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彗星了!
Posted: 2020-07-11 5:35
Comet NEOWISE Sizzles as It Slides by the Sun, Providing a Treat for Observers
How to see Comet NEOWISE in the night sky this month
20多年没见过的扫把星,来了,快去看!
我还记得小时候新闻里哈雷彗星
来了好久,
!我试出来了,这次恶人谷更新之后,可以在帖子里加emoji了!我仰着头对着夜空看了几个晚上也没看到。十分遗憾。这个遗憾一直一直在脑海里,所以当我看到这次能看到彗星的时候,我一定要看到。我周五下午提出的时候,某人先照例推三阻四,半夜两点半,他对我说:“走吧?”我本来打算睡到四点再起床去,这是直接跳过一小觉。毕竟NASA 说彗星在日出前一个小时可见,湾区周六日出时间是5:58am。某人说网上有人一周前已经看到了,3点到4点。
3点我们开到半山一个黑黢黢的停车场。我拿出手机的罗盘app,某人拿出星图的app找方向。NASA 讲说是东北方向,东北方向有个小小的山坡正好挡住了地平线。我们俩互相问:“那怎么办?要不要换个地方?”另一个人就懒洋洋地不吱声。夜漆黑一团,有虫鸣和不知道什么东西在下面灌木丛里发出悉悉嗦嗦的声音。半个月亮相当亮地在中天偏东西方向,火星挨在月亮边上发出不示弱的红色。湾区的灯火在大气层的波动中闪动不止,象波光粼粼的海,中间的黑色一大片是旧金山湾。正是夜最深最安静的时刻,连车的声音都没有。我们俩象两个神经病一样,对着一坨黑暗的虚空傻等,不知道自己在干啥,我开始哈欠连天,不禁民工蹲在马路牙子上。似此星辰非昨夜,为颗彗星立中宵。中霄其实早过了。
过了一段时间,一辆车开过身后的马路,我为了不被人当作在进行非法交易,做出看天的样子,心想自己八成被当成了神经病。该车经过我们身后,减速,然后在马路上开始倒车,他想干嘛?然后停在了我们车子后面。周围黑的连五官都看不清楚,我小声问某人:“不会是打劫吧?”某人回答:“开着Tesla 打劫?”然后很自然地换到我的另一边站着。就是我离新来的车更近,他更远,方便他拔腿就跑。
天太黑了,新来的两个人连人影子都看不清,站在离我们很远地方,不怎么说话。莫不也是来等着看彗星的神经病?我无聊去车里拿kindle,发现人家俩带着天文望远镜。没过一会儿又来一辆大车,停在了第二辆车的后面,行吧,原来神经病不止我们俩。这下感觉就很安全了。
4点,最黑暗的时刻过去了,天边的山脉显出黑色的轮廓。哦,原来近处的小山丘比远山矮多了,根本不可能挡住彗星。车越来越多,大家站着聊天的声音很放松,不再小心翼翼。每一车都带了小型天文望远镜和三脚架加单反!我们家也有,放在车库,从来没用过。我们俩就带了俩手机和一个手持双筒望远镜。感觉好裸啊。
4点半,天边变成闷闷的红色,聊天的声浪依然很热闹,不知道啥时才能看到彗星。某人闲得用我们回国专用华为老款手机拍湾区夜景。他放大了照片,惊呼:“照到了!”我探头过去看,一道彗尾在湾区的灯海上,象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从空中半湾着尾巴,直坠向地面。动画里原来是照着天文照片画的?我的眼睛不好使,黑暗中尤甚。某人对照着照片,在空中扫了一眼就说肉眼就能看到。我看了半天,眼睛聚焦半空,刻意忽略下面的灯海,过了几秒眼睛适应半空的黑暗,看到了模糊的一抹淡淡的轻眉。第一次看到彗星是一种神迹启示一样的体验,我觉得世界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向什么地方。新苹果夜景模式也不错,此刻正好试一下。果然苹果照片上也能看到。再用手持望远镜看,很容易找到巨大的彗尾。
5点钟,天色发白,彗星几乎看不到了。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周六,我们拉上团圆再次来看彗星。这次我们掐好时间,3点45到达。停车场已经有一辆车了。周六比周五明显人更多了,整个停车场停满了车。我们带上了天文望远镜。某人带上三脚架,把老华为架在上面。4点,我已经非常胸有成竹,用苹果对着天际照了一张全景照片,放大了看,已经能够看到模糊的彗星。某人设好老华为连拍功能,开始用天文望远镜找彗星。
我觉得最美的是用手机照出来的彗星,和肉眼看到的。因为都是全景,第一眼看到彗星坠向地球的震撼的美丽。天文望远镜能看到很清楚的彗星光点,胖胖的彗尾包裹着光点,前面有个圆圆的头部,后部散开。但是视线范围小,一个小圈,还不够彗星的尾巴长。仔细看,在这么小的视线范围内,经常会出现比彗星小很多的亮点,爬行进镜头,又爬出去了。估计是越来越多的卫星。很快卫星的光芒就会遮蔽地球上仰望星空的视线,我们看到的星空再也不一样。彗星在走,不要一会儿,就走出天文望远镜的镜头,需要再调镜头方向。老华为一共在一个小时之内连拍了四百二十二张照片,自动生成了视频文件。看天色缓缓地变,看彗星慢慢地走,偶尔有车灯打亮了下面树丛。有飞机的灯在划过低空。有一架飞机飞得离我们的观测点非常近,以至于照到全部飞行轨道,估计就是在湾区上空。飞机的飞行轨道非常诡异,用屏幕外面彗星下方平行飞近,在彗星下面掉头又飞回去。某人评论大概是某富人开飞机看彗星。
最后奉上两张手机照。
华为 mate 20 pro

苹果11 pro Max

How to see Comet NEOWISE in the night sky this month
20多年没见过的扫把星,来了,快去看!
我还记得小时候新闻里哈雷彗星


3点我们开到半山一个黑黢黢的停车场。我拿出手机的罗盘app,某人拿出星图的app找方向。NASA 讲说是东北方向,东北方向有个小小的山坡正好挡住了地平线。我们俩互相问:“那怎么办?要不要换个地方?”另一个人就懒洋洋地不吱声。夜漆黑一团,有虫鸣和不知道什么东西在下面灌木丛里发出悉悉嗦嗦的声音。半个月亮相当亮地在中天偏东西方向,火星挨在月亮边上发出不示弱的红色。湾区的灯火在大气层的波动中闪动不止,象波光粼粼的海,中间的黑色一大片是旧金山湾。正是夜最深最安静的时刻,连车的声音都没有。我们俩象两个神经病一样,对着一坨黑暗的虚空傻等,不知道自己在干啥,我开始哈欠连天,不禁民工蹲在马路牙子上。似此星辰非昨夜,为颗彗星立中宵。中霄其实早过了。
过了一段时间,一辆车开过身后的马路,我为了不被人当作在进行非法交易,做出看天的样子,心想自己八成被当成了神经病。该车经过我们身后,减速,然后在马路上开始倒车,他想干嘛?然后停在了我们车子后面。周围黑的连五官都看不清楚,我小声问某人:“不会是打劫吧?”某人回答:“开着Tesla 打劫?”然后很自然地换到我的另一边站着。就是我离新来的车更近,他更远,方便他拔腿就跑。
天太黑了,新来的两个人连人影子都看不清,站在离我们很远地方,不怎么说话。莫不也是来等着看彗星的神经病?我无聊去车里拿kindle,发现人家俩带着天文望远镜。没过一会儿又来一辆大车,停在了第二辆车的后面,行吧,原来神经病不止我们俩。这下感觉就很安全了。
4点,最黑暗的时刻过去了,天边的山脉显出黑色的轮廓。哦,原来近处的小山丘比远山矮多了,根本不可能挡住彗星。车越来越多,大家站着聊天的声音很放松,不再小心翼翼。每一车都带了小型天文望远镜和三脚架加单反!我们家也有,放在车库,从来没用过。我们俩就带了俩手机和一个手持双筒望远镜。感觉好裸啊。
4点半,天边变成闷闷的红色,聊天的声浪依然很热闹,不知道啥时才能看到彗星。某人闲得用我们回国专用华为老款手机拍湾区夜景。他放大了照片,惊呼:“照到了!”我探头过去看,一道彗尾在湾区的灯海上,象新海诚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从空中半湾着尾巴,直坠向地面。动画里原来是照着天文照片画的?我的眼睛不好使,黑暗中尤甚。某人对照着照片,在空中扫了一眼就说肉眼就能看到。我看了半天,眼睛聚焦半空,刻意忽略下面的灯海,过了几秒眼睛适应半空的黑暗,看到了模糊的一抹淡淡的轻眉。第一次看到彗星是一种神迹启示一样的体验,我觉得世界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向什么地方。新苹果夜景模式也不错,此刻正好试一下。果然苹果照片上也能看到。再用手持望远镜看,很容易找到巨大的彗尾。
5点钟,天色发白,彗星几乎看不到了。我们就打道回府了。
第二天,周六,我们拉上团圆再次来看彗星。这次我们掐好时间,3点45到达。停车场已经有一辆车了。周六比周五明显人更多了,整个停车场停满了车。我们带上了天文望远镜。某人带上三脚架,把老华为架在上面。4点,我已经非常胸有成竹,用苹果对着天际照了一张全景照片,放大了看,已经能够看到模糊的彗星。某人设好老华为连拍功能,开始用天文望远镜找彗星。
我觉得最美的是用手机照出来的彗星,和肉眼看到的。因为都是全景,第一眼看到彗星坠向地球的震撼的美丽。天文望远镜能看到很清楚的彗星光点,胖胖的彗尾包裹着光点,前面有个圆圆的头部,后部散开。但是视线范围小,一个小圈,还不够彗星的尾巴长。仔细看,在这么小的视线范围内,经常会出现比彗星小很多的亮点,爬行进镜头,又爬出去了。估计是越来越多的卫星。很快卫星的光芒就会遮蔽地球上仰望星空的视线,我们看到的星空再也不一样。彗星在走,不要一会儿,就走出天文望远镜的镜头,需要再调镜头方向。老华为一共在一个小时之内连拍了四百二十二张照片,自动生成了视频文件。看天色缓缓地变,看彗星慢慢地走,偶尔有车灯打亮了下面树丛。有飞机的灯在划过低空。有一架飞机飞得离我们的观测点非常近,以至于照到全部飞行轨道,估计就是在湾区上空。飞机的飞行轨道非常诡异,用屏幕外面彗星下方平行飞近,在彗星下面掉头又飞回去。某人评论大概是某富人开飞机看彗星。
最后奉上两张手机照。
华为 mate 20 pro

苹果11 pro 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