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经认识一个同事,澳大利亚人,家在墨尔本,跟我讲起过墨尔本与悉尼的差别。跟其他国家的头两大城市一样(北京 vs 上海,台北 vs 高雄,莫斯科 vs 圣彼得堡),悉尼与墨尔本的居民也是彼此看不顺眼。同事说墨尔本不那么拥挤,比较有文化,文艺气息重。她的描述给我的印象墨尔本是个富裕平静的中型城市,所以听说这部影片情节和背景让我觉得特别惊奇。
Animal Kingdom 的故事围绕着墨尔本的一个犯罪家族与警方的冲突,这个家族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以暴力犯罪为职业,而坐镇太椅的是个温柔亲切、跟儿子们又搂又抱的小老太。儿子们的职业是抢银行、贩毒,跟墨尔本警方的持枪抢劫专案组的冲突达到白热化,双方都红了眼,不择手段地要搞垮对方。
这是编导 David Michod 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完全没有青涩犹豫,而是风格冷峻,技巧成熟,执行稳而准。他拒绝美化犯罪家族和警方任何一边(除了Guy Pearce演的一个好心而无奈的侦探),而是让观众立场定位在一个夹在冲突中间左右为难的半大男孩子,一个家族血亲但实则局外人,一只处于两群狼中间自身难保的犊子。现实主义的细节,自然主义的叙事方法,极力避免煽情和俗套,令一个似曾相识的故事(家族犯罪集团)处处让观众提心吊胆难以预测,即使是平淡的家庭戏都充满了悬念和张力,危机四伏,却一点没有操纵观众感情的嫌疑。整个卡司也准确贴切地执行影片近似纪录片的格调。情节虽然非常暴力,死人甚众,但实际上没有直接的血腥画面,所有杀人场面都是画面外进行,这也体现了导演的克制与自信。
越是自然主义,真实感强,越让人觉得 disturbing ,没有熟悉感带来的安全感。Cody 家族中亲属之间的关系,又“平常”又暗流汹涌,在一个缺乏节制的暴力环境内,即使是普通常见的矛盾和猜忌也让人心惊肉跳。作者几乎没有解释警方的立场和视角,仅有的少量描写也很冷酷,道德模糊,让观众没有宽大安稳的道德制高点可立足。这种感觉很难形容。
本来这种故事设定有点太戏剧化 --- 全家犯罪,三代人都逃不脱血腥的命运,好像编造出来的故事。但实际上此片的材料来自真实事件和人物,1988年墨尔本 Walsh Street Police Shootings ,两个警察落入预设的圈套而被枪杀,牵涉到 Pettingill 家族的好几人。我好奇到 wikipedia 查了一下事件和人物的条目,包括 Pettingill family 和 Kath Pettingill,目瞪口呆,原来现实比虚构的故事更加激烈复杂,更加暴力血腥。虽然 wiki 上的资料甚为简略,也可看出一点黑白两道的手段都十分极端,谁也不是纯洁的正义斗士。想想也只有冷峻克制的自然主义才能表达现实的荒诞和戏剧性 --- 在正常和守法的墨尔本社会里,平行存在一个浸在暴力与犯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