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Knowing » 2010-02-23 14:33

肯定有人十五岁时过的很爽。但那不是我。 :mrgreen: 我十五岁的时候最渴望的是自由: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去那里去那里,想跟谁玩跟谁玩。对,就是现在这样的生活!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豪情 » 2010-02-23 14:38

sinca wrote:我觉得这墙坚实不能怪工科生。不管砌墙的技术是怎么搞的,总是要靠关键字来做filter.

就是you know who的舆论引导和控制能力太差了,所以这也怕那也担心,做filter的关键字越来越多,墙砌得越来越高。You know who应该多向CNN学习学习。
回到盛世的小说里, 用大量信息掩盖是更有效的办法.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幻儿 » 2010-02-23 14:48

话说几个礼拜前我去看本行业科技展,80%的参展公司是做搜索的,有些公司说他们的搜索工具非常强大,能够“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不是单纯的搜索关键字,虽然还不敢说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可也相差不远了。我当时觉得要是有机器人帮着读资料找信息多好(虽然他们也抢走一部分工作)!现在想到这些技术要是被用到砌墙上,不寒而栗啊。。。 :f19: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豪情 » 2010-02-23 14:53

那倒好了, 估计我们就没事了.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dropby » 2010-02-23 14:56

IF NOT wrote: 上理工科学校的同学们出来说说,你们难道收到过情书吗?
我大惊小怪地说, 难道你从来没收到过情书? 或者我和你不是一个时代的?

当然情书甚至情诗估计不是最好的方式, 也许还是大喇叭喊比较有效? :mrgreen: 所以比我晚一代两代的小孩子们都进化了? 反正我最后嫁的人不仅没写过情书而且理直气壮地质问我说你写的那是诗吗? 我怎么看不懂. 可见我从小就知道要珍爱生命, 远离文学男青年. :monkey001: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Knowing » 2010-02-23 15:07

豪情 wrote:那倒好了, 估计我们就没事了.
嗯,我赶紧再控诉一下美帝这个dysfunctional 的破民主制度。争取早日拆墙,回到祖国的怀抱。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tiffany » 2010-02-23 15:20

得了,万一mp拍成了马脚,你这不是给国内的同学们制造翻墙难度么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J
Posts: 47
Joined: 2006-01-18 20:54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 » 2010-02-23 15:40

Knowing wrote: 不驳斥你都不好意思。我认识的30-40单身妇女(包括没结婚的和离了的,有孩和无孩的),还真没有寂寞悲惨的。女人一般社会支持网比较广,朋友多,比单身男人不那么寂寞。筑巢本能为什么要令人变的悲惨?我身边过去两三年之内,非传统婚姻内养孩子的就有四例:一个单身母亲收养,一对夫妇收养。单身意外怀孕独自决定生孩子的一个。蕾丝边找银行生孩子的一对。这几例过程都费了很多周折,金钱和精力,但是丝毫不妨碍当事人从养孩子中得到巨大的快乐。说明如果有强烈的养娃念头,不管是什么年龄,已婚还是单身,都可以实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夫妻收养是耗时最长的--那个孩子要五月份才来。
唉,不驳斥你都不好意思。人以群分,我一点也不怀疑你的朋友们单身已婚恐怕都不会悲惨。但是拿我认识个某某某她就是这样来做论据简直一点儿内容都没有,尤其是这样一个小众论坛的人。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tiffany » 2010-02-23 15:44

那我很好奇的问到:哪里是寂寞悲惨的30-40单身妇女的大众论坛呢?
乡音无改鬓毛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silkworm » 2010-02-23 15:49

putaopi wrote:在幸福程度的scale上, 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未婚男性。
这个观点,何人提出?如何论证?适用范围?有无特例?愿闻其详。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15:55

小众论坛的人也是人,不能因为小众就不算人头啦。另外为什么说上面例子里的人都是本小众论坛的人啊?
云浆未饮结成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Knowing » 2010-02-23 16:09

我举的例子都不在恶人谷里。为什么你就有把握认为你观察的30-40单身女性样本比我数量更多,种类更杂,更有代表性?还是你这个结论来自比较可靠的幸福指数人口普查?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09

silkworm wrote:
putaopi wrote:在幸福程度的scale上, 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未婚男性。
这个观点,何人提出?如何论证?适用范围?有无特例?愿闻其详。
I have seen population surveys that showed that married women have lower life-satisfaction level on average than unmarried women, but married men have higher satisfaction level than unmarried men. There are published data in psychological-sociological journals. I don't have time to look it up but if you google it I'm sure you can find the sources quickly.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silkworm » 2010-02-23 16:12

好,收到,未婚女性〉已婚女性,已婚男性〉未婚男性。然后怎么把两组关系,再组合在一起?
另外,给出此排序,需要明确不等式中“幸福”之定义,否则没意义。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13

J wrote: 这个幸福程度的排序没有分年龄组罢?15-30的年龄段这个排序我可以相信,30-40 的单身女性要说不受筑巢本能的摆布而寂寞悲惨那恐怕是极少数的。
Proof for 单身女性受筑巢本能的摆布? Proof for 寂寞悲惨? Proof for 极少数的?

小K 至少还提出个体例子,您连个寂寞悲惨的具体例子都没提出。至少也得提出个"我认识N个>30岁单身女性,95%是寂寞悲惨的",然后按照蚕博的标准,列出"寂寞悲惨"的衡量标准否则没有意义。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0-02-23 16:17,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15

silkworm wrote:好,收到,未婚女性〉已婚女性,已婚男性〉未婚男性。然后怎么把两组关系,再组合在一起?
另外,给出此排序,需要明确不等式中“幸福”之定义,否则没意义。
Hey, I didn't give out the original formula, but at least parts of the formula were based on actual surveys.

Of course you may disagree with the scale/questionnaire of life-satisfaction, but some data are more 意义 than no data at al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silkworm » 2010-02-23 16:17

呵呵,JUN,不是质问你,是看到你这credible source,忍不住求教。理科生对采样方法、数据分析有职业病倾向的爱好。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16:19

这几天东西中部,天气都很差啊,我对着我的小iphone 天气预报说。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23

silkworm wrote:呵呵,JUN,不是质问你,是看到你这credible source,忍不住求教。理科生对采样方法、数据分析有职业病倾向的爱好。
Apparently there is a large body of research on life satisfaction in many populations, which seems to be influenced heavily by a range of social factors and life-stages.

AFAIK, Daniel Gilbert has cited extensive studies in his book "Stumbling on Happiness" to indicate that having children does not increase everyone's happiness level, perhaps not even most people's happiness level.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0-02-23 16:38,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28

The most recent high-profile research came from Justin Wolfers and Betsy Stevenson:

http://mensnewsdaily.com/2009/09/14/the ... happiness/
We show that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dicate that women’s happiness has declined both absolutely and relative to men. The paradox of women’s declining relative well-being is found across various datasets, measure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s pervasive across demographic groups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Relative declines in female happiness have eroded a gender gap in happiness in which women in the 1970s typically reported higher subjective well-being than did men. These declines have continued and a new gender gap is emerging—one with higher subjective well-being for men.
I would take their conclusion with a grain of salt though, as they are economists, not really psychologists or epidemiologists. It is true that surveys from the 1970s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women as a group reported higher happiness than men, but now researchers suspect those data were unreliable and women in real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appier than men.

Another study, which showed that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happiness level varies by age:

http://www.livescience.com/culture/0808 ... ppier.html
"Older Men Happier Than Older Women"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0-02-23 16:41,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Knowing » 2010-02-23 16:38

这个政治贴终于从八卦的泥潭里拉了出来,进了幸福感的坑。
是stumbling on happiness 里说的么?普遍能增加幸福感的事情有俩:宗教和婚姻。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44

按照 Gilbert 的说法,婚了的人比较幸福是因为他们没选择了,只好接受和适应现实。在他那个电视节目里,他用被关了八年的越南POV的例子解释没选择的人更容易适应逆境,所以更幸福。

不是我要歪楼,蚕博想找资料么。其实就是打着学术幌子的八卦。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dropby » 2010-02-23 16:46

那监狱里的人应该最幸福? 啥选择都没有. :worthy: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16:48

那会不会被墙的人比自由人更幸福?因为没有选择了。我又神奇地回到了政治贴。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48

dropby wrote:那监狱里的人应该最幸福? 啥选择都没有. :worthy:
:spamafote: That was how he convinced himself to marry his girlfriend, or so he said.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dropby » 2010-02-23 16:50

Jun wrote: I would take their conclusion with a grain of salt though, as they are economists, not really psychologists or epidemiologists. It is true that surveys from the 1970s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women as a group reported higher happiness than men, but now researchers suspect those data were unreliable and women in real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happier than men.

Another study, which showed that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happiness level varies by age:

http://www.livescience.com/culture/0808 ... ppier.html
"Older Men Happier Than Older Women"
其实也有可能社会发生变化, 所以不同时代的调查结果本来就应该不一样?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16:51

笑嘻嘻 wrote:那会不会被墙的人比自由人更幸福?因为没有选择了。我又神奇地回到了政治贴。
Of course. That is the High-lite-lite, no?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dropby » 2010-02-23 16:52

笑嘻嘻 wrote:那会不会被墙的人比自由人更幸福?因为没有选择了。我又神奇地回到了政治贴。
会啊, 不是说了伪天堂里人人都很幸福.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16:53

对,我也想到了书里的那个。看,我们在游乐场里转了一圈,又神奇地转回了原贴。
云浆未饮结成冰

putaopi
Posts: 4033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putaopi » 2010-02-23 16:57

silkworm wrote:
putaopi wrote:在幸福程度的scale上, 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未婚男性。
这个观点,何人提出?如何论证?适用范围?有无特例?愿闻其详。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来自很多年前(》15年)读的一本小册子,叫《活出意义来》,作者是维克多佛兰克,据说是位心理学家。记得他还说,已婚男性的生活就像在躺在窗台上晒太阳的猫一样舒服。是普及性的心理书,不记得书里有具体的论证了,但据我个人在生活中的观察,觉得这个观点是有根据的。

google一下,新浪读书上有,等我回头找找具体段落: http://book.sina.com.cn/nzt/live/ele/li ... n/73.shtml

看了一眼,不是全本。

putaopi
Posts: 4033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putaopi » 2010-02-23 17:20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camellia » 2010-02-23 17:29

我的观点啊,自从脑力劳动也能挣钱之后,男权社会就害怕女性重新掌权。因为你想啊,女人能生孩子,能经营家居生活,要是还能挣钱,那男性除了能知情知趣的凑个热炕头还能干啥。所以呢,就造出各种不平等,起先是受教育的权力,接着是不同工同酬,玻璃天花板,现在又造出女性一定要结婚,否则会不幸福的舆论压力。切,谁说筑巢就一定要男的了?现在人都活那么长,30是新的20岁,要是非要找一个不够贤惠的老公,今后50年还不够麻烦的呢。越发达的社会,大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身和后代的生活质量要求越高,从而优生的要求也越高,对孕妇的社会福利保障也应该越好。那既然能挣钱,又不用担心怀孕的时候没人照顾,那找不到合适的就单着很好啊。反正我见过的,除非是个真正的catch, 单身的男士都过的比女生无聊,即使是在纽约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的地方。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silkworm » 2010-02-23 17:31

:mrgreen: 这本《活出意义来》还真是在集中营生活后写出来的。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豪情 » 2010-02-23 17:38

Knowing wrote:
豪情 wrote:那倒好了, 估计我们就没事了.
嗯,我赶紧再控诉一下美帝这个dysfunctional 的破民主制度。争取早日拆墙,回到祖国的怀抱。
遥远的回应: YOU KNOW WHO一看, 得, 都是头长反骨的, 享受着资本主义的好处还骂, 还是继续墙着吧.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17:50

别惦记啦,反正咱也凑不出100万注册资金来。
云浆未饮结成冰

putaopi
Posts: 4033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putaopi » 2010-02-23 18:55

Viktor E. Frankl是真的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 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一九四六年出的第一版,后来多次再版,每次出新版不知道作者会不会修改统计数据。我读的中文译本应该是九十年代初出版的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豪情 » 2010-02-23 20:32

dropby wrote:
IF NOT wrote: 上理工科学校的同学们出来说说,你们难道收到过情书吗?
我大惊小怪地说, 难道你从来没收到过情书? 或者我和你不是一个时代的?

当然情书甚至情诗估计不是最好的方式, 也许还是大喇叭喊比较有效? :mrgreen: 所以比我晚一代两代的小孩子们都进化了? 反正我最后嫁的人不仅没写过情书而且理直气壮地质问我说你写的那是诗吗? 我怎么看不懂. 可见我从小就知道要珍爱生命, 远离文学男青年. :monkey001:
我想是代沟. 我们进大学的时候大家都还写信, 不光是情书, 朋友之间的信很多. 常有在宿舍里大家颂读通信片段, 展示特别的信封书法邮票贺卡照片. 我想作为纯理工科院校和当时文科或综合院校有一点不同的, 是没有在一起学习给男朋友编织.后来就不写信用电邮了. 比我们晚的自然就是手机短信等等. 科技发达了.
不过情书也不一定限于大学时代啦.
说到WSN, 理工科一点不见得比文科生少, 只是没有都立此存照而已. 随着发表公共言论越来越容易, 这点也基本上一样了.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朝露
Posts: 346
Joined: 2003-12-16 23:11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朝露 » 2010-02-23 20:47

dropby wrote:
IF NOT wrote: 上理工科学校的同学们出来说说,你们难道收到过情书吗?
我大惊小怪地说, 难道你从来没收到过情书? 或者我和你不是一个时代的?

当然情书甚至情诗估计不是最好的方式, 也许还是大喇叭喊比较有效?
If not美人当年肯定太酷了,把人家一群质朴的工科男生吓着了
至于大喇叭事件,我有一件实例来佐证一下 :lol: 低我一届同系一个男生,就是拿着大喇叭在同班一个女生的家乡一个小区一个小区地找,把那个女生给追到的,幸亏那是个小城。其时因男的高大英俊、女的亭亭玉立,被誉为校内的金童玉女。好吧,结果不太好,据说一毕业就分手了

单从“单身女性》已婚男性》已婚女性》未婚男性”,这个结果貌似还是有些道理的,虽然“已婚男性》已婚女性”还是个问题。如果有确凿的统计结果来支持,当然要硬生生找理由来解释、支持这个结果也是可行的 :lol: 但单从个人感受方面讲,最近10、20几年来社会改变还是比较大的(熟人案例为背景的感受),不知道这个结果还能不能从理论上成立
正好看到说
常做这五件事可显著提高你的幸福感:心存感恩之心;保持乐观;历数遇到的好事;发挥自己的长处;常做好事。
据说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真的,还是假的? :-D 我承认我比较懒,自己不去查了
这个也是貌似有些道理的,不知道是统计支持的,还是知识假设归纳出来的?这几点都能支持“单身女性>男性” :mrgreen:


那监狱里的人比较幸福,是不是由于他们的主要矛盾比较突出,比起不在里边的人,只有这个点的幸福程度较低,其它矛盾的幸福指数可能就均匀点、但没有低的感觉。如果假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幸福”方面的权重一样的,则完全有可以证明监狱内的人幸福感确实比较强。这也可以解释某些人在遭遇比较大的打击时对生活的迷茫和痛苦感然而有可能降低 :party004: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大胆猜测幸福感低的人,如果找个主要矛盾强化它也许能提高综合幸福指数? :party004:

好吧,这是胡扯,我承认,完全没有理论和实际支持的胡扯,不过,也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指示都是能找到什么什么歪理支持的,我又点题地回到政治贴上来,you know who的文科生们完全可以找些理科生来理论支持他们任何天马行空的创意吗 :mrgreen:
Last edited by 朝露 on 2010-02-23 20:58, edited 3 times in total.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幻儿 » 2010-02-23 20:52

什么使人幸福呢?起码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身心基本健康,精神上能得到一定满足(比如独立自主自由被爱爱人给予被需要被接受等等)。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觉得“已婚比单身幸福”(只讲适婚人群,不包括少年老年)不是最近造出的舆论,而是在大多数社会的大多数历史阶段都是这样。已婚男性比单身男性幸福似乎没什么争议,男性一直从家庭/女性身上寻求感情支持保持生理健康以及传宗接代。不说别的,虽然从古至今都有一些男生有一堆红颜知己而不必结婚,但大部分男性还是要靠婚姻才能有稳定的较高质量的sex life吧。

女性呢,过去她们没有继承权缺乏收入来源没法独立,单身女性的活动范围非常狭窄也谈不上自由,一不小心成了剩女还要受白眼。婚姻能极大增加女性物质上的安全感,增加行动自由,增加社会的接受度,当然也就增加幸福感。简奥斯汀写的全是聪慧女青年找到多金老公从此获得幸福生活。《傲慢与偏见》里那么聪敏潇洒的Charlotte Lucas也要抓个丈夫来的,即使是个蠢得像猪一样的Mr. Collins.
所以呢,根据我胡思乱想出来的理论,古时候一直到十几年前的幸福指数应当是 已婚男性 > 已婚女性 > 未婚女性 > 未婚男性。 :bowling: 我没找数据支持,纯粹想当然。 :party004:

现在社会进步了,但进步到什么程度,大家的感受并不一样。这里大多数女性以及小k的朋友,我猜都是高知高收入,甚至还要高于大多数男性,她们不必靠婚姻提供物质保障。现在单身女性活动范围也不受限制了,大都市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同别人结婚并不一定提高她们的幸福感,她们自然会觉得“已婚女性更幸福”这个说法毫无道理。但是J看到的许多女性(很可能是大部分女性)面临的不是这样的情况。同一个男人结婚仍然可以迅速的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改善身心健康,再不必为七姑八大姨们的殷殷关切而坐立不安(这一点说的是在中国的姑娘们)。虽然说现在不是不可以非婚生子,但同一个男人结婚来生孩子还是相对来说最intuitive最有社会认同度也最容易的做法吧。

上次美国的人口普查已经是10年前了,好些研究用的数据都是10年前或更早的。今年又要人口普查了,将会有新的数据和研究,我感觉结论应该会有不同。去年末今年初好几个统计都表明美国一半家庭妻子跟丈夫挣得一样或更多。当女性在经济方面逐渐摆脱对男性的依赖,我直觉已婚女性比未婚女性多出的幸福指数应该会下降的。
Last edited by 幻儿 on 2010-02-23 21:07, edited 2 times in total.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Knowing » 2010-02-23 20:56

笑嘻嘻 wrote:那会不会被墙的人比自由人更幸福?因为没有选择了。我又神奇地回到了政治贴。
继续神奇的回到政治贴说:你觉得美国公民对美国政府的满意程度比中国公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程度高么?我觉得没准还低些。虽然美国公民貌似非常有的选择:从市长到州长到议员到总统都有投票机会。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21:11

就别历史了,即使是眼下现在,不同的社会肯定有不同的patterns,而且同一社会里不同的条件,例如不同职业、年龄、种族文化、socioeconomic 地位,男女平等程度,都有不同的patterns,随便做个literature search都是各种各样的结果,这些数据证明婚了的人更幸福,那些数据说单身的更幸福。更不用说在很多国家同居早就变得跟结婚一样主流,单亲妈妈爸爸跟国家分担一半的育儿负担,光比较婚否根本没有意义。除了健康程度起到重大独立的作用之外,其他的因素都混杂在一起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很难孤立出哪一条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美国人民沉浸在有选择的幻觉中,我看他们挺得意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幻儿 » 2010-02-23 21:14

我贴上去才发现,我的理论非常政治不正确啊,简直是在说,通过婚姻,男性花钱买稳定的sex,女性卖sex以求物质保障,然后涅,男女居然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了幸福感! :worthy: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21:21

幻儿 wrote:我贴上去才发现,我的理论非常政治不正确啊,简直是在说,通过婚姻,男性花钱买稳定的sex,女性卖sex以求物质保障,然后涅,男女居然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了幸福感! :worthy:
我觉得我岁数大了更容易妥协了。从前大约不能忍受这样的观点,现在觉得在某些社会人文环境下,这个可能是完全成立的,虽然政治可能不大正确。
云浆未饮结成冰

笑嘻嘻
Posts: 23464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笑嘻嘻 » 2010-02-23 21:25

Knowing wrote:
笑嘻嘻 wrote:那会不会被墙的人比自由人更幸福?因为没有选择了。我又神奇地回到了政治贴。
继续神奇的回到政治贴说:你觉得美国公民对美国政府的满意程度比中国公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程度高么?我觉得没准还低些。虽然美国公民貌似非常有的选择:从市长到州长到议员到总统都有投票机会。
我觉得实际好像跟这个条件没关系。我的感觉是在国内房价没有飙升之前,中国公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程度比美国公民对美国政府的满意程度高;在房价飙升《蜗居》被禁墙的比较严重之后情况倒过来。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Jun » 2010-02-23 21:40

婚姻要有爱情,还要给当事人带来幸福感,这不是现代发明么? 古代哪有这么多废话?联姻是生意中的一部分呗。

Elizabeth Gilbert 最近一本书 Committed 还没看,据说里面参考了很多关于婚姻历史和现实的资料。有空找来瞅瞅。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43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tiffany » 2010-02-23 22:39

幻儿 wrote:我贴上去才发现,我的理论非常政治不正确啊,简直是在说,通过婚姻,男性花钱买稳定的sex,女性卖sex以求物质保障,然后涅,男女居然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了幸福感! :worthy:
我觉得这个模型里面,幸福感不是主要目标而是副产品而已。
乡音无改鬓毛衰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dropby » 2010-02-23 22:45

笑嘻嘻 wrote:
幻儿 wrote:我贴上去才发现,我的理论非常政治不正确啊,简直是在说,通过婚姻,男性花钱买稳定的sex,女性卖sex以求物质保障,然后涅,男女居然都通过这个机制获得了幸福感! :worthy:
我觉得我岁数大了更容易妥协了。从前大约不能忍受这样的观点,现在觉得在某些社会人文环境下,这个可能是完全成立的,虽然政治可能不大正确。
恩格斯说过婚姻是合法的卖淫,中国的说法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正不正确的,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这是现实。而且在那样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经常被做为商品,很多时候都可以被买卖。

不过我觉得现在至少在北美和国内, 受过教育的女孩子如果还是这种想法的话,是很悲哀的。自己不把自己当人,就不能指望别人把你当人。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豪情 » 2010-02-23 22:57

Knowing wrote:
笑嘻嘻 wrote:那会不会被墙的人比自由人更幸福?因为没有选择了。我又神奇地回到了政治贴。
继续神奇的回到政治贴说:你觉得美国公民对美国政府的满意程度比中国公民对中国政府的满意程度高么?我觉得没准还低些。虽然美国公民貌似非常有的选择:从市长到州长到议员到总统都有投票机会。
你在开玩笑吧. 胡的支持率至少90%以上. 大家不仅对现任满意, 而且害怕其他未知的可能.我真不明白他们墙来墙去干嘛.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豪情 » 2010-02-23 23:34

说到喇叭, 我读初中时候, 学校里是演出还是卡拉OK大赛, 有高中部同学出来唱了一首, 台下ENCORE呼声热烈, 小子一激动昏了头, 宣布再来一首<<爱情宣言>>. 立即所有的喇叭都哑了. 那时候就有敏感词和墙啦. 我神奇地又回到了政治贴.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我们台湾这些年>

Post by Knowing » 2010-02-24 1:49

房价前一阵涨的太猛,不然涨涨大家也就习惯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