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打开 browser 就看见很多新闻大标题 "WHO Says No Evidence Antibodies Protect You From Second Infection!" 看着好吓人。我心想,现在世界上已经有近三百万人被感染过了,其中八十多万人都痊愈了(这些数据未必准确,但至少是个下限),如果二次感染是个重大而普遍的危险,如果病人出院后又大批地回到医院里,医学界会不知道?!
于是我摸到 WHO 自己的网站上看看
他们的原话 ---
There is currently no evidence that people who have recovered from COVID-19 and have antibodies are protected from a second infection.
把这句话反过来看,Is there evidence of second infection in people who have antibodies?
我把整篇通讯看下来,结论是,无。
As of 24 April 2020, no study has evaluated whether the presence of antibodies to SARS-CoV-2 confers immunity to subsequent infection by this virus in humans.
这个"subsequent"用得可圈可点。痊愈后一个月、一年、十年也是 subsequent。我们当然知道有一些病原体的免疫力是不能 last forever 的,例如流感病毒就有可能每年都会感染同一个人,导致 common cold 的冠状病毒也会反复感染同一个人,但其实这些现象也没有经过系统地研究和证明过,到底反复感染的是同一个 strain 呢还是变异过的 strain,以及具体变异多少才会重复感染。所以 WHO 这个说法是理论上滴水不漏但并无实际意义。
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 WHO 认为现在很热门的“抗体通行证”政策不安全,对抗疫工作不利,所以尽力想要劝阻大家采取这个措施。
WHO 这个立场是不是正确,暂且放在一边不讨论哈,单从免疫学角度来看,如果我也来一句滴水不漏但是意义不大的话,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recovered patients can get second infection.
这种事情真要证明的话,就需要故意给病愈有抗体的人直接抹点儿病毒在眼睛里鼻腔里,然后看看体内反应。Obviously, that's unethical. 没有人敢做这种试验。追踪 recovered patients 并且进行 thorough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assessments 需要很长时间,一时半会儿也出不来数据,所以的确是 no evidence. 但是,如果二次感染很普遍很迅速,那肯定早就被武汉、意大利、纽约、波士顿的医生们发现了,现在并没有,说明二次感染至少不会是很普遍很迅速。所以我觉得 WHO 的公告和媒体的报道都很容易留下比例扭曲的印象。
如果细看 WHO 的公告里反对“抗体通行证”的具体理由,就会发现他们的论据主要建立在抗体检验的准确性上,而不是围绕着“抗体能不能预防二次感染”这个问题上。It's not even the same question. 抗体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可疑,this is a valid concern. 这里提出几条疑问:第一,有相当一部分人痊愈后测不出抗体,或者抗体数量很低。这不能说明他们没有抵抗病毒的能力(人家都痊愈了,又不是靠特效药),而是他们的免疫力来自 cellular immunity,测抗体未必准确。这些人有没有短期内抵抗 SARS-CoV-2 的能力呢?We don't know. (Probably. So they are not at high risk.) 第二,检验抗体的方法虽然雨后春笋一样地冒出来,但大部分未经 validation. 到底每一个方法的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是多少也不清楚,而且参差不齐。如果 false positive 率很高的话,就可能放出一些其实没有免疫力的人出来乱跑,感染上了谁负责?就算 validate 了,specificity 也不会达到100%,如果 false positive 是1%,那一万个测试结果里就有大约一百个人是 false positive,也不少了。第三,给带抗体的人发了“通行证”之后有效期到底多长?今年秋天还能用吗?冬天呢?明年呢?后年呢?We don't know right now.
所以呢,WHO 对各国政府发发警告,表示一下不赞同“抗体通行证”的立场,也有它自己的理由。但是,随着更多 epidemiological 数据的积累,检验方法的完善,经济压力的增加,我觉得不久之后这条路还是会走的。
以后就算是出了疫苗,也不一定会象牛痘那样威力无穷,一针下去顶一辈子,或者有效率高达95%以上啥啥的。但是我们也不一定需要完美,只要能控制感染规模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
纽约几家医院的医生们在 JAMA 上发表文章描述 5700个 COVID-19 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 ... le/2765184
里面一半多的人有高血压,40%有肥胖症,三分之一有糖尿病。考虑到平均年龄,我觉得这个人群本来就会有大量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其实是更重要的 risk factors。出院后又回到医院的人数是45 (2.2%),中位数是三天,说明这些人多半不是二次感染而是第一次感染复发。
20岁以下的病人死亡率为零;80岁以上男病人死亡率60%以上(女病人低于50%)。
入院时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发烧。