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里的女郎>是个虚构的电影,开头看着以为有是个<迷失东京>类型的小制作,为了省钱什么都在一个旅馆里拍,五月和十二月近乎不可能的暧昧情愫在狭小空间里发酵。他是老老实实的英国政府公务员,财政部长的高级助手,博学近于木讷。偶然在咖啡馆里遇到她,古井重波--用这个形容寡妇的词形容他真是滑稽,但是就给人这种感觉。她是完全不同的社会边缘人,明澄好奇的眼睛,总裹在大厚毛线衣里,头发乱糟糟归个马尾,好奇的去赴他一个个笨拙的约会。刚认识不久,他去冰岛参加八国高峰会议,莫名奇妙的冲动下邀了她同去。两人笨拙的相处着,没什么可说--象一切不善交谈的人,他开始谈工作。她听的入迷,跟他争辩援助极度贫穷发展中国家,提供基本医疗和改善儿童死与营养缺乏比率的重要性。她同他辩了不够,还三番两次抓著一切机会同财政部长争辩,令他在上司前丢脸....
他质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她缓缓回答:“因为看到了改变世界的机会,我一定得尽力尝试。”
他愤怒的:“难道你不知道这是以牺牲我为代价的?”
她低下头:“我知道。但是内心深处,我希望我是在做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Richard Curtis 拍的不错,这样严肃枯燥的主题,他能拍的不让人厌烦,关键是故事布景拉的很好,两人的感情发展也控制的恰到好处,围绕中心不松不紧,交织非常自然。
<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取自海地谚语,表示困难永无止境,问题得一个个解决。崔西凯德 为了写这本关于保罗法莫医生的书,前后跟了六年。保罗法莫自哈佛同时取得医生和人类学学位,从上医学院起就花一半时间在海地行医,平地建起医疗系统。近二十年来他建立的“Partners In Health" 自无到有,发展为国际性组织,为控制肺结核改变了世界健康组织的条款,影响极大。首先保罗法莫医生是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他的性格略微偏执,极其投入,每个读者都会被深深吸引,而且信服不已。然后是崔西凯德 的写作非常深入真实,读者在倾倒于保罗法莫医生的人格魅力后,自然想了解他的成长过程,他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看的出崔西凯德 与“Partners In Health"其他主要负责人,与法莫的家人都做了很多采访,完整翔实精要的描述法莫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初次来海地的震撼。当读者觉得已经掌握了法莫的性格,崔西凯德又带读者解刨组织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 关于MRT 的治疗和控制。其中崔西凯德质疑--在发展中国家提供人道医疗帮助,象保罗法莫医生提倡的“不惜代价治疗病人”,是否和“有限资源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有冲突?当然是有的。而且经常。但是每个具体问题上,崔西凯德不见得赞同保罗法莫医生的决定。读者也会存疑。他在后半本书里不断提到这个抽象问题的具体体现,作为读者的我,常有“我也这么怀疑--法莫医生的解释很合理--可是再一想我还是怀疑”。所以总体来说,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崔西凯德简直象把我们带领到法莫医生身边,亲自看到他立体的,充满魅力的性格,问了所有读者感兴趣的问题,没有给标准答案,引起深思。
纪实文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这样,借用前人称赞<红楼梦>的句子来夸这本书:社会学家可以看到贫困社会描写;政治家看到全球分配不公写照;经济学家可以看到药品价格浮动周期;企业家看到组织在默契合作下扩大过程;人事专家看到性格不同者如何找到自己合适角色发展;理想主义者看到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文学女青年能看到爱上理想主义者多么壮丽痛苦。各取所需,阅读过程带来了多重的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