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我这两天不是在洛杉矶探亲么?昨天请爹妈吃饭,在一家略 fancy 点儿的上海馆子。我擦,服务态度极逊,一个非常奶油的小生,我跟他说“蟹粉小笼,鲜肉小馄饨”,他翻翻白眼反问:“蟹粉小笼,鲜肉小笼?” 表情仿佛说,“你弱智么?” 我翻回白眼给他,指着菜单说“小馄饨!” 其他服务员态度也十分怠慢,晃悠悠慢吞吞的。我去前台付账,俩女的躲在后面扎堆儿用上海话聊天,柜台没人站。
回想起在上海住过的日子,遇到的人十分两极分化,要么非常亲切热情,要么非常冷淡粗鲁没礼貌,不停翻白眼。一直没搞清这是什么原因。上海人在全国各地口碑不好,都是后面这种人害的。
又及:这家的蟹粉小笼倒还好吃,小馄饨非常不行,还不如马里兰的上海馆子。
上海人
Re: 上海人
哈哈哈,典型上海人为什么不招人待见可以当成社会学题材写出一大堆文章。前几天看了篇木心的《上海赋》,貌似写三十年代的上海,我看着是泛指所有年代的上海人,贬得相当可以。要我写的话,肯定得先捕捉上海人的共同特征,分离于教育程度和经济条件之外的 -- 单单这个出发点就可能引出争论,以为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其实呢,笼统说欧洲人怎么样,美国人又怎样,不是有类型化的危险么?
另外,现在上海人和前几十年间缺乏流动性的上海人不太一样了捏,看看电视新闻采访,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称为上海人,服务行业能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还真属稀缺品种。本来上海就是个移民城市,两三百年前就存在的原住民比例小而又小。
另外,现在上海人和前几十年间缺乏流动性的上海人不太一样了捏,看看电视新闻采访,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称为上海人,服务行业能讲上海话的上海人还真属稀缺品种。本来上海就是个移民城市,两三百年前就存在的原住民比例小而又小。
Last edited by CAVA on 2013-10-11 13:08, edited 1 time in 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