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即景(三则)
小区即景(三则)
夏初回北京探亲,带着孩子去姥姥家住了几天。那是一个奥运会前盖的塔楼群,没开奥运就卖完了,开会时用了用,会后再入住。一个楼四部电梯,住户挺杂的,谁也不认识谁。同层的几个邻居貌似也没什么来往。
1,
每天上午十点多,小区最外侧的一个楼里就涌出好几十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聚在楼间的空地,听着音乐播放器---老赶我这次见到的新鲜东西,mp3 player接着音箱,象小时候的收音机---里的音乐,做工间操。中午十二点多,他们又一块出来,涌去马路对面超市顶层的大排档吃饭。下午六点多,他们背着包出来,估计是下班了。
我问我妈,她也不知这些人是干嘛的。我哥知道,说是“金币农夫”----玩家可以从游戏网站用真钱买金币,于是有一种公司雇人玩游戏,挣来金币,折价卖金币给玩家,赚其中的一点钱。至于这些年轻人能赚到多少钱,就天晓得了。
2,
旁边一座楼的底层,忽然叮咣五四地开工了,把原先的装修全给砸掉。暴土扬烟了好几天,重新装修好了,玻璃大门,大理石地面一直铺到台阶上。隔一天,金光闪闪的招牌挂出来。制作唯美偶像剧的海岩的公司在这儿开个办事处,而楼上就是居民住户,阳台上摆着花盆,晾着衣服,感觉好不奇怪。
再一天,我们祖孙三代从超市买了吃的回来,前面走着一男一女两个白人。俩人精瘦,一身黑,背着好几十升的大旅行袋。我很疑惑怎么会在这种一点不时髦的本地人小区里看到这种人。
他们举着一个ipad,跟楼门口的保安姑娘鸡同鸭讲了半天。我这种自带干粮的活雷锋自然就凑上去帮忙了。
听他们的英文,口音象是欧洲人,显示给我看的网站是法语的,说要找一个“公寓式酒店”。
我作为外来人,还是问了保安确认,这里是公寓,但没有酒店。
还好他们的订房邮件里有个手机号码。自然是我用我的手机,替他们打过去。他们无比感谢。
对方接起来是英文,听我说中文,马上如释重负地也转成中文:在XX座XXXX号,请他们过来吧,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我这时好奇心大起,就让我妈带孩子先回家,我领那对旅客去看看。
路上得知,他们是比利时人,刚在越南玩儿了仨月过来,中国的行程暂无计划,玩儿着看。
走到那个楼,有门禁,保安给开了门,看是生人,坚持让登记,而且也说不知道这里有什么酒店。
电梯到了那层,我发现那一层四户都开着门,接电话那个中国男子头上戴着免提耳机,一边通话一边做最后的收拾。
四个房间的摆设类似,象是家常旅馆,但有点中国风,假红木的大床摆着席梦思床垫,假红木的柜子上摆着液晶电视,“许多许多宝阁”(我哥和我讥讽“多宝阁”的黑话)上摆了一堆假古董。
接电话的那人,把客人接过来,他们双方谢了我,我就撤退了。
回去跟家人一说,大家都觉得小区里藏龙卧虎,怪好玩的。
3,
另一天,顶了骄阳,我带着孩子在楼下的游乐场“放风儿”。
一会儿来了另外一伙儿人。一个近四十岁模样的妈妈坐在长椅上不停地打电话。一个学龄前女孩,明显是唐氏儿,在滑梯上一遍一遍地滑。
在一边谨慎小心护着孩子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自称“阿姨”,模样也有点象保姆。但是她大热的天,居然穿了长袖白衬衫和黑裤子,脖子上还套了一个名卡牌子。
看到不远处树荫里,站了一位同样着装的二十来岁的男子,我才反应过来,他们是各个小区门口都有的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职员。但他们跟这小女孩是什么关系?
我去跟孩子第三次说“最后五分钟”的时候,那位挥汗如雨的制服女跟我嘟哝:这孩子她妈可能签我们房子,客户不能丢。
1,
每天上午十点多,小区最外侧的一个楼里就涌出好几十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们聚在楼间的空地,听着音乐播放器---老赶我这次见到的新鲜东西,mp3 player接着音箱,象小时候的收音机---里的音乐,做工间操。中午十二点多,他们又一块出来,涌去马路对面超市顶层的大排档吃饭。下午六点多,他们背着包出来,估计是下班了。
我问我妈,她也不知这些人是干嘛的。我哥知道,说是“金币农夫”----玩家可以从游戏网站用真钱买金币,于是有一种公司雇人玩游戏,挣来金币,折价卖金币给玩家,赚其中的一点钱。至于这些年轻人能赚到多少钱,就天晓得了。
2,
旁边一座楼的底层,忽然叮咣五四地开工了,把原先的装修全给砸掉。暴土扬烟了好几天,重新装修好了,玻璃大门,大理石地面一直铺到台阶上。隔一天,金光闪闪的招牌挂出来。制作唯美偶像剧的海岩的公司在这儿开个办事处,而楼上就是居民住户,阳台上摆着花盆,晾着衣服,感觉好不奇怪。
再一天,我们祖孙三代从超市买了吃的回来,前面走着一男一女两个白人。俩人精瘦,一身黑,背着好几十升的大旅行袋。我很疑惑怎么会在这种一点不时髦的本地人小区里看到这种人。
他们举着一个ipad,跟楼门口的保安姑娘鸡同鸭讲了半天。我这种自带干粮的活雷锋自然就凑上去帮忙了。
听他们的英文,口音象是欧洲人,显示给我看的网站是法语的,说要找一个“公寓式酒店”。
我作为外来人,还是问了保安确认,这里是公寓,但没有酒店。
还好他们的订房邮件里有个手机号码。自然是我用我的手机,替他们打过去。他们无比感谢。
对方接起来是英文,听我说中文,马上如释重负地也转成中文:在XX座XXXX号,请他们过来吧,房间已经准备好了。
我这时好奇心大起,就让我妈带孩子先回家,我领那对旅客去看看。
路上得知,他们是比利时人,刚在越南玩儿了仨月过来,中国的行程暂无计划,玩儿着看。
走到那个楼,有门禁,保安给开了门,看是生人,坚持让登记,而且也说不知道这里有什么酒店。
电梯到了那层,我发现那一层四户都开着门,接电话那个中国男子头上戴着免提耳机,一边通话一边做最后的收拾。
四个房间的摆设类似,象是家常旅馆,但有点中国风,假红木的大床摆着席梦思床垫,假红木的柜子上摆着液晶电视,“许多许多宝阁”(我哥和我讥讽“多宝阁”的黑话)上摆了一堆假古董。
接电话的那人,把客人接过来,他们双方谢了我,我就撤退了。
回去跟家人一说,大家都觉得小区里藏龙卧虎,怪好玩的。
3,
另一天,顶了骄阳,我带着孩子在楼下的游乐场“放风儿”。
一会儿来了另外一伙儿人。一个近四十岁模样的妈妈坐在长椅上不停地打电话。一个学龄前女孩,明显是唐氏儿,在滑梯上一遍一遍地滑。
在一边谨慎小心护着孩子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士,自称“阿姨”,模样也有点象保姆。但是她大热的天,居然穿了长袖白衬衫和黑裤子,脖子上还套了一个名卡牌子。
看到不远处树荫里,站了一位同样着装的二十来岁的男子,我才反应过来,他们是各个小区门口都有的房地产经纪公司的职员。但他们跟这小女孩是什么关系?
我去跟孩子第三次说“最后五分钟”的时候,那位挥汗如雨的制服女跟我嘟哝:这孩子她妈可能签我们房子,客户不能丢。
Re: 小区即景(三则)
现如今做生意的想象力超丰富,什么从前没听说过的行当都有。
我这个孤陋寡闻分子,最近刚听说家庭经营的短租公寓都可以在淘宝上订。
我这个孤陋寡闻分子,最近刚听说家庭经营的短租公寓都可以在淘宝上订。
Re: 小区即景(三则)
就是说有不少人囤了房子,然后想折给租出去。租民房比办公室便宜?
我原先不是总结过farmville 打到80级就海阔天空,不费力气了嘛,我还在我那个帖子里总结了个曲线。30-70 级最辛苦,前面和后面都容易。后来farmville 1越出东西越多也越来越慢,我就不玩了。某人不玩游戏,光听我总结,就马上畅想:肯定有人愿意买别人玩到80级的,农场已经呈现最大规模,真正有钱有闲,脱离了小农勤奋种庄稼买地的阶段。我想了想说要是从一开始我就新开了脸书账户专门打游戏,倒是可以卖的,得连注册邮箱一起卖。
我原先不是总结过farmville 打到80级就海阔天空,不费力气了嘛,我还在我那个帖子里总结了个曲线。30-70 级最辛苦,前面和后面都容易。后来farmville 1越出东西越多也越来越慢,我就不玩了。某人不玩游戏,光听我总结,就马上畅想:肯定有人愿意买别人玩到80级的,农场已经呈现最大规模,真正有钱有闲,脱离了小农勤奋种庄稼买地的阶段。我想了想说要是从一开始我就新开了脸书账户专门打游戏,倒是可以卖的,得连注册邮箱一起卖。
云浆未饮结成冰
Re: 小区即景(三则)
有!有!有!太有了!我还真在网上看人说起过自己干这个的,打魔兽之类的,打下来很多装备,然后卖。有的是人没有时间打花钱买装备的,一个装备有时候卖好几千,小城市的人真的可以靠这个过活,还可以活的不错。helenClaire wrote:天,还真有就玩电脑游戏的工作。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Re: 小区即景(三则)
这个是人力市场全球化的缩影?
现在网络服务不都需要加很多防止spam的东东吗,一般就是强迫human interface proof. 据说在印度就好多人被雇来应付这些,成本低。
中国特色是五毛党,天涯写手?
现在网络服务不都需要加很多防止spam的东东吗,一般就是强迫human interface proof. 据说在印度就好多人被雇来应付这些,成本低。
中国特色是五毛党,天涯写手?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