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 - Monty Python体
宣传 - Monty Python体
BBC2刚放了一个历史档案纪录片集锦,六、七十年代英政府拍给外国人看的资料片,表现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才看了十分钟我就笑昏了,这如果不叫宣传,就没什么好叫宣传了。
镜头里的英国人民勤奋好学,遵纪守法。从剑桥到伦敦的列车上有专门的教育车厢,乘客们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或倾听专家组织的考古知识讲座,或组织法语角练习旅行口语。制造业的员工们每天自觉加班半小时,以螺丝钉的精神发光发热,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业余时间呢,一家四口吃完晚饭锻炼身体,互助互励;或者出去搞搞科学试验,发明个汽垫船什么的;或者穿戴整齐了参加唱诗班的练习。
这和现在大家看到的、新闻里报道的哪里是同一个国家?可别说几十年间人民堕落得实在太快,所以才出现周末市中心酗酒暴力,青少年犯罪,还有肥胖过度的普遍现象。
西装革履的解说人念着教科书般严谨,自己也未必相信的文字,和身后的背景基本格格不入,实在太象Monty Python写的短剧了。尤其警民关系亲如一家的段落,一本正经的路人走近一本正经的警员问路,演员严肃的表情后似乎掩藏着滑稽的笑容,分分钟都好象要上演那经典的一幕:Michael Palin假装跟John Cleese报告附近的可疑情况,两个人交换数个闪烁的眼神,四下张望后,订下约会一同离去。
Monty Python - Policeman Street: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iZNvUx4iU
最搞笑的,是当时津津乐道的新科技成就。一西装男坐在莎士比亚剧院的餐厅里,大声称赞面前的一桌美食,然后自豪地揭示美味的关键:每道菜都是速冻食品,保留原汁原味,而且是用新型的器材加热的,每袋只需要N分钟。时装舞台上的每件服装都采用最新研制的人造材料。电热衣,自带电线电池。厨房革命,抛弃传统的碗碟,全部改用纸杯纸碟,就餐完毕用一次性桌布全部卷起,扔进垃圾桶!
最后从1968年展望未来。到了2000年,绝大多数的人民都会住在高科技的高层建筑的城市中(背景里闪过星球大战一里的城市模型)。父母可以度身订造婴儿的性别,要科学型的还是文艺型的可以随便选择。电视机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薄,最后可以挂在墙上!
镜头里的英国人民勤奋好学,遵纪守法。从剑桥到伦敦的列车上有专门的教育车厢,乘客们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或倾听专家组织的考古知识讲座,或组织法语角练习旅行口语。制造业的员工们每天自觉加班半小时,以螺丝钉的精神发光发热,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业余时间呢,一家四口吃完晚饭锻炼身体,互助互励;或者出去搞搞科学试验,发明个汽垫船什么的;或者穿戴整齐了参加唱诗班的练习。
这和现在大家看到的、新闻里报道的哪里是同一个国家?可别说几十年间人民堕落得实在太快,所以才出现周末市中心酗酒暴力,青少年犯罪,还有肥胖过度的普遍现象。
西装革履的解说人念着教科书般严谨,自己也未必相信的文字,和身后的背景基本格格不入,实在太象Monty Python写的短剧了。尤其警民关系亲如一家的段落,一本正经的路人走近一本正经的警员问路,演员严肃的表情后似乎掩藏着滑稽的笑容,分分钟都好象要上演那经典的一幕:Michael Palin假装跟John Cleese报告附近的可疑情况,两个人交换数个闪烁的眼神,四下张望后,订下约会一同离去。
Monty Python - Policeman Street:http://www.youtube.com/watch?v=dwiZNvUx4iU
最搞笑的,是当时津津乐道的新科技成就。一西装男坐在莎士比亚剧院的餐厅里,大声称赞面前的一桌美食,然后自豪地揭示美味的关键:每道菜都是速冻食品,保留原汁原味,而且是用新型的器材加热的,每袋只需要N分钟。时装舞台上的每件服装都采用最新研制的人造材料。电热衣,自带电线电池。厨房革命,抛弃传统的碗碟,全部改用纸杯纸碟,就餐完毕用一次性桌布全部卷起,扔进垃圾桶!
最后从1968年展望未来。到了2000年,绝大多数的人民都会住在高科技的高层建筑的城市中(背景里闪过星球大战一里的城市模型)。父母可以度身订造婴儿的性别,要科学型的还是文艺型的可以随便选择。电视机会越来越大,越来越薄,最后可以挂在墙上!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09-08-10 14:24, edited 1 time in total.
Re: 宣传 - Monty Python体
这个够狠!当时真有这样的"教育车厢”吗?还是宣传人员的创意?CAVA wrote:从剑桥到伦敦的列车上有专门的教育车厢,乘客们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或倾听专家组织的考古知识讲座,或组织法语角练习旅行口语。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你们看今天的 no reservations 了吗?讲三藩的。这集拍得真有三藩的风韵,我心目中的三藩就是这样的,各个层次的食物,各个层次的疯狂都有。而且这种“长头发上带着花”的感觉还是有。我原先的所有衣服每次穿到三藩去都觉得格格不入,太雅皮,很有压力。特地为三藩买了 Ed Hardy 的衣服才舒服了。鉴于我觉得现在不少亦舒小说是从这牌子的衣服上拣句子,比如下面这句。这衣服就是把纹身图案穿身上,而她有个小说是把纹身设计做首饰,我估计这类风格的衣服在西海岸都挺流行的。东岸这类衣服多吗?还有 UC Santa Cruz 校园里也特别有这种70年代的嘻皮感觉。

你们看今天的 no reservations 了吗?讲三藩的。这集拍得真有三藩的风韵,我心目中的三藩就是这样的,各个层次的食物,各个层次的疯狂都有。而且这种“长头发上带着花”的感觉还是有。我原先的所有衣服每次穿到三藩去都觉得格格不入,太雅皮,很有压力。特地为三藩买了 Ed Hardy 的衣服才舒服了。鉴于我觉得现在不少亦舒小说是从这牌子的衣服上拣句子,比如下面这句。这衣服就是把纹身图案穿身上,而她有个小说是把纹身设计做首饰,我估计这类风格的衣服在西海岸都挺流行的。东岸这类衣服多吗?还有 UC Santa Cruz 校园里也特别有这种70年代的嘻皮感觉。

云浆未饮结成冰
Re: 宣传 - Monty Python体
CAVA wrote:镜头里的英国人民勤奋好学,遵纪守法。从剑桥到伦敦的列车上有专门的教育车厢,乘客们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或倾听专家组织的考古知识讲座,或组织法语角练习旅行口语。制造业的员工们每天自觉加班半小时,以螺丝钉的精神发光发热,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业余时间呢,一家四口吃完晚饭锻炼身体,互助互励;或者出去搞搞科学试验,发明个汽垫船什么的;或者穿戴整齐了参加唱诗班的练习。


网上有小灵通的全本。真好玩!里面还有汽车+imax电影院,多媒体教学:http://yhls.yinghuaschool.org/library/xlt/xlt.htm
下面的请火星同学观赏
下面的请火星同学观赏

我一看,房间里面空荡荡的,只有正中央放着一个大怪物。这怪物圆溜溜的,有普通的小轿车那么大,浑身绿色,夹杂着许多深绿色的条纹。
“这是什么东西?”我问小虎子。
“就是我说的‘那个东西’。”小虎子还是“保密”不肯露底。
正当我们看得起劲的时候,背后一阵大笑声,回头一看,是刘叔叔。他对小虎子说:“怎么,一来就想吃啦?”
刘叔叔把衬衫递给我,我一摸,全干了。
“怎么干得那样快?”我问道。
“哈,我是把衬衫放进红外线快速烘干机的。”刘叔叔说,“在我们这儿,有好多红外线快速烘干机,专门用来烘干果实、种子……我们把收获的庄稼放在快速烘干机里,只要一两分钟,就全部干燥,然后,收入仓库。所以,在我们这里是没有晒谷场的,这叫做‘晒粮不靠天’。刚才我把你的湿衬衫放进去,只十几秒钟,就干了。”
“谢谢你,刘叔叔。”
“谢什么?到我这儿,还讲什么客气?”刘叔叔说,“来,你们跟我来,我请你们两个小鬼吃那大家伙!”
刘叔叔说着,就推开了门,让我们走进里头那间房子。
小虎子看我弄不清楚“那个东西”是什么,故意逗我说:“小灵通,你猜猜这是什么?”
我歪着脑袋看了半天,弄不清楚那是什么东西。
“怎么?连西瓜都不认识啦?”刘叔叔指着那个大西瓜,哈哈笑道,“小灵通,你喜欢吃西瓜吗?我知道小虎子是个‘西瓜迷’。我们这儿有的是这么大的西瓜,每次有客人来,总是用西瓜来招待。”
“这一回,西瓜让我来切。”小虎子说。
我想,小虎子大概又要卖弄自己的力气了。西瓜那么大,看他怎么对付得了?
小虎子向他爸爸要了一把电锯,随后递给我一个插头说:“小灵通,把它插在电门上。”
“吱,吱……”通电以后,小虎子把电锯往西瓜上一按,像快刀切豆腐似的,不到十秒钟,就把这大西瓜切成两半。小虎子把西瓜一推,两片西瓜分开了,切口朝上,那切开的西瓜摇摇晃晃了好一会儿,才算站稳了。这西瓜真大,切面圆圆的像张圆桌面。
这西瓜又甜又嫩,水分很多。
“刘叔叔,这大西瓜是用什么魔术变出来的呀?”我想刘叔叔大约是有神话中的“魔棍”、“魔棒”,所以才会变出这么大的西瓜来。
“哈哈,我什么魔术也不会变。再说,魔术总是假的,我这大西瓜却是真的。这大西瓜,是靠‘植物生长刺激剂’,喷在西瓜藤上长出来的。”刘叔叔又指着窗边玻璃柜里一瓶瓶白色、米黄色的粉末说,“那就是奇妙的植物生长刺激剂,它能刺激庄稼生长。普普通通的玉米,喷上它以后,长得像树一样高,摘玉米时得乘升降机。番茄喷上它以后,结出来的番茄比脸盆还大。”
我们边说边吃,足足吃了半个钟头,肚子胀得像皮球似的,再也吃不下了。可是,西瓜才被吃了四个小小的凹坑!
后来,我们离开了“水晶宫”,坐上了飘行拖拉机。这飘行拖拉机跟飘行车差不多,也是腾空、脱离地面的。刘叔叔说:“这种飘行拖拉机真行,不光是力气大、开得快,而且不会陷在泥里,也不会压坏庄稼。它拉着飘行拨秧机或飘行插秧机在水稻田里工作时,又快又稳,一转眼就把一大片水稻田的秧苗插好了。正因为飘行拖拉机可以从庄稼顶上开过去,所以田野上不需要特地留出拖拉机路,田埂也很少。”
刘叔叔坐在飘行拖拉机当中,我与小虎子、小燕坐在他的旁边。飘行拖拉机开过田野,我们仿佛是坐在飞机上似的,从庄稼顶上掠过。
刘叔叔一边开着飘行拖拉机,一边指指点点,告诉我:那叶子比床单还大的是白菜;那笔直挺立像松树似的,是甘蔗;一团团如五彩云霞,是彩色棉花;这一只只如胳膊那么粗的是丝瓜,它的下面长着萝卜――这几天吃的丝瓜炒萝卜,就是这么来的。
在田野上,我看到一大片芦苇,刘叔叔却说是水稻。水稻种得不多,因为人造粮食厂生产了大量的人造大米,够大家吃的了。只是人造大米终究和天然大米的味道两样,所以还是种了一部分水稻,给大家换换口味。
飘行拖拉机一转弯,来到一大片果园,那红红的苹果,比脸盆还大,黄澄澄的橘子像一只只南瓜,沉甸甸的紫葡萄看上去有鸡蛋那么大。
刘叔叔告诉我,这儿的庄稼自从用了新型的植物生长刺激剂,不仅长得又高又大又好吃,而且长得非常快:一个月可以收一次苹果,半个月可以收一次甘蔗,十天可以收一次白菜、菠菜,而韭菜在一个星期内就可以割一次,正因为庄稼长得那么快,我们就像一座工厂似的,几天之内就可以生产出产品,所以不叫“农场”,而称“农厂”。现在,整个未来市的蔬菜、水果,都是由“未来市农厂”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