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象我一样信奉盖洛普的优势理论,反正我当年是以一个没见过世面的淳朴女青年的身份,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
几年前第一次做测试,是公司扔下来的全民洗脑。至于为什么是我一洗就洗出信仰来了呢?一是它很准,毫不犹豫测出我的第一大主题是搜集(input),那是一个万古如长夜骤然被照亮的瞬间,我一直坚信我的优势是爱学习以及善于学习,在自我介绍就职演说之类的场合昧着良心重复又重复

,把自己也重复得深信不疑,结果人家识别器手起刀落冷酷地分出学习(learner)和搜集的差异,而我也就突然看清了自己――没错,谁爱学习?!我不过是把乱七八糟的资讯啊公仔啊糖纸啊食物啊搜集到家里,然后就满意地任其落灰腐朽。二是它适合悲观、犬儒主义者和懒人,因为它的核心思想是优势主题不可学习、无法弥补,大家不要瞎忙了

。至于本身具备的哪些呢,闲着没事强化一下又不费太多体力,好象把QQ开着挂在线上等它升级似的(人们不禁要问,你的品味怎么这样啊?)。
皈依圣教以后,下面该好好考虑怎么发展一下自己,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自己的主题太烂。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人家学习,我就只管搜集;人家统率,我怎么这么冤就跟在后面适应啊;人家统筹啊前瞻啊战略啊,我呢,不知跑哪回顾去了;人家又是积极又是自信的,我就守在一旁睁着大眼睛体谅不已。你说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当然,我们的教条特别强调,主题没有优劣之分――它当然这么说!

但是人家既然这么说了,我也只好自我麻醉,唯唯诺诺听那些又成就又积极又专注的家伙宽容的说:“你那些主题挺……好的呀”。
不管怎么说,反正我是一个认命的人,既然没有那些更好的,那就这些马马虎虎的凑合着使吧(请注意,强大的适应主题

)。反过来我象一个传销集团的底层积极分子一样,苦口婆心地劝说那个完全没有体谅主题和感受力、对外部世界麻木不仁的同事,不要试图把自己改造成沟通协调专家(当然他睬也不睬)。并且隔几个月就打开周围同事的测试结果,琢磨琢磨他的哪一个主题导致这样的输入输出那样的结果,往往拍着自己的大腿(学问猫教育我们,不管怎样激动,请拍自己的大腿)惊呼一声原来如此。
敏锐一点的同学们或许已经慌乱起来,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一个测试真的非常准确,而人力资源部门掌握着这些结果,还有权把它交给自己认定合适的个人和组织,那我们的隐私又从何谈起,苦心经营的个人形象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就是中世纪的人们为什么要理直气壮地烧死女巫(往往还有她的猫

)吧。幸好优势测试器的测试结果虽然准确,人性毕竟还是足够复杂。并非所有的人都那么典型,而不同主题组合相互作用的效果也还不是我们非专业人士能够轻易推断的。我们还是赶紧乘着这些科学研究还没发展够的时候再过几十年万物灵长的日子吧,等到哪一天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反应的考究真的穷尽了一切不可知的因子,天地不仁,我们不论美丑贤愚的,也都和刍狗无异了。
Perhaps we grows very strong, stronger than Wraiths.
Lord Smeagol? Gollum the Great? The Gollum!
Eat fish every day, three times a day, fresh from the s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