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
警告
话说我老刚才去牺牲老鼠---老来找我聊天那个老头说不应该叫牺牲,因为牺牲是宗教仪式来的---找把老鼠放倒的药瓶子。发现我们就剩最后一瓶药水儿了,乃跟俄罗斯实验员和荷兰小娘说该定了。俄罗斯实验员很惊奇的说我们上次买了10瓶!荷兰小娘说:可是那也好久了,再说有别人用我们的。我研究瓶子,发现标签上一个警告,上书:不能用于准备食用的马。我当即哈哈大笑友邦惊诧,念那个警告给俄罗斯实验员儿和荷兰小娘听。俄罗斯实验员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个警告了,就是笑笑;荷兰小娘不置信的说:真的?拿来我看。我把瓶子递过去,她一边看一边儿念叨说:出来没吃过马肉。我也纳闷呢,听说过肉鸡肉猪肉狗肉鸵鸟肉孔雀,还真没听说过肉马。
the end
the end
乡音无改鬓毛衰
Re: 警告
Because it is a smart ass?
我记得花边新闻说好多年前帅哥克鲁尼养过一只猪当宠物。
猪其实挺聪明的。比狗不差。
昨天我们家有人来送家具,进进出出的,邻居家的terrier小狗Spencer看见陌生的工人嗷嗷乱叫。我先生走过去,它就哼哼两声老实了。它对我和我女儿也乱叫的,另眼相看我先生是因为有一次它离家出走,跑丢了,被我先生搭救回家,从此对恩人态度很好。
搬家具的工人是北卡上来的,一听这故事就乐了。他说他妹妹家养了一只猪,有次被他不小心洒了点热水在背上,从此恨他了。至今六年了,每次看见他就嗷嗷叫。那猪名叫Crispy,他就接嘴:Crispy Bacon还差不多。Crispy一听这个,马上飞奔逃走。

我记得花边新闻说好多年前帅哥克鲁尼养过一只猪当宠物。
猪其实挺聪明的。比狗不差。
昨天我们家有人来送家具,进进出出的,邻居家的terrier小狗Spencer看见陌生的工人嗷嗷乱叫。我先生走过去,它就哼哼两声老实了。它对我和我女儿也乱叫的,另眼相看我先生是因为有一次它离家出走,跑丢了,被我先生搭救回家,从此对恩人态度很好。
搬家具的工人是北卡上来的,一听这故事就乐了。他说他妹妹家养了一只猪,有次被他不小心洒了点热水在背上,从此恨他了。至今六年了,每次看见他就嗷嗷叫。那猪名叫Crispy,他就接嘴:Crispy Bacon还差不多。Crispy一听这个,马上飞奔逃走。

Re: 警告
食全食美推荐了一个连锁的,叫王胖子驴肉火烧。笑嘻嘻你搜搜大众点评网。
我先生家门口那个,没有火锅那么高级的菜,就火烧和汤、面。门脸儿特小。看上去脏兮兮的。我公婆从来没吃过(他们也是很少外食)。我们俩想吃,又顾虑。后来我妈和我哥都说可吃,他们每次从我公婆那儿出来,都买俩吃。我一听,我妈都说可吃,那还犹豫什么。买回去一吃,我公婆也觉得不错。后来他们上午去紫竹院遛弯儿,中午回来晚了,也就吃驴肉火烧了。
食全食美还介绍过羊汤。我先生抱怨我:都赖你不吃羊肉。我很大度地让他回头找别人一块儿去好了,我在家看孩子。
卤煮是我们俩的大爱啊!其实我更青睐炖吊子---卤煮火烧去掉火烧块、油豆腐泡,就来大肠,然后多多地洒蒜末。想当初我们俩谈恋爱的时候经常在我们学校西门外一个小饭馆吃炖吊子,而不是什么形而上的红茶、咖啡、冰淇淋。我感叹:这就定下了咱们柴米夫妻的主旋律了。
我先生家门口那个,没有火锅那么高级的菜,就火烧和汤、面。门脸儿特小。看上去脏兮兮的。我公婆从来没吃过(他们也是很少外食)。我们俩想吃,又顾虑。后来我妈和我哥都说可吃,他们每次从我公婆那儿出来,都买俩吃。我一听,我妈都说可吃,那还犹豫什么。买回去一吃,我公婆也觉得不错。后来他们上午去紫竹院遛弯儿,中午回来晚了,也就吃驴肉火烧了。
食全食美还介绍过羊汤。我先生抱怨我:都赖你不吃羊肉。我很大度地让他回头找别人一块儿去好了,我在家看孩子。
卤煮是我们俩的大爱啊!其实我更青睐炖吊子---卤煮火烧去掉火烧块、油豆腐泡,就来大肠,然后多多地洒蒜末。想当初我们俩谈恋爱的时候经常在我们学校西门外一个小饭馆吃炖吊子,而不是什么形而上的红茶、咖啡、冰淇淋。我感叹:这就定下了咱们柴米夫妻的主旋律了。
Re: 警告
哈哈哈,笑嘻嘻,你也太知道我想什么了。我真是自己吃不到,别人替我吃都是好的。我哥他们秋天去意大利玩儿,我特意把你们的游记拷贝给他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吃这个这个那个那个。
我看看我记的食全食美的笔记:
悦宾:蒜泥肘花,五丝桶,必点。
鼓楼炒肝,
烤鸭,
酸汤鱼, 皂君庙家乡鹅
卤煮火烧或炖吊子,
宏状元的粥馅饼,
哈哈镜鸭脖子卤味,
云南办事处,
四川办事处,
旺鼎羊汤,地 址:洋桥南洋桥大厦南150米路东,电 话:87811773
大腕羊汤,鼓楼东大街202号 ,64056488
王胖子驴肉火烧:西城区鼓楼西大街86号(三元牛奶公司斜对面),西城区新街口东街(近积水潭医院)

我看看我记的食全食美的笔记:
悦宾:蒜泥肘花,五丝桶,必点。
鼓楼炒肝,
烤鸭,
酸汤鱼, 皂君庙家乡鹅
卤煮火烧或炖吊子,
宏状元的粥馅饼,
哈哈镜鸭脖子卤味,
云南办事处,
四川办事处,
旺鼎羊汤,地 址:洋桥南洋桥大厦南150米路东,电 话:87811773
大腕羊汤,鼓楼东大街202号 ,64056488
王胖子驴肉火烧:西城区鼓楼西大街86号(三元牛奶公司斜对面),西城区新街口东街(近积水潭医院)
Last edited by silkworm on 2009-12-17 13:3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Re: 警告
judy,给你看我7年前写的《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北京风味。具体是什么?容我先卖个关子,从一个我小时候听得耳朵出茧子的故事说起吧。
话说一九七几年的冬天,我妈和同事带学生到京郊门头沟联系工作。回程中人仰马翻,饥肠辘辘,急着找地儿吃饭。那个年代,大学老师囊中羞涩,未必能报销的饭还是俭省为妙。一个同事自告奋勇,要带大家去吃天下最最最好吃最最最实惠的东西------卤煮火烧。
这位叔叔,是我妈大学同班同学,当年就是学校里的演讲家,讲起什么都是头头是道,有理有力不节,那煽动性可是非同小可。他们读书的时候,才刚听说有一种机器叫电视,新年晚会上这叔叔用一个大号纸箱子,正前方的一面挖一个方形的洞,自己钻,装成播音员从里面讲演。所以在场的老师学生,虽然除了他谁也没尝过卤煮火烧这人间至味,但他的形容实在太诱人了,一干人几乎连滚带爬地赶到那个小店。
家母多年后仍然能够准确回忆她进店的第一反应:险些晕倒。黑古隆东的小店里,味道古怪,热气蒸腾。定睛一看,店堂正当见儿一口大锅,正沸得热闹。三三两两的客人端着小脸盆大小的碗,围坐在锅边,各自享用。准确地说,不是围坐,应该是围“蹲”在长条儿板凳上。
卤煮火烧味道可好?“不知道。我忍着恶心,吃了两个光烧饼,就白开水。”我妈说。
这个故事每次讲到这里,都以大家一致攻击上海大小姐结束---阶级论出身论不能丢,小资必须不断接受革命磨炼才能真正混同于一般群众。而我妈自己获得深刻教训是,那位叔叔的蛊惑大有打折扣的余地,可不能随便轻信。
我自己第一次亲口尝到这大名鼎鼎的卤煮火烧,是上初中的时候。那会儿,我哥已经是大学生了,每月有三五十块副食补贴(大概得有一定岁数的人才懂得这个词儿吧?)零花。有一天,他忽然非常兴奋地说:“走,我带你去吃卤煮,特好吃!”很显然,他已经尝试过了。在我妈和我哥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之间,我压根儿不用考虑,只需保持我一贯风格------毫不犹豫地倒向我哥这一边。
人大东墙外,在冷得伸不出手的小饭铺里(早就拆没了!),我哥很老到地点了两碗“卤煮”。注意:舍弃全称,只用缩略的形式,那才专业。后头厨房里叮里咣啷响了几下,不大会儿功夫,小伙计招呼我们去端。我两眼放光:那种以前极端平常的白色粗磁双蓝边儿碗里,满满腾腾浅酱油色的卤汤,冒着香味儿。汤里飘着小段的肠儿,小片的肺头,胖乎乎的油豆腐泡儿(一声),还有切成长条儿的烧饼。
学着我哥的样儿,我加上香菜,蒜汁儿,韭菜花儿酱,酱豆腐汁儿,再略微来点儿醋。搅和搅和,你就美滋滋地吃去吧,香S你。我哥笑眯眯地瞧着我开动,他知道带我来准没错儿。
我哥比我大七岁,他象<<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少年那样地成长,一直有我坐在他28大破女车后架子上做见证。可是要到他上大学、我上初中以后,我才不再是让他在朋友面前尴尬的跟屁虫,而是能谈些东西的对手、真正的朋友。这个演变,说是全拜一碗卤煮,当然是故意煽情,但信不信由你,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了,还不能不提我妈!她事后知道哥带我去吃了什么,惊讶万分。再看我们俩,尤其是我,对卤煮赞不绝口,就只有大摇其头的份儿了。我知道,她是痛心:我就这么大踏步地偏离了她老人家为我精心设计的淑女之路,一去不回头也。(也是,到今天,我一共也没见过几个女的,象我这么250大声儿疾呼自己喜欢卤煮。呵呵。)
我的卤煮故事说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可是还有一点儿闲话,也一并带上吧。
上大学时候,难得男朋友也好(四声)这一口。他已经工作了,经济上允许我们时不常儿去打打牙祭。我喜欢卤煮,但宁愿里边没有烧饼豆腐泡儿,全是肠儿和肺头,于是我们就改成在校门口儿的小饭馆吃炖吊子了。我妈的苦心尽管放下,爱吃卤煮的非淑女总算也有人要,不会砸在手里。
一晃好几年,今年秋天我们回家。先生陪我去学校看同学。北京这几年沧海桑田的,三转两转,居然还真找到这个小饭馆了。一盆炖吊子端上来,我拿勺儿搅和着飘在汤面儿上的香菜和蒜末儿,忽然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有点儿软弱,只好紧着掩饰:“这蒜还挺辣。”
卤煮火烧,北京风味。具体是什么?容我先卖个关子,从一个我小时候听得耳朵出茧子的故事说起吧。
话说一九七几年的冬天,我妈和同事带学生到京郊门头沟联系工作。回程中人仰马翻,饥肠辘辘,急着找地儿吃饭。那个年代,大学老师囊中羞涩,未必能报销的饭还是俭省为妙。一个同事自告奋勇,要带大家去吃天下最最最好吃最最最实惠的东西------卤煮火烧。
这位叔叔,是我妈大学同班同学,当年就是学校里的演讲家,讲起什么都是头头是道,有理有力不节,那煽动性可是非同小可。他们读书的时候,才刚听说有一种机器叫电视,新年晚会上这叔叔用一个大号纸箱子,正前方的一面挖一个方形的洞,自己钻,装成播音员从里面讲演。所以在场的老师学生,虽然除了他谁也没尝过卤煮火烧这人间至味,但他的形容实在太诱人了,一干人几乎连滚带爬地赶到那个小店。
家母多年后仍然能够准确回忆她进店的第一反应:险些晕倒。黑古隆东的小店里,味道古怪,热气蒸腾。定睛一看,店堂正当见儿一口大锅,正沸得热闹。三三两两的客人端着小脸盆大小的碗,围坐在锅边,各自享用。准确地说,不是围坐,应该是围“蹲”在长条儿板凳上。
卤煮火烧味道可好?“不知道。我忍着恶心,吃了两个光烧饼,就白开水。”我妈说。
这个故事每次讲到这里,都以大家一致攻击上海大小姐结束---阶级论出身论不能丢,小资必须不断接受革命磨炼才能真正混同于一般群众。而我妈自己获得深刻教训是,那位叔叔的蛊惑大有打折扣的余地,可不能随便轻信。
我自己第一次亲口尝到这大名鼎鼎的卤煮火烧,是上初中的时候。那会儿,我哥已经是大学生了,每月有三五十块副食补贴(大概得有一定岁数的人才懂得这个词儿吧?)零花。有一天,他忽然非常兴奋地说:“走,我带你去吃卤煮,特好吃!”很显然,他已经尝试过了。在我妈和我哥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之间,我压根儿不用考虑,只需保持我一贯风格------毫不犹豫地倒向我哥这一边。
人大东墙外,在冷得伸不出手的小饭铺里(早就拆没了!),我哥很老到地点了两碗“卤煮”。注意:舍弃全称,只用缩略的形式,那才专业。后头厨房里叮里咣啷响了几下,不大会儿功夫,小伙计招呼我们去端。我两眼放光:那种以前极端平常的白色粗磁双蓝边儿碗里,满满腾腾浅酱油色的卤汤,冒着香味儿。汤里飘着小段的肠儿,小片的肺头,胖乎乎的油豆腐泡儿(一声),还有切成长条儿的烧饼。
学着我哥的样儿,我加上香菜,蒜汁儿,韭菜花儿酱,酱豆腐汁儿,再略微来点儿醋。搅和搅和,你就美滋滋地吃去吧,香S你。我哥笑眯眯地瞧着我开动,他知道带我来准没错儿。
我哥比我大七岁,他象<<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少年那样地成长,一直有我坐在他28大破女车后架子上做见证。可是要到他上大学、我上初中以后,我才不再是让他在朋友面前尴尬的跟屁虫,而是能谈些东西的对手、真正的朋友。这个演变,说是全拜一碗卤煮,当然是故意煽情,但信不信由你,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了,还不能不提我妈!她事后知道哥带我去吃了什么,惊讶万分。再看我们俩,尤其是我,对卤煮赞不绝口,就只有大摇其头的份儿了。我知道,她是痛心:我就这么大踏步地偏离了她老人家为我精心设计的淑女之路,一去不回头也。(也是,到今天,我一共也没见过几个女的,象我这么250大声儿疾呼自己喜欢卤煮。呵呵。)
我的卤煮故事说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可是还有一点儿闲话,也一并带上吧。
上大学时候,难得男朋友也好(四声)这一口。他已经工作了,经济上允许我们时不常儿去打打牙祭。我喜欢卤煮,但宁愿里边没有烧饼豆腐泡儿,全是肠儿和肺头,于是我们就改成在校门口儿的小饭馆吃炖吊子了。我妈的苦心尽管放下,爱吃卤煮的非淑女总算也有人要,不会砸在手里。
一晃好几年,今年秋天我们回家。先生陪我去学校看同学。北京这几年沧海桑田的,三转两转,居然还真找到这个小饭馆了。一盆炖吊子端上来,我拿勺儿搅和着飘在汤面儿上的香菜和蒜末儿,忽然不知道怎么了,竟然有点儿软弱,只好紧着掩饰:“这蒜还挺辣。”
Re: 警告
Holy f***ing crap! If I were her psychiatrist, I would have thrown out her computer before putting her in a 宾馆级的单人病房. Obviously the work-related stress is a large part of her disease exacerbation.Judy wrote: 她在宾馆级的单人病房住很久,电脑架好,因为还要远程指挥她的生意。最后自杀真的是在一间五星酒店的总统套房里,象电影一样。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