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发现纽约女友泰国小娘正在周游意大利,开心的约在罗马晚饭。结果她的本地朋友们要带她到本地家庭餐厅吃晚饭,坚持邀请我们同去。她的两个朋友说意语和泰语,朋友的丈夫大胡子只说意语,她只说泰语和英语,我们只说英语,一张晚餐桌上六个人一种共同语言都找不到,每句话都得翻译两道,煞是热闹。大胡子和泰国太太一挥手表示你们客人就不用参与了,我们来点菜。他们不需菜单,但是频频夸张的发生争执,招待不住参加意见。我们不敢无礼的硬要点菜,又担心再度上演素食者吃鱼的误会,届时得罪主人,坎坷不安的坐在桌边,竖着耳朵听单词。一番热闹后招待开始流水般上一盘盘的菜,水牛奶酪,两种冷切火腿,炸南瓜花填水牛奶酪咸鳀鱼,西葫芦蛋饼,涂各种酱的薄脆的披萨面包,我们几个外地人吃的乌鲁乌鲁的。然后女生吃嫩西葫芦樱桃西红柿鱼肉意面,大胡子吃肉酱意面,素食男吃奶酪意面,面都是新鲜家制。这时候我们几个外地人都不行了,素食男还在礼貌的埋头苦吃,我和泰国小娘已经放下了叉子。三个本地人貌似十分轻松的吃完了他们的面,开始嘲笑我们。大胡子表示我们不吃完他很不开心!下面还有菜!我一听就怕了,捅捅素食男小声跟他说下面还有,不要傻吃了。他一听也彻底丧失了斗志。经过一番告饶,三个主人商量了番,说下面那道可以省,但甜点不能不吃。这个意思对招待传达以后,我们不免被摊手耸肩白眼数落一番,然后他叹息的拿来一个巨大的柠檬奶油蛋糕,一番激烈的意语讨论之后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今天刚做的,如何?我们当然点头同意,结果招待突然又不愿意了,哇啦哇啦了番又回头端出来一个巨大的草莓奶油蛋糕。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要干什么,这次主人也没有征求我们的意见,双方哇啦了一番,招待回去了。最后每人得到一块柠檬奶油蛋糕,但是不甘失败的招待还是端出一大块草莓奶油蛋糕,非要我们尝尝。最后还有一大盘杏仁圈圈饼,又强迫大家喝了一道柠檬甜烈酒。整晚上演的lost in translation 轻喜剧,到结账时到了高峰,我们刚结结巴巴的要账单,大胡子无需翻译就作出了夸张的愤怒反应,最后我们就很不好意思的白吃了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一顿饭。
亚壁古道
这次是素食男做的功课,结果就是我们看了好多古竞技场古道什么的,他名单上第一个是大斗兽场,第二个是拍1959年宾虚那场著名准备了一年,完全实打实的四轮马车赛的场地Circus Maximus 赛马场。据说最近在翻拍宾虚,但是意大利当局不准摄影组再用Circus Maximus实地拍摄,真可惜,不过现在电脑特技一定有办法补偿。第三个就是亚壁古道. 这是罗马第一条大道,‘条条大道通罗马’ 的鼻祖,直通意大利东南的港口,不少部分仍是石块铺就,有的地方是大青石块,有的地方是整齐的小方青石块,绿荫夹道,在炎热的夏日走起来极为适意。我们从城外的Tomb of Cecilia Metalla 出发往城里走, 一路观赏教堂古墓宫殿城堡赛马场的残垣断壁,素食男开心的跟我讲这个城堡是啥时候建的所以是啥形状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火药主要是防射箭,那个城墙是啥时候建的所以blahblah, 我都左耳进右耳出应付着。跟罗马其他地方一样,古迹和现代生活并不互斥,两边有不少环境优美的餐馆花圃乡村旅馆和幽深的庄园大宅,据说这一带是明星富豪喜欢置乡间别墅的地区,从餐馆的格局可以略窥一斑。正好是午餐时分,我们走累了本想吃顿好的,连续问了两三家都已经订满了,同时不断有穿的很体面的老老少少一大堆从门口下车,大约是周日刚从教堂出来的全家一起午餐。我们只好放弃了。走的更远些,进入一段比较开阔的地区,两边绿草如茵,不少小家庭和情侣在草地上喝酒野餐晒太阳,阳光明媚清风徐徐,看上去好不写意,我们没带吃的,不由羡煞。

边走边看,边看边买
看见messer 在monti区新买美貌别致的外套好垂涎,我特地要了店名查出地址去逛。google 的地址已经过时了,原址是个泳装店还没开门。边上有个小店kokoro ,也是那种女主人亲手缝制,每样做几件,用料普通裁剪可爱价格合理的手工店,我慢慢翻了一遍,买了两条夏天裙子,跟她闲聊几句,问Le Gallinelle 搬到哪里去了。她热心指点说就在拐角换了名字,我又跑去再接再厉的试身。店面虽然不大,每件衣服都是单品,看起来蛮花时间,素食男耐心的站在店门外看街上的摩托车,倒也各得其所。
即使是旅游区,象cava 说的,一走进中世纪小巷里,可爱的家常小店和手工作坊比比皆是,我喜欢看首饰店皮具店文具店,最爱那些工匠自己边做手工边看店的小作坊,不亢不卑的artisan 作风,不会奋力冲上来用油腔滑调的'你好''扣你几哇'拉生意,也不会漫天标价然后大大标上减价来刺激游客消费。作品别致精美独特,让人一看就有购买的欲望。
在这个可爱的本子店,老头老太正在埋头忙着做本子,我看见一本喜欢的小本子,但是发现是通讯录,想要类似的日记本,发现他们俩都不会说英文,老头放下手上的活过来比划番弄明白我要皮背的,从架子上拿了一堆本子给我跳,一言不发的耐心等待。素食男觉得他们的天花板瓷砖很好看,问可不可以拍照,老太太很开心的点头,说那是古董的。我挑来挑去,在两本之间犹豫不决,好容易下了决心,老头要开票了,我突然看见老太身后的玻璃柜里有几本带花的,兴奋的推开老头挤了过去。老头在我背后对素食男翻翻眼耸肩摊手做了一个'啊女人!'的表情。但是我终于买到了称心本子!


旧的象个梦
罗马的游记这里已经很多珠玉在前,我就不写旅游指南,发发感慨算了。罗马不是风景如画的美丽小镇,而是大气磅礴的古典都市,到处是高敞明亮的建筑,精美华丽的喷泉,还有帝国极盛时期掠夺来的埃及图腾柱,真叫人惊叹当时的工程水平。它是每走几步都有惊艳之处,很容易就把游客的大脑给过载的。这次去唯一遗憾是我最爱的许愿泉还在翻修,但是看到工人们精心清洁,我突然意识到罗马这些长则两千年历史,短则几百年的石头,天天暴露在阳光暴雨大批游客之下,需要多少工作才能维护的这么精美动人。古罗马区的残垣断壁,不少仍在挖掘修复进行中,我们可以看见一段段的石柱在地上整理出来洗刷干净,等待被拼回去。这份工作绝不容易。相对被整理好的区域,零星散落盛开罂粟雏菊攀援玫瑰单瓣茉莉,貌似随意野生,其实也一定有园丁精心安排料理吧,不然绝不能这么巧处处美的象个梦。不少人抱怨比起其他欧洲都市罗马脏乱挤,可是那么多鸽子飞来飞去,猫咪随处蜷息,游客川流不息,却很少看见路上有鸽屎猫屎垃圾乱扔,只能说他们的城市清洁做的相当频繁及时。
我能给大家做的唯一贡献是秘密的小孔中的圣彼得教堂 --晚饭后我们被带到不起眼的Piazza dei Cavalieri di Malta 有两扇大门,门上的锁眼里凑进一看,流光溢彩的圣彼得教堂端端正正坐在中间,宛如迷你小像,或者玻璃球中的微雕,十分精致迷人。这据说是本地人之间保持的最好的秘密,我贡献给你们了。
最后鸣谢messer 的罗马游记和cava 罗马巷陌,下到kindle 上随时参考。我很喜欢Piazza Farnese,去Da Francesco那天是周六,等位的队伍很长,招待表情疲倦,我问他边上那家餐馆好,他指点我出门左转去corollo, 红虾番茄通心粉和牛肝菌披萨都味道很好,cicoria 吃口果然有三分米莧的味道,Puntarelle不意外是时令菜,虽然在菜单上却没有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