suppiluliuma ... Hittite 在哪里?Mitani 在哪里?Canaan 是啥地方?Nubia 听着耳熟却也记不起来。感谢上帝至少我还记得 Mycenae 在希腊,Assyria 就是叙利亚,Anatolia 在土耳其,以及 Nefertiti 是个埃及皇后。
谁是谁也记不清楚,我就稀里糊涂地看下去,慢慢地也形成了一些哪儿跟哪儿的印象。没关系,反正每国跟每国之间都同时进行着几件事:互送礼物,互通贸易,互相打仗。
不耐烦读的同学可以听 Cline 教授自己讲的课:
http://longnow.org/seminars/02016/jan/1 ... collapsed/
他很逗。讲到 Mycenae 崩溃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地震灾害,因为它正坐在地震带上。有一次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一起开会,一个地理学家看见古希腊地图笑出声来:Mycenae is built right on top of a fault line. Who does that? 旁边一个考古学家干咳一声,呃,有啥稀奇的我住在三藩市 ...

这些地区为什么会如此紧密地连接起来呢?原来交换真是人类的本性啊。
当时不是青铜时代(3000 BC 到 1200 BC)么,青铜是好东西,够硬,可以做成趁手的工具,比工具更重要的是武器,武器,武器!(重要的事说三遍)跟交换一样,暴力杀人也是人类的普遍本性。而铸造青铜需要两样东西:黄铜和锡。黄铜出产于地中海中间的塞浦路斯,而锡则需要从遥远的阿富汗进口(汗,阿富汗真是几千年被掠夺和争夺的命啊)。制造青铜产品非常依赖运输和交换,拦也拦不住,挡也挡不住。国王换了又换,版图改了又改,但运输铜与锡的路途一直被踏平。
目前正看到在土耳其海岸附近 Uluburun 发现的一条货船,沉在海里,船上各种丰富货物来自1300 BC,包括粮食,香料,玻璃制品,酒,以及一吨锡块和十吨黄铜。咳咳,制造青铜的原料正是锡:铜=1:10。显然是运到某地加工成青铜产品的。眼熟吧?澳大利亚的原料,运到中国加工,再拿到北美出售。本质上完全是一样的做法,原来 globalization 根本不是现代发明!
(在 Uluburun 前一章里叙述了一件国际大件事,The Zannanza Affair。挖,惊心动魄,曲折精彩,赶得上冰火之歌里的戏剧情节,不仅充满了宫斗抓马,还有横插进来的twists。我就不剧透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这时作者顺手提了两件历史大事(啊啊终于碰上我听说过的剧情了!),Trojan War 和旧约里的出埃及记。
考古学家现在基本可以肯定 Troy 古国位于土耳其西海岸名为 Troad 的附近地区。十九世纪末被一个德国(业余?)考古学家挖出古迹,除了颇宏伟严密的城墙还有各种贵重物件。现在大家普遍接受这确实是 Troy。看下面的地图,继续往左(西)图外的部分就是 ... 希腊。好近啊,怪不得发几条船就到了。

终于可以证明 Trojan War 了吗?连古典时代 (400 BC) 的希腊人都以为哥只是传说哪。别高兴得太早,考古学家挖来挖去,发现 Troy 遗址从上到下有九层!也就是说这座城市反复被毁反复重建,很多年。到现在也不肯定哪一层是荷马史诗里描述的那一场战争。但是,这地方的地理位置很明显就是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重要枢纽,自从希腊(本土 Mycenae,不包括海岛 Crete)文明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崛起开始就威胁到现土耳其境内的 Hittite 帝国(1700BC-1200BC),所以才会经常成为战争的焦点,也是贸易交流必经的途径。反复重建又反复被毁,可能是争夺与繁荣的见证。总之,有没有过“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那场战争,没法证实,但希腊和 Troy 有直接的外交与战争的关系,这种关系延绵了至少一千年,这是确凿无疑的。
至于旧约中的摩西出埃及记么 ... 嘿嘿,有多少人一厢情愿地去考证此事,但所有的考古证据加起来的结果是:多半是后人瞎编的。犹太人(在书中始终称为 Israelites,看样子又是说来话长)出埃及而占领 Canaan 地区定居,是 Late Bronze Age 文明崩溃之后的事了,他们跟北边的 Phillistines 和腓尼基人一样,乘虚而入,鸠占鹊巢。
公元前十八到十三世纪之间不仅有很多烤在泥板上的文字记录,证实了频繁发达的国际贸易和外交活动,而且有当时的国际通用语言,Akkadian,是在中东地区流传千年的闪米特语之一,起源于巴比伦,它的推广和远到 Mycenae 和埃及的广泛使用,是当地贸易交换发达的旁证,完全跟现代英语一样。
虽然作者没太强调,我已经被当时大量的文字记载惊呆了,地中海一圈儿发达地区,每一国都有文字记载,从埃及到 Hittite 到 Canaan 到塞浦路斯到希腊,各有各的书面文字,而且都留下足够的记录让现代人慢慢翻译,还经常互相对应,海这边的国王送给海那边的国王啥啥礼物,海那边的国王回赠啥啥闺女 ... 太厉害了。特好玩的是当时没有纸,记录和书信都写在泥板上,写的时候拿笔刻在湿泥板上,烤干之后就固定了。但如果要涂改,可以拿水化掉字儿,重新写上去。
人类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文字(公元前八千年),倒回去传入古埃及(公元前三四千年),并且演变成各种其他的文字。苏美尔文字最初是象形的,渐渐抽象化变成代表发音的音节。因为书里随口提了一句,当时希腊地区有两种文字:Linear A and Linear B,Linear B 已经被某德国考古学家(自学语言学和密码学)破译,但 Linear A 直到现在都没破译!我好奇去查这两种文字长啥样儿,一不小心又掉进了 linguistic 大坑。古中文也是象形,但抽象化之后也开始表音,中文虽然属于 logogram 的类型,形声字已有 syllabic 的特征。借用中文形状而表音的日文与韩文系统更接近 syllabic。苏美尔文字和 Linear B 希腊文都是 syllabic writing system。然后不知咋的就被维基引入另一个大坑:中古汉字的切韵。
(吐血,从来没听说过 ...)
Linear A 和 Linear B 都在古希腊的黑暗时代(Greek Dark Ages,不是公元后的那段 Dark Ages)失传了,从1100 BC到800 BC 这三百年中,出现了荷马史诗——注意到荷马史诗是口头文学,没有文字版。直到公元前八世纪,希腊才脱离了黑暗时代,开始恢复经济和人口增长。之后出现的希腊文已经跟之前的 Linear A 和 B 都完全不同。楔形文字在地中海地区随着 LBA 的崩溃而消失,被人们忘记,取而代之的是拼音文字。如果没有遭遇 LBA 的崩溃和几百年的黑暗时代,说不定会演变成类似于现代中文的样子也又可能。
话题回到崩溃。书中描述一时贸易繁荣的北叙利亚地区的城邦 Ugarit 瞬间毁灭,直到650年之后才有人过来重新定居。比恐怖小说还吓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公元前1207年,埃及的法老Merneptah记录了自己打败一群海上侵略者的战争;三十年后他们又回来了,被另一个法老,英明神武的 Ramses III 打败赶走,并在记载中称之为 "the Sea Peoples",还列数了他们的多处来源。从这些埃及记载,考古学家基本可以断定 Sea Peoples 是来自地中海西部的相对落后地区,包括西西里岛,撒丁岛,希腊本土,以及尚未鉴定的附近地区。这些 Sea Peoples 颇有点象公元后十二世纪灌入欧洲和东亚的蒙古大军,或者各个时代里扩张入侵其他地区的力量。但他们不是来自同一部落的一股力量,而是一群不同来源的水手+/-战士们混在一起的,因为法老的记录连字儿带画, Sea Peoples 俘虏们穿的衣服戴的头饰和胡子的式样都各不相同,能跟希腊意大利利比亚等地风俗连起来。Evidence of destruction and fire throughout the city ... collapsed walls, burnt pise plaster, and heaps of ashes.
前半本书里描述的这一圈地中海文明,包括 Hittite 帝国和周边(今土耳其),Canaan (今以色列约旦红海附近),海里两个重要岛国塞浦路斯和Crete,南边的埃及和它旁边的利比亚,以及北边的 Mycenae (希腊本土),还有地中海岛屿上定居的人民,在 1200 BC-1100 BC 之间象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尤其集中在十二世纪上半叶(1200-1150)。作者挑出各地有代表性的城市被毁灭的遗址描述一番,有些是被烈火烧掉,连泥砖都被烧成玻璃状;有些是战争侵略,遗址的墙里插了青铜箭头;有些显然是居民弃城逃走,在后院埋了贵重物品,家具陶罐之类的扔在家里。
除了埃及,作者几乎每次都叙述一遍考古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演变:考古学家曾经认定是 Sea Peoples 是这些毁灭的原因,但实际上并没有确凿证据也没有文字记录,我们并不确定入侵者是谁,甚至不能肯定有些毁灭的痕迹是本地人民起义造反,还是外来的侵略者导致的破坏。有些城邦明明里海岸远得很,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毁灭了,实在没法推到海盗军队的头上。整章的内容都是前浪理论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过程,然而后浪亦随时可能被新的考古证据或理论拍死。
原因虽然仍不肯定,但我们确实知道,在短短几十年之内,整个一圈地中海文明都遭到各种各样的打击,很多曾经繁荣兴盛武力强大的城邦和帝国都衰落甚至倒塌了。Hittite 帝国在1180BC倒塌。之前 Crete, Knossos, Mycenae 等地以宫殿 (palatial period) 为中心的社会结构在1225BC之后一一陷落。
第五章,也就是最后一章,作者终于开始综合分析崩溃的原因。这时他插了一句提到 ... 当当当,福尔摩斯!想想也太合逻辑了,考古学家跟侦探的技能和态度也是颇为重叠的。(当然侦探和医生的诊断法也是很有重叠的。)
第五章笔记,先草草记几条:
1. The LBA collapse was probably caused by multiple and interacting causes.
2. It was also a systems collapse (see Colin Renfrew).
3. It was probably delayed by the interconnectivity of the regions.
4. But the interconnectivity also brought particular dependencies and vulnerability.
5. A civilization collapse is inevitable. It cannot be prevented or even predicted.
6. The precise reason for this and maybe any collapse cannot be fully understood.
(总结到这里我忽然额头冒汗。妈蛋胖大叔不就是要自己模仿历史,编造出一套跟真历史一样运作的世界吗?他知道了吗?历史是没有前因后果的!住手吧大叔!)
作者解释了一下 1979年由牛津考古学家 Colin Renfrew 提出的 systems collapse 的理论,据说 Renfrew 用它来解释了很多历史现象,包括罗马帝国和玛雅帝国的崩溃。我有点奇怪 Jared Diamond 并未提到,也许他对这个理论不太了解或认同。毕竟 Diamond 是地理学家,偏重自然因素,如农业产量;而 Renfrew 的理论偏重社会组织结构。
Anyway,系统崩溃论可以用来解释历史上自上而下的混乱和垮掉的过程,从上层建筑开始四分五裂,直到整个国家或文明陷入混乱,生产力下降,人口减少,中央集权失去控制。这个理论读过来确实,未必能解释一切的倒塌,但颇为契合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但非全部)改朝换代过程。例如秦朝,始皇死亡之后,二世 (for whatever reason) 不能维持上层权力的稳定,地震逐渐从上到下加速传播。注意到 Renfrew 指出,一个朝代自上而下的 systems collapse,需要差不多一百年。也就是说可以有一整代人生活在崩溃的中心一辈子而看不到头,更看不到崩溃之后如何。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这个理论中,崩溃之后的状态是集权的反面,即 low level of socioeconomic integration,数量减少了的人群以相当分散和低效的状态存在,没有规整高效的国家机器管理着驱使着他们,也可以看作倒退的人类组织状态,分散而自由,生产力比较低。在文化上,崩溃后的黑暗时期常常会广为传颂甚至神话崩溃前的黄金时代,这一点非常吻合荷马史诗和中世纪流行的亚瑟王圆桌骑士等等英雄神话。
也许更让我惊醒的地方在于,中央集权可不是中国独有的专利,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方法,只是在这个形式内仍然各有各的应用法,所以看上去不尽相同。例如奥斯曼帝国也有颇为庞大的层层官僚用来管理巨大的疆土和复杂的人民,不是不像天朝的。但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决定了二者的相似不能带来同样的结果。中央集权必然崩溃,崩溃之后又会重新组织起来,循环往复。总之就是中国朝代探索出的管理方法并不独特。系统崩溃论特别适用于研究中国历史的规律,也许中科院历史研究所早就有人研究过很多年了,只是咱们在外面看不到,说不定用英文搜搜还能搜出来点儿什么,中文就别想了。
我以为这就已经讲完了吧,够复杂了。然而不!Cline 教授之后又刷地掏出 Complexity Theory!Deja vu! 他写书也太 dense 了,三言两语扔出几页纸,我要不要花两星期去学学入门材料呢?读他的课一定很痛苦又很嗨,他讲一个钟头,学生要读一大堆材料 ...
Complex system,非常神奇的,以前我听说过,不过是指 complex diseases,是一种研究病因的新方法,我们意识到某个疾病的原因牵涉到几百个基因变异,没有一个是直接致病而是增加风险,而真正的致病过程是基因变异与环境因素的互动 ... 这个互动过程太复杂了,需要用复杂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而这些疾病正是目前最红最热门的那些,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症,autism spectrum,抑郁症,等等。作者提到另一个 complex theory 的应用是预测和分析 traffic patterns,尤其是交通大堵塞。这方面的研究貌似已经比较成熟,因为它是多因素互动现象的平面模型,比较容易抽象化计算。简单粗暴地说(小E肯定能比我解释得清楚),首都环线495公路天天堵车,除了流量本来就大之外,只要“上游”公路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会造成“下游”的狂堵几个钟头,例如马里兰的270公路上出车祸,过河几座桥之一上面有车抛锚,一点小堵,放在 wrong place wrong time 就会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而几何级别地增加效应。当系统的复杂性达到一定程度,多条线因果关系彼此动态影响,就不能用传统的模型来描述和理解。说到这里我感慨一下又要用到程序员了,果然这世界已经属于程序员了,有娃的同学们一定要强迫孩子学会编程啊,以后不管做哪个行业都要会编程,包括搞艺术!
我去草草地研究了一下 complex system 之后回来再看看 Cline 教授如何把这个理论用来解释 Late Bronze Age 的文明崩溃,结果他说,分析出来就是没有明确清晰的直接原因。吐血倒地,你咋不早说呢。有一个理论认为,之前近两千年青铜时代的国际贸易和紧密联系,制造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和经济环境,让各国越来越彼此依赖;这种关系使得某些“上游”的变化,例如锡块进口途径被堵住,西北方(欧洲)气候变干导致难民南下/东进,希腊发生持续地震五十年,就能对整个的 complex system 造成几何级别的波及影响,导致一系列的战乱和毁灭。但另一个理论是,这个规模甚大的彼此通商的环境,也是保持爱琴海一圈儿国家文明高速发展近两千年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孤立的岛国可能早就灭了又灭亡了又亡好几轮了(参见 Diamond 的描述)。两个理论看似矛盾,但却是兼容的 ...
总之就是,上完 Eric Cline 教授这堂课后,对于 LBA 文明为何崩溃的问题,在考卷上写 "Answers Unknown." 就对了,一百分。
在最后一章里,作者随口扔出来一句,其实现在最热门的考古研究课题是“崩溃之后是怎样的”,并且提起有学者回应 Diamond 的书 Collapse 而写的崩溃之后的形态,非常有意思。就这么随便一句话,让我不得不把书放下躺了半个钟头,乱七八糟的念头在脑子里咣啷咣啷地激荡了好久,包括上周末在城里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看的新展览(他们最近彻底重组了馆内各种展览,放了几只贼大的恐龙骨架),尤其是展览中提到的地球生物史上五次大灭绝(有专家认为我们正处在第六次中)。除了恐龙馆之外,人类进化馆也重组过了,但非常粗略浅显(我得去查查 National Geographic 有没有比较详细得人类进化展),让我颇疑心是遭到了保守政治的压抑。
在书里并未讲到,但是在 Balticon 的讲座上有听众提出了这个问题:埃及是最终幸存 LBA 崩溃的唯一帝国,虽然也被长年的战乱和匮乏(贸易中断)大伤元气,为什么?Cline 教授说,除了埃及帝国幸存,Assyria 也恢复得比较快,几十年之后就得到重建,或者被新移民占领替代,为什么呢?他说,没有定论但我认为是 ... (这时我脑子里一闪而过,几乎跟他下面的话同时跳出来)水源。埃及有尼罗河,叙利亚地区有两河,所以不容易被灭掉。事后想想,埃及除了遍地金子之外,粮食产量始终很高,直到罗马帝国时期仍然是粮食出口大国,还是很说明问题的。
Cline 教授在好几个访谈里都说起一点,但给我的印象是没人爱听这个观点而水过鸭背一只耳进一只耳出,这个不受欢迎的观点是啥呢?所有的文明最终都会垮掉,而且并没有办法预测和预防垮掉的结局。他在书里讲得很明确了,内忧也好,外患也好,天灾也好,人祸也好,当末日来临的时候,不管是 the Greek palaces 还是 the Hittite Empire 都无法预料或阻挡毁灭的大浪。然后他写道,我们现在的世界至少能看明白正在发生什么事,例如气候变化,也许能做点什么 ... 吧?
当然,所有的文明都会垮掉,但垮掉并不是终点大结局 fade into black,而是变化,巨大的毁灭创造出巨变的机会。楔形文字被忘记,拼音文字出来代替;多神宗教的部落衰亡,一神教部落移民进来。书中多次指出,考古学家曾经把一切毁灭层之上的重建层解释为入侵者或征服者,甲人群(the Sea Peoples!)跑来征服了乙城市或消灭了乙人民,取而代之。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和争鸣带来更加复杂多变的画面。除了征服和取代之外,还有因为其它原因垮掉(例如干旱饥荒导致弃城而走,地震破坏没法住人,侵略者也跑掉),之后在不同的时间线有各种人群进来填补空地,包括逃难的难民与本地幸存者混合起来,或者平民到宫殿废墟里住下(即现代所称的 squatters)。在毁灭层之上常常出现混合文化的痕迹,例如被称为 Phillistines 的新移民留下的瓦罐陶罐和装饰品之类带有各地文化的特征,既有希腊和诸岛的图案,也有西亚地区的特征。
毁灭并非终点。Cline 教授在一个访谈里提到,(这么说也许有点冷酷但是)就像森林密集时发生的大火,烧出来的空地给新物种提供了发芽的空间。没有 LBA 的断裂,现代的世界也不会是这个样子(不带评价地说是好还是坏)。这句话又让我脑子嗡嗡了半天。前阵子我还在想,一个有持续历史的社会受限于自己的历史,象 Atwood 所说,俄国不由自主回到帝国状态,中国不由自主回到官僚状态,而美国呢,从一开头就背着 racism 的紧箍咒。难道每个社会/文明就这样一直摆脱不了自己的历史吗?单独个体当然也受到自己历史的局限,但个体生命是有期限的,每一代新生命都有变化的能力。哦,原来社会也可以摆脱历史的,start a clean slate。如果能烧掉一片树林,快速而巨大的变化还是可能的。嗯 ... I'll leave it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