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人特话唠。每演奏完一曲都要跟观众唠嗑 , 罗里罗嗦的谈人生故事,有一种周星驰式的幽默感。说他的小提琴是他爷爷传下来的。爷爷是阿美尼亚人,战争期间逃难逃到黎巴嫩 -- 唉嘛,这难逃的--后来黎巴嫩又打仗了,他爹就在防空洞里教他拉琴。十四岁他到了德国学琴。刚去的时候特自卑,不会说德语。琴手们之间攀比心也很重,小提琴讲究最好的都是意大利十八世纪名家之作, 其他同学都有不少琴,喜欢炫耀。一个说:昨天我拉的是史特拉第瓦里。 另一个说今天我拉的是 瓜尔内里。每次这种时候他就默默自卑缩着头不出声。因为他拉的还是那把爷爷传下来的破烂小提琴。有次大家又在如此攀比,有个他很讨厌的有钱同学就问:阿如,你的琴啥牌子。他含糊的咕哝了一下想躲过去。那人不放过,问:啥?啥?没听见。他被逼急了,脱口而出:ravioli. (这是当时他能想到的最意大利的词儿) 大家哄笑:没听说过.这是谁. 他气愤地随口撒谎说:alfredo ravioli. 特别好的意大利制琴师.十八世纪. ..早期!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说:这人这么好为什么没人听说过. 他就比划着编造:嗯, 这人,特别古怪,特别浪漫, 他是个天才,一共只造了五把琴, 就大彻大悟不造了. 大家瞪着他. 他只好接着编:后来,他去了北方...斯堪迪纳维亚国家...过着自然的生活,养了很多鸡...大家仍然不信.可那时没有手机和没有wiki 的时代,所以没人能当场戳穿他...观众笑的捧腹,我想到他小小一个人儿幼年就远离家乡,又是个穷国来的孩子,在古典音乐学院的一群高傲小天鹅中间, 不由又觉得十分心酸.
威尔第的四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fHVdSehjg
他显然是一个极有天分又勤奋的孩子. 不会说德语拉着一把破琴,挡不住琴技熠熠发光. 有次演出后有个中年妇女走过来激动的唧唧呱呱说了一大堆话,他根本听不懂.最后中年妇女问了个问题,急切的盯着他等待答案. 问题他也没听懂. 但是他爸曾经忠告他, 对人生说是! 再加上他不多的德文词汇里也只有'是'能用上. 于是他就回答了"是".中年妇女非常开心, 又问了问题.他又答"是". 中年妇女更开心了,拉过边上一个她的朋友, 哇啦哇啦说了一堆. 第二个中年妇女急切的问了他一个问题.他继续回答"是". 谈话有点进行不下去,两个妇女拉了个男人过来,问他会不会说英语.他说不会.会不会说法语.会一些.于是男人用法语解释:这两个妇女是犹太人,很喜欢他的表演,看他像犹太青年,问是不是. (所以他假冒了犹太人)又问他愿不愿意在婚礼上表演犹太音乐.(所以他说愿意). 第二个妇女的儿子下周末结婚,问他有没有空来表演,他答应了. 听完翻译他傻了.又不好意思承认,回家后发愁,收拾东西想溜之大吉.被邻居发现了,问清原委,着急的说:你不能溜走.不然人家婚礼没有音乐怎么办? 你得去,表演完趁大家高兴找机会老实坦白你不是犹太人就可以了. 于是他去了.表演很成功, 婚礼很欢乐. 他刚想找主人坦白自己并非犹太人, 主人拉着另一个朋友过来,那人儿子下周末结婚,也想找他表演.他的坦白无法说出口,只好下周继续去表演....另外他们付的酬劳很慷慨, 于是他就这样在犹太人聚居区混了四年. 他甚至在犹太音乐影响下创作了一首叫 Pisando flores 的曲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ysqP9yCgjw
他的音乐不但有中东阿拉伯和犹太影响,也有中欧吉普赛和克莱兹梅尔犹太影响, 后来生活在西班牙,所以也吸收了西班牙弗拉明戈和阿根廷探戈音乐的传统.从小他家矛盾就大. 他爹喜欢古典古典音乐最爱巴赫,痛恨摇滚乐.他姐痛恨古典乐疯狂喜欢摇滚乐, 他夹在中间感到精神分裂, 在他爹面前装古典粉,在他姐面前扮摇滚粉.他姐强制性在他墙上贴了led zeppelin 的海报,看得他夜夜做恶梦. 到成年后第一次听到led zeppelin 现场表演,才惊为天人! 后来他在英国混过一阵儿, 混上了Boy George 的伴奏. 跟着去个典型的音乐节, Boy George 演出开始前还有一个钟头, 他就晃悠着去别的场子看看. 一看看到一个乐队混了很多古典乐器表演很赞, 不知不觉看了三个钟头. 演出结束他醒悟过来大事不好, 赶紧回去想悄悄溜上台别被注意到.不幸的是Boy George 的演出也结束了. 正愤怒的和舞台经理在等他.当场开出. 他于是灰溜溜走了.这个他听呆了的乐队就是Radiohead.
Ara Malikian - No Surprises (Radiohead Cov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PC6my5gAc
Life on Mars by David Bow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1O4c6PdCrI
话拉回来他青春期最喜欢的既不是摇滚乐也不是古典乐,而是...john travolta. 他疯狂迷恋john travolta. 学发型学穿衣学跳舞学走路. 对低俗小说迷得死去活来.边说边姗姗学着john travolta 舞步倒走. 全场爆笑, 他们开始演奏低俗小说主题曲, 全场都拍手跺脚, 气氛爆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_sltxrHok
摇滚青年也会长大。前几年他升级喜当爹,得了个儿子叫卡洛。他一脸老实人的表情对观众说:我老婆怀孕的时候,我们俩出了问题。因为邻居也同时怀孕了。她俩就经常聊天儿。。。观众不由哗然。边上第二小提琴手赶紧跟他打手势。他表情迷茫,二提琴过去嘀咕几句,他才恍然的跟观众解释:邻居太太的孩子是邻居先生的。观众松口气。他接着说:她俩就经常聊天啊。大约四五个月的时候,据说能感到胎动。邻居表示她感到了!经常的!我老婆还什么都没感到,很焦虑,天天拉着我的手放在肚子上摸。逼问我感到没有。。我摸不到啥啊。但是邻居的肚子我摸着也没啥啊?她非说的像天天肚子里开派对开演唱会敲锣打鼓连唱带跳的。搞得我老婆更焦虑了,天天疑神疑鬼的逼着我摸肚子。我被老婆逼的只好撒谎说有摸到!后来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出幻觉了,有时候真能感到点,刚感到又没了,特揪心!所以这个经历给我灵感,写了这个乍起乍停的曲子,卡洛的华尔兹。非常轻俏甜蜜的一首曲子,我和素食男边笑边回忆起,第一次似乎感到肚子里冒了个泡,我反复纠结那是不是胎动,后来胎动明显了,素食男抱怨摸不到,我面朝下趴在床上,把他的手放在肚子和床之间,希望他能感到。 怀孕时充满期待和甜蜜的时光随着流动的音符涌上心头,感动的掉了眼泪。
献给儿子的 El Vals de Kair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ewElZjy4I
说着他把话题转回家传小提琴上。我以为既然琴是爷爷传下来的,爸爸教他拉琴,那一定是家学渊源音乐基因好吧。出乎意料的是,他告诉观众,爷爷根本不会拉琴。当年亚美尼亚战火纷飞,有个好心的陌生人送了爷爷一把破旧小提琴,让他冒充乐手骗过军队才得以逃到黎巴嫩。为了表示对救命恩人的感激尊重,他逼儿子,就是阿如的爸爸。学拉小提琴。阿如童年又赶上了黎巴嫩战乱,经常困在防空洞里,爸爸就逼他练琴,表示对爷爷的尊重。阿如十二岁开了第一个音乐会,十四岁被邀请去德国进修。说到这里,他没有半分炫耀才华的意思,而是真诚的说:这把琴,救了我爷爷逃离战争过上稳定生活。这把琴又救了了,没有它我也不可能逃离战争过上稳定生活。作为战争难民,我深深感激这把琴为我带来的机会。这世界上有太多难民需要一个机会了。这首曲子是献给难民的。然后他演奏了一首自己做的非常尖锐惊骇的曲子,全场默然,然后剧烈鼓掌。
我不是难民,但是作为一个移民,身同感受,思绪万千。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摇滚古典音乐会会令我体验欢笑落泪感慨这种种滋味。有人说他是现代最后一个游吟诗人,真的很贴切啊。
最后收尾是一曲温柔如水的巴赫. 一切鼓点都停止了,他走下舞台, 在观众席中缓缓拉着琴穿行,一束光追着他的身影, 所有人静静的凝视享受.
Aria de Ba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0fb0mu4p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