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看电影片单

入得谷来,祸福自求。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Jun » 2016-03-11 23:44

牦牛是西藏尼泊尔地区的动物吧?所以跟瑜伽 New Age 之类的东西扯上。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笑嘻嘻 » 2016-03-11 23:47

:mrgreen: :mrgreen: 牦牛很多苍蝇?
云浆未饮结成冰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Jun » 2016-03-11 23:54

按照张劲硕那篇文章是很多苍蝇。

那个黑帮老大是什么动物我当时一直疑惑。看着有点但不全象老鼠。引用教父这段特别好笑。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笑嘻嘻 » 2016-03-12 0:05

失踪的水獭otter突然变得很凶恶,那个也特别逗。水獭长得特别萌,仰面浮在水面上露个胖肚皮像teddy bear一样温柔可爱,然后乘人不备突然暴起凶相毕露捉住一条鱼吃,曾经被我们用来形容长牙期间的小圆子。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tiffany » 2016-03-12 9:21

哎,这个兔子戴耳机的问题我都没注意过啊,
乡音无改鬓毛衰


Elysees
Posts: 6813
Joined: 2003-12-05 13:1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Elysees » 2016-03-15 13:35

笑嘻嘻 wrote:你们看了Zootopia没有?强烈推荐。最近这片到处刷屏,我看了无数评论无数细节透露之后再去看,仍然觉得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动画片。嗯,缺点也是这个:这是动画片吗?用动画片这么简单手段讲这么复杂的故事,合适吗?小朋友大概看不懂吧?或者像不少影评说的小盆友看到了萌萌小动物就好开心了?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喜欢这个故事,技术细节再好,故事不行,电影也不好看。不过这个电影好像就没有弱点。下面这个链接讲的是技术上的。难怪我觉得这几年迪斯尼的电影越来越好看,而Pixar的质量都平平呢。前些天,Pixar公开在电台里招聘,希望能找跟他们不一样的人,aka. 白男们,大概自己也觉得很紧迫吧?
为什么说「疯狂动物城」让中国动画绝望
Zootopia我周末看了,全家四口一起去看的。个人感觉从动画片角度来说(如果假设动画片的观众是孩子),这个故事太dark了,3-8岁的孩子不仅看不懂,可能还会害怕,安宝就有很长一段捂着眼睛不敢看,宁宝倒是无所谓,反正也没懂。
而且这个故事影射比较多,面对对象我觉得不应该是孩子,还是成人,如果从这么说的话,还是不错。但我也没有觉得有群起而拥的那么好。
Pixar的电影我比较喜欢的是Ratatouille,最可能也说不上——我也不知道我的最是什么,排差不多的还有Wall.E。从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来说,我觉得Ratatouille的故事说得更好,我个人的审美而言,也更喜欢Ratatouille的音乐构图和台词。
另外Zootopia这个名字为什么翻动物疯狂城,直接翻动物乌托邦或者动物理想国不更合适么?这个题目倒是ironic,里面在说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题目却又说是不能实现的utopia

另外我大概扫了一下笑大转那篇文,中心思想就是Zootopia的动画效果秒杀一切前行者,这个影评太nerdy了。我不做图像,没法站这个角度来评,当然我承认这个电影的动画技术十分高超各种细节都很有意思。然而感想是动画效果做得美轮美奂固然重要,故事音乐台词还是更重要。好比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从摄影角度来说画面美得每一幕都可以截屏,但不是用来评判电影登峰造极的好的标准.....罢?当然,Zootopia故事不坏,但也没那么好(我觉得,从成人故事来说太简单——我一开始就猜出来是那羊秘书了,故事主线走向跟cars2何其相像啊,连远距离打针都一个套路;从小孩故事来说太dark,两边不靠)。

翻了一下好像以前没贴过Ratatouille的观后感(2007年底写的了),补贴一下,话说那会真能写啊,都长篇大论长篇大论的,现在都微博一百多少个字写完感想。 :f21: :f20:
梦想至大–Ratatouille观后

看一部以写实派老鼠的模样为主角的电影是需要勇气和足够的忍耐力的,尤其是关于厨房里的老鼠的电影。
蝎子给我推荐Ratatouille的时候只简单的说了题目又把结尾夸了又夸。我昨天下下来,开始看,没多久便看到法国乡下老太拿着枪打塌自家房顶,屋顶里集聚的老鼠纷纷跑出来四下逃命。一瞬间放眼看去漫天遍野都是老鼠,我不禁起了一身寒毛;连好莱坞动画惯用的动物拟人手法都不能减轻我毛骨悚然。我立即伸手关了播放器,心还兀自因为方才看到的景象一阵恶心。
小人物——小耗子可望而不及的梦想与他对梦想的执着与渴求,因为老鼠这个形象完全丧失了它的感人之处。
周五稍微有点儿时间,想到蝎子推荐时候一再提到结尾部分的精彩,还是打开来接着看下去。
故事走的是英雄不论出身的老套路,揉进了好莱坞惯有的“抓住梦想,事皆可能”的主基调,配合别有讥讽的角色名字,稍稍再加进一点家庭与事业,人性的勇敢与勾心斗角;和些许人类的爱情元素。这个故事本身并不出奇。缺点也很明显:像所有给孩子看的电影,故事有些散乱的枝蔓,时而有咯吱观者的噱头,有些不必要的场景因为做得好看而不免脱得过长,情节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漂移。
然而所有的缺点,掩不过音乐与画面的精良和Remy时而激动时而无奈陈述出来的温暖主线。若克制住了最初的恶心看下去,即使不见得能对梦想甚大的小老鼠Remy产生喜爱,也稍许能被厨房中叫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行事吸引。这个故事可以收尾在任何地方,可以用来说年轻厨师Linguini(这名字也忒有趣,是一种较Spaghetti细的意大利面,意大利语里乃是“小舌头”的意思)自无名经历名望而终于回归诚实的勇气;也可以结在Remy的“勇于梦想决不放弃”的执著上;甚至再扯一点,还可以结在Remy的家庭对于他的无限度支持上,或者前任大厨Skinner(这个名字也颇有意思,乃是剥皮者引申至骗子的意思,使电影里唯一的反角)对Remy的百般阻挠上;然而没有,这个剧本把电影结在一段意味深长的评论上。
电影的开始便引出了一位名为Ego(哦我的天,这个名字就不用说了吧,用自负自大来命名评论家,好大一耳光)的评论家,他的负面评论间接导致了故事中鼓励了Remy的大厨Gusteau的郁郁而亡;而片尾,也是他,品尝了Remy精心制作的家常菜Ratatouille以后,并给了一段精辟的评论。
In many ways a work of a critic is easy. We risk very little yet enjoy a position over those who offer up their work and their selves to our judgment. We thrive on negative criticism, which is fun to write and to read. But the bitter truth we critics must face is that,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the average piece of junk is probably more meaningful than our criticism designating it so.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a critic truly risks something, and that is in the discovery and defense of the new. The world is often unkind to new talent, new creations. The new needs friends. Last night I experienced something new, and an extraordinary meal from a singularly unexpected source. To say that both the meal and its maker have challenged my preconceptions about fine cooking is a gross understatement. They have rocked me to my core. In the past, I have made no secret of my disdain to Chef Gusteaus’ famous motto “Anyone can cook”. But I realize only now do I truly understand what he meant. Not everyone can become a great artist, 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from anywhere…
(从很多方面而言,评论家的工作实为轻易。我们无甚冒险,且享乐于评判他人辛劳奉上的成果以及他们自己。我们毫不吝啬任何辛辣谩骂,写着愉快,于读者更是妙趣横生。然而我们评论家无以逃避的苦涩事实是,于更广阔的发展而言,任何一件废品所拥有的的意义,或许都超越我们费力指定于它的种种。但是总有一些时刻评论家需真正承担风险,那就是发现、以及维护新鲜事物。这个世界并不总欢迎新鲜才华与新生事物;而唯新,需要友善与支持。昨夜,我体会到来源于最出乎意料之处的新之美好,与一顿非凡的美味。仅仅说这餐美食与它的创造者改变了我对优良厨艺的定义,未免过分保守;我得说,他们彻底撼动了我的信仰核心。我从前吝于掩饰对Gusteaus大厨的名言“人人皆可下厨”的蔑视。然至今日我方才真正明白他之所寓:并非人人皆可成为杰出艺术家;然则杰出艺术家确实可来自任何地方…)
只这一段话,便叫我感动至无言。它从对评论家话语权的考量,顺流而下,转至梦想至大无论出处。
好像写到这儿就没什么可以写下去的了,这个面目可憎的老头儿在日出的窗前凝立,而画外音已经说完了任何一个人可以给这电影的所有感想。
故事看完关掉播放器以后总有点儿回想的时刻,这个时候浮上来,总是些看过一遍却念兹在兹的画面:
Remy初到巴黎,从蜿蜒的下水道一路往上爬,画面时黑时明,途经餐厅,孤独的画家,争吵又和好的情侣,孤身的化妆女郎,还有放着Cheese的老鼠夹,从水管到房间夹层,从墙壁到屋顶,音乐也不断跳跃,从欢快的笛声,弗莱明戈式的吉他弹拨,最后浪漫悠扬的弦乐伴着巴黎的夜景一起浮现,竟像是一部快进的老电影,转成了动画的格式。Remy趴在房顶上看巴黎的时刻,金黄的埃菲尔铁塔在层层叠叠的屋顶上闪闪发光,是所有游客眼里的巴黎。音乐是老式浪漫片里常有的高潮音乐,音符里仿佛就有雨后的拥抱,情人的亲吻,黑的圆伞和报在报纸里的鲜花,星星和雨雾。它们是美的,温柔的,触手可及的;这一次,它是小Remy与梦想接近的起始。大约从这个时刻开始,Remy在我心里,不再是一只叫人起寒毛的小老鼠,而真的,是个一个心怀梦想的小家伙。真的,梦想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你怎么能看轻任何一个有梦想的小东西,哪怕是平日里我最讨厌的老鼠。
甚至还有Remy一家人,浩浩荡荡为它准备食品的情形。——该是个叫人恶心的场景的,可是听他爹说“We’re not cooks, but we are family。”,看到Linguini漂漂亮亮的滑着滚轴在餐厅里穿行,我松了一口气:这世界到底对Remy不算太苛,虽然没把他生成厨师的出身,好歹给了他家人,也给了他信任他的朋友。
当然还有最后Ego旁白评论的段落:这一段从Ego在深夜的餐厅里起身感谢开始,转到他伫立在凌晨的窗前,窗外的灯光把窗棱的形状投在空旷的房间里,很长很长;夜晚的巴黎在窗边看来朦胧得像梦;然后是好莱坞经典的打字机镜头,他的本子和人在黑暗里奇怪的放着朦胧的光;还有Remy, Linguini和Colette离开餐厅的情形,餐厅的霓虹灯熄灭的瞬间,画面流动着,Remy家人在地下享乐,Linguini和Colette在各自的床上辗转难眠;还有Remy,在塞纳河边的扶栏灯柱边坐了整整一夜,埃菲尔铁塔的灯光渐渐熄灭,天空从暗蓝变成五彩的朝霞,凝成一幅无言的画。这些画面在旧式新式的好莱坞浪漫片中,一再的被用过,每一个片断剪出来都会叫我惊呼“啊,原来你在这里”;而这次放在小老鼠的梦想里,也是天衣无缝的契合。
有哪一个梦想不值得尊重呢,又有什么比美梦成真更叫人落泪呢。
我感动于之前一直冷着面孔的Ego这段温文感人的话,和对自己的颇为尖锐的检讨。
这毫无疑问是部儿童电影,即使真实的生活里满是荆棘,我们仍愿意让他们相信,“坚持梦想一切皆有可能”,也愿意让他们看到这世界上更多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坚持己见自视甚高的傲慢谩骂。然而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这何尝不是灰色的生活里一抹叫人振奋的亮色:我再没有见到比老鼠渴望当上好厨师更大的梦;而这个故事,最终也被说圆。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我们总是需要一点儿信心,一点儿支持,和一点儿友善的吧,像电影里Ego那段款款的评论。
Disney对老鼠一直有着我不能理解的喜爱,从大名鼎鼎的米老鼠,到后来斯图雅特里的小白鼠,到今天的Remy,画面上的老鼠越来越接近他们生活中的本相,一面把他们说故事的难度不断提高,一面也不断挑战普通人心里对平常厌恶的事物的承受能力。他们的心里,也是有梦想的吧:希望说一个好故事,一个能在众多的儿童电影与纷纭的动画片里脱颖而出的好故事,叫人经久不忘。
我想,至少对我,他们的这个目的,实现得很好。
Last edited by Elysees on 2016-03-15 13:54, edited 1 time in total.
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笑嘻嘻 » 2016-03-15 13:50

Ratatouille 我也看了。
云浆未饮结成冰

tiffany
Posts: 24866
Joined: 2003-11-22 20:59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tiffany » 2016-03-25 21:33

Ratatoulli 很理想主义啊。走的是(主人公的)理想最终会实现的路子,结尾光明得非常动画片。pixar 到现在我最喜欢的一部片子就是 the incredibles(最爱那句 I am the greatest good you are ever going to get!) ,也是因为男超人中年也会发福的大肚子,女超人对着她姑娘咬牙切齿那一瞬间,当然最精彩的还是超人服装设计师断然拒绝男超人要个披风时候的独白,看着女超人哭的时候那一脸嫌弃。这个比较对我中年劳动女性的口儿。

Zootopia 我非常喜欢。也是相当的理想主义,但是现实成分搀得还是蛮多的。其实我不觉得阿土仔会明白 Mr. Big 跟 Don Corleone 有啥关系,但是我知道啊。所以基本上来说,这部动画片,达到了大人看门道,小朋友看热闹的水平。写剧本的人非常高明(这个词儿非常象阿大喜欢用的词),把兔子自身的偏见早早就写进剧本。不,我说的不是她腰别防狐狸喷雾剂。我说的是她第一天上班报道,跟门口值班接待警察打招呼,前台警察说她 cute,她说:你知道,我们兔子之间互相称 cute 可以,但是,非兔子说的话..... 反正中年劳动女性看完了以后比较百感杂陈,阿土仔看得挺高兴,倒是。

不过我还真没看出来主谋是谁,虽然我一早知道了结局,但是一路上也没看见蛛丝马迹。

这是一部让人看完细思极恐的动画片;结局貌似光明,却也绝非从此大家就过着和谐生活的片子。

总之很对我胃口。
乡音无改鬓毛衰

笑嘻嘻
Posts: 23477
Joined: 2003-11-22 18:00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笑嘻嘻 » 2016-03-25 22:22

三部电影我跟小白的感想完全一样。不过我再加一个:finding nemo虽然也是大团圆结局,但是当初第一次看令我耳目一新,一直到现在都很喜欢。我想了想还是把finding nemo排在The Incredibles 之前。
Zootopia 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极恐”:这也能拍?!好像还没有哪个真人电影敢这么映射现实呢。Zootopia 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乌托邦梦想。
云浆未饮结成冰

mirrorflower
Posts: 1263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mirrorflower » 2016-03-27 12:00

刚看了zootopia,很喜欢。 :mrgreen:

特别喜欢的两个表情,一个是树獭(or懒?)的迷之微笑,一个是狐狸的坏笑。

挺有意思的。有想法又可乐。还甚至有恰到好处的悬疑,答案还不是那么明显。

其实兔子不让别人说她cute那里,我倒不觉得是她的偏见,更多是她对针对自己的stereotype的一种awareness和反抗,我觉得。但是那里其实很有意思,到底是提倡political correctness,还是反讽political correctness呢?我居然觉得两个角度都说得通。

另外兔子主角形象真的挺理想的,心地善良还有勇有谋。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Jun
Posts: 27816
Joined: 2003-12-15 11:43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Jun » 2016-03-27 16:34

Zootopia 显然是有意识地评论现实,但是说到底回避了现实的冲突,经不起细想,细想就麻烦了。一个最关键的地方是,predators 有权力(牙尖爪利)但是人数少,preys 无力反抗但是人数多,在一人(动物)一票的民主制度下,predators 虽然有威胁力但实际上处于弱势/少数族群,所以陷害肉食动物才有实际的效果。这个设定里有 built-in 的平衡。现实人类社会可没这么方便,人多主流的强势族群掌握 dominant 权势以及话语权,不管制度是否民主,少数族裔并没有牙齿和利爪可以对主流族裔形成威胁。主流族群/群体是温顺无害的兔子/绵羊/猪牛吗?把 Zootopia 跟现实联系得太近,其实会起到暗示性的误导的作用。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幻儿
Posts: 1636
Joined: 2007-07-31 10:47

Re: 2016看电影片单

Post by 幻儿 » 2016-03-28 11:57

Jun wrote:Zootopia 显然是有意识地评论现实,但是说到底回避了现实的冲突,经不起细想,细想就麻烦了。一个最关键的地方是,predators 有权力(牙尖爪利)但是人数少,preys 无力反抗但是人数多,在一人(动物)一票的民主制度下,predators 虽然有威胁力但实际上处于弱势/少数族群,所以陷害肉食动物才有实际的效果。这个设定里有 built-in 的平衡。现实人类社会可没这么方便,人多主流的强势族群掌握 dominant 权势以及话语权,不管制度是否民主,少数族裔并没有牙齿和利爪可以对主流族裔形成威胁。主流族群/群体是温顺无害的兔子/绵羊/猪牛吗?把 Zootopia 跟现实联系得太近,其实会起到暗示性的误导的作用。
可不是! 已经好多人把黑人和穆斯林跟predators联系起来,说是他们本性崇尚暴力云云。不过这种偏见本来就有,倒不能太怪动画片。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