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Post Reply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1 0:42

http://cn.tmagazine.com/people/20140811/t11hoffman/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JOHN LE CARRÉ

我估计自己至多跟菲利普·塞默·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近距离呆上过五个小时, 如果有必要就是六个小时。又或是与其他人一起站在《最高通缉犯》(A Most Wanted Man)的片场,看着显示器里的他,然后告诉他演得多么棒,又或者决定还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好。我并没有太多这样的经历:去几次片场,为了客串一个愚蠢的路人甲而留一把恶心的大胡子,而且花费一整天时间去扮演一个面目模糊的家伙,谢天谢地,我根本不认识他是谁。在电影世界里,最多余的人莫过于总是呆在片场的剧本原作者,我可是有教训的。承蒙亚力克·基尼斯(Alec Guinness)的好意,邀我到BBC改编的电视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的片场。我觉得自己只是在表达我的赞赏,但亚力克说我的眼神过于激烈。

回想起来,2012年冬天,在汉堡拍摄《最高通缉犯》时,菲利普对我们的一个女性朋友做过同样的好事。她站在300码开外的人群里,和其他人一样向这边看着,一边冻得哆嗦。但是她身上有什么东西让他不安,他让她离开。这有点怪诞,有点像心灵感应,但他刚好做对了,因为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小说家,她可以和我们其他人一样激烈。菲利普不知道这回事,他只是嗅出来了。

回想起来,菲利普做出这类事情并不令我惊讶,因为从人们见到他的那一刻起,他的直觉就开始熠熠生辉。同样惊人的还有他的智力。很多演员都有才气,但菲利普是真的聪明:他是个卓越的、充满艺术气质的博学者,他的聪明就像汽车头灯一样瞬间把你照亮。他握住你的手,粗壮的胳膊搂住你的脖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面颊贴住你的脸,像个胖乎乎的大男生一样拥抱你,然后站在那儿对你微笑,观察着这番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那一刻起,他的聪慧就包裹着你。

菲利普无时无刻不在敏锐地观察着一切。这是一桩痛苦而耗费精力的工作,或许到最后导致了他的毁灭。这个世界太过明亮,令他无法应付。他得眯上眼睛,否则就会目眩而死。就像英国诗人查特顿(Chatterton)一样,你绕月亮转一圈,他能转七圈。每当他离开,你都不敢确定他是否还能回来,就像有人用来形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ölderlin)的话:每当他离开房间,你都担心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他。这听上去像是事后聪明,但并不是。菲利普就是这样在你面前燃烧自己。没有人能以他那样的步调生存并一以贯之,而在亲密的感情突然爆发出来的时刻,他需要你了解这一点。

没有任何一位演员像菲利普这样,第一次见面就带给我巨大的冲击: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不行,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不行,甚至亚力克·基尼斯(Alec Guinness)也不行。菲利普迎接我的样子,就像他毕生都在等待与我相逢的时刻,我怀疑他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不过我对菲利普倒是仰慕已久。我觉得他饰演的卡波特(Capote)是我见过的最佳银幕表演。但我不敢这么告诉他,因为和演员相处总有这样的危险:如果你说他们九年前有多么优秀,他们就会想知道从那以后自己的表演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但我确实告诉他,他是我心目中唯一能够饰演乔治·斯迈利(George Smiley)的美国演员,在最早的BBC版《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里,这个角色由基尼斯扮演,最近的电影版中又由加里·奥德曼(Gary Oldman)饰演——不过,作为一个忠实的英国人,我把加里·奥德曼也当做我们英国人。

或许我还想到,和基尼斯一样,菲利普在大银幕上演情人总不大有说服力,但幸运的是,在我们的电影里不用纠结这一点。如果菲利普在片中必须搂抱一个女孩,你不会像看到基尼斯拥抱女孩那样觉得尴尬,把目光转向一边,但你会忍不住觉得他这样做是为了你,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关于是否应当让菲利普在片中和某人上床,我们的制片人们讨论了很久,这是个有趣的想法,最终他们提出这个建议时,双方都避之不及。最后,高尚的女演员安娜·霍斯(Nina Hoss)出现在菲利普身边时,制片人们才意识到,两人看上去像是一段失败恋情的小小奇迹。霍斯饰演的这个角色突然变得厚重,在片中,她是爱慕菲利普的工作伙伴、助手和果断的协助者,他伤透了她的心。

这个角色很适合菲利普,他在片中饰演甘瑟·巴赫曼(Günther Bachmann),这是个快要退休的中年德国情报官员,不能拥有长期恋情或类似关系。菲利普从第一天就下定了决心,为了不断提醒人们,他随身带着一本我这本小说翻烂了的平装版(作为作者真是夫复何求),倘若有人想要用性爱来调动这个故事,他就冲着那人挥舞这本书。

电影《最高通缉犯》中还有瑞秋·麦克亚当斯(Rachel McAdams)和威廉·达福(Willem Dafoe),我希望它能在你家附近的影院上演,所以现在就准备买票吧。它几乎全部是在汉堡和柏林拍摄的,演员中还有若干德国最著名的演员,饰演一些小角色,除了高尚的妮娜·霍斯(影片中的“芭芭拉”),还有丹尼尔·布鲁赫(Daniel Brühl,片中的“拉什”)。

在小说中,巴赫曼是个吸毒的间谍。嗯,对于菲利普来说,演这样的角色不是问题。这个角色在贝鲁特失去了珍贵的间谍网,令中情局陷入尴尬被动的境地,之后被迅速遣返,在汉堡无所事事。之前911事件的主脑就是在汉堡策动密谋的,这里的情报分支和很多人仍然生活在这种尴尬之中。

巴赫曼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正直地开展工作:不是靠偷偷摸摸的小团队、严刑逼供和非法暗杀,而是靠间谍的巧妙渗透,靠着对事业的信仰,借敌人的力量打倒敌人,继而从内部瓦解那些圣战分子。

在一次与制片人和主要演员共进的美妙晚餐上,我不记得是菲利普还是我说了很多关于巴赫曼这个角色原型的事;还泛泛地谈了关于对间谍的关怀和照顾,以及间谍机构负责人必须扮演的牧师角色。别去管那些敲诈,我说,忘掉那些大男子主义。别去管那些剥夺睡眠之类的逼供,还有把人锁在箱子里,模拟死刑和各种手段。我装出权威的口吻说:最好的间谍、告密者、提供情报者,或者随便你管他们叫什么,他们需要的是耐心、理解和亲密的关怀。我觉得他记住了我的长篇大论,但更可能的是他在思忖:能不能把我这些试图打动别人的含糊表达用在自己的表演里。

事到如今,要带着抽离感去写菲利普如何诠释一个绝望的中年男人是怎样发狂,或是他怎样演活了这个角色的自毁历程,会是很困难的事情。当然,他也得到了导演的建议。导演安东·寇班(Anton Corbijn)也是和菲利普一样的博学者,而且多才多艺,是世界级的摄影大师、当代音乐界的中流砥柱,有一部纪录片就是以他为主人公拍摄的。他执导的第一部长片《控制》(Control)是一部黑白影片,具有符号意义。目前他正在拍摄一部关于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的影片。尽管如此,在工作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创作天赋完全是向内的,是从属于他自身的。我觉得他不太可能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喜欢谈理论的编剧,或是擅长阐明角色的内心生活。菲利普得和他自己完成这样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肯定非常病态,充满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究竟应该在哪一刻彻底丧失自制?内心深处我已经知道一切注定要以悲剧告终,而我又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一切?但悲剧诱惑着巴赫曼像飞蛾扑火一样飞去,它也诱惑着菲利普。

口音也是个问题。剧组里很好的德国演员们都说着带一点德国口音的英语。大家都认为菲利普也应该以这种口音说话,但这么做并不明智。从我第一刻听到他说话,就觉得“天呐”——没有任何我认识的德国人会这样说英语。他使用了口腔技巧,一种撅着嘴唇说话的方式,仿佛在亲吻台词,而不是在说出它们。之后,他渐渐做到了那些最伟大的演员们才能做到的事。他让自己的声音成了唯一真实可靠的声音,孤独、奇异,但在众多声音之中,你又只想相信这个声音。每当这个声音随着这个伟大的男人一起离开舞台,你便会情不自禁、焦躁不安地期待它再次出现。

要过很久,我们才能等来另一个菲利普。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是《最高通缉犯》,《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及《微妙的真相》的作者。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1 7:02

我们都象疯了一样地想念他。

NPR的一篇影评里写,看A Most Wanted Man之前我私下希望他演得不好,这样我可以不必那么心痛,但是他证明最后仍在事业的巅峰。

PSH让我想起Stephen Sondheim的音乐剧Passion里的女主角Fosca,旁观者角色们都说,Fosca的神经末梢是暴露在体外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1 7:33

你喜欢的作家写你喜欢的演员。我想你一定爱看。
我们要九月份才放。God's Pocket刚上映,我本打算明天去看,但是实在上映的影院太少,一个合适时间的都找不到。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1 7:59

谢谢小K。God's Pocket 我觉得一般,尤其是 Christina Hendricks 非常 distracting,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总之很格格不入的感觉,很奇怪。PSH 在里面也很出戏,仿佛不适合这个角色。Hendricks 在我看过的两部电影里(这个和Ryan Gosling注意的丹麦版港式杀手片Drive)都 sticking out like a sore thumb,气质完全不合,她真的很难cast,或者只能演古装戏。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1 9:15

Le Carré 也太会写了,我看的都醉了。能被他这样一写,简直不虚此生。

从人们见到他的那一刻起,他的直觉就开始熠熠生辉。同样惊人的还有他的智力。很多演员都有才气,但菲利普是真的聪明:他是个卓越的、充满艺术气质的博学者,他的聪明就像汽车头灯一样瞬间把你照亮。他握住你的手,粗壮的胳膊搂住你的脖子,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面颊贴住你的脸,像个胖乎乎的大男生一样拥抱你,然后站在那儿对你微笑,观察着这番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那一刻起,他的聪慧就包裹着你。

菲利普无时无刻不在敏锐地观察着一切。这是一桩痛苦而耗费精力的工作,或许到最后导致了他的毁灭。这个世界太过明亮,令他无法应付。他得眯上眼睛,否则就会目眩而死。就像英国诗人查特顿(Chatterton)一样,你绕月亮转一圈,他能转七圈。每当他离开,你都不敢确定他是否还能回来,就像有人用来形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ölderlin)的话:每当他离开房间,你都担心这是自己最后一次见到他。这听上去像是事后聪明,但并不是。菲利普就是这样在你面前燃烧自己。没有人能以他那样的步调生存并一以贯之,而在亲密的感情突然爆发出来的时刻,他需要你了解这一点。


....
菲利普得和他自己完成这样的对话,这样的对话肯定非常病态,充满诸如此类的问题:我究竟应该在哪一刻彻底丧失自制?内心深处我已经知道一切注定要以悲剧告终,而我又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一切?但悲剧诱惑着巴赫曼像飞蛾扑火一样飞去,它也诱惑着菲利普。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CAVA » 2014-08-11 12:58

le Carre极少这么夸人,可见真心欣赏Hoffman。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8-11 19:55

Robin Williams 过世了!sheriff 说法是 suicide due to asphysia. 严重抑郁症。
乡音无改鬓毛衰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2 1:32

啊。。。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CAVA
Posts: 8169
Joined: 2003-12-06 16:55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CAVA » 2014-08-12 4:04

近年没怎么看到Robin Williams的电影,所以印象中他很老了,没想到才63岁,真可惜。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2 8:04

Williams 最近在主演一部 network TV series。我从来就没爱看他的戏,风格不合口味,一个奇怪的人。在普通的电视访谈里,Williams 经常没有必要地逗乐、扮怪声、说话速度特别快,给我一种烦躁地逃跑躲避什么的感觉。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幻儿 » 2014-08-12 8:18

看纽约时报的文章,他跟霍夫曼一样,也吸卡可因,还有反复酗酒戒酒的历史,今年年初还去了rehab center.
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啊。。。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8-12 8:24

他有时候太 hyper,演戏演的还挺好的吧,该沉静的时候还是挺沉静的。

真是,抑郁的喜剧演员真多。
乡音无改鬓毛衰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8-12 8:27

幻儿 wrote:看纽约时报的文章,他跟霍夫曼一样,也吸卡可因,还有反复酗酒戒酒的历史,今年年初还去了rehab center.
这些才华横溢的人啊。。。
还都娶的设计师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2 8:40

Robin Williams 年轻时很严重地酗酒,公开承认过很多回了,还拿这个话题讲笑话来着。I always wondered what he was running from so feverishly. Maybe bipolar disorder. Maybe himself. 其实 Williams 很多年都是干的,所以能常常拿酗酒的历史出来讲,痛诉家史。但是看报道说他前几年又 fell off the wagon。

我们离治好脑子的病还差得很远,简直太远了,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弄出点眉目来。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3 1:17

我见过他本人,在时代广场边上某旅馆的酒吧里,很矮,很lay back . 据说他从80年代末没碰过可卡因. 但我看过他的standup comedy, 讲话又多又快,汗出如浆,完全象high on coke。
海洛因比可卡因危险大的多的多。
奇怪的是Robin williams和PSH都是highly functional addict, 业内都夸他们敬业勤奋准时,没有一般addict 迟到早退不靠谱的迹象,所以死后同业一片惋惜之声。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3 8:10

Knowing wrote:我见过他本人,在时代广场边上某旅馆的酒吧里,很矮,很lay back . 据说他从80年代末没碰过可卡因. 但我看过他的standup comedy, 讲话又多又快,汗出如浆,完全象high on coke。
所以我一直怀疑他是 bipolar disorder 来着。纽约时报报道 Williams 是工作狂,甚至 "impossibly high functioning",跟 bipolar 也吻合。当然大家都知道了 bipolar 比普通 depression 更危险。整件事恐怖的是他上吊就在家里,太太在隔壁房间睡觉,可以想见家人并未怀疑到他的危险状况,大概演员扮“我很好”也是容易把家人糊弄过去。

越来越让人反思 the impenetrable space within the mind。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人 --- 当然我也不例外 --- 总是把内心的波动投射到外界的环境上:我不开心是因为没钱,而这是一个没钱就吃不开的世界;我难过是因为男友/女友把我甩了,工作不顺利,住房太小,家人行为乖张,孩子不听话,邻居炫富,如此等等。顺理成章的结论就是如果把环境改造成如我意的样子,一切都会好起来,问题都会如雪融化消失不见,我的内心也就平静愉快了。可是你看那些没有我的问题,只有让我羡慕的环境的人,完全不能用环境消灭掉内心的不安。外界的条件与环境对内心的状态到底有没有任何作用啊?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8-13 8:22

话说昨天在网上看见一人说: money cannot buy happiness, but financial security sure feel like it. 还是安全感的问题?虽然安全感本身是个个体问题,但是不安全感确实是客观条件相关的。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3 8:51

tiffany wrote:话说昨天在网上看见一人说: money cannot buy happiness, but financial security sure feel like it. 还是安全感的问题?虽然安全感本身是个个体问题,但是不安全感确实是客观条件相关的。
I don't know.

也许安全感跟外界条件无关。等你拿到了足够的钱之后,发现自己还是怕黑,开着灯睡觉,发现自己还是怕噩梦。所以在投射制造不安感的外界条件的时候,务必要挑一些轻易不能证实/证伪的外界条件,例如银行里有一百万块(高薪人士可将上限提升到一千万)存款,成为畅销书作家,住到比尔盖茨家隔壁,娶回富三代音乐系毕业的奶茶妹妹,出门被大把陌生人欢呼高喊“我爱你”。这样至少可以给不安一个名头,因为无名的不安比有名的不安更可怕。

要不然为什么人会忍受不了 being alone with their thoughts,宁可电击自己也不要独处?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忍受不了自己的内心波动,各人内心的黑洞也有大有小或没有。至少我们知道 psychopaths 肯定没有自我疑问和躁动不安的这种感觉。

当然这不是说外界条件全是无关的,如果外界环境让我染上 Ebola virus ,那肯定是要应激性地产生恐惧愤怒悲伤各种情绪的啦。只不过大家都自动相信所有的内部情绪都是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这是帮助人好好活下去的必要机制。对于一个内心黑洞很大的人来说,如果你一上来就告诉他这就是存于乃心的洞,跑也跑不掉,跑到拼命工作里或者海洛因里或者海边豪宅或者红勘体育场里狂热爱你的人群里都躲不掉,那他还怎么活下去呢?We must believe it is possible to escape the darkness within by running toward a clean, well-lit place without. We must.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3 10:42

就是你这个人的人生观太不乐观积极向上!大部分人都知道天天吃饱了都会又饿,每天早上不还是起床吃饭了? 追求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搞到手那一刻心里爽了一下, 离后面的大黑洞远了一点!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8-13 10:51

Knowing wrote:就是你这个人的人生观太不乐观积极向上!大部分人都知道天天吃饱了都会又饿,每天早上不还是起床吃饭了? 追求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搞到手那一刻心里爽了一下, 离后面的大黑洞远了一点!
如果你这套有用,哼哼,那那那,还我 Philip Seymour Hoffman 来!!!!他怎么不吃饱了又饿,为了饿的时候吃饭的那一刻爽而天天好好地起床吃饭?!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8-13 11:00

他脑子长的跟大部分人不一样。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helenClaire
Posts: 3159
Joined: 2003-11-22 20:12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helenClaire » 2014-08-13 12:21

Jun wrote:在普通的电视访谈里,Williams 经常没有必要地逗乐、扮怪声、说话速度特别快,给我一种烦躁地逃跑躲避什么的感觉。
同感。所以他的风格更适合stand-up comedy.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9-14 15:47

今天看了最高通缉犯《most wanted man》,简直太好了。剧本写的低调而精彩,环环相扣的方式耳目一新,推进到高潮时没有炸弹没有枪没有汽车飞机火车撞击,只有一只手拿着钢笔略作踌躇的签下名字,观众被吊的情绪紧张到极点。菲利普·霍夫曼的表演非常精彩,各种小眼神小咒骂,下直升飞机时提皮带的动作简直绝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5 7:40

最惨的是(对观众来说)PSH 没机会再演舞台剧了。他演舞台剧不是特别舞台化,把所有的内心戏都扔出来,很复杂。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9-15 8:05

对,光看他演电影很难想象他演舞台剧那么出色。因为他演电影的风格很丰满, 细节丰盛但是很subtle,只有在大屏幕上才能捕捉。另外电影对观众的注意力控制大的多,基本是用摄影机镜头长焦短焦颜色光线来牵着观众眼睛走。而舞台表演这些工具都没有,当然看戏的时候观众的注意力一般更集中, 一场戏演几十遍演员之间的vibe更强,他在舞台上风格跟电影不太一样,presence 强大,但是仍然有很多subtlety.
高尚的女演员安娜·霍斯(Nina Hoss)出现在菲利普身边时,制片人们才意识到,两人看上去像是一段失败恋情的小小奇迹。霍斯饰演的这个角色突然变得厚重,在片中,她是爱慕菲利普的工作伙伴、助手和果断的协助者,他伤透了她的心。
他们俩在饭店外监视,那段交代感情的戏简直高明到了极点,Nina Hoss在接吻前后的三言两语,两个眼神 ,说尽内心矛盾。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5 8:56

象 PSH 这种演员,好看在于他的复杂性。一方面观众觉得很有纹路,容易理解他表演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和意思,很有共鸣;另一方面又觉得底下还有很多深层的感情和历史和故事没有浮上表面,重重叠叠看不清楚,又厚又多,而我们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一些说不出的东西。

罕见的天才。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Knowing
Posts: 34487
Joined: 2003-11-22 20:37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Knowing » 2014-09-16 8:34

对,绝对不纸片人。
啊啊啊,好的小说电影戏剧可以这么好,真是。。。
在一次与制片人和主要演员共进的美妙晚餐上,我不记得是菲利普还是我说了很多关于巴赫曼这个角色原型的事;还泛泛地谈了关于对间谍的关怀和照顾,以及间谍机构负责人必须扮演的牧师角色。别去管那些敲诈,我说,忘掉那些大男子主义。别去管那些剥夺睡眠之类的逼供,还有把人锁在箱子里,模拟死刑和各种手段。我装出权威的口吻说:最好的间谍、告密者、提供情报者,或者随便你管他们叫什么,他们需要的是耐心、理解和亲密的关怀。我觉得他记住了我的长篇大论,但更可能的是他在思忖:能不能把我这些试图打动别人的含糊表达用在自己的表演里。
光看这些话好难想象怎么演出来,但是PSH在船上安抚小间谍谈话那段戏完美诠释了牧师、耐心、理解和亲密的关怀的作用。

how to get people to do what you want. 多么难的题目。瑟僖从来没学好的一课。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9-16 13:33

刚跟一个医学生聊天儿,得知 coke 是作用在五炝色胺线路上的,跟一批治抑郁症的药一个机理;而海洛因是鸦片受体。

这个是为啥说 hyper 的人 on coke 的机理。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6 14:31

Cocaine 的受体不是 dopamine receptors 吗? Heroin 和酒精的受体都是 opioid receptors,咖啡记得好像是 cholinergic receptors.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9-16 18:21

她说是 serotonin reuptake blocker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6 18:37

OK here we go:
http://thebrain.mcgill.ca/flash/i/i_03/ ... ml#drogues

"Cocaine acts by blocking the reuptake of certain neurotransmitters such as dopamine, norepinephrine, and serotonin. By binding to the transporters that normally remove the excess of these neurotransmitters from the synaptic gap, cocaine prevents them from being reabsorbed by the neurons that released them and thus increases their concentration in the synapses (see animation). As a result, the natural effect of dopamine on the post-synaptic neurons is amplified. The group of neurons thus modified produces much more dependency (from dopamine), feelings of confidence (from serotonin), and energy (from norepinephrine) typically experienced by people who take cocaine."

基本上可以推测 cocaine 的分子结构近似神经系统中的 catecholamines 整个类型。Serotonin 的作用其实不是很清楚,据我所知。抗抑郁药物 SSRI 和 SNRI 类型固然也是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但是没有立刻的效果,需要很久(几星期)才感觉到变化,说明过程还挺复杂的,没 cocaine 那么直截了当。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9-16 20:45

急性效果可能是从 NE 系统过来的。serotonin, 我的感觉是调节整个脑子的兴奋状态的。对脑子里已经有化学不平衡的人群的作用跟正常人群作用可能不一样。跟剂量应该也有关系,嗑药同志估计比较不计较。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6 21:13

tiffany wrote:跟剂量应该也有关系,嗑药同志估计比较不计较。
I don't think so. SSRIs have no abuse potential and does not create a "high" regardless of dose. In overdose cases, SSRIs cause nausea, drowsiness, and possibly seizure.

因为是抗抑郁药,所以有过量服药企图自杀的案例,都没有发现兴奋的效果。老一代的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overdose 会死人的,开给抑郁病人也是有不少顾虑。但是 SSRI antidepressants 类型即使吃它几十粒也不会中毒死人,相当安全,这也是它们占领市场的原因之一。

如果大剂量 SSRI 能导致兴奋效果,早就被 DEA 管制起来了。但是它们真的没有令人爽的效果。

Serotonin 在脑子里的功能挺复杂的,而且转弯抹角不是立竿见影,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不象 dopamine 。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9-16 21:29

自杀这个,据说是因为吃药症状缓解,能爬起来干点啥了。serotonin reuptake blocker 见效慢的原因,20年前认为是分泌serotonin 的神经细胞也会被 serotonin 抑制,要过段时间去敏感了才重新开始工作,这样脑子里的 serotonin 才有显著升高,才开始有效。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7 9:57

确实有人顾虑吃抗抑郁药会导致自杀,但是有大把数据证明不吃药才危险呢,因为病情严重而自杀的数量远远超过因为药物副作用。当病情症状和副作用重叠的时候,很难分得清到底是病本身导致的还是药导致的。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tiffany » 2014-09-17 10:33

我前老板的意思是抑郁严重的时候就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吃了点儿药,还能下床干点儿啥。然后有人就自杀了。这个实际是抑郁症的症状缓解了。

且也不是所有人都吃 reuptake blocker 管用。有说法是 NE 系统在抑郁症治疗里的作用更大.... 我很久没有追踪这方面的文献了,都是10年老信息。我先声明下啊。 :mrgreen:
乡音无改鬓毛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Jun » 2014-09-17 10:57

是,行内人心里的都清楚,很多数据做出来都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吃了全好,三分之一好转但不能全好,三分之一无效果。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就是了。有一点是肯定的,病情比较严重或者多次复发的抑郁症是挺难治的,效果最好的仍是电痉挛 ECT.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putaopi
Posts: 4033
Joined: 2006-01-18 23:35

Re: zz NYTimes 凝望火焰:勒卡雷忆菲利普·霍夫曼

Post by putaopi » 2014-09-18 9:19

The Most Wanted Man我也看了,非常符合勒卡雷的一贯风格,很喜欢。Hoffman的演技形象都很好,就是他的美国口音一直很bother 我,搞得我一直不明白他的身份,总觉得他是前CIA!还有Rachel Adames也让人出戏,为啥不能用德国女演员,像女秘书那种多棒!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