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
我们的飞机在晚上抵达香港,某人一路催着,“快快快,车已经在外面等了。”赶着我们出了机场。我很愤怒,每次他从香港过境,都会在机场吃米其林一星,并特地发照片给我。
机场外等了一辆白色面包车,司机神色冷峻且不耐烦,挥手让我们走开,把第三排座椅放下一半,自己把我们三个大箱子加两个小箱子,摆在半放下的第三排座椅和后面的空隙里。夜色已浓,他一声不吭地上路。中间某人问他是否是走港珠澳大桥,他闷声答应了一声。某人回头对团圆说我们要走一座很大的桥。
我坐半拉第三排,还未看到香港的灯红酒绿就被车子带走。不多久车子就抵达入口极其开阔,简直像是飞机坪的关卡处。我边上的箱子在车子里滑动,我想还好这次是我坐后排,一般都是团圆坐在最后面,用右手扶住箱子不动。但这丝毫不减我的兴奋心情,我左手摸出手机打算照相。司机在要走我们的证件,然后靠边停车,他也不解释,我还以为我们都得下车入关。他一声不吭下车绕到后面把移动的行李绑好。
然后他坐回驾驶座,开向一排收费站模样的关卡处。大概是晚上的原因,这么多关卡,只有我们一辆车通行。坐在玻璃单间里的是个十分年轻的帅哥。亚洲人显小,他看上去简直象十几岁。司机递上我们的证件,交换了几句粤语,很快我们就过关了。
过关之后车子驶上大桥。大桥缓缓攀升,车窗外是黝黝的大山,我记得看到过香港是个绿化面积非常高的大都市。不多久车子驶入海底隧道,(后来我上网研究了一下,这里叫做东人工岛)团子一开始还在跟圆子总结每节隧道有一个出口,很快两人就都睡着了。隧道崭崭新,照明灯管搭成呈门状,一框一框从车身两边和头顶飞掠而过,统共只有我们一辆车,简直像80年代宇宙飞行的科幻片。
我还以为会一直海底隧道到对岸,结果开了一阵子,车子从隧道出来。(这里是西人工岛,是整个大桥的调度监控中心。)夜晚空气非常清明,大桥长到在桥上也能看到前后无边无际的桥身如水蛇一般飘在平静的海面上。两岸晶光灿烂的大厦夜景隔水而望近在眼前。我们两个大人兴冲冲地往两边张望。团圆无论如何叫不醒。开上桥司机心情明显好了一些,告诉我们左岸是澳门。也许我坐在后排听不清,但也没胆再问他。
这桥真长,真长,我们在桥上足足开了有40多分钟。摩天大厦的霓虹灯紧贴着水面,大概从前从内地看过去香港就是这般繁华景象吧?现在桥两岸对着亮晶晶,我这样的游客也分不出哪里是哪里,只觉得这40分钟一点也不枯燥。
终于下了桥,前面是两个机场一样的圆盘形建筑物,司机指着左边说这里是去珠海,稍远些的那边是去澳门。在过关泊车处,他卸下我们的行李,指点我们上电梯去二楼。他会在前面下楼处等我们。
团圆终于被叫醒过来,很兴奋。室外非常闷热,上电梯走进二楼大厅,空调凉爽的空气很宜人。我看到海关官员意识到走了这么远,到这里才是正式入关。一大排关口,只有一个有个同样看上去未成年人坐镇。大厅空荡荡,我们当然排第一上前,被告知每个人都要填表。某人很愤怒,跟我嘟囔:“过关应该一分钟就完了的事情。过了那么多次了。”我回答他:“你过那么多次都是当中国人过的,现在你跟美国人一家一起过,被算美国人了。”
正当某人填写每人一张的小表格,门口呼啦啦进来一大帮人,我心想:“倒霉。都排我们前面了。”(所以显然我回帖里说就我们一辆车是个错觉。)这些人一半排在我们前面形成胖胖的一队,另一半从边上无人的口上刷卡,透明小门一开,就过去了。跟乘地铁一样。我看墙上的液晶大屏幕循环播放的宣传片。宣传片用动画讲解:11岁以上的成年人走无人通道,刷身份证过关。儿童则需走有人服务的通道。我们前面的队伍也过得很快,等我们填好表格,只剩下一家四口。这家人卡在那里,跟我们一样是用护照的,个头儿很高的两个儿子,用旅行证过关,结果上面有个什么“未成年帅哥官员”没见过,喊来自己领导。这家家长已经先过去,儿子不懂中文,一问三不知,家长站在关对面喊话回答。
终于轮到我们,“未成年帅哥”官员要求团圆的表格上也要写上中文名字,并且要求团圆签字。团圆得意地签上中文大名。“未成年帅哥”官员心情好得不得了,大半夜细细端详团圆,发表评论:“诶,一个像爸爸,一个像妈妈,连头发都是!”
等到我们终于下楼,司机的脸色已经黑做锅底状。他怒气冲冲地再次装好我们的行李,再次上桥。到了珠海街道上,他不断鸣笛,表达自己对前车,或者边上车辆的不满。远远地,几幢霓虹灯装点如城堡的大酒店剪影出现在眼前,有一桩屋顶上用霓虹灯做了两只大大的企鹅做装饰。我们的酒店到了。
注:港珠澳大桥共修建九年,全长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有挑战性的跨海通道。去年10月刚刚通车。
企鹅酒店
本地行程都是某人订的,我在家的时候见到某人问团圆喜欢那个酒店,三个人在叽叽咕咕说企鹅。没想到真订在这里。我从轰隆隆的越洋飞机,经过静谧又流光溢彩的港珠澳大桥,进入企鹅酒店大堂,一下子回到了闹哄哄的人间。室外真热,哪怕已经接近午夜。酒店门口游人如织,一对年轻情侣从里面出来问门口服务生,哪里取外卖。年轻的服务生手势娴熟而专业,礼貌地做出请的示意:“出门左拐,**桥下。”我跟某人说,“酒店可以点外卖。”他也感兴趣地问:“你想点吗?”我想了想,算了。我又没有特别想吃什么,在房间里吃油腻腻的。
酒店大堂比外面温度凉快点有限,仍然比较热,不知道是什么考虑。大厅最里面的角上一长溜以冰和企鹅为装饰的柜台,不多的人在排队入住。入住非常非常慢,我又困又累又热,只想坐下。团圆却兴奋地在大堂里跑来跑去东摸西摸。整个大堂非常大,有数层楼高,到处都是企鹅装饰。什么人会到这种奇形怪状的酒店来住?当然只有带娃的人!接近半夜,大堂里充满了跟团圆一样精神抖擞四散奔逃的小孩。大家好像都不担心小孩跑丢,反正也追不上。整个大堂有美国专门给小孩办生日会的pump it up 的几个厅合起来那么大,噪音级别也有几个厅的生日会小孩那么高。我一时有点怀疑是大家都在大声嚷嚷吗?也没有。就是亲子酒店小孩多的吵。
在噪音中间的时间十分漫长,终于办好入住。大堂后面是两条像两翼伸展的巨长的走廊,走进电梯温度一下降下来,到了房间温度简直要冻死。我意识到这是一栋堪比维加斯赌场酒店规模的巨型酒店。一进门,某人很不满意,觉得房间太小比深圳贵太多了,完全是因为大家要去海洋公园才会住在这里。好吧,这个酒店全名叫做長隆企鵝酒店。我们订了票明后两天去珠海长隆海洋公园。显然这个长隆集团超级有钱。我对万里迢迢跑到一个主题公园非常不感兴趣,迪斯尼虽然我也不想去,起码还有个名目在哪里。一个从没有听说过的主题公园不去有什么损失?但显然我的意见跟他女儿的意见比不值一提。我对房间没啥意见,两张床,抱枕一个上面画着企鹅,另一个根本是企鹅形状的,浴室的洗浴用品盒子拼在一起摆成企鹅一家的图案,小朋友牙刷,屋子里的杯子,无一不带着企鹅元素。
酒店后面的自己的夜市开到两点,我们下楼吃晚饭。夜市当然是室外,虽然时间已近午夜,温度还是不低。夜市门口摆着海鲜鱼缸,我精神一振。室外就餐,讨厌的地方就是抽烟的人免不了。另外服务员也来得不勤。除此之外,真没啥挑剔的。炭火清烧横琴生蚝轮壳卖,一只蚝壳里放两只生蚝。清蒸鱼非常鲜美,古法生啫桂山贝用的调味很新奇没有吃到过,佐料里放了紫苏,我对紫苏一点抵抗力也没有。我和某人吃到强撑吃下去。团圆不吃海鲜,跑到一边广场玩,一会儿一个小女孩跑过去正面对着她俩,团圆手拉手互相壮胆才敢跟对方玩。很快就一起跑来跑去。走的时候我伸耳朵听了几句,团圆用荒腔走板的中文结结巴巴跟小女孩对话,内容包括:团圆跟我们学说我们住企鹅旅馆,小女孩强调“企鹅酒!店!”。好吧,我中文也不够好了,旅馆大概不适合用在大酒店上。团圆对中国最多的了解来自于中文学校老师,此时搬出来我们老师说什么什么,小女孩一脸困惑。
第二天一早,某人说自己要去前台取订好的票,让我们先去吃饭。吃饭选择太多,某人说去“食街”。我领着团圆就去了。“食街”大门口只有领座员,好像不是很景气的样子,里面瞄一眼,座位都是空着的。我也没想太多就进去了,服务生只说里面随便坐。结果里面一进又一进,空间大得出奇。越往里人越多。但是大家都挤着不靠窗的半边坐。靠窗有风景那边都空着。我捡了个靠窗的位子,结果被服务员告知这个区还没有开,请到那边坐。我贴着人少的地方坐了。坐下还在看菜单,团圆就发现了企鹅!为什么大家都贴着不靠窗的半边坐啊?因为另一边墙壁是玻璃壁,里面冰山冰湖,养了好几种几十只企鹅!要不要这么夸张啊!(因为玻璃两面的温差,所以玻璃这面上有雾气,所以开始我没注意到。)一会儿工作人员开始喂企鹅。小朋友呼啦一下全去了。我乐得清净。我看微信上从前文章传得凶,在这里大家都很放松,没人追着小孩跑,跟在美国的行为习惯没有区别。
我点好餐,等了许久许久,我几乎怀疑他走丢了,某人才过来:兑票的队伍长,现在队伍更长了。原来这个票是网上一套全部订好。在酒店前台把所有网上订购的长隆娱乐餐饮的订票换成实体票。(这点不够先进,为啥不能做成扫码的?我在国内玩了一圈之后要求也高了。)这里上菜很慢,服务员貌似永远不够用,并且没有餐巾纸,我问服务员要餐巾纸也可以要到,但是我看到邻桌都是一包一包的纸巾,估计是自带的。可能国内的习惯都是自备面巾纸吧?上次回国团圆还小,我婆婆给了我几包纸巾。我觉得很实用,就带上了,结果回美国之后,一次也没用到。食物是广式早茶,味道完全满足我的预期,清淡味美。团圆并不知道国内的食物不是美国中餐可以比的,团子这个什么都不吃的美国仙女,在湾区蛋挞只尝两口芯子的,这顿饭每样都吃得很干净,整只蛋挞吃光光。凤爪基本我没吃到。我和某人就是在团圆手下虎口夺食吃了一点剩的。某人经常出差,颇有挑剔,认为小笼包居然夹起来的时候漏底,这是不可原谅的失误。
吃完饭,团圆又过去盯了一会儿企鹅,我们就出发去公园。我怀着去往迪斯尼那种--百般不乐意,但是于事无补,只能默默忍受,自己心理建设“这也许是对娃最好”--的心情,跟着他们仨走。所谓去公园,是沿着企鹅酒店的一翼的室外游廊走,一直走到公园大门口!我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大家要住企鹅旅馆,不对,酒店。大队的人在游廊上走的时候,没有人往前冲,所有人都很松散。但是走到公园门口,我还是吓到了。人真多!,一大排入门,每个都有一条粗粗的队伍排着。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非常多,人这么多大家都有点着急,我颇有些担心团圆会被踩到。这还是因为我们住在企鹅酒店,可以提前入园。不住宿的门票入园时间是早上十点。
虽然人多,虽然慢,也最后都排到了。慢是因为大人在第一次入园的时候,每人拍了张大头照,跟海关入境似的。海洋公园的票是两天的,第二天我们再进门,票一扫,我的大头照和买票信息就出现了。估计同一天的再次入园也一样。
长隆海洋公园
进门之后,忽然就空旷起来。天气真热,天蓝得耀眼,灿烂的阳光下一切都以高饱和度色彩展现出来,而游乐场里的一切都是色彩夺目的。正门口处是每个主题公园都会精心设计的第一眼效果的地方。长隆海洋也不例外。进门有高高的园艺雕塑,并且占地比例非常合理,既占地足够大,让拥挤进门的游客有心胸开朗之感,又没有太大而走断腿。
记得在维加斯的Fremont Street吗?震撼的大型液晶显示屏天棚。从海洋公园进门空地进入到公园里的入口就是这样一条大型液晶显示屏天顶的长廊,播放着各种鱼的录像。礼品商店,漂亮的小商品车,微信扫码时时获取各项活动排队信息的牌子在天棚下玲琅满目,年轻的服务人员穿着颜色鲜艳的制服。我的脑子里一时间自动播放好莱坞歌舞片的音乐。
进门之后,是沿湖建造的公园设施。背后是南中国典型的高隆的青翠的山,在微有蒸腾感的翳焗天气里,哪怕是晃眼的大太阳照射下,依然是闷闷地绿,快山顶永远有丝绵状的云缠绕。我从来不知道闷热天也可以这么热,这么晒。这些山无端让我想起张爱玲的小说,我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我们进门早,虽然门口堵,但是越往里走人越少,公园里非常干净漂亮,路边灌木丛里经常有低矮的喷雾,往路上喷,希望能降一点温。
一天半的游玩,我越来越对海洋公园刮目相看。它集合了游乐场,大型水族馆,洁版维加斯的所有优点,并且做到了非常好的一个高度。当然比如 Monterey 水族馆有个领导恢复整个美国西海岸海洋生态保护并取得卓越成效和引领全球海洋研究的功能,但是除科研之外的所有其他方面,长隆的水族馆全部做到了,科普做得非常细致认真,专注于引起小朋友的兴趣点。甚至在企鹅旅馆的房间里专门放有一个可以拿走的图书型小册子,图文并茂介绍海洋生物的趣味知识点。整个园区在各个角落科普环保知识。思路非常“与国际接轨”。企鹅馆出门处有一面墙介绍全世界的企鹅种类,和辨别特征,走过的家长都举起手指给孩子讲解。对,没错,这种时候永远是家长比小朋友更热心学习。团圆瞄一眼就走了。
水族馆的物种非常丰富,鲸鲨馆进门墙上特地指出荣获五项吉尼斯纪录。我对这种追求最大最高,心里觉得有点老土,可是今天仍然记得鲸鲨和各色Ray 在头顶上,在整面玻璃墙上优雅游弋的姿态。我们从小看动物纪录片长大的人,看到这种画面自动会在心里播放舒缓宏大的音乐。哎,大的好处不能因为主人想做大就被抹杀。对着水底水族馆当然有咖啡馆和水底餐厅。

下面两张是中华白海豚。香港填海要考虑生态破坏的白海豚。(Indo-Pacific humpbacked dolphin生活在西太平洋 和东印度洋 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偶尔出现在江河等淡水中,例如長江、閩江、九龍江和珠江等,分布極廣泛。)海洋馆注重本地物种这点特别可爱。知乎:中华白海豚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它们的现状如何?

下面一张是喂鱼潜水员的出场。我们曾经买了好几年 Monterey 水族馆的年票,每次去都定时定点看潜水员喂鱼。对这套程序熟悉得不得了。长隆在寓教于乐上比 Monterey 做得还要好很多。潜水员出场被一团黄色的鱼包围,如果不是解说说明根本找不到。喂鱼是分类来喂,边上笑眯眯的鳐是一只一只来喂,讲解员就告诉观众怎样分辨鳐的公母。讲解内容丰富翔实,把科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又知识点全面。我听得津津有味,录了一小段下来再听依然津津有味。

我比较欣赏的是中华白海豚的馆和海牛馆。海牛馆是我见过的唯一的大型淡水馆。一般水族馆对淡水馆都不重视,有几个比鱼大一点的缸了不得了。长隆的海牛馆认真做成一个大型馆,做成红树林的泽地风貌,浅灰色的海牛皮肤光洁,慢吞吞地真美,无怪乎被误认作美人鱼。
左上角的是海牛馆。

除了小朋友可以像在美国水族馆的标配项目一样摸简单的鱼之外,长隆还可以喂海狮。团圆没力气,有条小鱼掉到石头上了,工作人员看到去取了个长夹子把鱼夹起来,对团圆说:“这条鱼脏了,不能给海狮吃了。然后扔到垃圾桶。”很讲究。喂鱼出口处还有洗手处。很专业。很多海洋鱼需要低温水,玻璃不免慢慢蒙上水雾,有小姑娘员工拿个长柄刷子刷。
海洋世界里工作人员非常非常多,都是身材瘦小的很年轻很年轻的男孩女孩,受的培训很好,很有礼貌。Montery水族馆里的潜水员是胖大叔身材,长隆的是瘦小年轻人身材。我在等某人带团子再次去坐我绝对不坐的激流勇进,还有海盗船的功夫,环视公园,想:这么多工作在中国都是新出现的工作,没有年纪大的人有任何类似工作经验,全部都是很年轻的工作人员。这个培训工作工作量很大啊。某人只是从朋友圈看来说长隆的老板很牛,养野生动物跟养猪一样。回来后我好奇查长隆,才发现长隆集团老板苏志刚就是番禺沿街卖猪肉出身,一步一步翻本长大,“长隆从瑞典进口两只白虎时,全世界的白虎也只有100多只,后来经过不断繁育,长隆的白虎总数已达150只,占了全世界白虎总数的一半。白虎已成了长隆的象征,甚至还作为广州的亲善大使被当作礼物送给泰国。”
海洋世界里非常象迪斯尼,贩卖一些速食,看着就很难吃的那种,反正天气这么热也没有胃口,虽然饭馆都有空调。我们就买了花里胡哨的中式冷饮喝。在海底水族馆的咖啡店买了韩国网红:彩虹芝士三明治。味道淡甜,相当不错。买食物饮料,都是在门口的点餐机上用大屏幕触摸屏点餐,然后拿号去里面取。团子观摩完点餐流程,很土地评论道:“China is crazy.”
路边时常有给小朋友的手工课程,大概大家都没时间去,门可罗雀。
当然动物表演也是有的,这个我也不喜欢。但是每个表演的主持都像是国内综艺洗礼出来的小帅哥,非常会造气氛。感觉比在美国的海洋世界的表演看着都让人和动物都舒服。
海洋世界的硬件已经完全超过迪斯尼,缺的呢,就是大IP。他们也想自己做IP,专门有个5D电影院,包括3D电影加上座椅过山车般抖动,撞冰山时的水雾,海豚打嗝的时候一股鱼腥味,小朋友很开心。我觉得电影内容还是不行,比好莱坞差很多。立意是环保,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行动,变成简单的好人打坏人。
公园中间的湖,大概是整点有音乐喷泉秀。下午四点的时候,大喇叭招呼大家去看水上飞人表演。由今年的冠军法国队表演。该听都没听说过的新玩法,是由单人摩托艇,大概用马达喷气到一个长管道,把选手喷到高空,大约是自己手持控制喷气在高空做表演。

最后是游客素质。总体感觉几乎跟美国游乐园没啥差别。人群的行为举止礼节,人与人的保持距离,都差不多。当然公园里那么多姑娘小伙工作人员的孜孜不倦的提示估计也很起作用。但我们打时间差,暑假未到,不知道在旺季的时候人一多,会怎样。我这次旅行不停地想起Jun那年的游记里总结的:全世界大都市的人已经都差不多,城乡之间的差距已经大于不同国家大城市之间的差别。
海洋世界还在继续修建,有个科学馆据说是明年开。
马戏
看了一会儿水上飞人表演,我们慢慢往回走,我感觉我象浮出水面的张着嘴的鱼,马上要力尽而竭。某人订了晚上6点的马戏,团圆动也不想动,要求直接回旅馆。
马戏表演在马戏酒店。两个超级客容量的大酒店当然不能紧挨着,中间是不可通车的花木绿地,做的花园一般。水泥拼花的可行走部分非常宽阔。灌木丛边插着一个牌子:“我刚刚喷完除草剂,小朋友请不要用手碰哦”。一条应该是人工的河蜿蜒流过,有摆渡船从企鹅酒店到马戏酒店。虽然两个酒店不挨着,那也就在眼前,再坐艘船也太夸张了吧?我们继续好说歹说拖着团圆往马戏酒店走。团子声称脚疼,我只能在酷热的天,抱着小火炉走了一段。
马戏酒店跟企鹅酒店结构差不多,一楼是小礼品店,糖果店,和各级别的餐饮:茶餐厅,自助餐,很符合亲子酒店的定位。我们看完马戏之后去吃了企鹅酒店的自助餐。自助餐在一个超级巨大的食堂里,团子非常发自内心地喜爱所有的自助餐,就好像选择一多,她就会吃饭一样。我非常小心的每样只捡了一口,我吃的每一口都在后悔。这么大个自助餐每一样食品包括甜品都做得非常难吃也是一绝。我还以为国内的自助餐会是玲琅满目的中式小点心,每样都好吃得不得了。但这个自助餐中西合璧,五湖四海大融合。上当的游客或者不嫌弃的游客非常多,偌大的食堂挤得满满的,全是带娃的家庭,闹成一片,居然也都很文明地秩序井然地带娃闹成一片。我在麻辣烫的岛看到汤格子里有一格里有食物,想拿一个试试,伸手,边上一个女生递给我夹子。我拿起夹子伸向唯一有食物的网格,她平静地说:“那格是我的。”然后告诉我要到队伍后面自选生食,然后放到格子里煮。我谢过她,觉得这个味道和模样实在不值得我等它煮熟,就算了。
看马戏进门包都先扫一遍,过安检。里面场地也像维加斯的马戏表演是舞台下沉的碗状。维加斯的每台马戏固定在一个酒店,这样舞台的形变、升降控制就不需要变动,每个舞台都是特殊的。马戏酒店的舞台也是特制舞台,观众席比维加斯的大多了。当然这里就这一场马戏,观众席还是坐得满满的。
跟海洋王国的票子一样,票价不便宜,务必要让观众觉得物有所值。我们提前半个小时坐进去,团圆记得维加斯的马戏表演,要求吃爆米花,当然被拒绝。这时台上出来一个个头儿不高,粤语长相的小伙儿,头发吹得蓬松整齐,穿一身黑西装,窄脚西裤,露脚脖儿穿皮鞋。他跟大家打过招呼之后,就开始唱歌。离表演开场还有半个小时,半数观众还在入场,团圆很困惑,“这是马戏表演?”暖场这事儿还挺不好解释的。他唱得还好,音域有,表现力不足,他是整场表演唯一说话的表演者。他唱了两首歌之后,有请下一位歌者,这时我发现他的英语非常纯正。下一位是个微胖的女生,黑发白人,不会说中文,音域高,表现力强,果然排在后面是有道理的。之后再来场热闹的铜管乐队,正式演出就开始了。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
一开始的舞蹈,小伙子们硕壮,黑卷发飘扬,眉骨颧骨高,舞蹈很有鞑靼气派。我想:哦,西亚人。后来一群张得特别像的高矮不一的很敦实的小伙子,像到简直像是一家子人,姜色平头,面孔介于蒙古人和西欧人之间,我想:哦,东欧人。他们表演的跷跷板空中飞人看得我感觉疼得要命,身体都要缩起来。再往后,高挑金发碧眼,跳桑巴舞的黑发棕皮肤的南美人,黑人,几乎所有人种都出现在了舞台上。只有一个串场没有表演的小丑,看上去有可能是东亚人。连拉观众上台参与的两三个小丑表演,浓妆下面都明显是个白人,看上去像是个美国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组成的马戏团啊?!是什么让这么多各种各样的人走到这个天涯海角来?后来某人说因为这里近澳门,这些都是从澳门赌场马戏表演挖过来的。
小丑表演邀请几个观众上台,全部没有说话,全靠肢体语言,居然也非常流畅逗乐。这里的所有邀请观众上台参与的节目项目,包括海洋王国里面的动物表演也是,都有几个特征,第一,虽说是亲子游乐园,绝对不会邀请小朋友上台,老年人也免谈,被邀请的都是青年男女。年轻女性上台主要是花瓶,小丑假装对其表达爱慕之情之类。年轻男性都微胖,玩笑都开在他们身上。(这是最开得起玩笑的人群吗?)做为世界工厂,这些表演在中国真财大气粗,每个观众上台的表演之后,(包括海洋王国动物表演)表演者都会往观众席上扔俩小吉祥物玩偶,观众抢起来好像棒球比赛抢打飞的球一样。海洋王国里这些表演的主持都象芒果台的综艺节目主持,热情洋溢,每个观众上台问一下来自何方。绝大部分来自珠海,个别来自深圳,然后就没了。也许是因为国内的暑假还没开始。
马戏节目呢,是洁版的维加斯马戏。虽然桑巴舞热舞舞娘穿着清凉,但是没有哪个节目卖弄性感,或者有性隐喻。每个节目单独看难度都不低,最后面的节目表演者听到观众席上齐刷刷地倒吸冷气的声音,应该很有成就感吧?但是整体上就象人种上是合众国一样,整场演出杂拌儿在一起,没有主题,更不要说剧情,比维加斯的表演少一个边上的好莱坞。不知道导演系的同学们愿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

“烟火表演”
吃完晚饭,某人说还有烟火表演。这时连我都不愿意走回去了,团圆躺在床上更不愿意起来。我们的房间在高层,面朝后面的夜市,海洋王国的园区在右手边。我估计从窗户里能看到一些,就趴窗户那儿等。9点钟,呜噜呜噜的音乐声起,两朵烟花从树丛背后升起,我赶紧叫团圆过来看。当晚总共的烟花数大概不到十朵,从地上喷起来的那些不算。地上喷起来的应该便宜吧?我猜测。不到五朵烟花之后,烟花就停止了。音乐未停,也听不清是不是说了啥。过了好一会儿,天空中幽幽地绽放出一朵由数十盏小红灯组成的花,无根无由。光亮比烟花暗。我还在瞪大眼睛仔细看是否湖心喷泉人工岛上有支架或是什么。某人惊呼:“这是无人机群。他们自己定位的killer user application!” 每盏小灯是一架无人机,提前编程控制互相的位置。空中的花朵变换着颜色,轻飘飘地再变成一只巨大的章鱼,比烟花要大许多。无人机表演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天空中飘忽着这样一朵巨大的无声的花,现场音乐隔着玻璃遥远又模糊不清。这景象我从来没有见过,不知道是该拜倒,还是该觉得有点糁的慌。
再过伶汀洋
第二天,我们又赶早到海洋王国玩到中午,热死了。懒得再玩下去,出门经过大屏幕天顶的时候,两位穿着服务人员制服的小姐姐走到团圆面前弯下腰,手里拿着画着画的小卡片问团圆:“小朋友问你个问题:什么鸟生活在海里?... ...”团圆中文不行,在家还能被我挤牙膏挤两句出来,陡然被陌生人一堵,憋得小脸通红也没憋出来。我等了会,用英文说:你可以用英文回答。团子蹦出一个seagulls。俩小姐姐如释重负,把手里的小卡片奖励给团圆一人一份。回到酒店大堂,买点点心水果,刷手机。懒洋洋过了好半天,某人说车来了。因为我们订了下午四点的船票,早走也不过是在码头等着。
这么热的天,司机穿有点旧的白衬衫深色长裤,也不怕热。他肤色黝黑,身材略松,有点年纪,看上去三四十岁。他很热情地帮我们码好行李。待大家都坐好,他很快地说了句:“欢迎乘坐出租车约,请您系好安全带。”出了长隆的公园、酒店、巨型停车场等设施,外面的道路平坦宽阔笔直,隔离带种了绿植。很象苏州工业园区。葱郁的高山永远紧跟着我们的车,除了景观绿植之外,只有稍微远处有一簇风格统一的高层住宅楼。某人开始跟司机攀谈。听健谈的本地司机聊天最有意思了。
某人先问那几栋楼的房价。司机打开话匣子:“那些房子也不便宜。一平米3、4万吧。”
某人环顾空荡荡的周边:“这周围看着也没有工作的地方,都是在长隆工作的人住在那里吗?”
“珠海这里的房子都是澳门,香港和中国其他地方的人来买。”珠海从一早就确定了以环保旅游为城市主旨,限制工业进驻。巨人集团早已倒下,珠海本地的企业做的好的只有魅族科技和格力空调。说到这里司机略有不满,大约看隔岸深圳红红火火。我插嘴说,“但是珠海这里多漂亮啊。那些山上能开车上去吗?”
司机看看说不能。那些山上没人住,也没路上山。接着讲:横琴岛在长隆进驻之前,横琴岛原住民只有一千人,但是面积是三个澳门那么大,现在有一百万人。(后来我上网查,横琴岛在2010年常驻人口6500+,现常驻人口不详,但珠海市2018年总人口是177万人。但无论如何,横琴岛原本是个人烟稀少的岛,长隆大举进入横琴,在荒地之中建起乐园。难怪外面的路这么象苏州工业园区,新开发区的城市景观都差不多。)(原来这个岛叫横琴岛,那么我第一天晚上吃的横琴生蚝是本地特产啦。我一直对着那座以云为丝带的高山相面,不知道我们是在座岛上。)司机本人六年前来珠海。
司机指着面前路右手边被围墙围得严严实实的漂亮的楼群,说:“这是澳门大学。”校区建在横琴,但是从横琴这边没有门,不可以进。有摆渡船直通澳门。“就相当于租借。”待车子在高架公路上跑起来,一水相隔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那是澳门。”我惊呼:“这么近!”简直象拍在脸上一样。司机很得意地指给我们看两座紧贴在一起的平板楼,前面的稍矮的灰楼像是一块芯片叉在后面高些大些的红楼印刷线路板上。“红楼是澳门,灰楼是珠海。下面一条小水沟分开。24小时有武警站岗。”我不免问,“通航前,不会有人从高层拉绳子爬过去偷渡吗?”司机显然被我的思路震惊了,他呆了一呆,说:“都有武警站岗呢。”某人赶紧说:“现在也不需要了。”
晴朗的天空下,港珠澳大桥是不可避免的所有人视线的焦点。司机细数香港政府投资多少,珠海这边投资多少,澳门投资多少。现在上面没车,都是大货车,大巴。“能开上去车的,都是有钱人。”他愤愤地说。如果你有自己的企业,企业税收超过4(?该数字记得不是很清楚)百万,就可以拿到上桥的车牌。但如果来年没达到税收额度,车牌还会收回去。

珠江口,碧蓝无波,港珠澳大桥象一条巨人的手臂指向对面的几座同样山峰的岛屿,那里就是香港。我忽然觉得边界口岸的微妙紧张的局势,在相对峙的南中国特有的尖顶宽背的葱绿的山岛中间,在风平浪静的翳焗气温里,是一种能够摸到看到结结实实的存着。司机很熟络地告诉我们紧邻高速的这一边是澳门明珠,在前面高速升起来的地方是最好的观看澳门全景的地方,最好照相。
上面和右下都是从珠海高速公路上眺望澳门。三张照片都是没有任何手机或者后期处理的放大,就是手机直接拍。就是这么近。左下,就是红楼是澳门,灰楼是珠海。

高速转过头,珠海的峡谷里面沿着山体,支着大标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心想:这标语真广东味儿。
九洲码头外观看上去像是街边的个体小卖部。在一个很窄的马路边上,马路牙子都是豁的。我们之前在哥斯达黎加做过渡轮,还是连车一起上的大型渡轮。条件非常差,所以有心里准备。没想到进门后的侯船厅非常巨大。正对门口一排买票换票的窗口。现在多数人都是网购票了吧?我们在走吧网买的票。大厅中间大片的座椅,坐满了人。我们对面坐了一对像是十几岁的清爽时髦情侣。重要的是,侯船厅里,虽然几个大门洞开,但是有空调。

图片来源:《过零丁洋》中的惶恐滩在江西哪里?
珠海深圳说是毗邻,实际上以C型包裹住珠江入海口,就是大名鼎鼎的伶汀洋。从珠海到深圳如果沿海湾开车过去要两三个小时,最快的是从九洲码头坐渡轮过伶汀洋,需一个小时。其貌不扬的九洲码头是珠深之间的交通要道。大概也所以深圳曾经想加入港珠澳大桥。珠海挨澳门,深圳靠香港。理想情况下的大桥的确是双丫最四通八达。这个视频看得比较清楚。港珠澳大桥中间的海底隧道部分是为了让航运船可以从上面顺利通行。
跟高铁一样,取票之后过简单安检,进入大厅的后半截。大厅中央仍然是大排座椅,出口处面向海湾登船。大厅两边是小规模的机场零售店的样子:零食店,书店,还有一个本地珍宝品牌:芳植记。远看有些类似二十年前工艺美术品商店的观音像之类的东西,如果不是箱子太多,还得谨防团圆跟着我,我很想去看看本地珠宝长啥样。房顶上象矩阵一样整齐地吊满了本地名企的产品:格力空调。柱子上再挂风扇辅助空气流通。
上甲板的时候,船上岸上的服务员都伸出手,生怕团圆脚一快,掉下海去。渡船上下两层,下层对号入座,上层大概是观景的。某人订了VIP船票,居然是在一个小房间里的。船开了,房间里剩下两个座位没人坐。其他船客,包括国际友人们都是不买VIP座位的。服务员送来茶和零食,走时关上门说:“方便你们睡一下。”
高中时学《指南录后序》我差点被文天祥烦死了,一边听讲一边跟同桌不停地抱怨。我记得最后一部分要求背诵,他象琼瑶剧男主角一样特别爱用排比,为了表达老子难道怕死吗?长长一大段每一句都是在哪里哪里受难,我当时就该死了或者是我差点就死了。文天祥“忠”字当头,文采却一般。当初年幼,勉强背诵不得要领。今天真的漂浮在伶汀洋上,才理解文天祥的艰苦卓绝。他是南宋倒数的第七届的状元,理宗宝祐四年,也就是1256年18岁的文天祥在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殿试拔头筹。四天后父亲病逝,回家守丧三年。三年后,开庆元年(1259年),理宗改这么多年号(共8个年号)明显老想着老天爷能不能救自己,蒙古军攻鄂州(今湖北武昌),他主战,与主迁都的宦官不和。次年以右丞相身份与蒙古议和期间,被南宋发令解散部队。当场被俘,被押送至镇江时被当地义士营救。之后20年,他与朝廷意见不和,始终在外围自己组织抗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曾经一度有过胜利,也最终寡不敌众。这20年,南宋朝廷非常混乱理宗无子嗣,选侄子做太子这是宋度宗,宋度宗在位十年,主持了最后几次科举,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初攻破围攻5年的襄阳(郭靖黄蓉战死)。宋度宗闻知顿时昏倒,两年后在抑郁中死去,2年后元军破临安。宋度宗之后是三岁的宋恭帝,一年半以后不到5岁的宋恭帝降元,余臣立7岁的宋端宗在福州即位,后漂泊海上,再到广东崖山。祥兴元年(1278年),40岁的文天祥在广东五岭坡被俘。20年的战争,从杭州退到伶汀洋,退无可退,他依然是一副“老子死都不怕”的态度,被押到北京关押至1283年,劝降五年不成被处死。不得不佩服真好汉一条。文天祥的玉带生砚现在在台湾故宫。有机会倒要看看。中国文化真奇特,七、八百年前的故事,今天居然还有一个物件证明主人曾经来过活过。
团圆当然不了解我们的这些心理活动。背景知识太多也无从解释起。海水从高架桥上看波澜不惊,高速的渡轮下溅起的浪花在玻璃窗外蒙上水雾。太阳很耀眼,船微微颠簸,我遵嘱在船上睡了一觉。
深圳
我们的行李太多,分成两车走。我带团圆上了一辆女司机的车。她不太熟路,开车一句“欢迎乘坐出租车约,请您系好安全带。”之后,先路边再停一下在手机上确认地址和路线才走。深圳的福永码头在深圳机场一角,高大气派,大概跟机场的出租车排队安排在一起,我们上下几次电梯才到,不过要是转乘飞机就很方便。等车队伍很长却没有车在轮候,但是出租车一辆接一辆地出现,乘客等的时间并不长。
车子先在一些小的街道转了几下,路边有环卫工人正在锯一棵大树的树枝,锯下的树枝落在人行道上,小电动车和行人不得不从车道上拐一下。这里的小街道路很窄,看着有点点有惊无险。路边小区,房子看式样应该是旧的,但是都非常干净。车辆行人都有一种从容不迫。我们的司机换道超车毫不犹豫,灵活之至。车子拐上滨海大道的时候,我记起17年前2002年底,我来过这里。那时滨海大道刚建好没几年,(滨海大道1999年9月28日通车)深圳的朋友特地当作一件大景观给我介绍滨海大道:“滨海大道是填海造出来的,还有边上的高层居民楼也是在填海地上建造,对岸就是香港”。两年后,再来深圳,我以为海滨城市雾气朦胧,Andy第一次给我讲解了“霾”。(见回乡杂感)当时我们在北方城市是没有“霾”的概念的,虽然在我记忆力北京的冬天总是有灰色的天空。我忍不住问司机:“我记得这里是填海造出来的?”她一愣,停一秒,回答:“从红树林那边开始都是填海填出来的。”路边靠海只有市民花园和绿化带,穿跨栏背心的老头带着骑儿童三轮车的小孙子到海边的小花园玩,把车子停在靠路边的自行车架上。滨海大道已经完全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了。我意识到,她不熟地图,她实事求是地摆出了旅游攻略会写到的填海范围,恐怕20年前尚未来到这个移民城市。她并没有那种眼看滨海大道建好的那些:“谁会住这里的房?”“填海哎,劳民伤财/建工伟业?”的复杂心态。宽阔的滨海大道上,往来车辆平稳地保持令人舒适的距离,我想:“这样的车况我也能开。”15年前来深圳时车子在路上不安线开,两车对峙互不相让的瞬间还历历在目,当年的湖北司机把日常出行硬是开成了好莱坞飙车戏。
看旧帖,我完全不记得当时电话卡之贵的情况了。这次我们没有换sim卡,走到哪里都有Wi-Fi。某人有一只国内手机,平时不用,现在拿来给两部美国手机做热点。国内的电话费已经比美国便宜好多了。
深圳的绿化非常好,堪称花园城市。司机说,绿化带都有很多人维护,桥栏杆上挂着的花盆里栽的小草花,很小一朵朵,很可爱,谢了就会换新式样的花。四季常换常新。路边绿植也是保证四季有花。四季树木常绿,只在春天,有满地的黄叶,是树在换叶子。
深圳站在热带与亚热带的交界,在一片葱绿的闷热天气中,建立起一个年轻的现代化城市。洗尽15年前的野生与彪悍,以一种柔软新绿的面貌,处处干净整洁,现代守秩序,到处都是年轻人。行道树中有几株早开的影树。去过了哥斯达黎加和夏威夷之后,对在热带建立的现代化大都市觉得十分了不起。15年前朋友推荐去深圳/亚洲第一高楼地王大厦购物观光(我买了两双鞋),现在早已两度换了被新楼。现在的深圳最高,司机指给我看:平安金融中心。
这是滨海大道,树丛间可以看到海。2002年底,朋友特地介绍这里填海填出来的,对面是香港,当时后面就是崭新的楼盘在卖。他怀疑什么人会买填海出来的地皮上的楼房。

这是一个多么年轻,卡哇伊的城市啊。

下转蔡澜P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