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给家有TERRIBLE TWO到人憎狗嫌年龄的父母指南, 和SUPER NANNY颇有相同之处. 作者是个临床儿童心理医生.他一上来就问父母一个问题: 你喜欢和孩子在一起消磨时间, 而不仅仅是爱孩子吗? 这个问题问的似乎荒唐, 但是确实值得想一想. 文艺地说一句,相爱是容易的, 相处是困难的. 爱自己的孩子, 有生理基础在那里, 再自然不过. 但是喜欢和孩子在一起, 是天性, 运气和后天努力的结果.
如果不是, 怎么办?
1.让孩子停止做不该做的事.
2.让孩子做该做的事.
3.1和2上轨道后, 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听起来简单,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呢? 作者认为有一个误区, 就是大家把孩子当成年人, 试图讲道理, 搞民主. 完全错了. 孩子小时候父母就该独裁, 建立权威, 随着孩子长大(10岁)才逐渐民主. 而且他认为任何新问题都值得讲一次道理, 但是一次就够了. 小孩子就和小动物一样, 需要反复训练, 在训练中学会规矩和界线.讲的太多就中了孩子狡辩的圈套, 使父母失去理智.
作者把小孩子们写的很逗, 他们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 他们都善于利用父母的弱点, 会用讨好, 扮演受害者, 勾起父母内疚情绪种种伎俩逃避规矩.父母要火眼金睛和孩子们斗智斗勇.
这本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因为他对第一个问题的建议是, 从1 数到3, 5秒钟数一下, 除了眼神, 没有语言和身体的互动. 15秒钟后孩子不停止, 送去TIMEOUT. 当规律建立起来后, 往往数1就够了. 但是在这之前, 需要解释一次, 执行若干次.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东西这么有效呢, 因为孩子就是简单的. 他们脑子就只能吸收这么多信息, 记得住这么多. 任何多余的信息, 只会干扰淡化信息. 就好象小小孩子学东西就靠死记硬背. 不用死记硬背试图长篇大论解释, 没用.他们还不能处理那么多, 进行那么多逻辑推理归纳联想. (他们的死记硬背的能力还特别强, 我感叹说)这么简单的执行, 对父母来说也有效. 因为容易坚持不变, 做到CONSISTENT, 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儿童教育, 不光是儿童需要教育, 父母也需要. )
------------------------------------------------续一-----------------------------------------------------------
为什么我这么久没有续下半部分呢? 答案是, 我运气好, 基本没用上.

第二部分讲的是7种方法, 让孩子做该做的事.
1. 夸奖.
育儿方法跟时尚一样, 一阵阵的. 我们小时候, 父母都很严格要求我们, 无论怎么做, 得到的只有批评. 防止我们翘尾巴. 60年代的一个科研报告彻底影响了美国的教育系统的原则, 理论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 执行中包括不考试, 比赛不记分, 每人发一个奖杯. 虎妈对之嗤之以鼻. 现在最新的研究认为, 过多或者不实在的夸奖, 或者夸孩子聪明而不是努力, 会使孩子对表扬和批评过分敏感, 逃避失败, 对于一开始干不好的事, 会很快放弃.
http://nymag.com/news/features/27840/
这本书比较折中, 夸奖要夸到点子上, 言不由衷盲目的夸奖或者纯粹为打气的夸奖, 孩子或者被搞糊涂了(小时候), 或者能看出来, 只有反作用.
2.把要求简单化
用简单, 公事公办, 不带情绪的口气提出要求. 避免争执和讨价还价.
3. 定时钟
让孩子在指定时间内完成. 这个也是避免带入情绪地争执和讨价还价. 孩子需要与之赛跑的, 是一个机械的钟.
4. 收费制度
孩子没有做该做的家务, 父母代做要收费.
5. 自然后果
比如说孩子不好好吃饭, 就让他饿着.
6. 积分制度
就象我们小时候用的小红花, 攒够了可以换取奖励.
7. 回到数1, 2, 3
用于可以立即开始的事.
如何让孩子不做不该做的部分 对我来说非常神奇地有效. 但是如何让孩子做该做的事情部分, 我的看法比较MIXED. 所以也没有都应用上. 我想我明白作者的意图, SUPERNANNY的原则也类似这个. 就象易子而教的原则, 父母不一定是最适合教孩子的教师. 因为感情和亲密程度, 不容易抽离,保持CONSISTENCY和就事论事, 执行原则比较困难. 所以他非常强调如何避免情绪的表露. 但是, 即使是职业的老师, 有爱有温暖, 也是一个PLUS. 孩子一点也不傻, 他们很迅速地感觉到对方的善意或冷淡. 孩子和你越亲密, 越享受和你在一起的高质量的时间, 就越想要让你高兴, 你就更有权威.
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老师, 既有原则又有温暖. 我和她交流如何对待行为有问题的孩子. 她用1, 2, 3, 5 四条, 里面3很偶尔才用. 她不批评其他用收费和积分制度的家长和老师, 但是她目前还不需要用到, 也已经达到了她的目的. 好的MANNERS, 好的学习习惯, 本身就有乐趣和回报, 不需要那么多的威逼利诱. 我没有她那么高效, 但是, 除了最开始需要威逼利诱, 孩子上了轨道, 运作有了规律, 对大家都是愉快的事. 所以,很幸运的, 我也没有需要都用上那些方法. 也许, 等下一次新的问题来的时候, 我会回头再来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