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伦敦、巴塞罗那和巴黎后,伍迪·艾伦来到罗马,续写他献给欧洲的情书。同样充满明信片式风景的新片《爱在罗马》6月22日在纽约上映。
也许伍迪·艾伦自己都不清楚,自《赛末点》开始,他的电影对欧洲旅游业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在伦敦,旅游公司Visit London 与电影公司合作绘制的“《赛末点》伦敦地图”深受游客和影迷欢迎;在巴塞罗那,导游克里斯蒂娜·贝伦格尔几乎每星期都要带游客走一遍“《午夜巴塞罗那》之电影路线”;在巴黎,参加“《午夜巴黎》景点游”的游客中,许多都来自伍迪·艾伦的家乡——纽约图夫。他们于午夜时分徘徊在主人公吉尔乘上马车的那条石板路,期待自己也能有一段别样的邂逅。作为从神话故事和《罗马假日》里走出来的非凡城市,罗马也是电影故事诞生的最佳之地。
和《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类似,《爱在罗马》讲述了一群美国游客在罗马与当地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为此,伍迪·艾伦找来一群演技派演员,不仅包括佩内洛普·克鲁兹、罗伯托·贝尼尼、斯卡马里奥这样的欧洲面孔,还有诸如杰西·艾森伯格、亚历克·鲍德温、艾伦·佩姬等美国演员。伍迪·艾伦的魅力之一在于,几乎没有演员会拒绝为他拍电影。
不同的是,电影由四个相对独立的喜剧故事组成,穿缀起一条展现罗马人生活和风情的线索。这是他自1972年《性爱宝典》后第一次执导由多个故事串联的“合集电影”。对他来说,仅用一个故事展现罗马绝对不够。“如果你在罗马拦住一个罗马人,他们会告诉你,自己就出生在这儿,对这座城市很了解,并对你说,‘你要有时间的话,我能告诉你一万个故事!’罗马就像一个巨大容器,容纳着各种各样的故事——从天赋异禀的名人到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故事塑造了整座城市的性格。”
伍迪·艾伦自己也在片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这是他继2006年《独家新闻》后首次客串自己的电影。“随着年龄的增加,适合我的角色越来越少。我喜欢年轻的时候一直都能演主角,和女人们演那些浪漫的场景。而现在我能演的角色已经沦为门卫或者大叔,诸如此类。我不喜欢这样。”曾坦言说“变老一点也不好”的伍迪·艾伦仍然毫不掩饰对生老病死的恐惧。
在《爱在罗马》中,77岁的伍迪·艾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他饰演的杰瑞是个退休的歌剧导演,和妻子飞到意大利去看女儿海丽的未婚夫米开朗基罗。在罗马,杰瑞对未来女婿的那个从事殡葬业的父亲占卡罗产生了兴趣——占卡罗是个天生的歌唱家,但他只敢在自己的浴室里一展歌喉。于是杰瑞开始怂恿占卡罗开始自己的演唱生涯。
伍迪·艾伦曾说他有一个抽屉,装满了平时许多一闪而过的灵感笔记。当他过一阵子打开看,并惊呼“这个故事好!”的时候,便会把它拿出来拍电影。而那个“只敢在自家浴室唱歌的男人”便是其中之一。
To Rome with Love

对于《爱在罗马》,伍迪·艾伦的“版本”是一部温情喜剧——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样,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喜剧”。“我希望人们看过这部电影之后,能得到开心和满足,能更加珍惜爱情。”他说。
然而,很多抱着期望,想通过电影看到这位“最欧化的美国导演”如何阐述罗马、阐述电影和人生的观众还是失望而归。有影评人称电影“偶尔好笑,但总体分量轻,剧情分散,是部不算成功的喜剧。”烂番茄网站对该片的好评率仅为50%。
但著名影评人罗杰·埃伯特还是代表《芝加哥太阳报》给出了好评。“它不是最棒的伍迪·艾伦电影,但这是一个从1969 年起每年拍一部剧情片的男人,它们不可能全部成为‘最棒的伍迪·艾伦电影’。对那些他‘不错,但不是最棒’的电影加以抱怨的人,是很没有礼貌的。”埃伯特说,“少数评论家对他的年龄颇有微词,对我来说这是缺乏教养的表现。他已经76 岁了,对他来说已经做得够好了。他拍电影仍然技术娴熟不是吗?他仍然幽默不是吗?能看到他的新作品,我们不应该感到高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