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2016苏杭行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第一家公务宴请的餐厅听起来象是苏浙汇。Jun吃鸡鸭血汤的鸿瑞兴口碑不错。
荷兰的烟熏鳗鱼还可以吃吃,但怎么比得过中国沿海做法的多姿多彩。我在欧洲吃来吃去这么些年,最终感想是海鲜还是中国和日本的做法最好吃,清蒸鱼随时甩开烤鱼好几条街。好吧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贝壳类也可以接受。
上海各国各地餐馆都有,大部分离原汁原味差了口气,也许比较偏远租金相对便宜的地区,移民聚居的地方还能找到正宗些的。看上海美食节目,经常出来接受采访的是澳大利亚,泰国甚至日本的大厨,都跑到大陆淘金来了。
荷兰的烟熏鳗鱼还可以吃吃,但怎么比得过中国沿海做法的多姿多彩。我在欧洲吃来吃去这么些年,最终感想是海鲜还是中国和日本的做法最好吃,清蒸鱼随时甩开烤鱼好几条街。好吧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贝壳类也可以接受。
上海各国各地餐馆都有,大部分离原汁原味差了口气,也许比较偏远租金相对便宜的地区,移民聚居的地方还能找到正宗些的。看上海美食节目,经常出来接受采访的是澳大利亚,泰国甚至日本的大厨,都跑到大陆淘金来了。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不是苏浙汇,在徐家汇附近。其实我的口味不是很挑剔的,我忽然发现,只是怀旧而已。对了,我在食品店里买了一点炸苔条麻花,啊真好吃。又吃了两片红肠,却有点失望。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我也喜欢苔菜麻花,以前还有更朴素的苔条梗,苔菜味道浓郁,如今基本看不见了。我从前专爱吃苔菜花生里的苔菜,怎么口味这么宁波,明明家里没有宁波人。
红肠也是物质匮乏年代的恩物,现在好吃的这么多,吃红肠成了怀旧行为。红肠和食堂里的肉圆一样,淀粉放多了粘糊糊口感不好,不容易做得好吃。刚去搜了一下,据说哈尔滨传到上海的红肠源自立陶宛!以前都统称为俄国。
红肠也是物质匮乏年代的恩物,现在好吃的这么多,吃红肠成了怀旧行为。红肠和食堂里的肉圆一样,淀粉放多了粘糊糊口感不好,不容易做得好吃。刚去搜了一下,据说哈尔滨传到上海的红肠源自立陶宛!以前都统称为俄国。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想起来在上海的时候频频看见卖某种香肠的连锁摊子,号称哈尔滨进口的俄式香肠。嗯,如果有人进口丹麦香肠我肯定要尝尝。CAVA wrote:刚去搜了一下,据说哈尔滨传到上海的红肠源自立陶宛!以前都统称为俄国。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粢饭糕也是我的最爱,都多少年没吃着了。每次回国不是住家里就是和出差同事一起住宾馆,没有出去吃早餐的机会,油条也阔别多年了。
外卖网购什么的的确方便,对顾客来说。那天在油管上偶尔看见窦文涛的新节目,和陈丹青刘索拉一起聊天,说国内现在效率高啊,有时高到吓人的地步。窦文涛在北京叫外卖,因为送餐晚了就点了APP的催餐按钮,送餐小哥千道歉万道歉,都快哭了,说路上堵车已经拼命赶了,您能不能取消催餐请求,因为每次请求送餐人要罚款200-300元。这一天还是两天的收入就没了,平时工作条件、劳动保障什么的肯定好不了。
外卖网购什么的的确方便,对顾客来说。那天在油管上偶尔看见窦文涛的新节目,和陈丹青刘索拉一起聊天,说国内现在效率高啊,有时高到吓人的地步。窦文涛在北京叫外卖,因为送餐晚了就点了APP的催餐按钮,送餐小哥千道歉万道歉,都快哭了,说路上堵车已经拼命赶了,您能不能取消催餐请求,因为每次请求送餐人要罚款200-300元。这一天还是两天的收入就没了,平时工作条件、劳动保障什么的肯定好不了。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没想到世界上还有第二个跟我一样喜欢粢饭糕这么亲民的食物。
城市庞大而复杂,少不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巨大差别,但是这种差别似乎是无法消除的,这也是人类对大城市又爱又恨的理由之一,所以“北京折叠”里那种无奈的口气是对的。这两天在看 "Collapse" 也有一些相关的感想,有空在另外的帖子里讨论一下。

城市庞大而复杂,少不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巨大差别,但是这种差别似乎是无法消除的,这也是人类对大城市又爱又恨的理由之一,所以“北京折叠”里那种无奈的口气是对的。这两天在看 "Collapse" 也有一些相关的感想,有空在另外的帖子里讨论一下。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游记]2016苏杭行(抗体牛)
我经常用蜻蜓APP回听上海电台的阿拉上海人节目,每天都有热门话题,昨天是多久没和家人一起吃晚餐了。比例果然很低,下班路上堵车或者路程远,回到家再做饭等吃到已经七八点钟了,家里有小孩的肯定得另想办法,没孩子的干脆在路上随便吃点,或者回家叫外卖。久而久之家里人唯一能每天在一起说说话的机会也消失了。离开家乡在大城市闯荡的单身人士想和家人吃晚饭也没机会,单身的每天自己做饭还容易剩菜,都是当今社会的现象。今天碰巧又看到东方网关于送餐员工的报道,以某个商场为圆心的三公里周边有一个十几人的团队,每人每天平均送三十单。叫的外卖什么都有,一杯奶茶,一份炸猪排。。。方便是方便,可是现在人真懒到宅到这个份上了么?一杯奶茶都要叫人送来,劳动力真廉价啊。
-
- Posts: 1263
- Joined: 2008-11-04 17:26
Re: [游记]2016苏杭行
Jun的游记真好看
恭喜完坑
近些年时不时后悔的事儿就是大学的时候太宅,基本没去过什么地方。现在隔着千山万水的,只好空向往。
偶尔回家乡,最深的感觉倒是,contextual memory ---好多已经忘记的事情,琐琐碎碎,在那个环境下就一个一个在脑子里活过来了。然而当然环境还是both familiar and strange. 所以多少有点hometownless的感觉


恭喜完坑


近些年时不时后悔的事儿就是大学的时候太宅,基本没去过什么地方。现在隔着千山万水的,只好空向往。
偶尔回家乡,最深的感觉倒是,contextual memory ---好多已经忘记的事情,琐琐碎碎,在那个环境下就一个一个在脑子里活过来了。然而当然环境还是both familiar and strange. 所以多少有点hometownless的感觉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creates a poverty of attention."
Re: [游记]2016苏杭行
林徽因的纪念碑好别致,好看。她和杭州有什么渊源么?
菜饭的图片真诱人。我试着用电饭煲烧过一两次,味道总归哪里不太对,也许可以再试试。如今倒是偶尔会烧菜粥,粥快好时放点青菜肉米,吃完了满足舒服。
菜饭的图片真诱人。我试着用电饭煲烧过一两次,味道总归哪里不太对,也许可以再试试。如今倒是偶尔会烧菜粥,粥快好时放点青菜肉米,吃完了满足舒服。
Re: [游记]2016苏杭行
我也爱吃粢饭团和菜饭。任何火腿/咸肉/小青菜/淀粉的搭配我都喜欢,菜饭,菜粥,青菜火腿煮年糕。。。
林徽因是在杭州出生的。
很高兴JUN这么喜欢杭州!我好开心。杭州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做得不错,近年修复的建筑就有郭庄,胡雪岩故居,都是很优美的。比起北京修复长城简单粗暴好的太多了。
林徽因是在杭州出生的。
很高兴JUN这么喜欢杭州!我好开心。杭州的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做得不错,近年修复的建筑就有郭庄,胡雪岩故居,都是很优美的。比起北京修复长城简单粗暴好的太多了。
有事找我请发站内消息
Re: [游记]2016苏杭行
我觉得差别在于猪油,不是我们习惯的菜油。小时候我娘拿肥肉熬猪油,倒进罐子里凝结成白白的固体,煮面条时挖一小块扔进去,难以言喻的好吃。现在我们只能在眼不见为净的情况下吃,lard 已经成了脏字儿和禁忌。记得满屋子熬猪油的气味我很不喜欢 --- 一直都不喜欢吃猪肉,难道前生是犹太人或穆斯林?--- 但是熬剩下的猪油渣烙饼却怎么也吃不够。CAVA wrote:菜饭的图片真诱人。我试着用电饭煲烧过一两次,味道总归哪里不太对,也许可以再试试。
这次回国幸运的一次都没拉肚子,但是不可避免地感冒咳嗽打喷嚏。最近看到雾霾照片,感觉中国的环境危机已经达到了快要崩溃的地步。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游记]2016苏杭行
我们家烧菜饭倒一直不放猪油,也很好吃。上海经典用猪油的食物是阳春面,高雅的名字配了最接地气的原料。现在很少吃到阳春面了,猪油在葱油饼里最常见。
英国专业肉店也卖鹅油、猪油、beef dripping,某人买过鹅油自己做功封鸭腿。猪油不知道怎么做的,如果放点其它欧洲香草就不是我想象中纯正的猪油了,他们的鸡汤味道就很怪。
英国专业肉店也卖鹅油、猪油、beef dripping,某人买过鹅油自己做功封鸭腿。猪油不知道怎么做的,如果放点其它欧洲香草就不是我想象中纯正的猪油了,他们的鸡汤味道就很怪。
Re: [游记]2016苏杭行
不知为啥,写杭州的那段让我泪盈于睫。
Jun写得好看,不过好些吃的图片看不到。我是鸭血汤的爱好者,但是几年前回国去南京玩专门吃的鸭血粉丝汤居然没有我在上海居民区的小馆子的好吃。我真是够馋的,为了吃鸭血粉丝汤专门去南京,为了吃扬州包子专门去扬州。。。
高铁的确是德政,那个刘部长贪污就贪污呗,至少贪了之后做了件大好事。
我妈家有熬螃蟹酱的习惯,对,就是梁实秋说的“清水变鸡汤”的那种螃蟹酱,那个是用拆出来的蟹粉加猪油熬的,必须用猪油才香。
扬州的阳春面惊人的好吃,我特别喜欢这些平民小食。
Jun写得好看,不过好些吃的图片看不到。我是鸭血汤的爱好者,但是几年前回国去南京玩专门吃的鸭血粉丝汤居然没有我在上海居民区的小馆子的好吃。我真是够馋的,为了吃鸭血粉丝汤专门去南京,为了吃扬州包子专门去扬州。。。
高铁的确是德政,那个刘部长贪污就贪污呗,至少贪了之后做了件大好事。
我妈家有熬螃蟹酱的习惯,对,就是梁实秋说的“清水变鸡汤”的那种螃蟹酱,那个是用拆出来的蟹粉加猪油熬的,必须用猪油才香。
扬州的阳春面惊人的好吃,我特别喜欢这些平民小食。
现在偶是胡军的扇子。
Re: [游记]2016苏杭行
我是从 Google+ 上面连过来的照片,好像用 iPad 就看不到。
白花花的猪油里凝结着黄橙橙的蟹粉,这个画面一下子跳入我的脑海里。据我记忆所及,我娘有史以来可能只做过一两次,忽然历历在目,神奇,味道是完全没印象了。又联想到外婆做猪油八宝饭的手势。
我也是,特别爱吃平民小吃!下次一定要去扬州。qinger wrote:我妈家有熬螃蟹酱的习惯,对,就是梁实秋说的“清水变鸡汤”的那种螃蟹酱,那个是用拆出来的蟹粉加猪油熬的,必须用猪油才香。
扬州的阳春面惊人的好吃,我特别喜欢这些平民小食。
白花花的猪油里凝结着黄橙橙的蟹粉,这个画面一下子跳入我的脑海里。据我记忆所及,我娘有史以来可能只做过一两次,忽然历历在目,神奇,味道是完全没印象了。又联想到外婆做猪油八宝饭的手势。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
Re: [游记]2016苏杭行
太好看了。我在外面断断续续用手机在山间断续的信号里读完文字,回到家又在电脑上连图片重读一遍。开始的时候讲全球化,Jun有种焦急的口吻,到了中间文化部分简直是微醺的口气,最后一段食物因为是关乎回忆的私人体验,我这个北人感受不深。
云浆未饮结成冰
Re: [游记]2016苏杭行
今天在越南 deli 里买三明治时忽然想起在中国时的一个有趣现象:买不到冷汽水!很多小店里墙角站一个冰柜,但那都是摆设!一打开门就会发现根本没插电。我们在中国喝到的都是室温汽水,我觉得不是省钱的问题而是文化差异。
此喵已死,有事烧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