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博客:阿莱夫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笑嘻嘻 » 2010-10-17 22:58

Jun 文章Francisco de Goya y Lucientes里提到了鲁迅。作为喜欢鲁迅的读者,我是喜欢身上有些真正的反骨的写作者的。这个博客是属于我喜欢的小型愤青博客,时常我会看了在肚子里闷笑一两下,不多,就一两下。下面引篇他写的鲁迅。我一直想推荐这篇来着,但是他自己写了请勿转载。 :headscratch: 要不我转个48小时就给删掉。
[urlhttp://dodrp10.blog.163.com/blog/#m=0]阿莱夫的日志[/url]

饶了鲁迅
饶了鲁迅
from 阿莱夫 by 阿莱夫
我原来起的题目是《把鲁迅还给鲁迅》,潘采夫老改成《你早晚会和鲁迅相遇》,挺好的。令是我自己请的,但是这么一篇短文写起来命运多舛,刚一动笔,来了个向来讨厌的老年女士要聊天,炫耀伊的孙子,炫耀伊丈夫贪污得来的财产(严格的说是前夫,伊聪明地在他“双规”以前与之割席断义了),我是不尊老的人,但是嘴里还是“嗯啊这是”王文林一样地应付着,希望她自己没趣,谁知她对我不像对纪检部门那么敏感。然后家里来电话,停水了。所以写得不成样子。承蒙不弃。请勿转载,不值得
二十年前吧,我听到了第一个关于鲁迅的非议。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说鲁迅虚伪,别看他投枪匕首扔得挺勤,但他做过反动政府的官,还很有钱,而且掐着指头算给我看,他的月工资能买四五台令祥子辗转反侧的洋车。那位年青的兄台的历史观是凡是解放前的政府都是反动政府,政治观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要越穷越革命,鲁迅不是高玉宝,所以非我族类。我看到的最近一个关于鲁迅的误读,是将鲁迅列入“国学大师”的行列,鲁迅师从于章炳麟,对于古代学术有很好的悟性和修养,有独到的成就,假如真的潜心研究确实可能是一代大家。然而不能说搞影视传媒的出来讲经子,上王小丫节目的少年自诩“天才”,就把鲁迅也提干到“国学大师”队伍里来了,这对他是一种唐突。
周海婴先生算过,吃“鲁迅饭”的数以万计,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每个书店都有一架子的鲁迅研究、对研究的研究,或者对研究的商榷、对商榷的商榷。这些专著和论点堆砌起来,普通人反倒不容易见到他本人的面目了。对鲁迅的误读,有官方和民间,学术和世俗的分别,时下援引鲁迅话的,往往是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引得多是他犀利、激愤的言辞,而没有选取鲁迅敏感伤怀、热爱生活和生命的那些文字。我粗略回忆了一下中小学课本里的鲁迅,从清淡的回忆散文到沉郁的小说,再到《纪念刘和珍君》似的血泪文字,随着年级的升高,伴随着变声期少年的朗读和语文老师按照教参的传道授惑,一个立体的鲁迅逐渐被压扁打磨成一把锋利的军刺,刺向历史耻辱柱上的反动派们,像士兵对着空气练口号和刺杀。
说实话,我从来没有这么赞成过教育部。在课文里删减部分鲁迅作品,绝对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钱理群先生有个题目,叫《和鲁迅相遇》,我记得他讲过,当一个人因为命运的磨难而去探寻一些从前不曾想到的问题或达到不曾涉及的深度时,他就会和鲁迅相遇。他那个讲座就从自己对《腊叶》的领悟说起,用自己的生命和鲁迅互相印证,很精彩。我也觉得,该和鲁迅相遇的人,早晚会和鲁迅相遇。不投机的,中学语文老师引荐给你,也未必去读。只是我有点儿忧虑,很多偏远地区的少年唯一的读物只有自己的课本。
何况,新增的课文也很不错:帕斯卡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类文章的取向,是沉稳公允的常识,少年在学习批判之先,首先该具有基本的常识。我们受没有常识的批判之苦久矣,而且还在受。一本教孩子常识的中学语文课本不是比一本教孩子批判和站队的中学语文课本更能给人带来希望么?
撤下鲁迅并不构成对鲁迅的一种评价,我更乐于将其视作我们将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的本色交谨慎地交还给鲁迅。

【后记】我一开始不大佩服舒乙以做老舍家属为毕生事业,看到这么多人欺负鲁迅早逝而蛆虫一样的啃噬上来,才知道作为著名作家,不幸有三,确实是无后为大。何况鲁迅有那么多的侧面和话题可咀嚼。网易专题《请鲁迅走出中学语文课本》论点我是赞同的,中学课本不是奥斯卡、不是天安门城楼,不见得上去了就算什么了不起的资格,假如我是个散文家,就不觉得和杨朔、魏巍列在一起有多么光荣。但专题里有些话是可以修正的,像“鲁迅教我们如何战斗,但是这些文章(新课文)却教孩子们如何活着”,鲁迅当然也是知道如何活着的,只是编选的人只希望他去“战斗”而已。他的散文和小说用情很深,笔触和叙述也是第一流的(很多人以为朱自清就算文体家了,为了《背影》叫屈,我觉得朱自清叙事的能力和眼界远不如鲁迅,遑论《背影》也不算他的佳作),但却不是普通高中学生必须读的,对我来说,高中化学教到认识量杯就行了,如果积德,再教教怎么辨别有爱国企业的毒牛奶,高中生不会没有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能力——君不见高三“国学天才”君已经读经典两千余册,我为他推算过,按照这个进度,再有七年就可以读完《四库全书》,再有十二年就可以亩产一万斤,民族文化的复兴将特别有望。
云浆未饮结成冰

messer
Posts: 625
Joined: 2009-01-13 2:36
Contact: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messer » 2010-10-17 23:38

阿莱夫这个名字好熟!好像是博尔赫斯在小说里杜撰的一种时间机器?还是收缩世界的机器 :uhh:

roulette
Posts: 44
Joined: 2009-08-17 19:13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roulette » 2010-10-17 23:48

“当一个人因为命运的磨难而去探寻一些从前不曾想到的问题或达到不曾涉及的深度时,他就会和鲁迅相遇。”

这样会和很多人相遇啊。为什么不能和庄子、魏晋诸贤、克尔凯郭尔、尼采、萨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相遇?为什么要专荣给鲁迅先生。

相遇了也未必怎么样,挺先生的人好像都不承认世上还有条通往胡适的路。

putaopi
Posts: 4033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putaopi » 2010-10-17 23:56

Liu Xiaobo也是很喜欢鲁迅的,在他的年代,挺不容易的。还有陈丹青专门写了一本书谈鲁迅。忽然觉得Liu Xiaobo和陈丹青有些像,陈就是从八十年代直接穿越到21世纪的中国,中间没经历那么多的打击和压抑。

simonsun
Posts: 2663
Joined: 2006-12-24 4:41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simonsun » 2010-10-18 1:42

messer wrote:阿莱夫这个名字好熟!好像是博尔赫斯在小说里杜撰的一种时间机器?还是收缩世界的机器 :uhh:
是地下室的一个点
Violent delights.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Jun » 2010-10-18 6:55

http://www.infzm.com/content/50948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北发表长篇演讲——《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演讲中称鲁迅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并给予鲁迅“三家(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家)五最(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最高政治定位。

此后,解放区的语文教材中大量增选鲁迅的“战斗杂文”,而国统区则禁止学生阅读鲁迅,禁止发行鲁迅的一切出版物。鲁迅不再是独立于任何党派之外的自由知识分子,而成为共产党高擎的一面意识形态大旗
It's actually very clever. Funny but sad but funny.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tiffany » 2010-10-18 8:46

这个人愤么?他说这些话都听有道理的啊。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messer
Posts: 625
Joined: 2009-01-13 2:36
Contact: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messer » 2010-10-18 9:43

对哈西门,是包罗万象的一个点。我书没带回来没法去翻,但google到说阿莱夫也有说真话的意思。原来如此啊。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笑嘻嘻 » 2010-10-18 12:35

原来阿莱夫还有这么个典故!
小白,愤青在我的词典里不完全是贬义嘛,我自己就偶尔会小愤一下。
云浆未饮结成冰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silkworm » 2010-10-18 13:28

我后来喜欢的鲁迅的作品,象《在酒楼上》等,让我都奇怪:这是语文课本上那个鲁迅么。都被分段、写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给弄恶心了。
鲁迅可惜早死,但也可幸早死。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tiffany » 2010-10-18 13:31

那是跟闰土一个集子吧?其实鲁迅写东西写的挺好的,王小波那个调调我觉得直接继承他来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Jun » 2010-10-18 13:36

对呀对呀,我觉得把鲁迅灌进语文和政治和历史的课本里其实是灰常有效的疫苗,很聪明很有效耶。从小就给人种疫苗了,长大以后一看见都恶心,所以绝无兴趣多看一眼,比禁封墙这些手段都有效多了。先敲锣打鼓地把人都搞恶心了,大把扔在外头都没人看,更别提看了还形成independent反应。其实不就是文字么?跟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各人看过各人喜欢或讨厌或无感, big deal. 现在是一看见那调调儿就条件反射地回忆起语文老师的 shrill voice。 :speechless002: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豪情 » 2010-10-18 13:38

说来说去语文课本该选啥, 到底取决于学生们该从语文课上学到什么. 完全抛开政治不谈, 语文课本里面糟糕的作品实在太多了. 电视网络时代, 还真的课本选啥大家就只能读啥啦. 我不觉得语文课有什么必要学习沉稳公允的常识. 这些难道不是SOCIAL STUDIES的责任么. 难道边远地区的孩子就光学语文啦. 还是我们还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 回过头来说什么是沉稳公允? 旧文化全盘继承闭眼歌唱盛世? 胡适的新文化不是批判继承旧文化开始的?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还是放到英语课学比较合适.帕斯卡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就留给课外自愿阅读或者法语课吧. 我不明白语文课为什么要学面目全非的译文.

最近在读双语教育的书, 深觉教学语文之困难, 何况双语. 我们人人在全中文的环境里面, 上了十几年语文课, 学得好的也不多.英语也学了十几年, 普遍就更不怎样啦. 我们家小朋友语言发展迟缓, 双语都不怎样, 我十分操心, 听说西班牙语必修, 心虚地打听是否可以免修. 但是现在他学的很高兴, 我也不操心了.什么都接触也没什么不好的. 有兴趣有需要再深入好了. 主要语文教育肯定要求高一点, 但是说到底就是多读多写, 能够清晰地表达交流. 有天赋有需要的可以走的远一点. 小朋友要是能读鲁迅, 我高兴还来不及. 不能读也无所谓.

顺便说一句. 我可不同意高中化学教到认识量杯就可以. 普通高中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化学知识, 鉴别毒牛奶更是应该留给FDA来做. 但是系统地学习实验科学方法, 学会推理逻辑, 阅读鉴别伪科学, 还是很重要的.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silkworm » 2010-10-18 13:40

润土应该是在《朝花夕拾》里?查了一下,不对,是小说集《呐喊》之《故乡》一篇。而《在酒楼上》是《彷徨》里的。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silkworm » 2010-10-18 13:46

putaopi wrote:还有陈丹青专门写了一本书谈鲁迅。忽然觉得Liu Xiaobo和陈丹青有些像,陈就是从八十年代直接穿越到21世纪的中国,中间没经历那么多的打击和压抑。
陈丹青写鲁迅和周作人,称“大先生”“二先生”,起笔从鲁迅长相说起,不是当成左派文艺领袖、卖国贼汉奸那么写。其实当年萧军萧红甚至许广平(起初),他们跟鲁迅先生就是那么交往的。
陈跟刘可不象。陈在美国寂寞那么多年,生计是不愁,但也没巴望着大红大紫。他爱年轻人这点,倒跟鲁迅有点象,没有我我我必须站当中!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tiffany » 2010-10-18 13:48

silkworm wrote:润土应该是在《朝花夕拾》里?查了一下,不对,是小说集《呐喊》之《故乡》一篇。而《在酒楼上》是《彷徨》里的。
彷徨那个集子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遍,觉得好闷啊,现在中年了,更加不敢看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豪情 » 2010-10-18 13:48

回过头来看, 鲁迅最近一二十年不受待见, 是不是也因为他和现在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以及民族主义的主流格格不入呢?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Jun » 2010-10-18 13:51

silkworm wrote:陈丹青写鲁迅和周作人,称“大先生”“二先生”,起笔从鲁迅长相说起,不是当成左派文艺领袖、卖国贼汉奸那么写。
想起毛尖写毛姆八卦,口口声声称人"我叔叔"。 :laughting015: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笑嘻嘻 » 2010-10-18 15:05

哎,我好像没被语文教育给弄恶心了。那时候我觉得语文好简单,总结中心思想简单!我最会总结中心思想了!除了写八股文实在痛苦,语文基本没怎么站在我的注意力中心上,所以可能大概就没怎么被恶心着。那时候能找到的书真少,每学期课本一发下来我先兴奋地把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全读一遍,全当读物了。我还真是因为语文课本开始看鲁迅,丁玲,觉得他们跟其他被选入的不一样,那么黑暗,那么黑暗而强壮的力量。
小时候看的东西能看懂的很少,可是那时候记性好,好多句子到现在都记得。那时候我们虽然不懂(其实只是懂的层次跟现在不一样),但同宿舍女生之间会用阿Q的话互相恶心,什么“我想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想要谁就是谁”最popular的一句是“吴妈,我要跟你睡觉!”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tiffany » 2010-10-18 21:00

:mrgreen: 好一个黑暗而强壮的力量。我喜欢鲁迅多些,还是;丁玲几乎没有印象。
乡音无改鬓毛衰

dropby
Posts: 10921
Joined: 2003-11-24 12:23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dropby » 2010-10-18 21:36

豪情 wrote:说来说去语文课本该选啥, 到底取决于学生们该从语文课上学到什么. 完全抛开政治不谈, 语文课本里面糟糕的作品实在太多了. 电视网络时代, 还真的课本选啥大家就只能读啥啦. 我不觉得语文课有什么必要学习沉稳公允的常识. 这些难道不是SOCIAL STUDIES的责任么. 难道边远地区的孩子就光学语文啦. 还是我们还在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 回过头来说什么是沉稳公允? 旧文化全盘继承闭眼歌唱盛世? 胡适的新文化不是批判继承旧文化开始的?

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还是放到英语课学比较合适.帕斯卡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就留给课外自愿阅读或者法语课吧. 我不明白语文课为什么要学面目全非的译文.

最近在读双语教育的书, 深觉教学语文之困难, 何况双语. 我们人人在全中文的环境里面, 上了十几年语文课, 学得好的也不多.英语也学了十几年, 普遍就更不怎样啦. 我们家小朋友语言发展迟缓, 双语都不怎样, 我十分操心, 听说西班牙语必修, 心虚地打听是否可以免修. 但是现在他学的很高兴, 我也不操心了.什么都接触也没什么不好的. 有兴趣有需要再深入好了. 主要语文教育肯定要求高一点, 但是说到底就是多读多写, 能够清晰地表达交流. 有天赋有需要的可以走的远一点. 小朋友要是能读鲁迅, 我高兴还来不及. 不能读也无所谓.

顺便说一句. 我可不同意高中化学教到认识量杯就可以. 普通高中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化学知识, 鉴别毒牛奶更是应该留给FDA来做. 但是系统地学习实验科学方法, 学会推理逻辑, 阅读鉴别伪科学, 还是很重要的.
同意小情。中国语文课学译文我觉得非常地匪夷所思,居然有人说好。

抛开政治不谈,鲁迅的文学成就难道不值得入选中学语文课?鲁迅同时代的作家有多少人的文学成就超过鲁迅的?撇开政治因素, 胡适的东西和鲁迅的东西简直就没法比。把鲁迅还给鲁迅为甚么不可以是选择鲁迅政治意味不那么强的其他佳作?倒掉洗澡水的时候真不在乎有没有婴儿呀。

我还记得我高考的时候正迷鲁迅杂文,每天考完回家就看一本。其实那时候根本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但是光看文字就很入迷了。我没觉得中学语文课学鲁迅学恶心了。难道学杜甫会学恶心?难道大家不觉得杨朔之流才恶心?还是说因为代沟的关系,你们的中学语文课已经没有杨朔了?

我万里迢迢地从国内搬了一套鲁迅全集过来。不学鲁迅,我觉得真是学中国语文的一大损失。

silkworm
Posts: 4776
Joined: 2004-01-09 20:45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silkworm » 2010-10-18 22:01

我初中学过杨朔,高中好象没有了,我高中的语文老师很牛,八股一点的她就给我们划个重点不讲了。前阵子看到语文课本改版,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也去掉了,还有点小小的遗憾呢,那篇我老师和我都特别喜欢。

没有因为语文教学而把鲁迅学恶心了,只是觉得选的文章无法显现鲁迅的好处。好在我当时已经在家看了包括《故事新编》在内的一些选集。不过,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以及赵树理的作品(《李有才板话》?),我当时真没觉得好,后来再看才喜欢的。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豪情 » 2010-10-18 22:28

我对他的感觉倒不是黑暗, 而是深入骨髓, 把一层层伪饰美化揭开. 是所谓平和中正公允宽厚的反面. 中国从孔子著春秋开始, 为尊者讳就是基本原则, 涂抹得看不出真面目来了.他许多作品基调沉郁悲凉, 是宣传作品的反面. 真实的残酷和悲悯温情并存, 而非矫情煽情.
语(白话)文(文言)并重, 100年的白话文, 要占一半的分量, 尤其是先驱者的作品, 肯定要选入, 怎么可能绕开鲁迅. 想来也是少选, 而非不选.本来就是沉重的时代, 要是选老舍张爱玲, 也光明不到哪里去.
改天有时间讲讲我读双语教育理论的感想吧, 目前最赞同的是, 学习一种语言, 也是学习一种文化. 语文课, 给我一个机会, 接触生活里不大会接触的古文和早期白话文. 有什么用呢, 没有直接用途, 但是文化的反思和传承都在里面.
从清淡的回忆散文到沉郁的小说,再到《纪念刘和珍君》似的血泪文字,随着年级的升高,伴随着变声期少年的朗读和语文老师按照教参的传道授惑,一个立体的鲁迅逐渐被压扁打磨成一把锋利的军刺,刺向历史耻辱柱上的反动派们,像士兵对着空气练口号和刺杀。
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些东西是超越时间或者说重复发生的. 有一天我们最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全篇背诵纪念刘和珍君, 现在我还记得.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笑嘻嘻 » 2010-10-18 22:43

我对鲁迅的感觉就有Jun 贴的Goya后期的那些画的感觉。为什么我觉得黑暗呢,因为我看了Jun 的文章之后自觉得幸运。我的生活再怎么辛苦,也没有接触到鲁迅小说中的那种绝望,我能理解,所以更觉得恐怖。

回来说为啥我觉得阿莱夫是我喜欢的小型愤青,看这段,我来回看了两三遍才明白他在说什么。他还是把这段镶嵌在一个长篇的博客里。然后我很敬佩人家一定要把话说出来的技巧和决心。
赏金
在一本叫《城邦》的讲述地缘政治学的书里,译序引用了古希腊人的一句话“在民主的国度里贫穷的生活,也好过在帝王治下过幸福的日子,正如自由比奴役好”,译者用“专制”代替了“帝王”——中国的知识分子会不时在审查机关的视野和智能之外留下一些细节。
赏金的设置当然基于某种立场和观念,而且他们自有这种权力,何况他们用的是某个人留下的遗产,尚且不是本国国民的税赋。我们的同胞为此愤慨,大概说明的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也很重视这个奖,也把它看得比那每年两个五百万元财政划拨的科技大奖重要。我们看重,却不代表我们就有发言权。指责则更加可笑,姑且不做价值判断。
我个人的看法是:我对这个强烈得无法被彻底屏蔽和掩盖的讯息心存感激,但是因为我没有为这一事业贡献过一丁点儿的力量,我卑怯地认为自己无权分享其荣耀。
云浆未饮结成冰

IF NOT
Posts: 838
Joined: 2005-11-10 2:32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IF NOT » 2010-10-18 23:10

又开始讨论语文课本啦?我喜欢 :mrgreen:
我觉得教育应该是唤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不是扼杀兴趣。中国语文教学那套硬灌官方中心思想的方法,对大多数人起的恐怕都是反作用。如果是让学生自己写读后感,甚至自己找类似主题的文章来写个比较的小论文,至少我肯定要感兴趣的多。我一直到初中都认为自己肯定学文,后来实在是受不了靠背诵拿分的文科考试,觉得理科轻松太多,就学了理科。我的想法在同学里挺普遍的,现在想想,这样的文科教育,也许根本是有意而为之,免得培养出来一堆思想活跃乱说乱写的文人,理科商科人相对听话,对经济发展也更有用。

语文课本也是我小时候的重要读物之一,可惜我的口味显然和选者不同,那么多优美的古文古词都在不考的选读单元,气死我了。聊斋上那么多鬼狐情爱故事,文笔优美,思想很有代表性的充满儒家男性的意淫,都不选,居然唯一入选的是革命的《促织》 :evil:

sinca
Posts: 920
Joined: 2007-03-04 23:01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sinca » 2010-10-19 5:24

为啥我觉得小学和中学的语文课本都特别好看呢。不是文字美,就是故事美。就算是选编的几篇毛的文章,也都挺有意思的。

而且在学《雷雨》《白毛女》的时候,我们就演话剧;学四大名著的时候,就讲评书。我现在还记得上台讲《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时候的情景。因为是上午最后一节课,门外围满了其他班过来听的同学,说到精彩的地方,大家还鼓掌,多好玩啊。

说道这儿,忽然想起我中学时候的一位数学老师。她大概50多岁的样子,讲几何的。她只给我们讲过几节课,然后就生病退休了。但是她讲得课就跟有魔力似的,时间过得特别快,所有人都特别专心听,但是还没过瘾呢,就下课了。直到今天,我也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儿。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Jun » 2010-10-19 7:54

不是鲁迅的文章恶心,而是硬贴上去的标签和歪曲的主题加上考试把人搞恶心了。让我讨厌一篇文章或其他文字的最佳办法就是逼我背和默写它,没有笑嘻嘻的照相机记忆,我最恨背书,连带连诗词都看不进去。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笑嘻嘻 » 2010-10-19 16:23

嗯,是大一统的教育方式的问题。语文教育不能培养人的兴趣实在是失责。记东西对我没问题,所以反而成为我考语文非作文部分的捷径。我也没有什么想法,也不需要什么想法,考前花半天看看就行了。但八股文我是说什么都写不出来。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云浆未饮结成冰

Isabella2009
Posts: 100
Joined: 2009-04-14 14:37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Isabella2009 » 2010-10-20 13:57

鲁迅的短篇小说是第一流的。

camellia
Posts: 1146
Joined: 2003-12-04 19:17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camellia » 2010-10-20 20:10

我们高三之前是个名字比武侠人物还诗意的中文系出身,真感谢他教的那两年。我们上课基本不用课本,除了鲁迅,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其他都让我们回家读。那上课讲什么呢?茨威格,钟阿城,对联...
可是鲁迅对幸福的,生活里只有考试压力的小孩来说还是太深了吧?反正我当时能看明白,但是一点儿也不理解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IF NOT
Posts: 838
Joined: 2005-11-10 2:32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IF NOT » 2010-10-20 21:23

camellia wrote:我们高三之前是个名字比武侠人物还诗意的中文系出身,真感谢他教的那两年。我们上课基本不用课本,除了鲁迅,红楼梦这样的经典其他都让我们回家读。那上课讲什么呢?茨威格,钟阿城,对联...
可是鲁迅对幸福的,生活里只有考试压力的小孩来说还是太深了吧?反正我当时能看明白,但是一点儿也不理解鲁迅小说里的人物。
为什么你们总能碰上这样小说里才出现的老师 :worthy:
我读汪曾琪回忆联大的文章,读得真是口水滴滴答,那些教授们简直象神仙一样。若能听他们一堂课,一定是莫大享受。

豪情
Posts: 21256
Joined: 2003-11-22 18:47

Re: 推荐博客:阿莱夫

Post by 豪情 » 2010-10-21 22:20

我的语文老师都很好, 课后可以一起聊看的新书.上课不行, 要考试的还是要讲的.
今天听NPR NEWS说日本年轻一代都非常反感学英文, 因为"高考必考"! 把我笑死了. 怎么和这里控诉鲁迅一样.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