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曰:"作为一个懒惰的夜里欢,我自成年之后除了出门玩或赶去出门玩,我从来没有在8点之前起过床。早起的天光直觉性地意味着玩乐的一天即将开始。现在我在各种稀奇古怪的时刻起来,楼上楼下地跑。什么叫做现世报,这就叫做现世报。人是不可以在得意时把话说满的。抱着吃饱了的孩子,在楼上小客厅里蹓跶哄睡。小客厅的窗户朝正东,窗外是黎明前的黑暗。城市的夜是没有一团墨黑的时候的,哪怕是城乡结合部的夜。天空是浅黑,窗外高大的树是深黑。最开始启明星总是在那里,大且亮,忽明忽暗,清澈得象一片小小的薄冰,透明得仿佛可以透过冰片窥到外太空的故事。我从前看的科幻,还有政府背着民众乱搞试验的阴谋论故事不由得都涌上心头。我每天站在窗边与星辰有约。后来,启明变成了长庚。我仍然在起床观看。
2)我不记得了
我极度缺乏睡眠。从前我有一种叫做失眠的富贵病,现在在喂两个小孩又甭奶的要求下,我能把一夜觉切割成支离破碎的一张烂毯子一样睡下去。有一次喂完一个小孩,还有17分钟该起床给小孩穿衣服去看儿医。苍蝇虽小也是肉,17分钟也是不能浪费的,我毫不犹豫地倒头便睡。。。居然真的睡着了。。。极度缺乏睡眠时,我的短期记忆力极度衰退,尤其是喂小孩这种每天要重复很多遍的事情。上顿什么时候我完全不能记得,全靠记log。log这种东西非常科学,还便于回头做数据挖掘,儿医问什么我都能对答如流。我小的时候十分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对刚刚发生过的事情转头就忘了,也自持记性好,觉得忘却十分不可恕。仿佛我有责任为正光速往宇宙黑洞流失的时间做编年史,我从前都奋力在脑海中搜索记忆的蛛丝马迹,很少说我不记得了。自从累积地睡不够,“我不记得了”这句话我时常挂在嘴边。第一次说因为惯性还颇有点不好意思,过了第一次的坎儿,这句话我越说越顺,差不多还有点影的事儿我也推说不记得了,十分好用。
近事不记,远事却象崩溃的系统在脑子里毫无章法地乱蹦。少年时代学习诗词时最早背诵的句子,一句一句,无关地自混钝一片的现实中跳出:
自在飞花轻似雾,无边丝雨细如愁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真爱无敌
睡觉且睡不够(,我发现我一直在说睡眠这件事儿),私人时间被挤到几乎为零。这才是最让人崩溃的。好像小时候看过哪个音乐神童的故事说,他对一个成名音乐家弹完一曲,对方十分赞赏,问他每天练几个小时的琴。小神童自豪地回答多少个小时。成名人物则说等你长大了,就不会有每天大块时间练琴,得自己挤小块时间练,哪怕十分钟这样的。好吧,成年人的生活十分逼挤,乐趣得抓紧小块时间,十分钟十分钟地找。我的私人时间只有甭奶时间,抗着孩子满屋游走的哄睡时间。kindle keyboard 刚出来的时候,广告中有一幕是一个年轻男人右肩抗着个睡着的小娃娃,左手拿着kindle在读。这广告看着真温馨,可是不那么切实际,除非他都是在白天哄孩子。可是虽说每个孩子不一样,一般来说孩子最难哄的是3、4个月睡眠退步阶段,该阶段中最难哄的时间段是下午4点到6点。总之晚上大人孩子都累了,哄起来格外费劲、时间长,格外需要松弛下神经。而晚上哄睡一般自然是越黑越好,我几乎把自己培养出了夜视功能,kindle keyboard 并不方便在黑暗中阅读,kindle whitepaper 才合用。不过我没有kindle whitepaper。我只用手机。 扛着昏昏欲睡的小孩,当小说看到烦躁,游戏打到淡而无味,我扪心自问,发现我最怀念的一是正经写帖子,一是写程序。这段时间我的帖子都是用手机写的。
要提出手机敲字不方便的同学们,从前有一种东西叫做pda,好大一个,随机附带一支小笔,用小笔在屏幕上的小键盘上戳还时常被读错。哪怕后来做得比较精准了,也需要经常进系统设置矫正一下小笔的定点。后来原装的小笔折断了,我在国内买了好几支一样的小笔,可是都不如原装的在pda上卡得稳,经常会掉下来。我就是用这样的大家伙做手机、gps、做简单笔录、录音、兼学法语了好几年。现在的聪明电话已经好用太多了。
再后来,我蔫不出溜在应用商店里找编程序的应用,一边心里忍不住自责道:有必要这么变态吗?!但是!应用商店里居然各种程序语言的学习应用都有!不仅有人写这样的nerdy应用,还有人写使用review的!很显然很有不少人比我更nerdy!我买了个小应用来学习一直想学却没有机会的解释语言。
4)象理想一样快
家里的老人期待看到小孩的照片。两个小家伙小的时候很难分辨谁是谁。最早我都有些照片分不出来,现在看多了,从前分不清的现在也能一眼认出来。每天观看两朵小姑娘花照片的祖辈们也有同样的问题,为此开始的时候我爹提出,能不能每张照片写点注释。为了经常性地分享大量的照片和视频还要有注释,我们试了不少方法,最终用着最好用的还是苹果软件,苹果自家的各种终端设备都能用。苹果做的东西还是很简单好用的,我们遥控着远程指挥爹妈设好设置,最好用的是iphone,ipad次之,mac就不能指挥爹妈搞了,但所有动作都自动映射到设好的mac上是多么方便,包括所有短信。照片分享最好用的是photo stream,不仅自己可以写标题,每个被邀请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可以在下面写无字数限制的注释。注释作透明底色浮在照片的左下角,既醒目又不影响看照片。而且非常快,照片和注释都是几乎瞬间呈现在大洋对岸的设备上。我婆婆回帖勤奋,我俩经常你来我往地在照片底下对话。可惜Photo stream 不能分享视频录像。录像我们也试了不少,最好用的是苹果的imessage。一般邮件都不能发稍微长一点的录像,imessage 则仍然对录像文件的大小无限制。更妙的是,开启了爱疯上iMessage的同学们都应该知道,在Wi-Fi下使用浅蓝色苹果短信是免费的。我们新爹妈简直就像是在abuse system一样,用小孩录像疲劳轰炸国内的姥爷家,爷爷家。当年IT泡沫的时候,光纤网铺设的基础建设过多过快,有人曾经形象地说光纤里都是黑的,没有光去照亮。现在我们就为了把光纤的容量都用上贡献自己的一分垃圾数据!而且非常快非常快非常快,这边发,那边当即就收到了,完全没有因为文件大而有滞后,跟理想一样快。唯一的缺陷是对方的设备必须同时挂在网上,如果把家里网关了,就收不到了。照片与录像的收发,苹果的最快品质最高,gmail次之,但gmail无法发稍微一点点长的录像。其他的产品用起来都象牛车一样慢,包括微软的。什么花十个小时下载几个录像什么的,还停留在石器时代。最后一个好处是方便好用,用手机照完了,随手按几个钮就发出去了,完全没有从前需要从相机里倒来倒去的麻烦。手机总是在身边,抓拍很方便。
5)“人说新父母第一年平均要花七八千美金购置婴儿用品” - 葡萄皮语
没错!真花钱!还都是生活必需品!光围绕她们吃饭就多了一堆家具。我最开始的时候完全没时间睡。工业革命期间有个职业叫做效率专家,专门研究生产线上的工人怎么才能减少做事的动作来加快产量。我就把自己当成生产线上的工人,总结我一天哪些动作可以省,第一总结出最可省的就是洗奶瓶的时间。奶瓶奶嘴买了一大堆,用完了只往专门买的(!)的盆(其实是个透明的大文件盒子)里一泡,第二天一早用洗碗机不加洗碗剂热水机洗。幸好该洗碗机居然设计了三层,最上面一层网格细密专门可以放小零碎。当然为了晾洗好的奶瓶专门买(!)了个放在窗边的大台子兼柜子。洗好的奶瓶呈矩阵排列在阳光下,整整齐齐。所以奶瓶及其配件要能转两天的量。基本上所有跟婴儿有关的功能模块都是这个设计思路。楼上小客厅用做她们吃饭,我后来经常对着本来空无一物,现在摆的满满的小客厅思考将来都能把这堆家具怎么在家里内部消化一下。一件事情上了产量那得需要工作流程才能不手忙脚乱啊!耗材上,光尿片一年就超过一千刀。

6)鱼
有了小孩之后我总在往医生那儿跑。把头些年不看医生的那些缺都给补上了。儿科医生那里为着配合儿童口味,等待室、走廊都用鱼缸养着小鱼。门口的接待室更是用深海热带鱼图片的墙纸贴满两面墙,嗯,跟我的游戏布置得一模一样。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满脸黑线地面壁:难道我的品味就是这么的幼齿嘛?墙边上的鱼缸里养了一条yellow tang 和两条黄灰色的咸水鱼。这鱼我认识。我玩的第一个手机游戏tap fish里这条鱼被画成明黄色布满小点点,方头方脑的,叫做盒子鱼。在深蓝色的背景里扭着小尾巴游来游去很可爱。这鱼可贵了!我是说在游戏里。我当时兴高采烈地给女友看我的鱼。她很捧场地也欢欣鼓舞着,她原来的室友养了条真的盒子鱼,咸水鱼的水都是买好放在冰箱的。她觉得这个鱼好可爱,完全是方的。她室友度假去,她还照顾过该盒子鱼,后来盒子鱼就长大了。游戏里的鱼画出来都是两维的,我一直很想看到三维的盒子鱼是怎样的可爱法。。。还曾经特地给fish farm留言呼吁在新发布里加入盒子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