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五月,刚被合作五年的女伴甩了的加拿大男单选手 Dylan Moskovitch 在 Instagram 上贴了一张与几个友人的合影,网上有嗅觉灵敏的冰迷马上认出站在他左手边的女孩子是俄国双人滑选手 Liubov Ilyushechkina,圈内瞬间传开了兴奋的窃窃私语。
Moskovitch 之前跟女伴 Kirsten Moore-Towers 代表加拿大,在世界锦标赛上差点拿到牌子,在2014年奥运会上名列第五,被普遍认为很快可以上世界奖台了。(Moore-Towers & Moskovitch 的节目视频)然而,Moore-Towers 希望能再参加两次奥运会,但 Moskovitch 当时已经29岁,继续训练比赛八年希望渺茫。或许,那时她终于私下找到了合适的新男伴 --- 后来宣布是Michael Mariano。Dylan 后来对采访他的记者说,Kirsten 提出拆挡时,他不是一点点的意外。那时他已经跟两个朋友(也是双人滑选手)在 Waterloo 买了房子,打算好好安顿下来再干四年到平昌奥运会。这下只能收拾行李回到多伦多,跟家人暂住。年近三十,是新找搭档呢还是干脆挂靴退休开始新生活?他自己也觉得很渺茫,只能先在以前的冰场先跟人先试试配对 (tryout),走一步算一步。
也不知为什么,他在脸书上给当时正闲着没有搭档的俄国女选手 Liubov Ilyushechkina 留了话,提议两人 try out。Liuba 人在俄国,没有加拿大签证,但是已有美国签证,于是两人约好在底特律俱乐部碰头,不见不散。
Liuba 少年成名,十几岁到莫斯科著名教练 Natalia Pavlova 那里,跟 Nodari Maisuradze 搭档,十八岁之前就获得过 Junior 世锦赛的银牌和金牌,因为风格独特气质特别而颇受瞩目。他们升入 senior 级别之后,表现一路下滑,谣言四起。尤其奇怪的是教练 Pavlova 在采访中把失利都归罪到 Liuba 身上,说她自愿减肥过度,教练劝她多吃却被拒绝,导致技术变形体力不足等等。考虑到 Maisuradze 比大部分双人滑男选手个子矮,可以想象女伴有诸多体型方面的压力。(Ilyushechkina & Maisuradze 的节目视频) 2012年初,Liuba 提出与男伴分手,Pavlova 在采访里大骂她不负责任。后来传出内情,拆挡之前一两年,Luba 的处境很不愉快,男伴与教练站在同一阵营给她穿小鞋,她把具体事件写下来报告给俄国冰协领导,后果可想而知。在一个势力颇大的名教练与一个没拿过世界奖牌的女选手之间,冰协领导会站在哪边?Liuba 在 Pavlova 那里呆不下去,跑到法国去 try out,搭上法国男选手 Yannick Kocon,希望能代表法国参赛。俄国冰协拒绝放人,把她召回俄国,许诺帮她另找一个男伴和教练。然而之后什么动静都无,我们不知道她有没有跟俄国选手 try out,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打心里就不想再代表俄国参加比赛。总之,俄国冰协当时答应,2014年奥运会(在俄国 Sochi 举行)之前是绝不会放她的,但是奥运会之后可以放人。于是 Luba 就在冰场教教小朋友,独自混过了前途黑暗的一年半,什么训练都没有。
俄国冰协当然不是什么好人,但公平地说,他们不放选手出去代表别国的做法,在花样滑冰里并不罕见。因为目前仍然不像网球那样允许不同国籍的选手随便组队,俄美加这种滑冰强国一般都不喜欢让自己培养出的高端选手随便出去代表他国,回头跟自己的选手形成威胁。一般的惯例是,即使放人也要先让TA坐至少一年的冷板凳。美国与加拿大关系比较好,会彼此“交换”一些在本国找不到合适搭档的选手,但是俄国与北美之间的搭档极其罕见。九十年代初期当苏联解体时倒是有不少俄国和乌克兰的选手在一片混乱中移民西方,比较著名的是冰舞选手 Marina Annissina 跑到法国跟 Gwendel Peizerat 搭档后获得世界冠军与奥运冠军,那以后俄国冰协就非常谨慎,宁可断送选手的运动生涯而不愿轻易放人。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Ilyushechkina 和 Moskovitch 在底特律滑冰俱乐部 try out. 他俩之前只是点头之交,在比赛里打过照面而已。Liuba 升组后第一次重大国际比赛就是在加拿大,对这个国家的第一印象特别好,但她没想过移民加拿大。
据当时在底特律的旁观者说,他俩 try out 第一天就在地面上练起非常复杂 (sick) 的托举 --- 在双人滑里,托举都是先在地面上搞定再上冰,否则太危险 --- 第二天就开始在冰上开练抛跳三周 (throw triple jumps)。两人后来都在采访中说,we clicked right away. 这种选手之间的缘分是难以言喻的,有时一搭手就知道了。实际上他俩的搭档有很多不利因素,第一,俄国和北美的基础技术教法就有差异,很多双人配合的技术动作,例如 twist lift, throw jumps, 旋转,都需要两人配合十分精确;第二,Liuba 已经一年多没训练了,技术荒废得厉害;第三,说一千道一万,Dylan 已经快三十了,前途有限,而 Liuba 还不到二十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俄国会不会放她代表加拿大?虽然两年前许诺等过了冬奥会就放人,但是放给法国和放给老对头加拿大?
然而两人之间的化学作用无法抵挡,两人马上取消了两天后飞回家的机票,在底特律一边训练一边等着 Liuba 去的加拿大签证批下来。这样一等就是六个星期,没有教练,没有冰协,然而两人都舍不得暂时分手回家去等待。就这样两个陌生人在外国的冰上彼此认识,彼此磨合,算计着或许注定无法实现的梦想。底特律离加拿大很近,有不少加拿大选手在那里训练,他们就暂住在队友的公寓里,Dylan 同时跟多伦多的教练 Lee Barkell 和好友(退休不久的双人滑选手)Bryce Davison 密切联络,等 Liuba 的签证一下来就回到多伦多的俱乐部开始训练。
两人虽然各有短板,但这个新搭档也有奇妙的长处。例如,Liuba 的旧男伴比较矮,他们的托举一直不太出色。而 Dylan 很高大,他的托举非常强,Liuba 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体重(虽然她现在也还很瘦),而且她的柔韧性极好,两人钻研出各种新颖独特的托举姿态,没有别人能模仿。Dylan 跟过去的搭档(他小时候跟妹妹搭档)一直都是典型的加拿大风格,欢快可爱型,但从来跟“优雅”的概念沾不上边。跟 Liuba 一起他必须强化姿态与乐感,肢体的细节表现。他俩都有很多新东西要学。与此同时,大家都屏息等待俄国冰协迟迟不来的决定。加拿大冰协在幕后交涉,有些俄国教练也出来替 Liuba 说话。如果她不能被允许参加国际比赛,这个新搭档也就没有意义了。在心焦的几个月里,Dylan 还要自己掏大部分的钱承担生活与训练的费用,因为 Liuba 连工卡都没有。后来他说,我把家底都押上了。
到了十月,俄冰协终于放人。或许他们觉得 Liuba 已经废了,威胁有限。或许加拿大冰协在某些方面做了交易。总之,他们可以参加国际比赛了。他们搭档的第一赛季,自由滑的音乐是,当当当,From Russia With Love.

双人滑是花样滑冰里技术性最强的项目,需要选手掌握各种没有直接关联的一大堆技术,尤其难搞的是捻转 (twist lift) 和抛挑 (throw jumps),对于默契和 timing 的要求都特别高。这方面中国教练特别有一手,但是北美教练就很挠头。而且 Liuba 的单跳 (side-by-side jumps) 也是时灵时不灵的。另一方面,两人的技术根底都是世界级的,编舞与风格都独树一帜,托举尤其 ... sick! 他们的成绩既没有一飞冲天,也没有落入低谷,而是稳步上升。或许,更重要的是,他俩在场上场下总是特别开心满意的样子,不管有没有失误,不管发挥好不好。或许因为两人都曾在遗憾退役的边缘徘徊,得到新机会的过程又如此艰难,如此神奇,两人看上去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每一次比赛都来之不易,来不及介意太多了。
本赛季他们在巡回赛里两次登上领奖台,在上个月的四大洲比赛中又获得铜牌。(自由滑视频)她的单跳和他们的捻转和抛跳扔有进步的空间,但是其他方面的双人技术是相当顶尖的。
最近看到俄国体育记者对 Liubov 的采访,问她,你说过为加拿大拿牌很重要,因为加拿大是你最喜欢的国家,你不怕收到 hate mail 吗?她回答,已经收到一些了,但是,"I have a right for my point of view and to voice it. I love Canada, whatever people think is their own problem."
------------
附记:Kirsten Moore-Towers 跟 Mariano 搭档后,连续两年在全加锦标赛上排第四名,今年排第三,一直在 Ilyushechkina/Moskovitch之后。不过他们也继续进步没有放弃。Nodari Maisuradze 留在俄国跟 Julia Antipova 重组,在 2014 年世锦赛上获得第八名,但 Antipova 患上厌食症,严重到有生命危险。她的父母把她带到以色列的专科医院治疗,慢慢恢复,但此后至今再也没有出来比赛;Maisuradze 也 ... 不知道现在在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