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读书
夏天读书
最近看的都是侦探小说,读了两本 Jo Nesbo 的 Harry Hole 系列 The Snowman 和 Devil's Star。更象 thrillers 而非推理类,场面比较血腥。发挥北欧侦探系的特点,男主角是个颓废的中年人,私人生活一团糟,酗酒兼工作狂,在警局里经常跟上司冲突,不合时宜。细细描写奥斯陆风土人情,不过很少描写吃饭,反而是啤酒和 bourbon 经常被提起。Nesbo 的布局能力极强,是拿起来就放不下,上厕所必须带着的那种小说。The Snowman 且带有神秘恐怖色彩,让人欲罢不能,是很恰当的夏天海滩读物,据说正在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
Inspector Montalbano 系列最近又出新书译本 Angelica's Smile。在图书馆排上了。
下载了一本 Jared Diamond 的书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很吃力缓慢地啃中。真是侦探小说的反面啊 ...
******
大家都在看什么夏天书?
Inspector Montalbano 系列最近又出新书译本 Angelica's Smile。在图书馆排上了。
下载了一本 Jared Diamond 的书 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很吃力缓慢地啃中。真是侦探小说的反面啊 ...
******
大家都在看什么夏天书?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夏天读书
看完不久觉得还可以的有:
French Children Don't Throw Food。对比法国和英美育儿方式,可读性强,很有启发。
A Foreign Country by Charles Cumming。虽然比不上le Carre,看个一两本还不至于腻味。
Capital by John Lanchester。这本是听的,写当代伦敦。
The Silkworm。J K Rowling第二本侦探小说,有点太长太暗黑。
正在读Jan Morris的Venice,文学性和画面感强,资料丰富,与普通导游书完全不同。
French Children Don't Throw Food。对比法国和英美育儿方式,可读性强,很有启发。
A Foreign Country by Charles Cumming。虽然比不上le Carre,看个一两本还不至于腻味。
Capital by John Lanchester。这本是听的,写当代伦敦。
The Silkworm。J K Rowling第二本侦探小说,有点太长太暗黑。
正在读Jan Morris的Venice,文学性和画面感强,资料丰富,与普通导游书完全不同。
Re: 夏天读书
Jun这个帖子开得及时,我正想着写下最近翻的海滩读物呢。
也是从侦探小说开始看: 裘小龙的 < The Enigma of China>, 他的红英之死 The Death of Red Heroine 曾经很畅销,这本书与时共进,写的是上海房地产开发中的官商勾结。因为他的男主角陈探长是诗人出身的缘故,书中大量引用唐诗宋词,文人典故,开始觉得新鲜,后来就审美疲劳了。 故事的走向相当的predictable, 多少有些失望。
Friends, Lovers, Chocolate by Alexander Mccall Smith, 听CAVA的推荐,惦记了好久要读他的书,这是第一本。不荒不忙的笔调我很喜欢, 女主角的各种小情绪也非常可爱。我边读边想起了白博,心说怎么快看完了也没死人。
在夏威夷时买了马克吐温的《letters from Haiwaii>, 是他当年做沙加缅度报纸特派员住在夏威夷时写的。充满的各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鼓吹殖民主义之类的。顺便查了下 wiki, 原来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之前,当地人自给自足,人口大约有一百万。七八年之后, 法国传教士的记录则说当地人只剩下十三万左右,而且都很病弱。夏威夷的历史和非洲还有其他殖民地的历史真是大同小异,跟 Jun握个手, 我又翻出来 Jared Diamond 的那本GUNS, gem and Steel来读。
正在读的书还有一本 parenting 的 《ALL JOY NO FUN>, 作者认为现代中产阶级的育儿焦虑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唯恐错过任何一个prepare the kids for the future的机会。想起我的一个朋友把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活动,什么演讲数学写作游泳童子军,我劝她放松一些的时候,她反问我:你不着急吗? 作者还有个理论说青春期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做父母的,因为投入了太多的金钱时间精力,无法面对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

也是从侦探小说开始看: 裘小龙的 < The Enigma of China>, 他的红英之死 The Death of Red Heroine 曾经很畅销,这本书与时共进,写的是上海房地产开发中的官商勾结。因为他的男主角陈探长是诗人出身的缘故,书中大量引用唐诗宋词,文人典故,开始觉得新鲜,后来就审美疲劳了。 故事的走向相当的predictable, 多少有些失望。
Friends, Lovers, Chocolate by Alexander Mccall Smith, 听CAVA的推荐,惦记了好久要读他的书,这是第一本。不荒不忙的笔调我很喜欢, 女主角的各种小情绪也非常可爱。我边读边想起了白博,心说怎么快看完了也没死人。

在夏威夷时买了马克吐温的《letters from Haiwaii>, 是他当年做沙加缅度报纸特派员住在夏威夷时写的。充满的各种政治不正确的言论,鼓吹殖民主义之类的。顺便查了下 wiki, 原来库克船长“发现”夏威夷之前,当地人自给自足,人口大约有一百万。七八年之后, 法国传教士的记录则说当地人只剩下十三万左右,而且都很病弱。夏威夷的历史和非洲还有其他殖民地的历史真是大同小异,跟 Jun握个手, 我又翻出来 Jared Diamond 的那本GUNS, gem and Steel来读。
正在读的书还有一本 parenting 的 《ALL JOY NO FUN>, 作者认为现代中产阶级的育儿焦虑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唯恐错过任何一个prepare the kids for the future的机会。想起我的一个朋友把孩子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安排了活动,什么演讲数学写作游泳童子军,我劝她放松一些的时候,她反问我:你不着急吗? 作者还有个理论说青春期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做父母的,因为投入了太多的金钱时间精力,无法面对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



Re: 夏天读书
最近看完的:
The Uncommon Reader:写女王读书的,虚构,很俏皮

Goodbye to All That: Writers on Loving and Leaving New York: 还是这本书的inspiration Joan Didion的散文最好,这个集子里好多散文都一般,有些好一点,有几个可以当作essay范文。New York is for the very rich, the very poor and the very young!

正在看的:
Brothers Karamazov:啃了一多半了,继续!

Rubicon: The Last Years of the Roman Republic, 写凯撒终结罗马共和,historical fiction里的佼佼者。

Goldfinch:去年普利策奖小说得主,文笔不用说了,非常强大,故事性居然也很强,很好看。

以及中文小白文们!
奇怪的是我不爱看英文小白文(Twilight飞快看完第一本,看的时候很欢乐,但完全不想看第二本),我也不爱看中文正经书(whatever that means, 你懂的:)),于是只能看中文小白文和英文正经书。。。
The Uncommon Reader:写女王读书的,虚构,很俏皮

Goodbye to All That: Writers on Loving and Leaving New York: 还是这本书的inspiration Joan Didion的散文最好,这个集子里好多散文都一般,有些好一点,有几个可以当作essay范文。New York is for the very rich, the very poor and the very young!

正在看的:
Brothers Karamazov:啃了一多半了,继续!

Rubicon: The Last Years of the Roman Republic, 写凯撒终结罗马共和,historical fiction里的佼佼者。

Goldfinch:去年普利策奖小说得主,文笔不用说了,非常强大,故事性居然也很强,很好看。

以及中文小白文们!
奇怪的是我不爱看英文小白文(Twilight飞快看完第一本,看的时候很欢乐,但完全不想看第二本),我也不爱看中文正经书(whatever that means, 你懂的:)),于是只能看中文小白文和英文正经书。。。
-
- Posts: 3159
- Joined: 2003-11-22 20:12
Re: 夏天读书
好热闹!
我为了配合看电影,读了《The Fault in Our Stars》.
我为了配合看电影,读了《The Fault in Our Stars》.
Re: 夏天读书
我最近在听这本书,只听了大概1/6左右(?),还在慢慢听,感觉是,我一定一定,要好好的健康的活着,绝对不能死在我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做妈的切入点真是......)。幻儿 wrote: Goldfinch:去年普利策奖小说得主,文笔不用说了,非常强大,故事性居然也很强,很好看。
![]()
我这两天还在手机上找了草婴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来看,我觉得我初中时候仿佛是看过的,但除了梗概居然完全不记得了,跟看本全新的书一样。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
- Posts: 3159
- Joined: 2003-11-22 20:12
Re: 夏天读书
挺好看的,到结尾的时候观众都哭得很厉害。
这两天才意识到,男女主角的演员也在The Divergent 里出现,那次是演兄妹。
这两天才意识到,男女主角的演员也在The Divergent 里出现,那次是演兄妹。

Re: 夏天读书
想起我还欠白博一篇 Duke Ellington 传记的读后感。周末来写写。
葡萄皮提起的 All Joy No Fun 我记得在新鲜空气还是什么节目上面听过访问来着。最近跟一个朋友吃饭,她有三个女儿,也是很忙,周末假期陪着她们到处跑。小时候还抓抓弹钢琴,后来都放弃了,随他们玩。大女儿打排球,经常去外地打比赛,她得跟着。二女儿不知玩什么。三女儿,当当当!迷上了花样滑冰,目前刚掌握全五种单圈跳。她娘抱怨说打排球便宜多了,滑冰真是烧钱啊,她恨不得女儿赶紧生厌放弃不玩了,但是女儿还特别来劲,每周要上两到三次 private lessons!还要每天一大早六点上冰练习,买鞋磨刀买服装。我拍着桌子狂笑,说这玩意儿确实上瘾,你们家负担得起,还不赶紧支持,只要掏支票本儿就好了。朋友白了我一眼说,等她进了全国锦标赛,就让jun阿姨做赞助人。我说没问题,后年世锦赛在波士顿,阿姨带她去看!
上星期去马里兰的冰场跟另一个朋友上冰,结果就碰见小 Jojo 刚练习场下来,她娘笑嘻嘻地在一边陪着给她拿冰刀套。真是又 joy 又 fun 啊。
葡萄皮提起的 All Joy No Fun 我记得在新鲜空气还是什么节目上面听过访问来着。最近跟一个朋友吃饭,她有三个女儿,也是很忙,周末假期陪着她们到处跑。小时候还抓抓弹钢琴,后来都放弃了,随他们玩。大女儿打排球,经常去外地打比赛,她得跟着。二女儿不知玩什么。三女儿,当当当!迷上了花样滑冰,目前刚掌握全五种单圈跳。她娘抱怨说打排球便宜多了,滑冰真是烧钱啊,她恨不得女儿赶紧生厌放弃不玩了,但是女儿还特别来劲,每周要上两到三次 private lessons!还要每天一大早六点上冰练习,买鞋磨刀买服装。我拍着桌子狂笑,说这玩意儿确实上瘾,你们家负担得起,还不赶紧支持,只要掏支票本儿就好了。朋友白了我一眼说,等她进了全国锦标赛,就让jun阿姨做赞助人。我说没问题,后年世锦赛在波士顿,阿姨带她去看!
上星期去马里兰的冰场跟另一个朋友上冰,结果就碰见小 Jojo 刚练习场下来,她娘笑嘻嘻地在一边陪着给她拿冰刀套。真是又 joy 又 fun 啊。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夏天读书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4-08-07 14:2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夏天读书
我自己当然不这么想,但是青春期小姑娘不是天下最残酷的生物么,尤其对妈妈和阿姨们来说。有个9岁小姑娘现在在我家做客,我经常替她妈妈觉得辛苦。 生日怎么办完全由她决定,一天一个主意。我们问她为什么改主意,张口就是“本来就是你们逼我的”。 噎死人。Jun wrote:完全没看懂。小豪觉得花样滑冰是老古董么?只有文学艺术时装之类才讲时髦,运动无潮流论。当然滑板和极限运动现在比较时髦,感觉比较酷,但是历史最古董的跑步仍然是天下第一大运动,永远不会过时。古董不是贬义词呢。豪情 wrote:也许你高估自己做冰妈的能力了。说不定小姑娘一个鄙视的眼神“花滑这么老古董的东西”, 你的脆弱心灵就顶不住了。可以玩的东西太多了。。。 叹气说。
还是自己玩吧。
强烈后悔生女儿。要是长大这样,就易女而教,请阿姨们教她怎么说话吧。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Re: 夏天读书
生日会是她自己要求的。开始要求A, 同意了。然后有人建议B更好玩, 她欣然接受,但是我和她妈妈说别改了吧,影响她妈妈和我的时间安排,她斩钉截铁地说B!不商量。然后她听了别的小朋友的意见,觉得B不好,被骗了。要求改回A。 我已经和旅行社改了一次期,不想再改了,她就冒出这么一句话了。
都是她妈妈好脾气惯的,给的选择太多压力太大,我腹诽说。要是我,就不给那么多选择,不许变来变去。孩子又不是皇帝父母都得让道。这种孩子就是典型的窝里横。
我们家小姑娘虽然没这么没规矩,已经比哥哥难搞多了。希望她长大至少讲理尊重人。难搞也只能认了。
都是她妈妈好脾气惯的,给的选择太多压力太大,我腹诽说。要是我,就不给那么多选择,不许变来变去。孩子又不是皇帝父母都得让道。这种孩子就是典型的窝里横。
我们家小姑娘虽然没这么没规矩,已经比哥哥难搞多了。希望她长大至少讲理尊重人。难搞也只能认了。
Last edited by 豪情 on 2014-08-07 16:06, edited 1 time in total.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Re: 夏天读书
我给小情说的,立即觉得不那么懊恼没有女儿了。。。。。。
其实最近我微信上有个小姑娘,是我爸一朋友的女儿,之前加我微信是因为要问出国的事儿,20岁青春少女,长得挺漂亮,在大连读书,微信上见天发她男朋友做摄影师她做模特的各种照片,室外的有,室内布景的也有,我看了某套室内布景的拍摄,抓住贵人戚戚然道,没有女儿,真是太好太好了!!!
——就跟我想生就能生出来似的。
话题扯回来两句,我昨晚,把kindle上之前看了一点丢下的And the Mountain Echoed给翻出来接着看,太太太太太戳泪点了!!!居然,里面,有同性的一对(呃,算是一对吧,生活在一起一辈子但没有那啥),****剧透剧透剧透*****男主人爱上司机,情节cheesy得不得了,但也写的催人泪下得不得了。
我毫无准备看到两人的关系揭露,心想,我这真是同人女体质啊,随便Kindle买本书也买中这个。




其实最近我微信上有个小姑娘,是我爸一朋友的女儿,之前加我微信是因为要问出国的事儿,20岁青春少女,长得挺漂亮,在大连读书,微信上见天发她男朋友做摄影师她做模特的各种照片,室外的有,室内布景的也有,我看了某套室内布景的拍摄,抓住贵人戚戚然道,没有女儿,真是太好太好了!!!



——就跟我想生就能生出来似的。
话题扯回来两句,我昨晚,把kindle上之前看了一点丢下的And the Mountain Echoed给翻出来接着看,太太太太太戳泪点了!!!居然,里面,有同性的一对(呃,算是一对吧,生活在一起一辈子但没有那啥),****剧透剧透剧透*****男主人爱上司机,情节cheesy得不得了,但也写的催人泪下得不得了。
我毫无准备看到两人的关系揭露,心想,我这真是同人女体质啊,随便Kindle买本书也买中这个。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Re: 夏天读书
我狞笑着说单独来的统统要在厨房帮忙做饭洗碗倒垃圾, 不做事没得吃。跟父母来吃饭的孩子,五岁以上的我都请他们餐后把自己的杯盘拿到水槽里, 临走前把摊开的玩具收拾干净。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继续读书,最近还读了Patti Smith 的 《Just Kids>.文字写得非常好看,最难忘的是开头两个贫穷的文艺青年在纽约的悲催生活,不带引号的餐风露宿,Patti Smith到了纽约之后真的露宿了一段时间,直到遇上Robert Mapplethorpe, 俩人一起在朋友家轮流借宿。挨饿也是实打实的,要靠读书画画来忘记饥肠辘辘。Robert Mapplethorpe 后来爱上男人,离开Patti Smith。 但是Rob忘不了共患难的小伙伴,找了个糖爹收藏家Sam Wagstaff给他买了房子之后,在附近给Patti Smith 也租了房子,每天带她出去吃饭。
这是什么样的情谊啊!当然Patti Smith 也投桃报李,Robert Mapplethorpe 做为摄影师,后期以黑人为主角的S&M Erotica 遭到了众多的非议,而时光流逝,后人记得的是这本National Book Award Winner 里温柔动人的 Mapplethorpe.
还有一本Nora Ephron 的自选集: The Most of Nora Ephron。选入的内容都是作者自己觉得特别有代表性的作品, 第一次读到 Nora Ephron 以她跟水门事件记者Carl Bernstein 的婚姻为原型的小说《 Heartburn》,真是各种细节大曝光,可见当时她的伤痛之深。Carl Bernstein在Nora Ephron怀老二的时候外遇,孩子一生下来两人就离婚, 基本上所有过程各种吐槽都原原本本地写在小说里,她借主人公之口说我当然要有故事的讲述权,而且用版税买了栋房子。小说里的恨意显而易见,但也不乏幽默和自嘲,a good light read. 她选的散文跨度很大,从早期做记者时的作品开始,仔细看看她这些年的写作风格变化很有意思。
豪情 wrote:单独来就可以任你搓捏了哈哈,所以说易女而教。
继续读书,最近还读了Patti Smith 的 《Just Kids>.文字写得非常好看,最难忘的是开头两个贫穷的文艺青年在纽约的悲催生活,不带引号的餐风露宿,Patti Smith到了纽约之后真的露宿了一段时间,直到遇上Robert Mapplethorpe, 俩人一起在朋友家轮流借宿。挨饿也是实打实的,要靠读书画画来忘记饥肠辘辘。Robert Mapplethorpe 后来爱上男人,离开Patti Smith。 但是Rob忘不了共患难的小伙伴,找了个糖爹收藏家Sam Wagstaff给他买了房子之后,在附近给Patti Smith 也租了房子,每天带她出去吃饭。

还有一本Nora Ephron 的自选集: The Most of Nora Ephron。选入的内容都是作者自己觉得特别有代表性的作品, 第一次读到 Nora Ephron 以她跟水门事件记者Carl Bernstein 的婚姻为原型的小说《 Heartburn》,真是各种细节大曝光,可见当时她的伤痛之深。Carl Bernstein在Nora Ephron怀老二的时候外遇,孩子一生下来两人就离婚, 基本上所有过程各种吐槽都原原本本地写在小说里,她借主人公之口说我当然要有故事的讲述权,而且用版税买了栋房子。小说里的恨意显而易见,但也不乏幽默和自嘲,a good light read. 她选的散文跨度很大,从早期做记者时的作品开始,仔细看看她这些年的写作风格变化很有意思。
Re: 夏天读书
我一直想看 Ephron 的书一直没看,一定要找来瞅瞅。兄弟我当年住在 Politics and Prose 书店附近时听过她的签售讲话,很幽默 charming 的小老太。
因为打算秋天去看 Folger 上演的莎剧 Julius Caesar,最近把这一部剧本和续集 Antony and Cleopatra 都给看了。两部完全不同的风格,除了政治上的 cynicism 是一样的,而且很现实很冰火的感觉。Caesar 很好懂,不需注解,但续集我得就着注解才能看下来,昨晚看完了。结尾有一段很详细地描写英雄末路,跟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情节非常非常象,看得我汗毛倒竖,被惊到了。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打算秋天去看 Folger 上演的莎剧 Julius Caesar,最近把这一部剧本和续集 Antony and Cleopatra 都给看了。两部完全不同的风格,除了政治上的 cynicism 是一样的,而且很现实很冰火的感觉。Caesar 很好懂,不需注解,但续集我得就着注解才能看下来,昨晚看完了。结尾有一段很详细地描写英雄末路,跟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的情节非常非常象,看得我汗毛倒竖,被惊到了。怎么会这样呢?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夏天读书
我也是!都怪胖大叔!在历史书里挖材料是两个人的共同点。Knowing wrote:近年来政治的分量又重了,相应政治剧也多了。我以前都不爱看政治剧。。。
不过 Antony and Cleopatra 不算政治剧,我觉得更象 kitchen sink 剧,好 epic 啊,什么都扔进去,跟电影一样切来切去,看得我心里一团一团的塞满了感受说不出来。总之很精彩,等哪里出了舞台版必须去追一下。如少女般憨痴的埃及艳后和神神叨叨迷迷糊糊的老霸王 Antony,一对欢喜冤家,真是让人跌破眼镜。
哦对了,John Scalzi 的书我也是想了好久也没看,主要是家属不粉他,家里没有能让我随手抓起来翻的。红叶介绍一下哪本开始比较好?
Last edited by Jun on 2014-08-16 16:45,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夏天读书
The Most of Nora Ephron 借来开始看。非常逗!很喜欢,包括七十年代的文章,现在看来也并不过时。她跟首都华盛顿大有渊源,我看了也觉得亲切。
开头几篇讽刺新闻界男文人的bullshit真是爽透了。多数是七十年代写的,包括一篇06年的 "The World is Not Flat",讥笑了 Internet 和 Tom Friedman 一把,还是那么犀利。让我尤其的爽是因为,之前我就特受不了Tom Friedman,他就是bullshit男的代表典型,在网站或电视上看见他的胖脸就好想扇一把。
开头几篇讽刺新闻界男文人的bullshit真是爽透了。多数是七十年代写的,包括一篇06年的 "The World is Not Flat",讥笑了 Internet 和 Tom Friedman 一把,还是那么犀利。让我尤其的爽是因为,之前我就特受不了Tom Friedman,他就是bullshit男的代表典型,在网站或电视上看见他的胖脸就好想扇一把。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夏天读书
Most of Nora Ephron 被我看完啦。真好看呀,连七十年代写的文章都看得津津有味。她的主要阵地是南加州、纽约、华盛顿,三个里面两个都是我住过的,好有共鸣。看到她批判伊拉克战争的文章,心里不禁感慨和伤感,十年多过去了,小布什一干人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本拉登未完的遗志,把中东搅成了一个巨大的屎坑,还溅别人一身。她说得真对,而且完全没有男作家本能的装蒜态度。She proves that you can be smart AND funny. 难度好高。
Nora Ephron 写的名人八卦把她自己描写得有点象 Forrest Gump,跟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政界大量名人擦身而过,而她不改 down to earth 的本色。小时候通过父母接触好莱坞名人,年轻时在肯尼迪白宫实习,后来短暂地跟 Carl Bernstein 在首都混了一阵,对政界特别门儿清,早就推理出水门事件里的深喉咙是谁,老公的情人是英国大使的太太。纽约的文化名人就不必说了。她八卦 Lilian Ross 和 The New Yorker versus New York Magazine/Esquire 作者之间的对立简直把我笑死了,真是太准确了啊。
书后面的一篇 What I Wish I'd Known 很有用,我摘两条:
Nora Ephron 写的名人八卦把她自己描写得有点象 Forrest Gump,跟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文化政界大量名人擦身而过,而她不改 down to earth 的本色。小时候通过父母接触好莱坞名人,年轻时在肯尼迪白宫实习,后来短暂地跟 Carl Bernstein 在首都混了一阵,对政界特别门儿清,早就推理出水门事件里的深喉咙是谁,老公的情人是英国大使的太太。纽约的文化名人就不必说了。她八卦 Lilian Ross 和 The New Yorker versus New York Magazine/Esquire 作者之间的对立简直把我笑死了,真是太准确了啊。
书后面的一篇 What I Wish I'd Known 很有用,我摘两条:
Never marry a man you wouldn't want to be divorced from.
Don't cover a couch with anything that isn't more or less beige.
Don't buy anything that's 100 percent wool even if it seems to be very soft and not particularly itchy when you try it on in the store.
The plane is not going to crash.
Write everything down.
Keep a journal.
You can order more than one dessert.
If the shoe doesn't fit in the shoe store, it's never going to fit.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