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洛尼亚出发火车半个钟头。快到摩德纳的时候,有个巨大的乌龟壳一样明黄色建筑,矮矮的趴在路边,惊鸿一瞥不知道是什么。下火车我们直奔法拉利创始人博物馆。原来就是它!
位于Maranello的法拉利工厂博物馆规模大,收藏方程式赛车车辆更全,还有开车体验。位于家乡的这座enzo ferrari 博物馆着重创始人的生平。处于核心的旧旧L字形状是十九世纪的农舍。短边是恩佐童年的家,他出生的地方。长边是个旧仓库,恩佐的爸爸带着他摆弄机器修汽车的家庭作坊。恩佐从小喜欢捣鼓机器,每次走下粉红色大理石楼梯进入仓库,都像踏进天堂。他没念过大学也没学过工程,十岁爸爸带他去博洛尼亚看赛车,立志要当赛车手。一战在军队服役后回家想去菲亚特,被拒。后来到另一家专门二手卡车改装成家用车的车厂当上了试车手。从平凡的试车手开始,他倾其所有买了辆二手Alfa Romeo努力进军赛车手行业,进入了Alfa Romeo的赛车队,赢了不少比赛,逐渐成了AR赛车队的头,进一步组建法拉利车队。他出赛车手AR出赛车,合作的很成功,十年来战绩斐然。再情投意合的神仙眷侣也会随时间grow apart. AR工程师烦恩佐要求多。恩佐烦AR的工程师不柔顺。管理层早就嫌恩佐功高震主控制不住,双方遂分道扬镳。分手时有四年不竞争限制期,他就自己搞了个小公司倒腾生产点赛车部件跟两个要好工程师一起造赛车。随后二战爆发粉碎了他的赛车梦,为躲避轰炸搬家到Maranello,仍然被炸成一片白地。具体这段他的公司干了啥买卖不太有人提,二战里德意日大大小小各个公司战时爱国制造,战败都是纳粹同谋,没啥好讲的。战后恩佐终于正式成立自己的公司法拉利造赛车。这之后一切都是历史了。其实之后还有很多狗血故事,我都没耐心听素食男如数家珍。最神的是他一边数一边还撇清:其实法拉利不是我最喜欢的车队。看完我慷慨解囊给他买了个法拉利........................
.
.
.
......................................................................................咖啡杯。
2012年建成的新馆温柔的拥抱旧农舍,高度没有影响周围建筑的和谐,流线型屋顶设计和切口呼应跑车车盖和通风口的形状,内部一片雪白闪亮,弧线流利,高畅简洁,衬托的一辆辆经典车型无比迷人。旧农舍内部同样被改造的明亮通透,长长展台上陈设着一个又一个闪亮美丽的引擎,边上还有大屏幕电视在播放动画介绍引擎设计的进化。虽然我对车毫无兴趣,还是觉得非常赏心悦目。

剖面示意图


桂家食肆
摩德纳只有两个餐馆被列在旅游书里,2016年被评为全球最佳餐馆的Osteria Francescana,第二家是桂家食肆 Hosteria Giusti ,在桂家熟食店 Salumeria Giuseppe Giusti 的后面,在本地人和游客间同样受欢迎,不太好订位置,但可以在熟食店买些东西到边上广场野餐。
素食男问我为什么意大利有这么多种词表示餐馆。这我是研究过的。跟他解释:Osterias/Hosteria是朴实的小酒馆, 可以喝酒吃点东西, 菜单简单,每天就几个菜, 有什么卖什么. Trattorias 是家庭小饭馆, 本地菜, 家传菜, 菜单比Osteria长,妈妈或者祖母在后面烧菜, 老爹算账, 娃儿跑堂.Ristorante 是正经饭店,有正经招待,侍酒师,桌上铺雪白桌布的。素食男困惑的问,那么全球最佳餐馆就是个朴实的小酒馆?我一时语塞,只好回答也许人家就是比较谦虚。从法拉利博物馆里出来十二点半,小绿跑来跑去太开心累趴了,一出门就在背包里流露出昏昏欲睡的表情。我见机觉得也许能吃一顿安静的午餐,又想现在是淡季又不是周末,不妨碰碰运气,很想去Osteria Francescana享受一顿一生难忘的体验,可是就有座我也没胆子带着小绿去。看到桂家食肆是家庭友好的,不妨一试。打电话去居然订到了最后一张午餐桌子。对方是个温柔的意大利女声,我说十五分钟后走到,她叮嘱如果门关了打电话,她来开门。我困惑的想不是说中饭是十二点半到两点么?慢悠悠走过一个公园和一个美丽的喷泉广场,我跟素食男说你记得master of none 第二季度开头两集他在意大利小镇学做通心粉?就是这里拍的。估计是收了摩德纳的旅游局赞助。后来他的哥们来玩。两人去吃饭的餐厅就是Osteria Francescana, 大厨Massimo Bottura也出来亮相。对,就是是Netflix Chef's Table 系列第一系列第一集的主打人物. 这个系列纯粹是food porn,素食男被迫看了几集后就拒绝再看了. 我看得津津有味。
罗马广场看得出是新设计过,喷泉从平地上喷涌而出,随着音乐灯光变幻,水流在地面形成长条水镜映照着周围华丽的巴洛克式宫殿,即使在阴天也显得梦幻。夏天艳阳高照时想来更加美丽,给孩子和大人都带来凉爽愉快的体验。


过了广场一排拱廊下里就是桂家熟食店,小门脸很典型。进门也很典型的一排柜台卖各种火腿香肠烘制点心。我突然马上认出来。master of none 里男主过生日提前三个月订了桌子吃中饭,临时被朋友们放了鸽子,自己一个人去,碰上从纽约远道而来的一个姑娘,弄错订桌时间是一个月以后,姑娘就站在这个柜台前哀求能不能通融,餐馆为难的表示爱莫能助。他主动跟她拼台子, 接着两人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柜台边就是入口,有个小走廊穿过去,左手是厨房,再往里走一进门是个小餐厅。就四张小桌子。的确是没法通融。虽然小却整洁精致,铺着雪白的桌布,摆着娇艳的鲜花。桌子也许可以坐四个人,但是这天每桌都只坐了三对意大利老头老太,慢悠悠的享受食物。



素食男卸下背包搭在餐具柜角落里,盖上外套,我们蹑手蹑脚坐下,吃了此行最美妙的一顿饭。半份鸡汤饺子,半份红酒烧猪小腿,再加和素食男分享两份甜点,喝了一瓶本地红酒。黄澄澄的汤是小阉公鸡炖的,看上去就比四季餐厅更浓,入口不负期望,我满足的一声叹息,味蕾都高兴张开小手拥抱鸡汤。猪小腿肉带筋炖烂,其貌不扬,却美味至极,淡淡的茴香和迷迭香味环绕舌尖。炖茴香根入口即化,淡淡的鲜甜,香气萦绕,是从没尝过的美味。甜点里Zabaglione 是第一次吃,蛋黄和甜酒打出来的糊糊,柔滑香甜,撒上微苦可可粉,陪脆脆的杏仁小饼干。Bensone蛋糕也是偏干偏粉的质地对比柔滑的马斯卡彭奶酪,再浇上熬浓的葡萄汁。两道甜点都是甜度控制的非常好,看似简简单单,味道质地对比又和谐,不愧是最会吃最懂吃的意大利人民啊。
这顿饭好吃而家常,每一样食物都是用心做出来,味道调的很温和,香料用的很克制,没有鲜明的刺激,和谐中极具丰富层次,每一口都值得闭上眼睛品味,喝一口酒再回味,才吃下一口。
小绿呼呼的睡到第二道才醒,愉快的吃了不少猪肉和奶酪饺子,奋力跟我们争夺甜点,more ! more!吃光了四处溜达。我这才看见楼上还有一层,有个洗手间,被锁起来的玻璃门后是张大长木桌,上面还有碎面皮,看来是做通心粉的地方。这里如此受欢迎,如果改成餐桌,想来可以多赚不少钱。但是人家显然也没这个想法...也许是因为淡季,只有周二到周六中午开一个半钟头,只招待一拨客人。招待和厨子都笑嘻嘻生活很愉快的样子。出门的时候小绿挨个跟他们告别,又白蹭了块杏仁饼干。



鸡汤饺子, 汤是小阉公鸡炖的.

奶酪饺子

红酒炖猪小腿,炖茴香

Zabaglione 配杏仁小饼干

偏干的Bensone蛋糕垫马斯卡彭奶酪,浇煮熟浓缩的葡萄汁
乔氏老醋Acetaia di Giorgio
回忆当年,摩德納葡萄甜醋Balsamic Vinegar of Modena 是我到纽约后才学会吃的新体验。到意大利餐馆总有一瓶,跟橄榄油一起倒在碟子里沾面包吃。这之前我从不知道面包可以蘸醋。尝试后很惊讶这醋是甜的,而且味道柔和浓郁。后来又学会用它拌色拉。逐渐做什么菜都不太用其他醋了--连中国菜里,醋多半跟糖一起用,酸甜口味,用葡萄甜醋正合适。摩德納在我的脑子里,一直也就是跟醋连在一起。不是超跑,也不是世界上最好的餐馆。
在乔氏老醋Acetaia di Giorgio 家参观他们的顶楼小作坊,听了老太淳朴又自豪的介绍传统工艺,貌似也不难,就是把葡萄汁熬到一半然后放在木桶里酿,每年倒倒桶。耗时间是耗的,产量也很小。物以稀为贵,我懂!等到品尝的时候,我才知道,其实,我不懂。多年以来,我没吃过真正的摩德納葡萄甜醋。酿制了十二年,二十五年的传统摩德納葡萄甜醋Aceto Balsamico Tradizionale,深棕色,质地濃稠,舔一下可以感到粘粘的,酸甜圆熟平衡,香气幽远缠绕,跟喝好酒有异曲同工之妙。跟这一比,以前吃的全都是酸甜水儿了。惊呆。难怪好餐馆里经常慎重其事表明:我们这道菜上滴的是传统摩德納葡萄甜醋。我以前都看一眼就完了。现在知道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完了看一下价钱。家常做菜还是继续用三年陈的酸甜水儿吧。买了一小瓶二十五年陈的准备珍藏着准备逢年过节拿出来滴几滴在冰淇淋和帕玛森奶酪上吃。追忆一下我美好的意大利之旅。
小绿也跟着我们津津有味的尝了一个又一个,还直嚷嚷: nice, hmmm, more, more . 做醋的老头老太被逗得心花怒放,抱着她拍照,还一直问她要不要多吃点。跪求他们别这样富养我家女儿,难以为继了我们。意大利人真喜欢孩子,旅馆往小床里放个毛绒熊猫,吃饭餐馆总会免费送一球冰淇淋或者小甜饼,喝咖啡招待笑咪咪拿出一小杯堆满奶油花的热巧克力来,连买酒时老头追出来给小绿一块糖。

然后我们又在市中心逛了逛美丽的大教堂,爬了市民塔,建于十二世纪的市民塔照例是歪的,下半部分很环保的再利用了古罗马城镇材料,石料七零八碎的来自广大罗马帝国的二十几个区域,一边建一遍发现地基下沉塔已经开始倾斜,采取各种补救措施,每层的倾斜程度都不一样。倒是也看不出,蛮整齐的。二楼慎重的挂着一个木头和铁皮做的水桶,是十四世纪初跟博洛尼亚打仗时抢来的。成为了城市象征。这个, 也是太可爱了点吧。
最后感叹一下,帕瓦罗蒂也是这里人。考虑到他们有那么多世界上最有名的啥啥啥,这个可爱的小城市没有更出名,真是很奇怪。另外他们的几个特产分布真的有点广谱,葡萄醋和跑车,美食和男高音,两个餐馆也是风格差异很大,一家颠覆而艺术,另一家家常而温馨,也许唯一共同点就是一根筋工匠精神,愉快而投入的把喜欢的事情做好,开开心心跟大家分享,真是幸福度很高的生活啊。

挂在塔里的是复制品
真身慎重的被藏在市政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