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毒物的故事
小毒物的故事
以前说过planet money 买了点垃圾债券,给这一千元债卷起名叫"小毒物(toxie)".现在小毒物已经快死了, planet money 的记者怀着沉痛的心情去调查是那些人残忍的拔掉了小毒物的输氧管。然后他们找到了两个房贷被打包在垃圾债卷里而拒绝还债的的人。
头一个是个八十一岁的老 头,本来买了第二个房,特别尽心装修打算安度晚年的,使劲抱怨老婆要刷的威尼斯油漆贵,结果装修完了,市场价值暴跌,他们觉得完全不值得继续付贷款,就凑合住现在的房子,把这房子扔了。两个记者大眼瞪小眼的同意:这种情况下接着还贷款实在没有意义。
第二个房子本身被卷在一个贷款欺诈案里,这对主人不愿意被采访,但是本地记者提供了边上某个房子的前主人的信息,那个房子也卷在同一个贷款欺诈案里。该人是医生,2000年离婚的时候,房子放出去一年多都卖不掉,老婆急于分财产,房产中介使劲逼他降价,他特别痛心的以六十万价格卖掉,比原来想卖的七十万少的多。
然后没俩礼拜,邻居跟他说:嗨,你那房子又卖了一次,卖了七十二万五。他都疯了,怎么我就卖不掉,人家就卖的掉?然后眼看这个房子四年里换了六个主人,最后的卖价是两米,把他给气的,每次走过去都要观察一下,愤然的说:"看上去情况比我住的时候还差!"估计这事情是他心头一根刺,一想来就吃不香睡不着,反复回忆。所以十年以后记者找他想问问当初卖房的情况,本来还怕十年前的事情没准记不清细节了,结果他跟昨天似的,历历在目啊。。。
这个心头的不解之谜终于有解了。从他手里买房的Craig Adams是个骗子,搞了好多类似的骗局,就是买个房,然后马上让手下和他们的一堆亲戚朋友之间倒买倒卖,每次都把价钱弄的更高,从银行套现款出来,到房市不行了,银行不肯再给下个买家贷更高额的贷款,最后一任主人就宣布不能还债,走人。
Craig Adams现在是FBI的情报员,在帮助他们调查这类诈骗案。至于他诈骗的最终受害人--买了这些房贷的投资者,包括小毒物的主人,planet money 的记者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http://www.npr.org/blogs/money/2010/07/ ... c-flipping
头一个是个八十一岁的老 头,本来买了第二个房,特别尽心装修打算安度晚年的,使劲抱怨老婆要刷的威尼斯油漆贵,结果装修完了,市场价值暴跌,他们觉得完全不值得继续付贷款,就凑合住现在的房子,把这房子扔了。两个记者大眼瞪小眼的同意:这种情况下接着还贷款实在没有意义。
第二个房子本身被卷在一个贷款欺诈案里,这对主人不愿意被采访,但是本地记者提供了边上某个房子的前主人的信息,那个房子也卷在同一个贷款欺诈案里。该人是医生,2000年离婚的时候,房子放出去一年多都卖不掉,老婆急于分财产,房产中介使劲逼他降价,他特别痛心的以六十万价格卖掉,比原来想卖的七十万少的多。
然后没俩礼拜,邻居跟他说:嗨,你那房子又卖了一次,卖了七十二万五。他都疯了,怎么我就卖不掉,人家就卖的掉?然后眼看这个房子四年里换了六个主人,最后的卖价是两米,把他给气的,每次走过去都要观察一下,愤然的说:"看上去情况比我住的时候还差!"估计这事情是他心头一根刺,一想来就吃不香睡不着,反复回忆。所以十年以后记者找他想问问当初卖房的情况,本来还怕十年前的事情没准记不清细节了,结果他跟昨天似的,历历在目啊。。。
这个心头的不解之谜终于有解了。从他手里买房的Craig Adams是个骗子,搞了好多类似的骗局,就是买个房,然后马上让手下和他们的一堆亲戚朋友之间倒买倒卖,每次都把价钱弄的更高,从银行套现款出来,到房市不行了,银行不肯再给下个买家贷更高额的贷款,最后一任主人就宣布不能还债,走人。
Craig Adams现在是FBI的情报员,在帮助他们调查这类诈骗案。至于他诈骗的最终受害人--买了这些房贷的投资者,包括小毒物的主人,planet money 的记者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http://www.npr.org/blogs/money/2010/07/ ... c-flipping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Re: 小毒物的故事
哈哈,KNOWING你把toxie翻译成小毒物,太贴切可爱了。
我也一直追着听他们有关小毒物的报道。
我对他们这个节目挺喜欢的,花1000块买下toxie,不稀奇,后面接连去追踪,不断剥出很多有趣的事情,多有意思啊。
对了,上次他们揭露那个对冲基金Magnetar,后来FDIC真去调查了好象。
我也一直追着听他们有关小毒物的报道。
我对他们这个节目挺喜欢的,花1000块买下toxie,不稀奇,后面接连去追踪,不断剥出很多有趣的事情,多有意思啊。
对了,上次他们揭露那个对冲基金Magnetar,后来FDIC真去调查了好象。
Re: 小毒物的故事
后面那个故事有个漏洞:房子每次倒卖跟银行借钱前要估价,如果当时市场价的确涨到那么多银行才会借钱,否则贷款不会批的。而且如果能估到那么多钱,不需要倒卖,房主自己做refinance就可以套钱出来。这两年很多foreclosure的房子都是房主套过一大笔钱出来的(虽然我觉得法律允许这么做很不合理。)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Re: 小毒物的故事
青儿很聪明啊,一眼就看出关键。评估房价的好象是被收买了,现在也在被FBI调查。
SEC查高盛,最近高盛赔了550米和解的就是magnetar 类型的交易。后来摩根斯坦利也被查来着。摩根斯坦利很惨。magnetar, paulson 自己留了一批低级债券,把高级债卷通过高盛卖了。摩根斯坦利是把低级的卖了,高级的留着,所以亏了9比林。这样还被SEC 抓住,说他们故意把烂债卷打包卖给投资者。
SEC查高盛,最近高盛赔了550米和解的就是magnetar 类型的交易。后来摩根斯坦利也被查来着。摩根斯坦利很惨。magnetar, paulson 自己留了一批低级债券,把高级债卷通过高盛卖了。摩根斯坦利是把低级的卖了,高级的留着,所以亏了9比林。这样还被SEC 抓住,说他们故意把烂债卷打包卖给投资者。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Re: 小毒物的故事
哦哦,应该是SEC查,不是FDIC,大外行的错误。
嗯,Magnetar那期节目里讲到,Magnetar、Paulson他们操纵银行做出那个产品,自己勇挑重担买了风险最大而最烂的底层,再bet against it。风险小的高级,有些银行买下再卖给下家儿了(中西部州公立组织的退休基金之类),自己没留;有些银行自己留着,还挺沾沾自喜呢,觉得不可能赔啊,结果……我记得说,罚银行是抓住他们没告诉下家儿银行让对冲基金参与了做产品的过程这个技术细节?
嗯,Magnetar那期节目里讲到,Magnetar、Paulson他们操纵银行做出那个产品,自己勇挑重担买了风险最大而最烂的底层,再bet against it。风险小的高级,有些银行买下再卖给下家儿了(中西部州公立组织的退休基金之类),自己没留;有些银行自己留着,还挺沾沾自喜呢,觉得不可能赔啊,结果……我记得说,罚银行是抓住他们没告诉下家儿银行让对冲基金参与了做产品的过程这个技术细节?
Re: 小毒物的故事
这世界真是没天理,当骗子也要当顶级的,骗局破了还可以转身成正义者抓同类的说。
"There is neither happiness nor misery in the world; there is only the comparison of one state to another, nothing more. He who has felt the deepest grief is best able to experience supreme happiness."
Re: 小毒物的故事
那个医生的故事特别逗,虽然没什么经济损失,但是多年精神损失够巨大的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疯狂的,看上去非常违背常识的事情面前,都会说:这怎么可能?然而这个事情多发生几次,好象到处都在发生,好象别人都赚到了,就能让人极度抓狂念念不忘。我要牢牢记住这个故事,不要随便羡慕别人!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