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时刻
Posted: 2021-10-17 17:35
最近到海边bon fire爬梯,难得在海边呆到很晚,夕阳的魔法光线中体验了蓝色时刻,想起在巴黎在marmottan看的kroyer特展,拍了几张照片仿名画
。
看到kroyer特展纯粹是意外收获,我本来是去看莫奈的。kroyer在世时间风光无比,skagen群体的领袖,完全是丹麦国宝,过世之后逐渐被遗忘。这个有史以来第一次特展集中了好多个展馆的作品,marmottan为此刷墙,而且作为回报,过后会出借莫奈收藏到丹麦展出。https://www.marmottan.fr/en/expositions/the-blue-hour/ 我在法国游记里说到:
kroyer生父不详,生母有精神病,所以生下来就被家境宽裕的姨妈姨父收养。很年轻就成名了,喜欢乱搞,艺术家嘛,大家都以为他永远都不会结婚。然而37岁的他为21岁的女画家marie疯狂,扔下已经怀孕的情妇结婚了。marie是谁呢,她小康出身,有志追求艺术,当时丹麦皇家艺术学院不收女生,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闺蜜包括anna ancher自己搞了个艺术学校,合起来请男画家来指点,比私教便宜,也能共同进步。偶尔来指点的就有kroyer,也画过被称为哥本哈根第一美女的她做背景板。北欧看来也不是一开始就男女平等的。没两年她们还是到巴黎去学艺术了。
在巴黎丹麦同乡们还是经常聚会,再见到kroyer,他们结婚了,然后搬到了丹麦北端的渔村skagen,后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文艺人士加入,成为丹麦艺术群体,而skoyer是群体领袖。marie婚后陷入了identity crisis. 她的画风和kroyer非常相近,都受印象派影响,都画自然和人物,但是kroyer已经完全成名,她已经没有空间。开始他们俩还合作画合影,互相画对方,也有kroyer画她海滩写生的肖像,慢慢的她就完全成了模特和缪斯,画中她惊人的美貌和优雅,只在陪伴丈夫和闺蜜时候和带着女儿作社交主妇的时候展现,越来越多的是她做针线活,和母亲一起,和女儿一起。繁重的家务和生育以及艺术圈名流主妇的社交工作淹没了她的时间和空间,加上女儿出生产后忧郁,她终于彻底搁笔了,寄情玩票自家房子的装修和家具设计,里面很多神来之笔,成为北欧好几个著名建筑家居设计的模版。在kroyer没有阻挡她但是也没鼓励她。她慢慢的接受了命运,给闺蜜信中说不知道年轻时候勇往直前冲破传统为女性艺术家开路先锋还有什么意义,社会对女性艺术家太艰难了。但也不无酸楚的羡慕和丈夫齐头并进的发小闺蜜画家anna ancher,夫妻著力于不同方向,完全没有抄袭和捉刀之嫌,各自旅行写真采集原料,不为对方的画路画风所限。即使在今天,夫妻从事艺术或者研究也仍然有类似的烦恼,这样的故事太熟悉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也许就结束了,她就是林徽因和孙多慈,留下许多韵事而已。然而生活比故事更曲折狗血。

看到kroyer特展纯粹是意外收获,我本来是去看莫奈的。kroyer在世时间风光无比,skagen群体的领袖,完全是丹麦国宝,过世之后逐渐被遗忘。这个有史以来第一次特展集中了好多个展馆的作品,marmottan为此刷墙,而且作为回报,过后会出借莫奈收藏到丹麦展出。https://www.marmottan.fr/en/expositions/the-blue-hour/ 我在法国游记里说到:
回来重温了一下背景知识,发现特展对kroyer太为贤者讳了。背后的故事太狗血沉重,不是一团锦被就能都盖住的。感慨之余,转述一下分享。当天有kroyer特展,他是丹麦人,常年在丹麦海滨写生,到巴黎参展卖画。最喜欢黄昏海边的蓝色光线的魔力。这个画展除了他的著名作品外,有很多他自己画的生前私人留着的家庭生活记录。他娶了个美女画家,夫唱妇随,还有一群文艺知己好友,几十年互相画来画去,充满温柔的爱意。比较逗的是他一幅比较年轻时候的自画像,后来老了仍然作为模版反复画,相貌不变但是加上了名贵首饰展示成功和地位。我倒是也有十几年前在法国的照片,已经改变很多很多了,聊以自慰的是也有一贯以之的. 而履历与年纪相当的,都是资本,包括职业和家庭亲友。
kroyer生父不详,生母有精神病,所以生下来就被家境宽裕的姨妈姨父收养。很年轻就成名了,喜欢乱搞,艺术家嘛,大家都以为他永远都不会结婚。然而37岁的他为21岁的女画家marie疯狂,扔下已经怀孕的情妇结婚了。marie是谁呢,她小康出身,有志追求艺术,当时丹麦皇家艺术学院不收女生,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闺蜜包括anna ancher自己搞了个艺术学校,合起来请男画家来指点,比私教便宜,也能共同进步。偶尔来指点的就有kroyer,也画过被称为哥本哈根第一美女的她做背景板。北欧看来也不是一开始就男女平等的。没两年她们还是到巴黎去学艺术了。
在巴黎丹麦同乡们还是经常聚会,再见到kroyer,他们结婚了,然后搬到了丹麦北端的渔村skagen,后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文艺人士加入,成为丹麦艺术群体,而skoyer是群体领袖。marie婚后陷入了identity crisis. 她的画风和kroyer非常相近,都受印象派影响,都画自然和人物,但是kroyer已经完全成名,她已经没有空间。开始他们俩还合作画合影,互相画对方,也有kroyer画她海滩写生的肖像,慢慢的她就完全成了模特和缪斯,画中她惊人的美貌和优雅,只在陪伴丈夫和闺蜜时候和带着女儿作社交主妇的时候展现,越来越多的是她做针线活,和母亲一起,和女儿一起。繁重的家务和生育以及艺术圈名流主妇的社交工作淹没了她的时间和空间,加上女儿出生产后忧郁,她终于彻底搁笔了,寄情玩票自家房子的装修和家具设计,里面很多神来之笔,成为北欧好几个著名建筑家居设计的模版。在kroyer没有阻挡她但是也没鼓励她。她慢慢的接受了命运,给闺蜜信中说不知道年轻时候勇往直前冲破传统为女性艺术家开路先锋还有什么意义,社会对女性艺术家太艰难了。但也不无酸楚的羡慕和丈夫齐头并进的发小闺蜜画家anna ancher,夫妻著力于不同方向,完全没有抄袭和捉刀之嫌,各自旅行写真采集原料,不为对方的画路画风所限。即使在今天,夫妻从事艺术或者研究也仍然有类似的烦恼,这样的故事太熟悉了。
如果故事到这里,也许就结束了,她就是林徽因和孙多慈,留下许多韵事而已。然而生活比故事更曲折狗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