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上当看了本意大利获奖犯罪小说。我听到意大利、criminal 这两个都令我很激动的字眼就一头扎入落网。这是本现住意大利的阿尔及尔移民 Amara Lakhous 写的。获了意大利的文学奖 Flaiano Prize。据说小说出来大家都很惊讶一个移民能写得这么好。
本书主线是罗马的 Piazza Vittorio 的一个居民楼里有个招人讨厌的类摇滚青年在电梯里被人杀死了。当天,楼里的另一个住户 Amedeo 失踪。Amedeo 自然变成了嫌犯,警察把楼里的所有居民和周围卖菜的轮流盘问。整本薄薄的100多页的书就是所有人的口供和 Amedeo 自己留下的午夜的祈祷文录音。既然我完全不推荐这本书,那我就大胆剧透了。这本书实在是太不好看了。也可能是因为英文翻译 (译者是纽约客的编辑,获过翻译奖),该书文字完全没有美感,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在口供里大倒生活苦水,所以特地写得干巴巴的。在大家口中,失踪的 Amedeo 是个标准模范意大利青年,对关于罗马的知识、文学、历史都造诣极高,警察在电视新闻上称 Amedeo 是个移民,所有居民对此绝不同意:再也没有比 Amedeo 更意大利的意大利好青年了。我大概看到第二还不是第三个口供的时候开始发觉自己上当。这本书挂羊头卖狗肉,打着 criminal 小说的旗号写简单版批判现实主义的严肃小说。小居民楼像个小联合国,住户来自世界各地。通过每个人的口,揭示当今意大利社会的种种矛盾。(同学们看看我都写出了中学时总结中心思想的句子了!但这小说除了让我这么说,我还真没法说出什么更不干巴巴的话来。)这本小说就像书中人物荷兰的国际学生 Johan 一心想学习拍摄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黑白片,喏,就是以《偷自行车的人》为代表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生活里简直到处都是惨字。各个穆斯林的非穆斯林的穷国移民,一边思念故土思念家乡饭,一边无法回头被孤独隔绝在意大利的一角,像鱼儿离开水一样。有不少北非女孩只能做妓女。意大利本土人对移民公然蔑视,振臂高呼他们全是罪犯,让他们滚回老家去。移民在这种环境里只能夹着尾巴做人,受了侮辱也不敢出声。意大利人自己之间也不对付,各大球队的拥护者试对方城市为死对头。北方人觉得懒惰的南方人又懒又奸诈,最好北方工业巨人能跟南方完全划清界限。这里 Amedeo 在他的日记体祈祷文里道:北方的工厂是靠穷苦的南方意大利人移民过去才发达的。这根本不是我想象中,期待中的意大利。我期待的是类似明年夏天的糖水电影 Letters to Juliet 那样的浪漫美丽。是,我的确几个月前听到新闻说意大利南北在闹分裂的新闻,但我要知道那么多意大利社会内部矛盾干吗呢?我对意大利的期待就是在我辛苦的生活中能有个充满愉快的出口,有美景美人美食有文化。这本书的最终包袱不是谁杀了人,而是在所有互相谩骂的录口供的人口中众口铄金的模范意大利青年 Amedeo 是个原名 Ahmed 的阿尔及尔移民。他的青梅竹马的未婚妻在公路上被恐怖分子劫持,因害怕被强暴而逃跑被当场打死。Ahmed 为此受了巨大的精神刺激,远走他乡,移民到了意大利。他想要忘记过去的一切,重新做人,换了意大利名字,娶了意大利妻子,放弃过去的饮食习惯、宗教信仰,努力学习意大利语到完全没有任何口音的地步,假做不认识童年伙伴。但是每天晚上,他躲在洗手间长歌当哭地唱祈祷文。他家乡的宗教习俗像噩梦一样永远追随他。
Letters to Juliet 剧照:
意大利人民用词可真激烈,再互相的抗议对骂中:种族主义者都不够用,法西斯主义者是个用起来更有力的词汇。看完了之后,我就明白为什么中国某些导演的电影老能在欧洲获奖。这本小说完全就是那类获奖电影的风格,那叫一个苦啊。而且完全不引人入胜,也就是我意志比较坚强,本着有始有终的原则,坚持着给读完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